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連珍
摘要:為不斷優化民生服務體系,我國醫療體系改革已經初顯成效,各類醫院也在積極改變管理模式,由粗放型管理轉變為精細化管理模式,不斷提高醫院市場競爭力。當前,國內外市場融合程度加劇,外國資本的涌入給醫療行業帶來一定的沖擊,各大民營醫院、合作醫院、外資醫院比比皆是,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市場先機是擺在現代醫院發展的前進道路上的一個課題。基于此,本文對醫院成本管理進行分析,研究如何實現精細化管理不斷提高醫院綜合競爭力,助推國家醫療體系改革向縱深領域前進。
關鍵詞:醫院管理;成本管理;精細化管理
隨著醫療改革的深入,各大醫院的就診環境得到全面改善,居民就醫模式更加便捷、支付方式更加多樣、掛號形式更加豐富,但同時給醫院管理和運行帶來一定的壓力和挑戰。以往,醫院注重收益狀況,忽略了市場拓展,沒有精細化管理經營成本,尤其是公立醫院表現明顯,近幾年來受到民營醫院和合資醫院沖擊較大,造成醫患流失,不利于醫院的發展。醫院未來發展方向既要保證醫院就診的公益性,還要在政府有限的投入下確保正常、高質、高效運轉,如何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實現醫院人、財、物資源配比合理有效,不斷降低醫院成本投入,擴大利潤空間,提高市場占有度是絕大多數醫院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概述
(一)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的概念
成本管理是現代企業內部控制的一種手段和方法,醫院成本管理是指醫院內部充分調動人力,協調各科室共同努力,在確保醫療服務質量的前提下,對醫療服務的全部過程進行監督、管理和調整,以達到降低成本投入獲得最大管理效果,幫助醫院實現利益最大化的目的[1]。成本管理是醫院財務管理的核心,具體內容還包括預算管理、風險控制、決算分析、評價調整等幾個方面。成本精細化管理最早出現歐洲發達跨國集團內部,通過運用各類金融技術和方法,對企業的過程進行精準分析,準確操控,確保企業各類成本投入的精細化控住,以達到最大經濟效益的目的。成本精細化管理引入醫院管理當中,就是在醫院運營中,對成本的控制和管理要精益求精,要求醫院整體要始終按照本院發展規劃方向,對各類醫療資源、人力資源充分調配,采取定量的方法,對各類財務數據精確計算,嚴格控制各科室的成本投入,實現全院成本精細化控制的目的。成本精細化管理不是傳統的財務核算工作,更不是簡單地對成本進行計算過程,是針對醫院整個運行過程中,對成本的投入、利益的產出、人力資源的分配、市場的占有等多個環節進行精準的控制和管理,相比較普通的成本管理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成本精細化管理要求醫院在運營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對全流程的把控,要制定精細的執行標準,還要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控制模式,幫助醫院在異常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依然保持可持續的發展。
(二)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特點
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有著顯著特點,主要表現為全面性、精準性和可持續性。全面性是指醫院成本管理過程中,與傳統的管理方法相比,要對整個醫療服務過程可能產生的成本投入進行嚴格的控制,要通過對全院各類資源的調配和分析,達到院內資源合理配置的目的。如采購各類檢測設備,在采購、安裝、使用的過程中,都要有相應的成本管理控制方法,要制定考核機制確保每一個環節注重成本管理。精準性是醫院借助信息化手段,精準分析和使用各類金融數據,通過數據分析結果判斷成本控制效果和控制失衡問題所在,快速制定響應措施,防止損失擴大。成本精細化管理還注重對不同的工作環節的考核,反饋不同環節完成成本控制的程度。可持續性是指醫院成本管理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不是一種任務形式,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行為,它伴隨醫院的發展和業務的開展一直存在,成本管理要始終與醫院全面預算、市場拓展、人員考核相聯系,通過不斷的調整成本投入,積極改進醫院在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此提高醫院運營能力[2]。
(三)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的意義
1.有助于增強醫院市場競爭力
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將醫院在運營過程中的成本投入進行細化,經濟發展指標與成本管理掛鉤,通過細化各類成本指標,降低醫院運行成本投入和資金浪費,達到提高醫院市場競爭力的目的。尤其對于公立醫院而言,大量的資金浪費普遍存在,各類成本投入與經濟效益不成正比,如本區域內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極容易造成財務風險,有效的成本精細化管理可以顯著提高員工節約意識,樹立大局意識,院內不斷加強成本的控制,可以顯著提高整體抵御風險能力,面對日新月異的醫療技術革新,醫院可以優化資源配比,加大技術成本投入和先進醫療技術引進投入,發揮資金利用作用,為人們提供優質醫療服務,不僅助推醫療服務體系改革,還能有效提高醫院社會經濟效益[3]。
2.有助于提高醫院管理水平
