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鳳
英語作業是小學生在課外探究環境中積淀英語素材、萃取語言知識、把握交互規律、訓練表達能力的實訓化認知空間,因而需要教師積極探索英語作業走向高品質的創新發展之路。為優化小學生的課外成長環境,教師應探尋英語作業多元化設計的可行性方法,努力推動英語作業設計向層次化、高水平及高效率的方向發展,建構科學先進的育人環境。英語作業多元化設計能夠開啟小學生課外成長環境的提質增效之路,建構高水平的認知平臺(徐春妮 2020)。
“雙減”政策是教育部為解決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問題而專門制定的教育教學法規,對英語教學活動及作業設計方法都提供了目的明確的實施標準與評價尺度。“雙減”政策對所有教師都具有約束力與指導性,要求教師自覺強化個人的責任思想、紅線意識、法規觀念及敬畏心理,科學推動英語教學活動及課后作業設計齊頭并進。可見,“雙減”政策具有突出的強制性與統一性,要求教師自覺推動英語教學體系走向理念拓展、方法創新及提質增效的科學發展之路,建構高價值的育人環境(李娟2022)。
第一,“雙減”政策要求英語作業設計走向品質化,將作業時間控制在20分鐘以內,不能依靠延長作業時間提升作業效果,英語作業應借助品質化發展夯實提質增效的物質基礎。教師應立足教學內容科學推動作業設計走向生活化、實踐化、交互化及主體化,幫助小學生在作業完成中實現活學活用(龔文 2022)。
第二,“雙減”政策要求英語作業設計走向適宜化,科學設定作業活動的實施難度,與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及群體愛好一致,具有趣味性與表現性,易于被小學生接受。教師應從課文內容的知識學習任務出發,為小學生設定趣味性、體驗式及沉浸式的作業完成過程,踐行生本理念,實施趣味教學。
第三,“雙減”政策要求英語作業設計走向實效化,既凸顯作業內容的知識性與輔助性,又具有良好的獨立性、實踐性及拓展性,能夠推動小學生以教材內容為基礎,進行多維度的發散性知識實踐驗證。教師應自覺在作業設計中融入創新意識與教科研觀念,在積極拓展中嘗試,在有序積累中進步,提升實效性。
首先,趣味性作業是英語作業的設計必選項。小學生在課下探究活動中的認知狀態具有非常強的隨意性,通過有效提升作業活動的趣味性,能夠增強學生的體驗感,吸引其注意力,提升其專注度。這樣,小學生才會全身心地投入英語作業探究活動之中,旺盛的生命活力及活躍的認知狀態才會轉變為高水平的探究能力與拓展能力,大力夯實英語作業的主體基礎(李興玉 2022)。因此,趣味化作業是教師創新作業設計的重要選擇,符合“雙減”政策多元化發展的要求。
其次,感悟性作業是英語作業的設計必選項。“雙減”政策要求英語作業設計走向感悟化,合理設定作業內容的價值指向,不能將知識訓練活動置于課后作業范疇,而是由課堂上的知識學習轉向生活中的知識頓悟。小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是知識學習的行為主體,在課下作業中應該成為知識的使用者、深化者及感悟者,立足生活層面感悟知識。可見,感悟性作業是英語作業走向多元化設計的重要基點,能幫助教師踐行“雙減”政策、優化作業導向。
最后,拓展性作業是英語作業的設計必選項。教師應自覺摒棄傳統教學中的作業設計方法,立足生本理念、生活教育理念及“雙減”政策創造性地為小學生提供高趣味、高誘導及高體驗的沉浸式認知環境,實現小學生對英語素材的主動感悟與高效掌握。拓展性作業能夠為小學生帶來良好的吸引力、新奇感與探究欲,有效激發其參與動機、交互意識及表現欲望,為英語作業注入高能動的生命活力(劉惠萍 2018)。所以,拓展性作業能承載更多的教學智慧,是英語作業的設計必選項。
第一,教師立足“雙減”政策開展英語作業多元化設計,能夠為小學生提供趣味性、生活化、沉浸式及高效型的作業探究活動,幫助他們從生活層面和實踐經歷中再次感悟教學內容,實現活學活用。這樣,小學生能夠在完成多元化作業的過程中獲得更多、更好的活動體驗、思維啟迪、能力訓練及知識積淀,加速英語能力發展。因此,教師立足“雙減”政策開展英語作業多元化設計能夠構建高價值的育人環境。
第二,教師立足“雙減”政策開展英語作業多元化設計,能夠獲得拓展性與創新性的教學經驗積累與教學方法拓展,為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持續化提升奠定堅實的信息基礎。教師能夠在多元化作業設計中充分展示教學智慧與育人方法,將個人的奇思妙想應用于英語作業多元化設計之中,并在多次實踐與反復優化中將突發奇想轉變為可行性作業設計方法。可見,教師立足“雙減”政策開展英語作業多元化設計能夠加速自身職業化與專業化發展,提升教師崗位技能(夏雷2019)。
第三,教師立足“雙減”政策開展英語作業多元化設計,能夠促進課程改革理念在英語教學體系中的有效落實,實現課程改革理念與作業多元化設計方法的深度融合,科學優化英語教學體系。教師立足“雙減”政策開展英語作業多元化設計,還能夠推動《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貫徹執行,優化英語教學體系的規范性與實效性,建構高標準的英語交互環境。所以,教師立足“雙減”政策開展英語作業多元化設計,能夠為小學生提供較為完備的認知空間,加速科學育人觀的落實(關則仙 2021)。
“雙減”政策是教師進行英語作業多元化設計的行動指南與評價標準,能夠切實優化英語作業的規范性、標準化及實效性,架構高水平、高價值的育人空間。
