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凱
(商洛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商洛市公眾科學素質與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研究中心,陜西 商洛 726000)
“一帶一路”(The Belt and Road)倡儀自實施以來,大大推進了沿線國家的貿易合作與往來。中國與中亞五國同處于“一帶一路”經濟帶上,都作為農業發展中國家,農產品貿易是其對外交流與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與中亞五國積極發展合作關系,2001—2019 年農產品貿易規模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隨著農產品貿易的不斷發展,同時由于在農業方面的生產特色、技術專長、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都各不相同,區域農業合作潛力大,且在日后雙方貿易程度也將進一步深化[1]。鑒于此,本研究運用貿易結合度指數(TII)分析方法,基于2010—2019 年中國與中亞五國貿易進出口數據,對各國農產品貿易潛在優勢進行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以期為農業產業升級和更深層次挖掘雙邊農產品貿易提供理論依據。
貿易結合度指數是貿易潛在優勢分析常用的測度指標。其用來衡量兩國在貿易方面的相互依存度。貿易結合度指數越大,表明兩國在貿易方面的聯系越緊密。其具體公式如下。
式中,Xijk為i國對j國k類產品出口額;Xik為i國k類農產品出口總額;Mj為j國進口總額;MW為世界進口總額。若TII>1,表示兩國在貿易方面聯系緊密;若TII<1,表示兩國在貿易方面聯系松散[2,3]。
根據WTO 對農產品范圍的界定,本研究基于HS 兩位碼的商品分類標準,將農產品界定為全部農產品和水產品,即HS01 至HS24。為保持數據的一致性和連貫性,所有數據均來自聯合國商品貿易數據庫(UN comtrade database)[4]。農產品國際 HS 編碼及其描述見表1。
表1 農產品國際HS 編碼對照
由圖1 可以看出,中國與中亞各國貿易潛在優勢由強到弱依次為中吉、中哈、中烏、中塔和中土。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的貿易結合度指數均值均大于1,說明中國與這四國貿易潛在優勢大,貿易聯系較為緊密,中國與土庫曼斯坦平均貿易結合度指數僅為0.523 8,農產品貿易潛在優勢較小,雙邊貿易聯系最松散。
圖1 2010—2019 年中國與中亞各國整體農產品貿易結合度指數變化趨勢
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的農產品貿易結合度指數從 2010 年的 12.327 8 降至 2017 年的 2.499 1,隨后呈快速上升趨勢,增至2019 年的11.741 5,表明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農產品貿易結合度指數波動幅度較大,潛在優勢不穩定。其次,中國與中亞其他四國貿易結合度指數變化趨勢均較為平穩,TII保持在0~2,其中,中土貿易結合度指數保持在0~1,雖中土貿易聯系最松散,貿易潛在優勢最小,但貿易聯系較穩定;中哈農產品貿易結合度指數趨勢也相對較平穩,始終保持在2 左右,表明中哈農產品貿易聯系較緊密,而且貿易潛在優勢較穩定;中塔農產品貿易結合度指數大體呈下降趨勢,中烏農產品貿易結合度指數呈先上升再下降又上升的趨勢,整體上中塔、中烏貿易結合度指數為1~2,表明中塔、中烏農產品貿易潛在優勢變化較小,貿易聯系緊密。
2.2.1 動物產品的貿易結合度指數比較 由圖2 可以看出,中國與中亞各國在第I 類動物產品貿易中,中吉的貿易結合度指數明顯高于中國與其他四國,均值為13.844 9,貿易潛在優勢大,但上下波動最大,整體呈下降趨勢,貿易潛在優勢正在消失。其次中塔的貿易結合度指數波動較小,均值為1.069 2,且呈上升趨勢,表明貿易聯系緊密,貿易潛在優勢較大。中哈、中土和中烏的貿易結合度指數呈水平變化,且均值均在0.1 左右,貿易聯系松散,貿易潛在優勢較小。總體而言,動物產品貿易潛在優勢最強的是中吉,其次是中塔,隨后是中烏、中土和中哈。
