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長順
(長春財經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00)
體育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高校體育教學的地位不斷提升,通過體育學習和鍛煉,大學生可以掌握體育技能,培養運動習慣,對提升身體素質、鍛煉精神意志大有裨益,因此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開展體育教學,教學資源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教育者、體育器械與場地、內容資源、資金等多方面體育教學資源的支持,而隨著高校擴招和大學生數量增多,很多高校的體育教學資源存在不足,無法滿足體育教學需求,因此積極探索高校體育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高校體育教學的開展離不開教師的指導輔助,教師資源在高校體育教學資源中占據重要地位,教師專業能力的高低對體育教學質量有直接影響。當前高校在體育教師資源方面普遍存在不足。一方面,高校體育教師數量較少。受到傳統教育理念影響,部分高校對體育教學不夠重視,僅僅聘任數量有限的體育教師來完成國家規定的體育教學任務,這些教師通常需要承擔不同專業和班級學生的體育教學任務,教學負擔較重,這樣一來,教師就沒有多余的精力提自身專業能力、完善教學體系,不利于體育教學質量提升。另一方面,高校體育教師的專業能力有所欠缺。體育教學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工作,需要教師同時具備綜合知識和技能,有的教師體育技能嫻熟,但是在體育知識、體育文化方面存在不足。此外,隨著體育教學改革,大量新的體育項目被引入教學,而有些教師只對某些傳統體育項目的教學比較專業,對新項目不夠了解,不具備教學新項目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無法滿足教學需求,由此導致體育教學師資力量的不足。
高校體育教學對經費的需求較大,體育場館建設和維護、體育器材購置和更新、體育項目引進、體育競賽活動的組織等都需要大量經費支持,體育經費直接影響體育教學的效果[1]。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普遍都存在經費資源不足的問題,究其原因是高校體育經費來源較為單一,無法獲得足夠經費支持。高校體育教學所需經費主要來自高校自身財政和政府撥款,高校從外界獲得經費的渠道和數量較少,其中政府撥款是主體,這些資金本身是有限的,與此同時,高校規模和學生人數不斷增加,高校需要更多資金投入到教學、科研、食宿、管理等方面,因此高校通常將有限的資金用于日常專業教學和管理,在體育教學方面的投入就比較有限,無法滿足體育教學各項物質資源的配置要求,不利于體育教學健康發展。
體育教學的實施需要體育器械、場地的支持,否則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安全性都無法得到保證[2],目前來看,很多高校的體育設施資源存在不足。首先,有的高校傾向于將經費投入教學科研中,而在體育設施方面投入較少,受到資金限制,部分高校體育場館建設比較落后,如缺乏專業的游泳館、籃球場、羽毛球場、足球場、排球場等,還有的高校雖然建設了場館,但是只在上課時使用,并沒有在日常開放給學生,導致很多學生在運動鍛煉中缺少專門的場所。其次,體育器材的配備使用存在不足,有的器材在購置時沒有充分考慮課程設置,出現了閑置現象,還有的器材使用頻率高而數量不足,無法滿足學生的運動需求。此外,高校對于體育器材的管理維護不夠科學,導致一些器材損耗速度過快,加劇了體育設施資源不足的狀況。
體育教學的內容素材是高校體育教學開展的根本依據和出發點,內容資源對學生體育技能和運動習慣的養成有重要影響,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容資源主要來自教材、教學大綱等,內容有限,涉及面較窄,內容資源存在不足,無法滿足大學生的運動需求。首先,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容通常依據教學大綱制定,基本只包括球類、田徑類、體操類等基礎體育項目,內容相對固定,很少進行更新,內容資源較為陳舊,很多大學生喜愛的現代運動項目沒有引入教學,導致很多大學生對體育課程興趣不高,影響體育教學效果。其次,高校在體育教學中沒有重視從多個渠道挖掘內容資源,如網絡資源、傳統體育資源、社會資源等,導致體育教學的內容較為枯燥單一,降低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高校體育教學人力資源是指能夠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和效率,幫助學生培養體育運動意識和能力的群體,其中最重要的人力資源是教師,此外,輔導員、具有專業體育技能的學生骨干、家長等都是體育教學人力資源的組成部分,因此高校要重視開發和利用這些體育人力資源[3]。首先,培養專業的高校體育教師隊伍。一方面,高校要重視現有體育教師隊伍專業能力的提升,定期組織體育教師參加線上或線下的培訓學習,使他們掌握最新的體育教學理論和方法,與時俱進學習最新的體育項目和技能,為體育教學創新做好準備。此外,還可以組織體育教師到其他高校交流學習,了解其他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容和方法,相互交流經驗和心得,不斷改進自身教學體系。另一方面,高校要持續引進專業的體育人才,補充體育教師隊伍,例如可以聘用高校的體育畢業生、退役體育運動員、社會上的專業體育人才等全職或兼職擔任體育教學工作,為體育教師隊伍帶來更加專業的體育教學知識和技能,提升體育教師隊伍的專業性。其次,充分發揮具有專業體育技能的學生骨干作用,開發與利用他們的專業技能,高校中有不少已具有高水平體育技術的學生,如田徑類、武術類、體操類專業運動員,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學生的專業特長,要求他們示范和帶領學生學習鍛煉,輔導體育教師的教學工作。
