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杜勇
體育鍛煉一定程度上能減輕輕度至中度抑郁癥相關的一些癥狀。體育活動和鍛煉可能為酗酒和藥物濫用計劃提供有益的輔助、有益于改善自我形象、提高個人社交技能和認知功能、減輕焦慮癥狀、并改變高中生對壓力源的生理反應的各個方面。學校體育教育在阻止體育活動減少和促進終身體育活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體育活動提供機會并促進體育活動知識、技能和信心發展的體育計劃是促進健康的學校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體育鍛煉中,因學生情緒、學習難度等問題,學生容易產生挫敗感。
長期以來,學生參與度在教育研究中被認為是學校教育成功的主要促進因素,學生參與度由學生對學術環境的投資和聯系的行為、情感和認知指標組成。在體育教育中,參與的學生堅持積極而努力地嘗試掌握他們遇到的知識和技能,并表現出對體育活動的偏好和享受[1]王志. 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抗挫力的實踐研究[J]. 科學咨詢, 2020(5):2.。學生參與體育活動與參與課堂和休閑時間的體育活動呈正相關,有趣且有益的體育活動促成了學校體育活動的成功。成功的體育課堂促進了高中生身體的發展,有利于釋放學習的壓力。
高中體育課堂的主題可以提供的不僅僅是體育鍛煉,它可以是豐富的、多樣化的一系列體育活動,可促進學生運動、認知和情感技能的培養。體育課堂成功的關鍵是教師的教學方法的正確運用和積極協作的師生關系的建立,即教師傾聽并重視學生的意見。在適當的條件下,教師在體育課中創造的學習環境可以提供具有教育意義的運動和較積極的體育活動學習體驗,同時培養高中生積極的心態,促進學生心理的發展[2]鐘明光. 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抗挫力的實踐探討[J]. 當代體育, 2021(10):0147-0147.。
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感知能力,即他們在體育運動、鍛煉中的能力感知程度,在體育課程中的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3]劉金鳳. 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抗挫力的實踐研究[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20(15):1.。在縱向研究中,這種關系已被證明是相互的,即先前的身體活動能力感受會影響隨后的身體活動行為,而先前的行為會影響隨后的感知能力。在高中體育課程的構建中,高中生的積極參與度能促進其身體部位協調發展的同時會影響其日后的體育學習。
身體活動對高中生當前和未來的健康很重要。以學校為基礎的體育教育是社區預防服務工作組強烈推薦作為增加體育活動的手段的僅有的五種干預措施之一。除了作為發展促進終身體育活動參與的知識和技能的來源之外,體育可以為高中生提供相當大比例的為健康目的而推薦的體育活動。體育教育背景下的研究進一步表明,體育運動的高質量動機是活動水平和課堂參與度的決定因素。
學校體育教育被認為是促進健康的主要手段,也是可以解決所報告的體育活動水平下降的背景。學校體育在提高高中生的體育活動水平和改善身體健康方面扮演著重要的作用。首先我們從思想觀念層面上要讓學生深刻地意識到體質健康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學習上的重大意義,體育教學能夠顯著地提高學生的身體機能素養,幫助學生從心理層面上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力,讓學生在日常的鍛煉中形成健康的體魄[4]羅勤. 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抗挫力的實踐研究[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20.。
另外一方面,體育教學能夠極大的緩解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壓力,促進身體機能素養的增強,也能夠為學生智力的開發和培育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體育項目中,很大一部分是屬于團體競技類的活動,在這類活動中,能夠饒有成效地提高學生們的團隊合作精神,讓學生們深刻理解到體育活動中團結協作的重要意義,能夠讓學生們深刻領悟到體質健康對于理論知識學習的重要意義,體育實踐活動在促進學生體質能力素養不斷提升的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5]趙龍. 《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抗挫力的實踐研究》[J]. 文學少年, 2019.。能夠幫助學生從思想層面上樹立起正確的健康觀念。從我們開展教學實踐的成效方面來看,體育教學實踐活動開展的成效,將對學生體質素養的塑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6]任陸海. 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抗挫力的實踐研究[J]. 赤子, 2018, 000(012):119.。