圖2 2010—2019 年中國與中亞各國動物產品的貿易結合度指數變化趨勢
2.2.2 植物產品的貿易結合度指數比較 由圖3 可以看出,中國與中亞各國在第Ⅱ類植物產品貿易中,中吉植物產品2010—2019 年貿易結合度指數整體呈大幅上升趨勢,最高達31.270 3,最低為6.052 8,均值為10.780 1,貿易聯系緊密,貿易潛在優勢大。中哈和中烏植物產品2010—2019 年貿易結合度指數浮動較小,最高達5.040 0,最低為1.511 8,均值在3 左右,貿易聯系緊密,貿易潛在優勢較大。中塔和中土植物產品2010—2019 年貿易結合度指數呈水平變化,均值在1.1 左右,貿易聯系緊密,貿易潛在優勢較大??傮w而言,植物產品貿易潛在優勢最強的是中吉,其次是中哈和中烏,隨后是中塔和中土。
圖3 2010—2019 年中國與中亞各國植物產品的貿易結合度指數變化趨勢
2.2.3 動植物油脂產品的貿易結合度指數比較 由圖4 可以看出,中國與中亞各國在第Ⅲ類動物油脂產品貿易中,中吉動物油脂產品2010—2019 年貿易結合度指數呈快速下降趨勢,最高達25.129 5,最低為0.031 1,貿易從聯系較緊密變為較松散,貿易潛在優勢逐漸消失。中塔和中烏動物油脂產品2010—2019年貿易結合度指數浮動較小,最高達6.179 9,最低為0,均值約為1.1,貿易聯系緊密,貿易潛在優勢較大。中哈和中土動物油脂產品2010—2019 年貿易結合度指數貼近于X軸,均值約為0.1,貿易聯系松散,貿易潛在優勢小??傮w而言,動物油脂產品貿易潛在優勢由強到弱依次是中塔、中烏、中吉、中哈、中土。
圖4 2010—2019 年中國與中亞各國動物油脂產品的貿易結合度指數變化趨勢
2.2.4 農產品制成品的貿易結合度指數比較 由圖5 可以看出,中國與中亞各國在第Ⅳ類農產品制成品貿易中,中吉農產品制成品在2010—2019 年貿易結合度指數整體呈快速上升趨勢,最高達3.063 8,最低為0.968 2,均值為1.306 6,貿易聯系緊密,貿易潛在優勢大。中哈農產品制成品在2010—2019 年貿易結合度指數為0.880 0~1.397 9,均值為1.182 6,貿易聯系緊密,貿易潛在優勢較大。中烏、中塔和中土農產品制成品在2010—2019 年貿易結合度指數在0.5 上下浮動,且整體呈下降趨勢,均值約為0.4,貿易聯系松散,貿易潛在優勢小??傮w而言,農產品制成品貿易潛在優勢由強到弱依次是中吉、中哈、中烏、中塔、中土。
圖5 2010—2019 年中國與中亞各國農產品制成品的貿易結合度指數變化趨勢
2.3.1 中哈貿易結合度指數比較 由圖6 可以看出,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在四大類農產品貿易中,中國與其在第Ⅱ類農產品的貿易結合度指數明顯高于其他3 類農產品,且在2011—2017 年總體呈上升趨勢,但從2017 年開始有明顯下降態勢,整體貿易結合度指數波動較大;第Ⅰ類、第Ⅲ類、第Ⅳ類農產品貿易結合度指數整體波動較為平穩,其中第Ⅳ類農產品貿易結合度指數總體滿足標準值1,雖有較小波動,但影響不大,第Ⅰ類、第Ⅲ類農產品貿易結合度指數遠低于標準值??傮w而言,中哈貿易潛在優勢最大的是第Ⅱ類農產品,其次是第Ⅳ類農產品。中哈貿易不具有潛在優勢的是第Ⅰ類和第Ⅲ類農產品。
圖6 2010—2019 年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四大類農產品貿易結合度指數變化趨勢
2.3.2 中吉貿易結合度指數比較 由圖7 可以看出,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在四大類農產品貿易中,中國與其在第Ⅰ類、第Ⅱ類、第Ⅲ類農產品的貿易結合度指數波動較大,其中第Ⅰ類、第Ⅲ類農產品的貿易結合度指數有明顯的下降趨勢,第Ⅱ類農產品的貿易結合度指數整體呈上升趨勢,2018—2019 年呈直線增長趨勢;第Ⅳ類農產品貿易結合度指數波動最平穩,在標準值1 左右??傮w而言,從貿易結合度指數均值來看,中吉在四類農產品貿易中均表現出較大的貿易潛在優勢,中吉貿易潛在優勢最強的是第Ⅰ類,其次是第Ⅱ類,隨后是第Ⅲ類,最后是第Ⅳ類。
