楊奕蓓

摘 要:在大數據背景下,國企管理人員開始加強對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重視,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國企管理人員開始將目光放在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的建設過程中。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的功能多樣化,不僅可以為國企提供基礎服務,而且可以為管理人員做出決策提供充足的依據。大數據技術為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的建設帶來了許多便利,國企要想在復雜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多優勢,就需要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優勢,不斷實現業財融合數字化。
關鍵詞:大數據;國企;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
國企現有的管理模式無法滿足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的建設要求,要想積極實現業財融合數字化,那么國企管理人員就是要不斷改進現有管理模式。大多數國企在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建設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例如業財融合與管理思想的匹配度不高、業財數據信息效能無法得到有效發揮、管理會計信息化人才匱乏。針對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國企管理人員需要予以高度重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可以確保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建設工作的正常開展。
一、業財融合數字化概述
業財融合主要是指國企管理人員需要積極協調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讓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可以充分發揮自身作用,為國企管理人員做出正確決策提供充足的依據。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建設主要是指國企管理人員需要在業財融合的基礎上,根據財務管理的未來發展方向,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提高國企的整體管理水平。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建設與財務信息化和業財一體化存在些許的差異。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可以實現系統共享融合,為國企的發展構建獨立的平臺,實現信息的內部共享,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現信息孤島情況。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也可以實現數據共享融合。數據是國有企業開展各項管理工作的重要資源,在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的幫助下,國企管理人員可以確保數據的真實性與準確性。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可以實現體系共享融合,幫助降低國企的經營管理成本,獲得更多經濟效益。
二、業財融合數字化的功能需求與實施路徑
當前社會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和信息化時代,國企的財務信息需求量與日俱增,倘若國企管理人員堅持傳統賬務處理方式,不僅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而且成本也會不斷上升。在如今的社會環境下,即使國企管理人員應用相應的系統軟件,也無法在原來的基礎上降低管理成本,充分整合基礎服務信息。國企的外部信息內容較廣,不僅包括稅務發票管理信息,而且包括往來款項供需方賬戶信息、合同信息以及銀行票據信息等。國企的外部信息包括財務報表信息、財務會計信息管理、會計信息等。
國企管理人員在決策過程中需要積極參考內部數據與外部數據,由此可見數據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國企管理人員做出正確決策。國企數據質量主要表現為真實性、準確性、相關性等等。在外部需求層面,國企管理人員實現業財融合數字化不僅可以加深對合作伙伴的認識與了解,其中包括供應商、企業規模和產能情況等。國企管理人員加深對供應商信息的認識可以實現供應鏈資源的優化配置。不僅如此,國企管理人員可以在業財融合數字化的影響下,充分了解客戶的付款習慣、經營情況等等,在原來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客戶滿意度,建立堅實的客戶群體。在內部需求層面,國企管理人員加強對業財融合數字化的重視,可以為管理人員做出正確決策提供更多信息,包括財務會計信息與管理會計信息。在業財融合數字化的影響下,國企管理人員可以實現信息整合,在原來的基礎上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確保可以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幫助企業獲得預期經濟效益。
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的建立是以業財融合為基礎,國企管理人員需要加深對業財一體化財務信息化的認識與了解。在建立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過程中國企管理人員需要組織資源,構建相應的信息共享平臺。國企管理人員需要積極建設信息數據庫,幫助國企集成信息系統,為管理會計成本管理工作和預算管理工作提供更多便利。另外,國企管理人員要想在最大程度上充分發揮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的優勢,就需要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作用,在原來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人力資源效率。國企管理人員需要組建優質的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加深對會計人員專業素質水平的認識與了解,加大對管理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積極推動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的建設。
三、大數據背景下國企在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建設中存在的不足
(一)業財融合與管理思想的匹配度不高
大部分國企都采用集團化管理模式,建立了科學合理的業務管理體系與財務管理體系,雖然國企管理人員已經充分意識到業財融合的重要性,但是在具體行動中并未將業財融合的思想貫徹到底。國企管理人員憑借自身的工作經驗和工作方法開展工作,無法滿足時代發展對國企的要求。在國企制度的影響下,國企管理人員無法積極推動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建設朝著更好更快的方向發展。由于國企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過于落后,導致內部管理方式對實現業財融合數字化形成了一定的阻礙。
(二)業財數據信息效能無法得到有效發揮
在業務鏈集成的影響下,國企管理人員已經完成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建設的初期工作,確保數據集成鏈條的完整性。然而,國企管理人員在數據運用過程中并未形成科學合理的管理會計體系,不能在最大限度上充分發揮管理會計體系優勢。由于國企管理人員對管理會計體系的疏忽,導致企業內部沒有形成完整的管理會計運行機制。在這種情況下,國企的數據分析人員工作量多,工作壓力較大,容易在工作過程中出現失誤,無法確保工作質量與效率滿足標準。國企數據分析人員出具的管理會計報告分析質量無法保證,不能為國企管理人員做出正確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業財數據信息效能無法得到有效發揮。
