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進步,刺激了云計算及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審計工作水平及標準,使得現代審計工作愈加規范。在現代審計工作中,大量應用云計算技術和大數據技術,可保障審計發展需求得以滿足。企業考慮時代背景和本身發展情況,深刻認知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的重要意義以及其對審計工作帶來的影響,并充分使用相關技術手段,即可推動審計工作順利落實,提高審計工作水平,并為信息化建設及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巨大力量。
關鍵詞:大數據;云計算;審計
中圖分類號:F239.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3)09-0187-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3.09.187
1?引言
大數據及云計算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正逐步影響審計技術以及審計方法。大數據主要聚焦“數據”,提供采集數據、挖掘數據和分析數據的方法,而云計算強調“計算”,主要提供IT解決方案。新時期若想強化審計效果,就需要審計組織及審計人員掌握云計算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相關內容,了解其特點,以保障當代審計技術及審計方法進一步發展,真正改進審計現狀。
2?大數據及云計算的概述
2.1?大數據含義及特征
大數據被稱為“巨量資料”,主要指所涉及的數據量規模極大,無法利用現有的主流軟件工具在規定時間內收集數據、分析數據和處理數據。而大數據能在短暫時間內針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為決策人員提供高價值的參考信息。大數據的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其一,大數據處理能力強大。隨著人們對處理數據的要求逐步增高,大數據可以不再依靠數據抽樣進行分析。其二,數據處理效率高。應用大數據技術后,無須圍繞一個現象探究與分析,即可掌握事物發展規律,進而幫助人們在短暫時間內了解事物全貌以及內在規律。其三,大數據關注探究事物和事物間的本質關系。在信息化時代中,人們可清楚地看到事物間的相互關系,進而增強人們對社會發展方向的預測性。
2.2?云計算含義及特征
結合美國NIST定義,認為云計算屬于提供網絡訪問的付費計算模式,可以為人們提供大量的目標資源。云計算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五方面:其一,云計算屬于計算模式,具有儲存功能。其二,云計算屬于快速網絡接入系統。其三,云計算這一聚集區域中的資源在不斷增長,可以隨時為付費用戶提供其需求的資源。其四,云計算的計算能力自帶伸縮性特點,可以結合用戶實際需求進行調節。其五,云計算服務具有量化特色。總而言之,大數據和云計算間具有多元性的聯系,大數據關注數據儲存,云計算重視數據計算,兩者間相互輔助、相互成就。
3?大數據、云計算和審計工作的聯系
首先,單從整體上來看,大數據和云計算相輔相成,均可為審計工作提供支持。大數據關注實際業務,重視開發數據、挖掘數據、分析數據等,為“數據”提供有用的方法,具有儲存數據的能力。而云計算重點則落在計算方面,重視IT架構,能夠提供專業的IT解決方案,技術能力超強,具有良好的數據處理能力。如果缺少大數據提供的數據儲存,即使云計算能力再強大,也難以真正展現實際用處。如若大數據缺少云計算的數據處理能力,即使大數據貯存量再豐富,也很難應用在審計實踐過程中。
其次,以技術層面為落腳點進行分析,大數據較為依賴云計算,云計算具有海量數據儲存技術和管理技術,這些均是大數據的技術基礎,而數據之所以能變“大”,主要在于云計算提供了強大的技術平臺,將審計數據放在云平臺中,即可突破既往時期互相割裂的數據儲存狀態,更易于獲得及收集審計數據,將豐富的審計數據呈現在數據使用者面前。
再次,從側重點上進行分析,大數據和云計算具有不同的側重點。大數據以各種數據為側重點,重視針對海量數據進行挖掘,找到數據的價值,保障企業由業務驅動向數據驅動而轉變。然而,云計算則重視依靠互聯網增強數據資源儲存能力和擴展能力,提供豐富的IT資源強化處理能力以及各種應用效果,幫助企業節約IT成本,云計算能令其IT部門直接感受“實惠”,而大數據則會為審計部門帶來益處。
最后,從結果上進行分析,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應用,會為審計工作帶來不同程度的改變。大數據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巨大價值,且這種價值會延伸至各個領域。大數據和人力、資本等通常被稱為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數據能創造價值,通過數據潛在價值,可釋放巨大能量。云計算在儲存審計信息、分享審計信息和挖掘審計信息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可以將高速終端、多變終端和巨量終端以數據形式加以儲存,并隨時隨地開展計算分析。通過云計算,針對審計大數據進行分析以及預測,即可得到更可靠的決策,真正展現審計數據內在優勢及價值。
