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青
摘要:鑒于繪本閱讀符合小學生認識特點,本文就小學英語課堂上應用繪本進行教學的方法展開說明。
關鍵詞:繪本? 小學英語? 應用
引言:在借助英語繪本開展英語教學時,需要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和課程要求設計教學內容,帶給學生輕松的學習體驗。
一、創建生動閱讀環境,帶動課堂氣氛
在小學階段開展英語教學,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繪本恰好具備娛樂性和獨特優勢,方便教師在英語課堂上加以利用。在實際教學時,選取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繪本,同時充分利用身邊的現代教學工具,用圖片、聲音來加強試聽效果,可以讓學生產生前所未有的新鮮感,在此基礎上發揮繪本閱讀的教學作用,用故事情節來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知識面。
以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英語教材為例,在Colours一課中,就可以先用幻燈片來展示Collins big cat繪本:圖畫上的小女孩欣賞墻上的畫作,想象自己身臨其境,融入畫作描繪的景色當中。三張圖片依次為小女孩坐在黃色的小船里,周圍落葉紛飛,劃到岸邊看到一片紅色的土壤和大象,乘坐大象背上渡過藍色的河水,學生一邊觀看不同顏色的圖片一邊沉浸在小女孩構想的冒險經歷當中,并通過上面的學習,對yellow,red,blue這些英語單詞的含義有了深刻的認識,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印象。[1]
二、轉變傳統授課模式,注重思維發展
繪本本身具有圖文并茂的特點,而圖片又是文字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可以利用這一優勢來加強閱讀思維訓練,彰顯欣賞的課堂主體地位,促進學生消化、理解,以此來提升學生們的閱讀能力。
以人教版小學英語六年級教材為例,在Where did you go一課中,就可以先創設一個具體情境,讓學生通過對話和交談掌握這個句型,例如教師提問:Where did you go?學生一邊回憶一邊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在熟悉了句型之后,教師就可以用繪本上面的圖片作提示,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鍛煉他們從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吳同學一家所經歷的好事和壞事,為了檢驗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還可以讓他們自行分享自己的經歷,發表自己的想法,增加課堂互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2]
三、利用繪本展開續寫,培養創造能力
英語繪本為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創造了良好條件,在實際教學時,可以利用繪本故事的某段情節引起學生的強烈好奇,然后讓其猜測接下來所發生的內容,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英語教學效率,還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以人教版小學六年級英語教材為例,在講到Then and now單元中的時間狀語語法時,就可以讓學生利用繪本上面人物的行動猜測大致發生的時間。學生根據圖片內容依次推斷故事情節:人物一整天的活動,第一幅圖片介紹人物穿戴整齊踏入校門,第二幅圖片介紹人物到食堂就餐,第三幅圖片則介紹學生在家里做作業,那么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猜測接下來他的行動可能是什么,有的學生猜測是刷牙洗臉,有的學生猜測進入夢鄉等等。總之,在續寫的過程中加入語態,類似Then he went to the bed.He go to bed now.等語句,既考查學生對知識的具體應用,又培養了學生獨特的創造性。
結束語:總之,利用英語繪本輔導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司徒雅麗.基于繪本閱讀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J].考試周刊,2018(51):123.
[2]陳鴻瑩.語用視角下繪本對小學英語教學的促進作用[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9(0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