充足的財力資源是保證高校體育教學順利開展的前提,有了財力資源的支持,體育場地、器材能夠配備完善,體育活動能夠順利開展,進而有效提升體育教學的質量和安全性[4]。當前高校體育財力資源不足主要歸因于資金來源渠道狹窄,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各方力量,不斷拓展融資渠道,開發體育教學的財力資源。除了國家財政撥款外,高校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來獲得體育教育經費:首先,高校可以與社會組織或企業建立合作與溝通,為企業提供其所需的體育資源,如體育運動方面的專業技術指導,體育活動中的品牌宣傳,體育項目培訓,體育活動的組織等,從而獲得社會和企業的經費贊助,用于高校的體育教學開展。其次,高校通常擁有較為專業完善的體育場館,在課余時間或寒暑假,學校可以將這些場館有償向學生或群眾開放,同時可提供有償的體育運動指導,不僅能為學生和群眾提供運動場所,學校也能獲得一部分額外收入,加強體育教學財力資源。再次,高校要鼓勵體育教師加強科研,產出科技成果并轉換為經濟效益,這也是體育教學財力資源開發利用的有效途徑。
物力資源是高校體育教學資源的核心和基礎,開發與利用物力資源能夠從根本上支持高校體育的健康發展。高校體育教學物力資源主要包括體育場館和體育設施,當前不少高校在物力資源方面存在不足,因此要積極探索科學方法來開發利用體育教學物力資源。首先是體育教學場館和場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有的高校建立了自己的體育場館,但開放和使用時間局限于課堂,針對這種情況,高校可增加體育場館的開放時間,使學生有更多機會參與鍛煉,提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有的高校體育場館的建設經費緊張,可以建設露天場地或多種運動合用的場地,如籃球和羽毛球場地二合一,有效節約體育經費的同時還可開發更多體育物力資源。除此之外,高校還可以充分利用社會的體育運動場地或資源,例如高校可以與機關單位或大型企業合作,使用他們的體育場館開展教學;高校還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周邊自然環境,開展徒步、越野、登山、騎行等體育運動,不斷拓展體育教學物力資源。其次,體育教學器材器械資源的開發利用。高校在采購體育器材時,要從體育教學的課程內容出發,同時充分了解學生的運動興趣,然后有側重、有針對性地購置體育器械,避免出現器械不足或使用受限的情況。此外,高校要重視體育器材的管理維護,利用信息技術平臺對體育器材進行精準管理,定期檢查、維護、維修、更新,延長體育器材的使用時間,提高體育資源的利用效率。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豐富的內容資源不僅可以使體育教學質量更高,還可以提升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促進體育教學健康發展[5]。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容資源較為單一落后,無法滿足教學和學生需求,因此開發利用體育教學的內容資源至關重要。首先,更新體育教材內容。當前高校使用的體育教材普遍存在內容滯后、更新不及時的問題,因此高校要重視教材更新,與時俱進,選擇最新的教材,使學生及時了解最新的體育項目和體育知識,有條件的高校可以根據自身體育教學現狀和發展需求來自行編寫教材,對本校學生來說會更加適用。其次,借助信息技術豐富體育教學的內容資源。體育教材中的內容資源有限,教師要重視利用信息技術來豐富體育教學內容資源,教師可以從網絡中搜集體育教學資源,如體育技能視頻、體育知識圖片或動畫、新的體育項目信息等,使學生更廣泛地學習體育運動。此外,教師還可以將教學內容制作成微課視頻,如技能動作、運動技巧、保健知識等,學生可以通過視頻反復觀看和學習,更好地掌握體育教學內容。高校還可以建立體育教學內容資源的平臺,教師日常收集制作的課件、視頻、圖片等都可以發送至平臺,教師教學時可以自行搜索內容資源并充分利用。
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能夠很好地培養大學生的運動意識,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技能學習和鍛煉中,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促進體育教學的健康發展,因此高校體育教學要重視體育文化教學,構建體育文化氛圍,基于此,開發利用體育教學文化資源是非常必要的。體育文化資源包括體育發展史、不同體育項目的由來、體育精神、體育賽事、體育故事等,教師要重視發掘體育文化資源并在日常教學中有意識地向學生傳遞和陶染。另外,學校層面來說,可以在校園布告欄、公眾號、公共電子屏等位置播放體育文化內容,如體育歷史、運動員介紹、體育賽事介紹等,當國內外舉辦重大體育賽事時,如奧運會、亞運會等,學校可以在食堂、體育館、多媒體教室等位置進行現場直播,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體育精神,從而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
總之,新時代高校體育教學需要更加豐富優質的體育資源來滿足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需求,因此高校和教師要重視體育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根據學生需求通過各種途徑來開發人力、財力、物力、內容、文化等多方面資源,提升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體育綜合能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