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龍普
物理作為職業學校部分專業學生學習的一門重要課程,對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學習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物理老師必須要針對職業學校學生實際,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主動性,最終進一步提高物理教學效果。
一、克服學生畏難心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職業學校物理教學我們發現,很多學生存在“聽得懂,不會做”的現象,意思就是:教師講課時能夠聽得懂,但是到了自己做題的時候卻不會做,久而久之,學生容易對這門課程產生畏難心理。而這種心理可能會造成學生的不良情緒,從而影響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容易抑制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因此,作為物理教師,要想方設法幫助學生克服畏懼心理,樹立學生學好物理知識的自信心,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促使學生勇于克服困難的強大動力。我們要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觀察,以此來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說過:“成功的真正秘訣就是興趣。”一旦充分激發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究興趣,就會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并在活動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學好物理知識。
二、明晰課堂學習思路,完善學生認知結構
在物理教學中,很少有學生“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一做就對”,他們往往是在短時間內記住了相關的物理概念和公式,但是卻沒有真正理解概念和公式的內涵,當遇到實際的物理問題時,容易出現思維混亂、思路狹窄的情況。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只注重灌輸知識,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結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實施教學,導致學生無法真正領會知識本質,從而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在尊重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上,采用有效方式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因此,教師要在課前深入研究教材內容,精心準備學案,設計與學生認知規律相符的教學模式,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學習。只有這樣的教學,才能幫助學生明晰學習思路,進一步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
三、實施啟發式的教學,發揮的學生主體性
所謂啟發式教學,是指能夠啟發學生智能的教學方法,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這一思想明確了教學活動是主觀付諸于客觀的過程,也是學生主體在教學的主導作用下,接受知識和教育的過程。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只有充分啟發學習主體的思維意識,才能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吸收新知識、接受新思想。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重點知識的啟發,引導學生思維發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如,在教學“力學”知識時,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些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物理學家的思維方式,然后要求學生自主動手進行實驗,并自主處理相關數據,最終歸納總結出物理結論。
四、鼓勵學生動手實踐,提高學生操作能力
實驗是物理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實驗,就沒有物理,所以物理不能離開實驗的支撐,很多物理知識和物理現象都是在反復實驗操作基礎上總結出來的精華。因此,在新課標教學背景下,我們要重視實驗教學,鼓勵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加強觀察和探究,并自主動手參與實踐,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實驗態度。這就要求物理教師加強引導,不斷增強學生的實驗意識,讓學生認識到實驗對于物理學習的重要意義。如,在教學《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時,由于這一部分的知識比較抽象難懂,單純依靠學生的想象無法得出正確的結論和概念,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聯想能力,設計科學合理的實驗步驟,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技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究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實踐證明,通過學生用小推車和計時器模擬勻速運動的實驗過程,不但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印象,而且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同時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探索能力。
五、聯系實際問題,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從初中物理教學到職業學校物理教學,最大的變化就是對知識要求的變化。初中物理要求通過現象認識規律,所以主要的學習方法就是記憶,而職業學校物理則要求通過對規律的探究來了解知識,并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所以主要的學習方法就是理解和應用。因此,教師要對學生加強指導,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參與練習和實踐,通過多角度、多方面認識規律、掌握知識。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告訴學生學習并沒有固定不變的方式,主要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促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總之,在職業學校物理教學,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采用多樣化教學手段,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