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 _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上莊學校 劉文斌 _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班級日常管理包括課堂、活動、紀律、衛生、作業、考勤管理以及生生關系處理、學生思想心理疏導、學習過程性記錄等各方面,這些工作占據了班主任的大量時間。以民主為導向的學生自主管理模式,用量化形式描述學生日常行為表現,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極大地提高了統計和管理效率。
學生自主量化管理是將學生自主管理班級與班級量化管理有機結合的管理模式。在班主任宏觀指導下,以民主為導向,由學生自主管理班級和評價。在學生自主量化管理過程中,充分借助辦公軟件、信息化平臺和小程序等現代信息化的手段,將班級自主量化管理產生的信息與數據傳輸到相關數據庫和平臺,進行智能化統計分析。
信息化的應用只是日常班級管理的一種呈現方式和手段,其前期準備工作包括確定班委會和商討班規制定兩個環節。通過Excel統計量表的設計和數據收集、小程序每日打卡和數據統計等對班級進行量化管理。班級量化管理形成的大量數據作為班主任和學生干部管理班級的第一手資料,是學生一日常規的真實體現。通過將日常管理數據上傳到北京市綜合素質評價系統,讓綜合素質評價真正成為學生日常行為的真實體現。班長、學習委員、衛生委員、體育委員、值周班長、課堂情況記錄員每周都會將本周情況在綜合素質評價系統中進行填報。例如,班長對集體獎勵和出勤情況按實際情況進行綜合素質評價填報,衛生委員、值周班長、課堂情況記錄員將值日情況、課堂發言和表現情況根據分值賦予相關等級進行綜合素質評價填報。
自主量化管理的真正目的是“用數據說話”,肯定學生的優秀行為,提升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通過自我評價,查找自身的不足,明確努力方向,激發積極上進的內動力,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班級值周工作讓每一名學生參與其中,體驗管理工作中的規則意識、責任意識、公平公正意識、合作能力以及自我修正能力。平日自己對待別人管理的不理解現在變成了自己管理中的切身體會,對班規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教師從手把手的教到學生的自治,從事無巨細的管到后來的不管,從最初的紙質化量化評比表和口頭記錄到當下的利用多種信息化手段進行評價,班級管理更加高效。學生在班級量化評比表的參與制定、數據錄入和班級問卷調查設置和班級特色活動中,信息化應用能力也得到不斷提高。
在“雙減”和線上線下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作為一線教師和管理者,更需要注重使用信息化平臺和信息化手段,高質高效地服務于班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