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兆靜
[摘?要]?音樂是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人們可以通過音樂陶冶自己的情操,也能夠使內心精神世界變得豐富多彩。在初中階段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音樂藝術教學環境,可以緩解學生在學業上的壓力,也能夠及時對學生的審美意識進行培養,最終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的發展。但實際情況是,很多學生更喜歡流行音樂,初中音樂教學面臨著較大的挑戰。在全新的時代發展背景下,怎樣迎接挑戰并且將流行音樂引入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當中,不斷提升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音樂;流行音樂;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J6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23)12-0082-03
音樂課程作為初中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重要渠道。學生通過欣賞音樂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音樂鑒賞水平和鑒賞能力,還能夠緩解學業壓力。而引入流行音樂作為教學內容,對于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流行音樂是當今社會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之一,融合了多種音樂風格,反映了社會的變革和年輕人的審美需求。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多元的音樂素養。通過引入流行音樂,幫助學生建立與當代音樂相聯系的情感紐帶,能夠讓學生對音樂學科有更加濃厚的探究欲望。流行音樂融合了不同的音樂風格和文化元素,有助于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培養他們的音樂鑒賞能力。因此,對初中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進行探討,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引入流行音樂,提高音樂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在對學生開展音樂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會將一些音樂方面的基礎知識以及傳統音樂、古典音樂的鑒賞方法分享給學生。但是音樂基礎知識在實際講解的過程中比較枯燥,導致學生對音樂不夠重視、不感興趣,不能將教師講解的相關知識點以及教學內容完全理解。此外,在音樂課堂上,教師會引入一些經典的音樂作品讓學生進行欣賞,但是對于當前的學生來說,這些音樂與他們的興趣愛好和欣賞水平不相符,很多學生就會認為音樂課堂的教學已經不能適應當前時代發展的主要潮流,在教學課堂以及學生認知方面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偏差,讓很多學生對于音樂課程不能產生濃厚的興趣,也極度缺乏積極性。流行音樂與時代的關系非常緊密,也有著很高的傳唱度。因此,將流行音樂引入初中音樂教學課堂當中,能讓學生在哼唱和學習的過程中變得更加容易,也能接受更多的知識點,不斷提升教學的實際效果。引用初中學生十分熟悉的流行音樂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當中,有助于教師對音樂課程知識的講解,學生接受起來也比較容易,最終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音樂。所以,將初中音樂教學與流行音樂有機融合起來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先給學生播放一首流行音樂,這首流行音樂需要有比較高的傳唱度,這個時候還可以邀請班級中會唱的學生一起演唱,將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當音樂播放完成之后,可以邀請學生結合歌曲的歌詞以及旋律發表一下自己的感受,或者展示一下自己已經掌握的音樂基礎知識。從學生的實際發言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對班級中學生的音樂知識掌握和儲備情況有所了解,并且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這樣也會產生比較好的教學效果。在聆聽流行音樂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將緊張的心情放松下來,發言的環節也可以將學生的參與度有所提升。哼唱流行音樂則能讓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參與音樂課堂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歌唱祖國》這首歌曲的時候,就可以將流行音樂引入實際課堂教學當中。這首歌曲主要以歌頌祖國為主題,雖然進入初中階段后,學生已經對此類歌曲有比較多的接觸,但是并不了解其中的內涵,在學習中可能存在學習興趣不高的情況。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首與歌頌祖國有關的流行音樂,在音樂播放完成之后,可以請學生說一說他們對這首歌曲有著怎樣的理解,也可以說一說這首歌曲的相關信息,可以讓學生對歌詞、旋律進行深入分析,這個時候學生可以自由發言,在發言完畢之后由教師進行總結。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發展歷史,盡管在發展的過程中曾經遭受風雨,但是一代代中華兒女不畏艱難地前行,最終迎來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教師可以借此時機給學生講解國家發展的歷程,讓學生了解我們的國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繁榮的,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和愛國情懷,從而讓學生對國歌中所表現出的不屈精神有更加深刻的了解。通過對這首流行音樂的鑒賞,可以強化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使其能夠將自己內心的情感抒發出來,提高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能提升感知能力。
二、創新教學模式,增強音樂教學的效果
在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音樂之后,進行基礎知識的講解,最后讓學生進行深入具體的學習。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雖然也能了解到一定的音樂知識,但是積極性不高,音樂教學的實際效果也不是十分明顯,很多學生都在被動完成音樂課堂上布置的作業,并沒有積極培養音樂的審美能力和感知能力。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教學方式以及相關形式也正在逐漸走向多元化。音樂教師在實際開展教學的過程當中也需要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模式,應用各種各樣的技術手段,讓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彩,這樣才能讓學生不斷提高對音樂的關注度,也能夠激發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在音樂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可以積極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音樂、視頻、音樂會以及現場錄像等,將音樂的全貌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展示,極大地豐富音樂教學素材。
例如,在《草原牧歌》的教學當中,課本上關于草原的歌曲是非常經典的,但是學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依然會覺得比較枯燥。音樂課堂上,教師可以將《火紅的薩日朗》這首流行音樂的視頻播放給學生,以及網上流傳的各種舞蹈版本以及手語版本等。教師可以選擇其中比較經典的版本讓學生反復觀看,因為這首歌曲有著較高的傳唱度,所以學生大多都會演唱,可以邀請一些學生到講臺上共同演唱,還可以邀請會跳民族舞蹈的學生給大家表演舞蹈,將表演與演唱的環節融合起來,可以極大地提升音樂課堂的活躍度。在演唱結束之后,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這首歌曲,然后讓學生對這兩首音樂存在的共同點和不同點進行討論。教師最后要從歌曲的演奏方式、內涵以及旋律等多個方面進行總結,并且通過對教學模式的創新,不斷提高音樂教學的實際效果。
