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沈陽市汽車工程學校 遼寧 沈陽 110122)
體育課程在任何階段都是課程體系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完成鑄魂育人的教學目標的內容之一,也是手段之一。中職教育目前是黨和國家較為重視及大力發展的對象,中職教育中的體育教學也是需要關注的對象,再細化下去,作為中職體育課程教學方式之一的體育活動也需要得到教師、學校乃至社會的關注。在中職體育課程中開展體育活動,首先需要明確一點:體育活動需與體育課程內容緊密聯系和契合;其次是雖然體育活動本身可以作為中職體育課程教學的一種方式方法,以此來豐富中職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幫助教師設計更為流暢、飽滿的教學流程。但這并不妨礙體育活動作為一個本體疊加其他教學資源以提升體育活動本身的優勢和實踐效果,加深體育活動對體育課程教學的良性影響。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全球范圍內信息技術達到空前繁榮的狀態,我國各行各業都吃到了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帶來的紅利。就中職體育課程而言,一方面,目前越來越多的中職學校配備了信息技術相關設施設備,建設健全信息技術相關教學資源庫;另一方面,可應用于體育科目的信息技術設施和資源越來越多。這些信息技術設備和資源不僅在體育課程授課過程中使用,也被應用到銜接體育課程和體育鍛煉的體育活動中去。將信息技術引入中職體育課程的體育活動中,可以使體育活動的趣味性更強,讓學生更樂于主動參與體育活動,從而能更好地完成中職體育課程教學目的,即通過教學使學生擁有良好的鍛煉身體的習慣,改善目前在校學生普遍運動能力較差、體魄不強的現狀。
中職學校中的體育活動開展一般有兩種形式展開:一種是在平時體育課堂教學中穿插體育活動;另一種是單獨設置體育活動課程。無論是哪一種形式都可以完善體育課程體系,讓中職學校中的體育課程教學內容更飽滿,設計教學流程中可利用的教學模塊更多。目前,大部分中職學校都有開展體育活動,也取得了一些經驗和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些學校雖然在體育課程中穿插銜接了體育活動或是開設了體育活動課程,但是活動課程的內容不夠豐富,活動課程設置較為形式化,有“門面工程”的嫌疑。舉例來說,體育活動課程時間較短,體育活動的項目較少,體育活動可采用的教學資源欠缺。即便學校配備了專門服務于體育活動課程的信息技術教學資源,然而實際應用率卻不盡人意,或是學校沒有按照在校學生人數合理配備,信息技術教學資源較少,無法滿足全校師生使用需求。
體育活動即是體育課程教學內容的一部分或稱為是一種可運用的教學方式,同時它也是可以獨立存在的教學版塊。體育活動教學需要專業性強,在設計體育活動課程流程、組織體育活動、引導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管控體育活動課程實際教學效果等方面具體豐富經驗的教師,也需要這些教師對可用于體育活動課程的各項可利用教學資源和方式方法爛熟于心,做到可以靈活應用各種教學資源、教學方式方法并知道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利用它們使它們發揮功效。但現實情況是,由于部分學校對體育活動這一版塊重視程度不足,沒有針對性地開展體育活動內容的教師培訓,使一線體育教師雖然知道體育活動課程存在的必要性,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以信息技術這一教學資源為例,雖然信息技術在上個世紀就投入學校使用,多年來這一教學模式不僅深入人心,也使很多教師和學生獲利,但由于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推陳出新,學校內的信息技術教學資源會出現更新滯后的情況,這一點在中職學校中尤其常見。信息技術教學資源跟不上或者是有新的信息技術教學資源填充進來,一線體育教師由于缺乏相關培訓,自己在教學授課之余也無暇抽空研究學習,就導致這些教學資源不能被好好應用,其獨有的優勢和特點不能得到很好地開發,無法按照預設目標完成它們在體育活動教學中該盡的使命。
在一些中職學校的體育活動課堂教學中,教學方式較為單一。課程中盡可能多地運用教學方式,或是將多種教學方式疊加、組合、穿插運用,可以使課堂教學流程更為緊湊,教師在課堂中可選擇、可操作的內容更豐富。教學方式單一表現在一線體育教師在體育活動教學中只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或是單一采用已有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但無法使這一教學方式立體飽滿,仍顯單薄無力,導致教學內容仍是枯燥無味、缺乏亮點。