圖7 2010—2019 年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四大類農產品貿易結合度指數變化趨勢
2.3.3 中塔貿易結合度指數比較 由圖8 可以看出,中國與塔吉克斯坦在四大類農產品貿易中,中國與其在第Ⅲ類農產品的貿易結合度指數波動最大,整體呈下降趨勢;第Ⅰ類農產品次之,但整體有較明顯的上升趨勢;第Ⅱ類農產品整體貿易結合度指數均高于標準值1,且變化趨勢較平穩;第Ⅳ農產品整體貿易結合度指數波動較平穩,但貿易結合度指數均低于標準值1。總體而言,中塔在第Ⅰ類、第Ⅱ類、第Ⅲ類農產品上表現出較大的貿易潛在優勢,其中,從貿易結合度指數均值來看,中塔貿易潛在優勢由強到弱依次是第Ⅱ類、第Ⅲ類、第Ⅰ類農產品。中塔貿易不具有潛在優勢的是第Ⅳ類農產品。
圖8 2010—2019 年中國與塔吉克斯坦四大類農產品貿易結合度指數變化趨勢
2.3.4 中土貿易結合度指數比較 由圖9 可以看出,中國與土庫曼斯坦在四大類農產品貿易中,中國與其在第Ⅱ類農產品方面的貿易結合度指數整體高于其他3 類農產品,且整體呈明顯的上升趨勢,自2016 年開始貿易結合度指數高于標準值1;第Ⅰ類、第Ⅲ類及第Ⅳ類農產品的貿易結合度指數波動雖較平穩,但均遠低于標準值1。總體而言,中土在第Ⅱ類農產品方面具有潛在優勢,在第Ⅰ類、第Ⅲ類和第Ⅳ類農產品方面不具有潛在優勢。
圖9 2010—2019 年中國與土庫曼斯坦四大類農產品貿易結合度指數變化趨勢
2.3.5 中烏貿易結合度指數比較 由圖10 可以看出,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在四大類農產品貿易中,中國與其在第Ⅱ類及第Ⅲ類農產品的貿易結合度指數波動較大,其中第Ⅱ類農產品貿易結合度指數均高于標準值1,但整體呈明顯的下降趨勢;第Ⅰ類、第Ⅳ類農產品的貿易結合度指數波動雖較平穩,但均低于標準值1??傮w而言,中烏在第Ⅱ類、第Ⅲ類農產品方面具有潛在優勢,在第Ⅰ類和第Ⅳ類農產品方面不具有潛在優勢。
圖10 2010—2019 年中國與烏茲別克斯坦四大類農產品貿易結合度指數變化趨勢
本研究運用貿易結合度指數分析方法,基于2010—2019 年中國與中亞五國貿易進出口數據,對中國與中亞各國農產品貿易潛在優勢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中國與中亞各國貿易潛在優勢由強到弱依次為中吉、中哈、中烏、中塔和中土。中吉、中哈、中烏和中塔貿易聯系較為緊密,貿易潛在優勢大,中土貿易聯系最松散,貿易潛在優勢較小。
2)在具體四大類農產品中,與其他中亞四國相比,中吉在動物產品、植物產品和農產品制成品方面均表現出較大的貿易潛在優勢,中塔在動物油脂產品方面表現出較大的貿易潛在優勢。
3)在中亞五國中,中哈在植物產品和農產品制成品方面具有較大的貿易潛在優勢,但中哈在植物產品方面的貿易結合度指數波動較大;中吉在四大類農產品貿易中均表現出較大的貿易潛在優勢;中塔在植物產品、動物油脂產品和動物產品方面表現出較大的貿易潛在優勢,但中塔在動物油脂產品和動物產品方面的貿易結合度指數波動較大;中土在植物產品方面表現出較大的貿易潛在優勢;中烏在植物產品和動物油脂產品方面表現出較大的貿易潛在優勢,但在植物產品方面的貿易潛在優勢正在逐漸下降,在動物油脂產品方面的貿易結合度指數波動較大。
針對以上結論有如下政策啟示:第一,加強雙邊基礎設施建設交流,使雙邊貿易交流更加便利化,利于雙邊貿易合作;第二,加強雙邊貿易交流與合作,對農業合作的對象、方式、途徑進行合理安排,深入了解雙邊農業狀況,作出具體規劃,保障農業合作有序推進;第三,加強雙邊農業技術交流,以自身農業技術帶動中亞五國農業技術生產水平的提高,促進雙邊更深層次的農產品貿易交流;第四,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中經濟戰略,努力打造雙邊農業區域化合作[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