4?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對審計工作的影響分析
4.1?對審計模式影響的分析
在評價被審計單位風險時,應用“抽樣”審計傳統抽取樣本的審計模式,具有一定局限性,忽略實際業務活動和業務活動量大這一特點,導致審計人員難以全面揭示被審計單位出現的問題或舞弊行為,極有可能出現各種審計風險。對審計人員來講,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能為審計人員提供實時數據,對跨企業和跨行業的數據進行收集及分析,即可通過大數據及云計算支持總體審計模式,針對被審計對象的有關數據進行分析,利用審計人員創建總體審計思維模式,提高審計質量。審計人員應用總體審計模式,能夠規避審計重要風險。如若可以收集總體審計的相關數據,即可看到更細微的信息,針對數據開展多層次分析,進而發現隱藏在細節數據中的審計問題。除此之外,審計人員應用總體審計模式,即可發現審計抽樣模式中難以出現的問題,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為審計人員提供了有效的審計手段,可以幫助審計人員從整體視角發現其他審計方法不能發現的問題。
4.2?對審計方式影響的分析
在傳統審計模式下,審計人員通常是在被審計單位業務完成之后才落實審計工作,而且在審計過程中,并不是針對所有信息及數據進行審計,只是抽取一部分人為重要內容開展審計工作,這種事后審計方法局限性較大,極有可能因被審計單位的復雜經營模式及管理系統帶來負面影響,無法做出正確評價,并且針對評價日益頻繁及復雜的經營管理活動的真實性、合理性顯得略為遲緩。如今,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眾多審計組織針對被審計單位開展持續審計方法,致力于針對經濟活動及審計結果間的時差問題進行處置。然而,審計人員開展持續審計工作時,常受業務條件和信息化手段束縛,導致非結構化數據結果并不精準,而且無法獲得有關的明細數據。但是,在應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后,即可影響持續審計方式,交叉融合信息技術、云計算技術以及大數據技術。這種情況下,針對業務數據及風險控制實時性要求偏高的特定行業,比如保險證券及銀行等,在這些行業實施持續審計工作過程中,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技術發揮了不小的作用。比如,審計組織針對商業銀行開展審計時,與商業銀行創建業務及數據系統接口,在開發持續審計系統中,針對非結構化數據進行處置,創建實時審計工作底稿,依據重要程度開展歸類和核實,并下發至現場審計人員手中,由現場審計人員做核實處理,以便有效處置非結構化數據[1]。
4.3?對審計成果影響的分析
現階段,審計人員的審計成果主要是提供給被審計單位的“審計報告”,這種審計報告具有固定形式,而且內容相對單調,包含的信息量偏少。但是,在應用大數據及云計算技術后,針對審計成果帶來了一定影響。審計人員的審計成果,不僅涉及審計報告,同時還要在審計過程中,針對大量數據資料進行采集、分析、挖掘和處理,并將這些內容提供給被審計單位,方便被審計單位調整經營管理計劃,綜合應用審計成果。一方面,審計人員通過針對審計過程中獲得的各種數據及資料情況加以匯總、歸納,即可從中尋找財務、業務及經營管理間存在的規律。通過匯總歸納綜合性偏強以及宏觀性偏強的審計信息,即可為被審計單位投資人員和其他利益有關人員提供強有力的數據證明,進而提升被審計單位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審計人員通過使用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技術,能夠將同一問題歸到不同類別中,做好分析及處理。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加以整合、提煉,從而滿足不同層次的審計需求[2]。最后,審計人員可以把審計成果用智能化方式進行儲存,使用大數據及云計算技術,把問題規則化,并且固化在系統內,從而有效計算問題和判斷問題,為被審計單位發出預警。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審計人員需要把審計成果、被審計單位和審計問題開展關聯,并做信息化處置,以便在下次進行審計工作時,有效節約審計時間,減少審計工作量,提升整體審計效率。
4.4?對審計證據影響的分析
審計人員在開展審計工作之際,審計證據發揮著極其關鍵的作用。鑒于此,在審計人員落實審計任務時,若想提高審計報告可信度以及科學性,就需要著重整理審計報告,而這一過程中,有效應用云計算技術以及大數據技術,即可為審計報告提供眾多跨領域的審計證據,而且能夠保障審計證據具有量化特點[3]。同時,在針對有關數據和信息進行分析之際,審計人員若想充分理解云計算技術中的有關理念,則要整合審計證據,用電子形式整合審計證據,進而收獲理想的審計工作結果。大數據及云計算技術為審計證據帶來了深刻影響,能為審計工作人員帶來較大的便利,保障審計人員通過電子形式匯集審計數據,從而節約審計時間。
