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惠
(山東省淄博第十七中學,山東淄博 255000)
疫情期間,藝術生的專業學習以及考學受到了很大沖擊,這就需要在原有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和學生在聲樂教學中做出相應調整,以順應疫情下的教學要求。教師是疫情期間上課的主體,網上直播教學是主要的教學手段,尤其是面對即將藝考的學生,云端聲樂教學也是教師聲樂網課的主要實踐研究內容。所謂云端教學就是利用計算機、平板電腦、互聯網等技術對數字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在云端教學環境下,一種模式是將教室里的黑板變為電子白板,每個學生使用平板電腦,經無線網絡連接系統進行學習,教師需要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思維方式,掌握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另一種模式是學生通過各種App 或者小程序進入課堂,教師通過連麥等方式進行教學,與學生進行互動,使云端課堂更高效。
已經有學者對云端聲樂教學進行了初步探索,例如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的江帆老師在雜志《大觀》2020 年第5 期上發表文章《高校音樂課程線上教學的應用探究》,闡述高校音樂的線上教育是藝術教育界改革的重要成果。音樂教學與互聯網的碰撞,解決了許多過往學生在距離、資源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雖然該技術目前還不夠完善和成熟,在實際應用中也出現了大量問題,但總體形勢向好,在促進藝術教育改革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陽光學院藝術系的黃劭涵老師在雜志《北方音樂》2020 年第8 期上發表的文章《基于云課堂的線上線下大學音樂教學模式研究》中指出: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出現,為大學音樂教學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文章以云課堂的線上線下教育模式為研究對象,在了解應用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大學音樂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音樂教學的方法。再有董治輝老師在《科學導報學術》2020 年第17 期上發表文章《淺談線上教育形式下的小學音樂教學》,其中談道:新的教學環境、新的教學模式給教師帶來極大的挑戰,但教師們依舊擁有飽滿的教育情懷。他們針對線上教學的特點迅速研究教學策略、整合教學資源、選擇教學平臺,積極探索和學習信息技術與應用,充分保障學生的線上音樂學習,為居家抗疫的學生帶來了美好的“心靈雞湯”,讓他們的云端學習有音樂相伴,用音樂傳遞力量,傳遞愛和祝福。
盡管云端聲樂實踐教學有一定研究,但實際教學中教師仍面臨著各種問題,如線上線下如何銜接教學、各種軟件如何操作使用等,其中爭議最大的是教學評價及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教師隔著屏幕進行多人同時在線授課,無法達到實體教室上課的效率,學生線上聽課注意力容易分散,學習效果容易受到影響。針對出現的這些問題,教師們群策群力,在現有的條件下想盡一切辦法進行教學,教師之間及時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進行交流反饋,并積極討論各種線上教學軟件的操作方法及優缺點,集體備課分享線上教學的經驗。新奇的“云端教學軟件”使教師對聲樂線上教學有了更深一步的研究。在此基礎上,教師能夠認識到網絡教學的優勢,比如網上授課不受地點時間的制約,只要有網絡,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始授課;網上授課不受人數限制,可以進行“一對一”和“一對多”各種模式。這樣授課不再只是填鴨式教學,方式變得靈活多樣。通過云端聲樂教學的這種模式,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都得到了提升。新時代的教師應當認識到,如今面對的學生都是數字時代的學習者,數字伴隨著學生的成長,因此轉變思維、將線上線下混合式聲樂教學盡快運用于實踐,就顯得尤為重要。
根據高中聲樂專業學生的教學課程需求,經過兩年的實踐研究,一線教師積累了大量的教學經驗,探索了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疫情期間,聲樂課借助云端聲樂教學這種模式,使學生的聲樂水平有了綜合提升,并且在高中藝術考試中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學生是課程的主導者,教師是領路人。教師在直播教學前布置課前預習任務,讓學生通過問卷工具或者留言等方式記錄存在的疑難問題,教師將其收集整理并在教學平臺的討論板塊公布;直播教學前五分鐘,學生先通過討論區留言相互解答,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的結果進行有針對性回答,根據疑難點調整直播內容,做到難易得當,有的放矢。