高中生在體育活動的成就目標設定影響學生課堂參與的情緒[7]劉亮 杜敏. 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抗挫力的實踐研究①[J]. 當代體育科技, 2016.。影響學生運動能力的因素主要是差異化原因。對高中生參與體育運動的過程進行分析表明影響高中生體育鍛煉情緒的影響因素中運動學習的情緒占比 31.78%;運動學習目標的設置是29.63%;運動學習的自我認知為25.70%;體育教學中的課堂管理占比26.15%。在鼓勵學生參與體育活動方面,學生的積極性可能會因其掌握了某一運動技巧而增加,這種氣氛鼓勵學生將成功定義為通過努力工作和學習的愿望而獲得的個人收獲,在發展新技能時感到滿足,并將錯誤視為學習過程的一部分[8]吳建香. 學生抗挫力培養的實踐分析[J]. 魅力中國, 2016(37).。技能發展的活動可能會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而過度依賴鼓勵規范比較的競爭性活動可能會降低學生的積極性,尤其是那些感知能力較低的學生。當他們的需求受到阻礙時,個人可能會經歷壓力、自卑感和失敗感、孤獨感和疏離感[9]朱慧慧. 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抗挫力的培養分析[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7, 11(31).。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的任務是以體育課程為依托,向學生傳授體育技能與技術,并且只有當學生參與其中,教師的教育任務才能達成。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遭遇困難與挫折,學生也較容易產生挫折感。其原因如下:學生不愿直面挑戰。在體育課程中,會存在一些讓學生覺得學習難度較大的運動項目。比如800m長跑和仰臥起坐,尤其是女生害怕失敗的情緒更為明顯。部分女生覺得某些體育項目的難度較大,擔心一旦完不成某項學習任務會被其他同學嘲笑,從而產生不愿嘗試或不敢嘗試的情緒,長此以往學生的體育興趣會銳減。當這些學生參與到這些體育活動中時,不成功感會給學生帶來挫敗感。其次,高中生情緒不穩定[10]陳家洛. 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抗挫力的實踐研究[J]. 田徑, 2021(7):1.。當遇到不想參加或不敢參加的體育活動時,某些學生會選擇說謊逃避。說謊逃避的情緒會加劇學生不敢或不愿參加某些體育活動的情緒,其抗挫力會不斷降低。當高中生遭遇失敗時,其情緒的失控會導致其產生用言語或行動攻擊他人的行為出現。當學生在體育中遇到的困難或挑戰長期得不得解決時,高中生參與體育項目練習中的挫折感會不斷增加。當高中生在體育訓練中缺乏克服困難的意志時,高中生的挫敗感會更加明顯。
2.1.1 學校制定有效的干預措施
旨在提高高中生體育課程參與度的學校改革過程中,有必要確定學生、學校和課堂特征,這些特征隨著時間的推移會不斷影響高中體育課程改革的效果。因此,在學校制定促進體育活動的有效中,一個合乎邏輯的步驟是需要確定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哪些行為因素會影響到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湖北市的某中學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體育運動時的抗挫力,正確看待體育比賽中的得失,組織了全校師生分批次觀看校級籃球賽,并請學生對各自隊員的表現進行分析。分析人員既包括拉拉隊員也包括參賽人員。主要分析的對象時賽事中的優勢、劣勢,對球賽進行動態分析并請體育教師通過對賽事進行復盤,并及時調整參賽人員的防守點位。體育教師對參賽人員調整后的點位以及比賽情況進行記錄。通過記錄分析,發現參賽人員面臨失敗時,不再是一味的沮喪,而是不斷地發掘自己的潛力,弱化了各自地短板。在此過程中學生能獨自設立其鍛煉目標,其抗挫力不斷提升。
為了讓教師成功地促進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并鼓勵與終身健康相關的身體活動行為的內化,他們不僅要注重提高體育技能和身體素質,還要注意主觀能動性。對高中生而言,學習任務繁重,各式各樣的體育鍛煉可以活躍他們的思維,使其在體育運動和學習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增強體質的同時能夠有效調節其心情。因此,體育教學實踐活動不能夠只停留在比較淺顯的層面,不能只是對學生進行一些比較基礎的理論知識教育,而是要通過深層次的體育實踐教學讓學生們深刻認識和領悟到體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另一方面,要通過深層次的體育教學實踐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向學生傳授科學的正確的體育實踐活動理念。因為只有從思想層面上提高學生對于體育教學實踐活動重要性的認識,才能夠確保體育實踐活動能夠順利開展并取得既定的教學目標。