(三)管理會計信息化人才匱乏
在建立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的過程中,國企需要具備高素質的管理會計信息化人才,才可以充分發揮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優勢,幫助國企管理人員提升整體管理水平與工作效率。雖然國企管理人員在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的建設過程中落實崗位責任制,明確劃分各管理會計人員的工作職責,但是僅僅憑借國企內部的管理會計人員,無法確保信息數據處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當前國企缺乏管理會計信息化人才,人才無法從財務會計真正轉變為管理會計。不僅如此,國企管理人員沒有充分意識到數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進而導致財務部門過度依賴信息化部門。
四、大數據背景下國企推動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建設的具體措施
(一)革新企業管理理念
在大數據背景下,國企管理人員需要積極革新企業管理理念,才可以推動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建設,為管理人員做出正確決策提供準確信息。國企管理人員需要將管理組織架構放在重要位置,不斷優化管理組織架構,在原來的基礎上提高各部門的協調能力,確保實現信息的有效傳遞與共享,為國企開展各項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動力。不僅如此,國企管理人員需要加強對績效考核工作的重視。通過績效考核工作,國企管理人員可以加深對內部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建設情況的認識與了解。國企管理人員需要不斷優化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的績效考核機制,在績效考核過程中,國企管理人員需要明確具體的管理流程,設置相應的管理目標,充分發揮考核機制的牽引作用,充分調動各部門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由于國企內部工作人員受管理人員管理理念的影響,當國企管理人員創新自身管理理念,采取先進的管理模式時,國企內部工作人員也會積極主動投入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建設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完成自身的工作職責。國企管理人員需要加強對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視,通過風險管理工作,規避國企的業財融合風險。在風險管理過程中,國企管理人員需要建立科學合理的風險預警機制,以便管理人員可以在第一時間內針對風險爆發的可能性提前采取相應的風險防范措施,保障國企的健康發展。
(二)重塑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
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的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國企管理人員堅持正確的管理會計理念,充分發揮財務智能化數據平臺的優勢,為國企的發展探索出一套完善的運營模式。國企管理人員需要將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建設放在重要位置,投入更多時間與精力,為建立科學合理的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營造良好的氛圍。部分國企雖然建立了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但是并未將其投入到運用過程中,不僅無法確保業財融合工作的順利開展,而且導致時間與資源的浪費,不利于提高國企的經濟效益,因此國企管理人員需要確保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的有效運行,積極應用業財信息數據,為國企的經營管理工作提供相應的指導意見。國企管理人員需要結合內部的經營管理現狀,重塑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在重塑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的過程中,國企管理人員需要不斷優化整體框架,根據現有的業財一體化實施成果完成交互開發工作,建立完善的業財信息數據庫。國企管理人員需要加大對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建設的監督力度,組建相應的監督部門,以確保監督部門的獨立性。監督人員需要在建設過程中充分履行自身職能,確保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建設工作的正常開展。
(三)加速財務會計人員轉型
人力資源是國企構建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的重要資源,因此國企管理人員需要加強對人力資源的重視。國企管理人員需要加速財務會計人員轉型,確保財務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可以滿足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的建設要求。針對內部財務會計人員,國企管理人員需要為內部會計人員安排相應的培訓,選擇合適的培訓內容,讓會計人員可以通過培訓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處理能力,形成相應的業務管理思維,加深對業財融合數字化的認識與了解,便于財務會計人員掌握更多技能,例如經濟管理、財務管理等等。另外,國企管理人員需要積極鼓勵財務會計人員參與到業務活動當中,在參與過程中不斷了解學習國企的各項業務,站在業務角度上思考問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形成良好的業務思考模式。國企管理人員可以建立科學合理的內部崗位交流機制,不斷拓寬財務會計人員的視野,豐富財務會計人員的知識。國企管理人員不僅需要加強對內部財務會計人員的重視,而且需要積極引進外部優質人力資源,外部優質人力資源的引進可以為國企構建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國企管理人員在人才引進過程中,需要加深對應聘者專業素質水平的認識與了解。確保人才引進工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為了提高應聘者的環境適應性,國企管理人員可以為應聘者提供相應的入職培訓,讓應聘者可以通過入職培訓加深對國企業財融合現狀的認識與了解迅速開展工作,不斷提高國企的工作效率。
結束語
在大數據背景下,國企管理人員為實現業財融合數字化,需要不斷革新企業管理理念,打破陳舊管理理念的限制,實現國企的長遠發展。不僅如此,國企管理人員還需要重塑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并且加速財務會計人員轉型,在最大限度上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業財融合數字化本質上屬于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國企管理人員需要結合企業未來發展方向與運行模式建立完善的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
參考文獻:
[1]孫瀟瀟,胡俊辰.大數據背景下國企業財融合數字化體系的建設與探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2(14):179-181.
[2]曾祥興.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業財融合一體化建設研究[J].中國商論,2020(05):2.
[3]樊彥彥.大數據背景下業財融合在智能交通企業中的應用[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20(28):70-72.
[4]余潔寧.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企業業財融合一體化建設研究[J].中國高新科技,2020(08):2.
(作者單位:上海普天郵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