“雙減”政策要求教師在多元化作業設計中為小學生提供豐富多彩、新奇有趣、輕松快樂的作業探究活動,借助趣味元素及新奇活動科學吸引小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思考與優質完成。因此,教師應提升英語作業設計的趣味性,科學引導小學生積極融入多元化作業活動之中,為作業探究輸入源源不斷的生命活力支持與探究能動保障。這樣,小學生就會慢慢形成良好的認知興趣與思考動機,并逐漸形成認知習慣與探究欲望,真正成為多元化英語作業的活動主人。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Unit 1 My day的趣味性英語作業活動中,學生能夠接觸到較多的日常生活活動,如go shopping、clean my room、wash my clothes、play ping-pong、do morning exercise、play sports、watch TV、play music等。在教學時,教師組織學生制作簡易化的繪本素材,引導他們立足個人的日常生活實際在互聯網上選擇合適的圖片,或自主繪制簡筆畫,并將上述英語素材融入其中,以此形成真實、直觀、有趣味的作業活動。這樣,學生就會借鑒課文內容中已有的語言素材與活動內容確定個人的繪本素材內容,有效降低繪本素材的制作難度,并提升繪本制作的趣味性與操作性。同時,學生會在上網查詢圖片、融入英語素材、繪制簡筆畫活動中反復進行內容修改,對繪本素材進行有效優化,深度挖掘繪本素材制作活動的價值,激發認知動機與探究意識。另外,繪本素材會慢慢成為學生聰明智慧的代表媒介,自然能夠為他們提供更多、更好的吸引力與趣味感,科學激發其參與意識與思維動機,使其真正成為趣味性英語作業的行為主體。趣味性活動能夠科學啟動英語作業的多元化設計之路,有效吸引小學生融入其中。
“雙減”政策要求教師在多元化作業設計中為小學生提供充足的表現機會與展示空間,有效激發他們的競爭觀念與榮譽訴求,為多元化英語作業提供源源不斷的主觀能動性支持,夯實多元化英語作業的群眾基礎。小學生已經具備較強的自我意識與價值觀念,樂于在同學與教師面前展示個人最亮麗的一面,以此積極塑造個人良好的社會形象,贏得同學與教師的認可與表揚。因此,表現活動能夠激發小學生強烈的競爭欲望與表現意識。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的多元化英語作業活動中,教師鼓勵學生使用英語詳細介紹自己的上學過程、旅游經歷、踏青過程及拜訪親友等外出活動,尤其要介紹學生到達目的地的出行方式。在完成這一任務前,教師告知學生可以借鑒課文內容中涉及的出行方式,如 on foot、on my bike、by bus、in a car等,還要重點使用課文內容中的重要語言素材 , 如 turn left、turn right、crossing、go straight、in front of、behind、on the right、on the left等。這樣,學生就會使用英語將個人的出行活動描述出來,并有效融入較多的課文中的語言素材,從而切實提高英語作業內容與課文信息之間的關聯性,也科學提升英語作業設計的實用性與有效性。為了降低學生英語表達的難度,教師引導其先畫出個人的出行路線,然后用英語進行具體介紹,提升英語作業內容的簡易性與趣味性。另外,為了激發學生的探究積極性,教師鼓勵他們在課堂上展示個人的作業內容,并進行現場英語解說活動,由文本信息轉變為口頭語言表達信息,以此激發其表現動機與競爭意識。表現活動能夠激發小學生的榮譽訴求與競爭意識,為英語作業提供良好的活力支持。
“雙減”政策要求教師在多元化作業設計中為小學生提供高水平的思維誘導與方法指引,提升他們探究思維活動的實效性,因而需要教師融入承載個人智慧的創新元素。小學生擁有較強的獵奇心理與求知熱情,因而創新意識能夠給予其較強的新奇感、體驗感與快樂感,有效強化其對教師的敬佩之心、情感牽系及心理歸屬。因此,創新活動能夠提升英語作業的質量,幫助小學生在天馬行空的思維拓展中獲得強烈的快樂感。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Unit 1 What’s your name?的多元化英語作業活動中,課文內容主要是人物之間的見面應酬語言,因而教師創造性地組織學生進行手偶游戲活動,并盡可能多地使用課文內容,既降低活動難度,又優化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認知效果。教師讓學生利用兩個玩具娃娃進行游戲活動,并將其改裝為手偶娃娃,以此提升表演道具的表現性與趣味性。學生可以將兩個手偶娃娃分別套在左、右手上,用不同的嗓音為手偶娃娃配音,并借助手指為手偶娃娃增添簡單的動作,提升手偶游戲活動的觀賞性與互動性。學生被教師設計的創造性作業活動所吸引,積極準備語言素材、手偶道具、表演規劃、過程內容等,這有助于他們真正融入英語作業活動,充分展示創新活動的實效價值。
“雙減”政策是教師開展與優化英語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與完善標準,能夠有效強化教師的紅線意識與質量訴求,切實提升英語作業設計的質量,幫助教師努力構建高標準、高層次及高效率的育人空間。因此,教師以“雙減”政策為行動指南,以作業多元化設計為研究內容,積極借助趣味活動、表現活動及創新活動實現英語作業的多元化設計,努力構建高品質的探究環境。這樣,小學生能夠獲得豐富多彩、有趣有效、體驗新奇的英語作業探究環境,并立足多元化作業內容實現思維啟迪與心智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