信息技術是應用較為普遍和門類較多的一種教學資源,將這一教學資源引入體育活動課程使它成為一種可獨立或組合使用的教學方法可以讓體育活動課程教學流程緊湊,教學內容生動有趣,課程在愉悅歡快的氛圍下進行,學生參與程度高。多樣化的信息技術有多種搭配的可能性,這就讓體育活動的內容展現有無限可能。只要教師愿意研究如何開發利用這些資源,體育活動課的可以保持日久彌新,像一位青春活力的少年,讓學生可以長久的保持對它的興趣和喜愛。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使學生對某一學習內容產生興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僅減輕教師教學難度,也可以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接受、學習內容,減少學生學習該內容的抵觸情緒和學習難度。體育活動課程亦是如此,學生對新興事物和帶有最新信息技術痕跡的事物保有極高的好奇心和研究興趣,與信息技術有效結合的體育活動內容可以更好地觸動學生的關注點,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可以自主地參與體育活動。
體育活動中可采用的實質性項目并不多,常見的有田徑運動、較為普及的球類運動等,這些體育活動項目雖然自帶趣味性,但隨著時間的積累,長年累月下來仍是這些運動項目,學生很容易對體育活動內容失去興趣,從而參與其中的自主性慢慢減退直至消失,這樣一來體育活動課程的教學目的就無法達標。將豐富的信息技術引入體育活動內容或是信息技術和其他資源結合應用于體育活動教學,這樣可以讓原本陳舊的內容翻新,而由于信息技術可以不斷更新。所以,與信息技術結合的體育活動內容可以常用常新,體育活動內容可以越發豐富。例如,采用互動性強的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可以模擬籃球運動場景,不僅可以解決籃球場地問題,還可以讓學生對籃球活動充滿好奇和新的期待。
實踐高于理論,雖然我們接觸事物一般從理論開始,但是理論最后終須歸于實際。體育活動課程在體育課程體系中可謂是實踐的一部分,從體育課程中的理論到體育活動的實踐,這期間需要一個媒介可以讓理論到實踐的過渡更順滑、更快速。而信息技術即可扮演這個媒介的角色,信息技術可以讓體育活動更為規范,體育活動中的各動作更為專業,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溫故知新,掌握正確的動作技巧和要領。這樣可以增強體育活動的實際效果,讓體育活動強化鞏固體育課程的教學成果。例如,可以利用Flash、3D 技術制作課件,以形象有趣的形卡通人物展示某項體育活動的動作技巧和整體流程,讓學生有興趣反復觀看,在反復觀摩中學習掌握技巧,在活動鍛煉中運用正確的技巧技能,幫助學生熟練掌握一種或幾種體育項目,達成體育課程的教學目的。
在傳統的體育活動中很容易出現兩種情況:一是教師“放羊式”教學,讓學生自由活動,沒有起到教師應起的引導、監督作用;二是教師一人投入,無法帶動整個班級投入體育活動中。運用信息技術增進師生互動,首先體現在體育教師可以體育活動課程前后和學生在線上進行溝通;其次是在體育活動課程中應用的一些信息技術可以讓教師積極投入,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增進二者間的互動。
新課改后,教育從“有學上”轉變為“上好學”,社會、學校、教師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為了完成學校培養有體魄、有能力、有作為的實用型人才目標,體育課程在課程體系中地位被不斷提升,體育課也越來越注重實際的教學成果,即學生鍛煉身體的自主性和掌握運動技巧的能力。完成這兩個教學成果都離不開體育活動,而在體育活動中應用信息技術是提升體育活動實效的切實可行方式方法之一。從因果關系而論,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使它的優勢在體育活動中得到發揮和有效利用,這是促進體育活動有序發展,達成目標的一大途徑。而現階段中職學校體育活動中信息技術的運用存在不足,會極大阻礙體育活動向前推進的進度,使教學成果發展滯后。
信息技術的使用需要積累一定經驗,特別是實操性較強、操作步驟繁瑣的信息技術就更是如此。如果某一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中存在較長時間,教師通過多年教學積累經驗,使用操作起來會較為得心應手。但反之,當教師可以通過長時間的教學實踐熟悉某一項信息技術,這也代表該項信息技術與新推出的信息技術存在很大的差距,無法與時俱進,也無法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所以如果想提升信息技術在體育活動的應用優勢則需要引進與時代距離較接近的信息技術,而新技術的引入往往由于教師對該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差、經驗不足,導致該信息技術未能如期許中那樣發揮功效。
理論需要落到實處,從理論到實踐才是任一教學方式需要做到的,但實際情況是很多教師會停留在理論到理論的層面,信息技術應用于體育活動這一方面也會存在這個情況。由于體育課程的課改推進落后于其他學科,所以傳統的教育思想還沒有完全退出舞臺,在一些體育教師根深蒂固的教學思想驅使下,信息技術應用在體育活動中也會停留在理論上,看不到實踐內容。信息技術應用于體育活動,原本是為了加強體育活動的實踐效果,但如果教師本身過于重視理論,忽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則會本末倒置、南轅北轍。