教師要一改填鴨式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公。利用碎片化教學,學生可以在規定時間內自由選擇學習時間和學習模式,充分利用零散時間,提高學習的主動性。自主學習評價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學生閱讀課件、觀看視頻、參與討論、提交作品等都會獲得一定的經驗值,教師通過布置課外作業,讓學習小組提交諸如聲樂音頻、視頻等形式多樣的音樂作品,并將優秀作品作為示范案例進行展示,在學生之間形成良性競爭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問題教學法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線索,學習資源對于學生滿意度的影響程度較高,在線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準備與課程配套的線上學習資源,如教材、課件、講義、考試資料、課程資源引用等,以優化教學內容,循序漸進,滿足學生的在線學習需求。學生課前根據課程計劃,結合相關問題,基于網絡資源或線下各類資源,自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這種學習模式能夠鍛煉學生尋找與篩選信息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師要充分利用技術和網絡資源分析問題,如上課前教師可布置一些聲樂小練習等,讓學生提前完成,然后通過后臺數據分析學生練習中的具體問題,如節奏、音準、音調等,通過大數據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遇到的困難。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能夠彌補單一教學的問題與不足。網絡授課也會存在一些問題,如缺乏課堂氛圍,無法使教師和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以至于影響上課效果。聲樂教學過程中,在唱的時候學生和教師需要共同去感受,教師唱歌時聲音的位置、氣息的位置和控制需要學生去近距離感受,甚至需要用觸碰的方法去體會位置的存在,網絡授課無法滿足這個條件。聲音的傳遞需要一個好的環境,在通過互聯網傳播的過程中,聲音的質量會受到一定的損耗,上網所用的設備的優劣也會讓聲音出現變化,因此需要將線上與線下教學相結合。例如教唱意大利語歌曲時,教師在課前可以錄制泛讀意大利歌詞的音頻,讓學生根據音頻嘗試跟讀并錄音,接著通過線上平臺收集易錯讀音,備好線上課件;課上,教師可以通過云端給學生精讀意大利語歌曲的歌詞和旋律唱法;課后,教師應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線下檢查,近距離感受學生唱歌的發聲位置、氣息控制,并將一對一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易錯之處錄制成音頻,通過線上平臺發給學生,讓學生反復聆聽、仔細學習后重新錄制提交到線上平臺。
線上線下結合教學不存在特定模式,教師只需遵循教學的一般規律即可,在云端聲樂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主體、教師引導、體現聲樂教學特色的設計原則。
1.利用騰訊會議或釘釘等軟件,進行聲樂課堂線上直播教學。教師可以按照課程表,發起騰訊會議,學生們準時加入,開麥和開視頻直播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隨時與學生進行互動、提問。當然為了創設歌曲的情境,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演唱中穿上演出服以貼近人物形象。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線上聲樂作品進行點評,這樣學生在下課后能反復觀看,以增加聲樂演唱知識的穩定性。教師還可以利用釘釘App 錄制學生作業,讓學生感受鏡頭感,以鍛煉學生的舞臺表現力;教師也可以借助此軟件對學生作業進行等級評定,并及時反饋給學生,這有利于學生的“積累式成長”。
2.聲樂專業每個月開展一次主題演唱活動,例如教師可以以“親情”“友情”“鄉情”等為主題,讓學生課下搜集相關類型的3 首聲樂作品,教師從中選擇一首適合聲樂教學的作品,利用聲樂課堂進行聲樂處理,然后讓學生演唱作品,使學生能夠意識到情感在聲樂演唱中的重要性。教師還可以在餐廳門口、操場上隨時開展情景教學,使學生克服舞臺表演的緊張感,同時借助攝像機、手機攝像將演唱視頻上傳到群文件,學生通過反復觀看來查缺補漏,同時為學生錄制高等藝術考試視頻積累經驗。