在體育運動中必須要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養成鍛煉的良好習慣。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不僅可以增強其體質,同時可增強其挑戰生活中的各種困難的決心和勇敢面對困難的信心。在體育鍛煉中,學校要為學生的體育項目制定明確的標準,使其符合國家體質健康檢測的同時,可以使學生明確鍛煉的目標以及其將要努力的方向。在高中學校內定期開展的體育活動中,教師要盡量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增強其面對生活中困難的信心,如學校可以定期舉行1000m或者800m長跑比賽,或是仰臥起坐比賽,使學生不斷的挑戰自己,同時讓學生通過在體育活動中獲得的信息輻射到更多的學習層面。
2.1.2 合理設置高中生體育活動鍛煉的目標
正確使用強化法。在正確的目標導向前提下設定體育活動的目標,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策略。適當的目標設定可以引導學生的注意力和行為,激發他們的進取精神,提高他們的執行力和毅力,從而促進學生采取有效的體育鍛煉策略來實現體育教學目標。體育活動可以增強學生承受一定心理和生理負擔的能力,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要想在豐富的體育課程實踐教學活動中去完成一個具有挑戰性的高難度動作,需要一定的協調性、力量性以及靈敏性的綜合發揮,此外還需要投入足夠的腦力和智力。首先我們在思想觀念層面上樹立克服艱難險阻的信心,不斷磨練自身的堅強意志,這樣才能夠為我們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前提條件。
在體育教學實踐活動中,學生所體現出來的實踐能力不僅僅只是體育教學單方面的體現,同時學生課堂中的教學實踐能力往往也體現在其他學科以及日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當中,這也說明了學生課外實踐能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因此,我們非常有必要在體育教學實踐課程之中,將體育教學實踐評價和既定的體育教學實踐目標進行有機結合,教學評價能夠直觀的顯現出教學實踐活動中學生所暴露出的相關問題,針對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決,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達到既定的教學實踐活動目標。
2.1.3 堅持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
體育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合格的學生,因此培養學生的能力非常重要。教師對該標準的解讀、理解和認知對于培養學生的體育教學能力尤為重要。針對高中校園內體育教學評價存在的不足,我們要堅持終身體育的理念,建立評價體系。在考試內容上,應重點關注學生的運動能力。加大體育教育投入,合理開發課程資源,建立相關能力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只有加強對這一問題的重視,教師才能充分發揮引導作用。
為了提高學生的抗挫力,學校可以通過各類體育活動的設置,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促使學生投入到體育鍛煉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建立更強的自信心,這也是培養學生抗挫能力的重要內容。通過教學,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開發了學生的智力,還培養了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生為本的理念要求教師在設置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必須要將促進學生身體鍛煉以及激發學生體育鍛煉興趣作為課程設計的方向。在體育課程設計中,教師可以多用自由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在小組中體驗分享的樂趣,同時讓同學在團隊中,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體育鍛煉的任務,使學生通過小組協作的方式增進其在小組合作中的自信心,增強其體育活動的參與感。
體育鍛煉在高中生的學習中扮演著重要作用。在高中體育學習中,學生對專注于技能發展的活動的參與度較高,而過度依賴鼓勵規范比較的競爭性活動可能會降低學生的積極性,尤其是那些感知能力較低的學生。當他們的需求受到阻礙時,個人可能會經歷壓力、自卑感和失敗感、孤獨感和疏離感。針對高中校園內體育教學評價存在的不足,堅持終身體育的理念以及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建立評價體系。在考試內容上,應重點關注學生的運動能力。加大體育教育投入,合理開發課程資源;建立相關能力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