三、重視課前準備,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
在音樂教學開始之前,教師需要對課堂教學進行準備,這個準備環節是十分重要的。為了在一定程度上將音樂教學與流行音樂更好地結合在一起,達到良好的融合效果,教師需要對自己課前的準備工作非常重視。首先,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這有助于教師更好地選擇合適的流行音樂,保證課堂教學的針對性,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其次,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選擇流行音樂的時候需要注意,流行音樂的種類非常多,但是質量良莠不齊,這些音樂表達出來的實際內涵也有著比較大的區別。教師在選用流行音樂的過程中需要加以區分,盡量選擇內容積極向上、弘揚正能量的歌曲,或者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流行音樂,這樣的音樂能夠對學生展開正確的引導,也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理想信念。此外,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多樣性,結合學生的不同喜好,選擇不同的流行音樂,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國樂飄香》的教學當中,就需要在課前準備階段對于本節課程的重點內容進行明確。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長河當中,音樂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很多先賢在音樂方面有著非常高的造詣,流行音樂當中也有很多國樂,教師需要展開細致的挑選。只有通過充分的準備工作,教師才能夠在課堂上更好地引導學生,實現教育目標,提高學生的音樂技能和素養。
四、巧用多媒體教學,引入流行音樂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實際教育工作當中也涌現出了很多的現代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就是現代化教學過程中不能缺少的一種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對學生展開教學,在音樂教學的過程當中及時引入流行音樂,通過一些直觀的音樂以及畫面讓學生對現代流行音樂中涉及的知識和藝術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展示音樂素材,播放流行音樂的音頻或視頻片段,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音樂的節奏、旋律和情感表達,這種方式能夠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此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音樂分析和討論,展示音樂分析的相關內容,幫助學生理解流行音樂的結構、和聲、節奏等要素,這可以引導學生討論,提高他們的音樂分析能力。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所思所想,并進行有效的引導,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保持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夠發揮音樂學科的育人價值。
例如,在《華夏古韻》的教學當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些現代流行的古風音樂,將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激發出來。教師可以播放《芒種》《左手指月》等有關聯的視頻或者音頻,也可以在課下自己制作較為合適的教學視頻資料,讓學生結合實際畫面對中國古典特色的歌詞和音調展開了解,最終將學生學習音樂的欲望充分激發出來。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喜歡這些歌曲或者想要了解這些歌曲的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歌曲展示,營造良好的音樂課堂教學氛圍。這樣,在學習《廣陵散》《流水》等相關歌曲的過程中,學生就會跟隨教師的教學節奏,形成更為深刻的理解。同時,這種教學方式還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豐富音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
五、找準流行音樂在課堂的切入點,開展音樂鑒賞活動
每個學生都是單獨存在的個體,他們對于音樂的認知有所不同,音樂學習水平上是不一樣的,在接受音樂教學內容的過程當中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這給教師的實際教學造成了較大的困難。因此教師可以開展有針對性的鑒賞活動,組織學生積極參與進來,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教師在將流行音樂融入課堂教學的時候,需要找準必要的切入點。首先,教師可以選擇與學生年齡和興趣相關的流行音樂,這樣能夠確保學生更容易產生共鳴,并對音樂鑒賞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其次,要關注音樂的特點和文化背景,幫助學生理解音樂的內涵和意義,這有助于促進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發展。最后,在音樂鑒賞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感受,并進行討論,從而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表達能力。
例如,在講解《大海啊故鄉》這首音樂作品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找出《大海》這首歌曲,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相關視頻或者音頻,然后再繼續播放《大海啊故鄉》,引導學生分析兩首歌曲在表達情感上的差異,提升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既感受到了《大海》中表達的感情,也明白了《大海啊故鄉》中所傳遞出的作者對故鄉和祖國的真摯情感。兩首歌曲的主題都是愛,但是這兩首歌曲在表達愛的方式上以及愛的對象上是完全不一樣的,不管是小愛還是大愛,都能夠喚起學生內心最真摯的情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人們對教育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對教育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音樂教學作為學生美育的主要組成部分,與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有著十分緊密的關系。初中音樂教師要不斷優化音樂教學的環境,將流行音樂元素合理融入音樂教學當中,將學生對音樂的探究欲望激發出來,不斷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效率,為學生深入學習音樂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淑娟.流行音樂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2021(25):34.
[2]程樹潔.初中音樂教學引入流行音樂探究[J].讀與寫,2021,18(17):227.
[3]張亞麗.流行音樂引入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價值探索[J].學周刊,2021,32(32):159-160.
[4]張小清.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的研究[J].中外交流,2021,28(6):1500.
[5]王瑩.流行音樂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論壇,2021(12):107-108.
[6]李菊梅.初中音樂教學中融入流行音樂的路徑分析[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0(12):127-128.
(責任編輯:劉東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