3.微信群打卡,每天布置打卡任務。教師可以提前錄制練聲曲,讓學生每天練完后進行語音打卡和聲樂作品打卡。學生們要把對此聲樂作品背景的理解共享到小組群里,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學習和交流。教師可利用QQ 群、微信群等溝通平臺進行小知識點的講解,解決線下課堂未能解決的“尾巴”,讓學生全面了解聲樂作品中的知識重難點,方便隨時解決問題。
1.云端聲樂教學的主要研究目的
(1)助力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聲樂作品的意識。云端聲樂教學能夠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可以設置一定的障礙,督促學生主動思考、解決,以增強學生的成就感,使學生在自主學習聲樂知識的同時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提高聲樂素養。
(2)有效提高教、學兩端效率。教學課件、群組管理、作業管理一體化線上呈現,能夠實現作業練習、作業批改、作業反饋的自動流轉,通過線上學習看板,教師能夠實時把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從而清晰直觀地衡量教學成果。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表現欲望。線上直播能夠引導學生想象一個場景、制造一種意境,使學生投入并有感情地演唱,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
(4)優化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云端聲樂教學能夠改變教師傳統的教學方式,轉變教師陳舊的教學觀念,有利于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增強教師的再學習能力,進而優化教學。
2.云端聲樂教學實踐的重難點
(1)云端聲樂教學實踐的重點:線上線下聲樂教學模式如何有效結合;在混合教學過程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聲樂演唱水平。
(2)云端聲樂教學實踐的難點:線上教學環境下教師如何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有效監管;如何降低實時音樂教學對網絡質量的依賴程度。
面對全民網課,針對音樂專業藝術特色教學,教師開啟的云端授課、云端教研、深化網絡教學研究的課題應運而生。線上專業教學旨在根據原有特色教學建設出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使得音樂專業的聲樂課線上教學更加科學化、規范化、系統性、高效化、學術化。毋庸置疑,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是教師“離校不離教”和學生“停課不停學”的有效方式,對此有必要將聲樂課程的傳統課堂教學與網絡在線教學進行深度融合,優勢互補,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突破教學的時空限制。云端教學的多樣化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體驗,更加快了教師角色的現代化轉變。對此有必要研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云端教學模式,提升教師的線上教學能力,以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應用于常態化教學,促進學生教師雙向成長。
繼2020 年5 月線下開課到現在,各地教師多次進行了“云端”聲樂線上教學活動,比如“云端”線上期末考試,“云端”線上聲樂作品展演,“云端”聲樂課程現場在線直播,“云端”線上聲樂技能大賽,“云端”聲樂音樂會……一系列的實踐經驗與傳統理論教學相結合,聚焦線上的教與學,信息化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向線上教與學更深處探索研究。實踐證明,學生們的聲樂水平有了綜合性的提升,并且在高中藝術考試中達到了非常好的預期效果,通過云端聲樂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也有了明顯提升。
教學方式的實踐研究離不開傳統授課和線上教學的有機配合。云端教學實踐旨在發揮音樂專業教師的集體智慧,使其在危機中學會思考,理性分析,反復論證,同時推動音樂教育的信息化,音樂教學資源的公開化,提高音樂教師的信息化綜合能力,使家長能夠更加準確直觀地了解聲樂教學過程,還可以幫助社會上更多的音樂愛好者,給他們提供多方位、系統化的教學平臺和資源,從而探究出一條適應廣大聲樂專業及愛好者的學習之路、成才之路。教師不僅要繼續堅持吸收與借鑒先進的音樂思想與理念,更要堅持自身的文化特色與審美特質,并結合線上線下的教學成果,綜合運用評定,不斷創新,最終建立起具有較強理論依據、適用性強且教學效果顯著的音樂線上教學實踐研究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