4.5?對審計方法影響的分析
審計人員要想提高被審計單位各種業務的分析效果,就要重視應用云計算技術以及大數據技術,打破傳統“小數據”思維,以“高效”及“全貌”視為審計的導向。應用云計算技術服務器儲存功能,集成相關的互聯網數據,進而獲得更加精準的數據審計結果。針對數據審計應用方法來講,大多審計人員在完成審計工作之際,通常應用云數據庫、聯網審計以及數據挖掘等方法,通過使用這些方法,即可提高審計信息可靠性和真實性,增強審計工作效率[4]。
5?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對審計工作的改進對策
5.1?計劃長遠戰略
通過上述分析,即可發現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的發展,不只影響審計技術和方法,還影響審計模式及成果,審計組織以及審計人員在云計算技術及大數據技術沖擊下變革技術及方法,令審計技術及方法朝數據化方向發展。為了有效應對大數據以及云計算技術為審計技術方法帶來的影響,審計理論界以及實務界、相關企業、行業都要做到未雨綢繆。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首要任務即需針對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在審計中的應用,制定長遠發展戰略[5]。
大數據及云計算技術應用在審計領域是一種必然趨勢。審計行業需要結合自身特點,制定對應的發展策略,力爭在短暫時間內改造審計工作。在遠大戰略作用下,審計協會要在技術人才隊伍以及數據等方面加大努力程度,不斷積累基礎性資源。審計單位只有針對有關技術條件和硬件資源進行優化配置與升級改造,才能為審計工作中應用云計算技術及大數據技術奠定堅實基礎。
5.2?完善法律法規
在現有的審計法律法規中,并未針對信息技術加強規范。所以,在日后需要持續健全相關法律法規,融合審計工作、云計算及大數據,提供法律基礎。妥當應用信息技術,屬于審計法律法規中的重要內容。只有得到健全法律的支持,才能保證審計工作風生水起。因此,需要在法律法規中,針對數據分析、信息采集以及大數據結果應用等功能提供法律支持。
5.3?構建審計平臺
審計工作需要引進大數據技術分析平臺,創建獨立的數據分析網絡系統和平臺。建設云分析平臺,屬于優化當代審計工作的必要步驟,可以推動審計工作長足發展,云審計平臺的創建,主要以審計大數據為中心,協助審計人員遠程計算機、分析,減少數據的移動,實現高效的服務功能。另外,在有關政策中,也需要針對云計算平臺做出指導,保障云計算平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結論
綜上所述,大數據技術以及云計算技術可以解決現代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通過文章分析,即可發現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的發展,為審計工作帶來了眾多影響,在審計方式、結果、模式等方面的影響較為顯著,可以增強審計內容的全面性,也可以改善審計內容應用效果,進而發揮強有力的審計作用。在推動審計工作時,要求相關審計人員能發揮大數據技術及云計算技術優勢,做好信息技術應用工作,以便能有力解決審計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保障審計工作質量蒸蒸日上。
參考文獻:
[1]陳英.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在審計工作中的應用[J].商業文化,2021(33):48-49.
[2]曹志鵬,郭寧.云計算和區塊鏈對內部審計的影響研究[J].經濟界,2020(3):19-24.
[3]劉智勇.淺析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對審計風險的影響[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10):112-113.
[4]李春紅,張慧妍,唐獻鳳.淺析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對審計風險的影響[J].山西農經,2019(11):159.
[5]路雲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對審計的影響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6):87,89.
[作者簡介]過艷雯(1990—),女,漢族,江蘇無錫人,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大數據、云數據對審計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