成本精細化管理可以加強醫院財務核算能力,讓醫院在最短時間獲取最有效的成本投入信息,從而做出準確的判斷。科學、系統的成本精細化管理體系,可以幫助醫院對成本運行進行規劃和預測,從而掌握市場主動權,要想實現精準的成本控制,需要醫院設定明確的控制目標,全院上下通力協作,各科室、各部門都要積極參與,要始終圍繞醫院發展目標控制各項成本投入,實現業財融合,從而顯著提高醫院內控水平。
3.有助于幫助醫院建立科學系統的考評體系
任何企業管理都需要配套設定完善的考評體系,否則很難發揮內部管理功能,醫院要想發揮成本精細化管理的效果,也需要在內部建立一套對應的考核體系,要根據醫院成本管理的目標,針對不同的科室和部門設定對應的考核內容,明確量化分數,細化考評細節,要讓全院每一名人員都清晰地認識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要結合患者滿意度、技術水平改進程度、醫療服務質量等重要指標,共同評判成本控制的效果。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將成本精細化管理納入人員績效考核當中,可以帶動工作積極性,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識地提高成本控制能力,節省資源防止浪費。
二、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對成本精細化管理的認識不足
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屬于醫院的一項重要管理工作,需要各科室、醫院中層以上領導共同參與,但傳統的管理理念導致醫院整體對成本精細化管理認識不足,認為成本管理作為一項財務工作,應該由財務部門負責,門診醫師更注重醫療服務,對醫院成本基本不重視。在日常的醫院管理中,醫院也更加注重醫療技術水平的提升和人才的引進,每年投入大量的科研經費用于新技術的引進、新設備的采購和專家的引入,只要確保醫院盈利,基本不關注醫院內部成本控制。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是一個復雜的工作過程,涉及全院全體人員,大部分醫院認為只有大量投入科研經費,不斷提高醫院醫療水平、改進服務質量、完善就診環境,就可以忽略成本投入,但現代復雜多變,就醫環境日新月異,大量的民營醫院、合資醫院拔地而起,VR技術在醫學領域廣泛應用,為更多的人提供了便利的就醫條件,很多網絡問診實現了跨時空就診,如果本院醫學能力有限,再大量投入科研經費,就會導致財務危機,影響醫院運營水平。很多醫院財務人員具備豐富的財務經驗,對各類賬務的核準非常熟悉,但對賬務中出現的成本管理問題分析有限,缺乏管理經驗,不了解醫療市場行情,不能為醫院提供有效的決策依據[4]。
(二)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相關制度滯后
現階段,大部分公立醫院都具備一定的成本核算認識,但缺乏符合本院實際的管理制度,也缺乏具體的操作指南,在實際工作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如對大型設備采購、新型藥物研發的成本管理、在采購和研發前,要對醫院運行狀況和市場環境進行評估和驗證,要衡量患者消費水平和承受度,也要考量未來發展方向,制定最優采購和研究方案,從中選擇最優方案,最大程度降低醫院成本投入。此外,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最重要的是綜合性,這就要求醫院財務制度和會計分析制度要根據醫院運行狀況相互融合,形成一套健全完整的,具有指導意義的管理制度體系。目前,大多數醫院的成本精細化管理模式相對單一,制度建立形式大于內容,直接使用傳統的會計管理制度,沒有根據醫院發展實際和市場環境制定,不利于醫院現代化發展。
(三)還沒有建立系統的信息化處理平臺
電子信息技術的使用和應用為醫院的現代化發展帶來了無限可能,當前,電子信息網絡技術異常發達,人工智能技術、電子信息網絡平臺、云端存儲技術引領時代發展,未來,醫院建設也要積極使用和引入電子信息技術,建設數據化共享平臺,提高內部控制能力。醫院有別于企業,內部結構非常復雜,科室結構龐大,資金結構多樣,傳統的成本管理僅局限于對各類成本投入數據的計算和核對,就此項工作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且耗費大量的時間,醫院建立的信息交互平臺通常應用于門診和臨床,與財務系統獨立建設,財務系統的功能更趨向于掛號、費用收取等,金融財務數據的變化分析和成本管理分析建設欠缺。成本精細化管理需要借助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通過對各類成本數據信息分析和研究,研判醫院的發展,為醫院的建設提供數據支撐。
(四)缺乏對應的考評體系
目前,醫院成本管理更加注重成本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沒有設定配套的考評體系,導致大多數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形同虛設,難以發揮真正的作用。在成本管理體系當中,管理層和相關工作人員對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沒有全面的認識,沒有建立對應的綜合評價機制,成本管理必須落實到個人,每個科室都要重視成本的控制才能真正提高醫院管理的效率。一些公立醫院將成本控制納入考核范圍之內,但設定的分數相對較低,不具有決定性作用,考核的內容不細致,也不能發揮其作用,這就導致各科室在日常工作中忽略成本控制,影響醫院成本管理效果。
三、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對策
(一)加強對成本精細化管理的認識