信息技術原本是一項內容豐富、更新及時的教學資源,將其應用于體育活動中,原本可以產生良性“化學反應”,導入較好的體育活動教學成效。但如果教師應對信息技術掌握程度不夠或只重視理論、忽視實踐,造成信息技術應用不合理、不充分,那么信息技術應用于體育活動中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甚至是根本上起不到任何好的效果。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是體育活動中應用了信息技術,體育活動課程仍會處在原地不動的狀態下,無法更上一層樓,得到提升和拔高。另外,如果學校信息技術資源沒有及時更新迭代與當今社會保持同步節奏,或是教師無法做到將幾種信息技術組合應用,這樣的情況也會影響信息技術應用于體育活動中的實際效果。還有一種較為少見的情況也值得注意:即學校配備信息技術資源到位,教師對信息技術也有一定的掌握,但在體育活動課程引導中教師無法將學校硬件配備和自身軟實力充分發揮,從而影響信息技術投入體育活動的實效。
知不足而改之方能有所進步,在了解信息技術應用于中職體育活動中存在的不足后,逐條加以改進則可以彌補存在不足,推動信息技術在體育活動應用中良性、健康發展,促使信息技術應用于體育活動可以取得更好的實用效果。同時,在彌補改進的過程中也可以為后期開展這項工作提供實用經驗。
一線體育教師既要了解掌握已有的信息技術,也需要了解掌握新興的信息技術,對學校中任一信息技術教學資源做到上手實踐快速達到熟練操作的程度。要完成這一改進目標不僅需要一線體育教師肯花時間、花精力投入到這件事情中來,也需要學校給予一定的支持,幫助教師更好、更快地掌握各項信息技術教學資源的操作方法。比如說,學??梢远ㄆ陂_展相關信息技術實踐操作的培訓課程,邀請信息技術教學資源開發方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專業講解和操作。又比如說,相應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幫助教師挪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信息技術實踐操作中。
讓教師更多地掌握信息技術教學資源實操方法實際上是改善理論重于實踐現狀的途徑之一。掌握操作方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校方需要對教師在體育活動課程中對信息技術資源利用情況進行監督管理,讓信息技術在中職學校體育活動的應用可以制度化,這樣有章可循、有標可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絕過度重視理論、忽視實踐的情況出現。除上述兩點外,校方還可以通過對教師授課的評價體系把控體育活動課程中信息技術應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程度。
中職學校應密切關注新時代下信息技術發展動態,以敏銳的目光緊隨時代步伐,及時發現新興的科學技術,并投入資金和人力成本將信息技術引入校內。教師需要對校內各項信息技術教學資源深入研究和學習,在掌握其基優勢、特點、操作方法、注意事項后思考如何利用這些信息技術教學資源或如何組合運用這些資源。在做好上述兩項工作的基礎上,教師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盡快摸索出將信息技術教學資源優勢充分利用的方式方法,使信息技術的優勢可以最大限度地被開發利用,將優勢發揮至極致。
這一點可以理解為往常所說的多媒體教學方式,利用各項資源裝飾設計的教學流程,讓教學的內容更有吸引力。有節奏感的教學流程設計、飽滿的教學內容加上幾種信息技術組合包裝出的應用效果,這無疑是如虎添翼,讓中職體育活動課程高潮迭起、張力十足。
信息技術是一項教學資源,也是一種教學方式,教學方式是死的,但其背后實際實施的教師卻是有思維、有想法的。教師需要積極主動地發揮聰明才智,積極探索信息技術應用于體育活動課程的無限可能性。在熟知各種信息技術教學資源的特性和優勢后與其他的教學方法疊加,使兩者應用于體育活動教學的優勢最優化。
信息技術僅是可應用的教學資源、教學手段,它的自身優勢雖然可以給體育活動課程提供極大的便利和幫助。但教師需牢記在任何課程中學生都是教學的主體,是該課程教學的主人翁。信息技術應用于體育活動課程應是為學生參與、體驗體育活動提供更好的方式、方法,使學生從中獲益,而不是信息技術占據教學主體地位。
教師應清楚信息技術僅是一項多元化的教學資源,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教師是體育活動課程引導的主要實施者,需要學會充分利用這一分門別類詳盡的教學資源,讓它們能在探索、思考的前提下搭配出不同的效果。而非是信息技術是教學活動中的主要引導,讓信息技術本身去引導學生參與體育活動,這勢必無法更好地開發利用這些教學資源,讓它們的特點、優勢黯然失色。
雖然建議采用多種信息技術結合和信息技術與其他教學資源結合的方式開展體育活動,但需要考慮到信息技術的難易程度和中職學校中學生群體的接受能力。讓看起來復雜、繁多的信息技術在實際操作中簡化。選取信息技術中較容易的部分,剔除其本身較難理解和操作的部分,這樣教師和學生都能輕松玩轉,讓信息技術在體育活動中充分發揮其魅力。
中職體育活動可以幫助學生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和掌握一項或多項體育的運動的能力,它在目前的中職教學體系中越來越重要。合理、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將它們應用于體育活動中不僅可以讓體育活動內容看起來豐富多彩,也可實際提升體育活動課程的效果。在信息技術應用于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學習、認識、掌握信息技術,學會多元化搭配應用,也需要注意該注意的事項,規避問題和漏洞,讓信息技術可以在體育活動中展示其獨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