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需要全體人員共同參與,各科室、各部門都要肩負責任,全院上下要深刻地認識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此項工作不是一個部門的事項,而是全院的重點工作。院領導要打破以往思想束縛,要重視成本精細化管理工作,不能過于追求發展利益和科研投入,忽略了成本的控制室,要以科室為單位落實責任,加強科室之間的配合與協調,尤其要加強醫療、科研、采購之間的配合度。要加大宣傳力度,讓全院上下對成本精細化管理工作有所認識,日常工作中,醫院不僅要注重人才的引進,科研項目的投入,也要分析市場發展方向,根據本院自身實際情況制定成本精細化管理有效措施。財務工作人員不能僅僅具備基礎性的財務知識,也要具備一定的管理分析能力,及時發現醫院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醫院的發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議。
(二)建立相應的成本精細化管理制度
要根據醫院發展情況建立配套的成本精細化管理制度,在當前會計制度基礎上結合市場環境,預算制度、分析制度全部納入其中,制定現代化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制度體系。要明確制度落實目標,各科室工作要始終圍繞制度目標進行,財務部門要及時跟進各科室落實推進情況,跟蹤成本投入偏差數值,及時進行調整。要根據成本精細化管理的制度要求,將工作目標落實到每一名工作人員身上,形成上下齊心協力的局面,共同推進醫院現代化建設。醫院要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不斷調整制度內容,不斷完善不合理的地方,為現代化醫院建設奠定制度基礎。
(三)優化成本管理信息系統建設
信息化建設水平代表醫院現代化程度,要實現院內財務數據共享,提高財務數據利用率。在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工作中,通過建立和優化信息系統,可以顯著提高財務數據計算效率,將院內物資信息系統、醫療服務信息系統、采購信息系統相互融合,形成綜合性數據分析平臺,實現各類數據匯總搜集,更準確地掌握醫院成本消耗情況,從而達到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的要求,為醫院的發展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5]。
(四)建立成本考核機制
在績效管理考核工作中,醫院要將成本控制成果納入年終績效考核指標當中,并提高分值比率,以此提高全院人員的重視,要結合以往的考評體系,將患者滿意度、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一并納入其中,從而實現成本的精細化管理。在考評體系當中,醫院還要設定激勵機制,對成本精細化控制方面做出貢獻的個人或集體要給予獎勵,以此提高全院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綜上所述,我國醫療體系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醫院一方面要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一方面也要注意內部控制能力的提升,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市場形勢,當前,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醫療模式也在改變,VR跨區域就診、網絡就醫等方式打破了傳統醫療方式,給醫院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醫院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不斷提高內部管理水平,提升抗風險能力,通過完善成本精細化管理體系,可以有效降低醫院運營成本擴大利潤空間,保持可持續發展活力。當前,受制于主客觀因素,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還存在一定的短板,如整體認識不到位、相關制度不健全、信息化建設水平不足、沒有建設配套的獎勵考核機制,因此,醫院要通過完善成本精細化管理制度、形成配套的獎勵體系、構建數字化分析平臺、加強對成本管理的認識等方式,推動醫院現代化建設水平逐步向前。
參考文獻:
[1]郭玉霞.新醫改背景下論公立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的政策和建議[J].時代金融,2014 (29):226,239.
[2]潘春燕,葉佳.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精細化研究——以武義縣中醫院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16 (2):189-190.
[3]戴靜雅,從文婷.在新醫改形勢下公立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的探討[J].經濟師,2020 (12):259-260.
[4]王順邦.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精細化成本管理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0 (18):35-36.
[5]謝葉國.新醫改背景下論公立醫院成本精細化管理政策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 (12):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