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國萍
摘要:“雙減”政策下,各學科教師為了提升教學效率,更好地實現“減負增效”,在作業設計上都花費了較多的時間與精力。初中正是學生打好英語基礎的關鍵時期,作業布置上要求精簡與效率。本文就如何在“雙減”背景下設計好初中英語作業進行思考。
關鍵詞:“雙減”? 初中英語? 作業設計
引言:進入初中階段之后,英語課程的知識量逐漸擴大,這意味著初中英語的學習難度將發生跨越性的提高。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育的黃金時期,需要合適的學習知識方法;若要實現教學質量的實質性優化,初中英語教師就必須要對以作業設計為代表的逐項環節進行“減負增效”式的調整。本文結合“雙減”政策下作業設計原則,就“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作業合理設計提出以下策略。
一、“雙減”政策下作業設計原則
(一)教師正確對待“雙減”政策
“雙減”政策致力于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提高教學效果。該政策的提出,變革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更新了傳統教學觀念,更好地提升了學生綜合素質,有利于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如何將該政策落實到教學,這就需要教師解讀政策,認真思考。
首先,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對課堂中完成的教學內容深刻反思并總結,并且對于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和學習狀況進行深入了解,在此基礎上預留作業。其次,教師要把握政策,對于政策的解讀要有深刻的見解,這樣在作業布置的過程中就會以高質量作業要求學生,作業設計的形式也會趨于多樣化。最后,教師還需加強自身的專業素質,并且及時與家長溝通對接,讓家長也成為學生學習上有力的督促者,讓學生提高作業完成效率及質量。通過家長與教師相互配合,能夠更好地實現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的目標。
(二)學生分層,尊重個性
在教師實施教育的過程中,為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者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尊重學生間的差異,可以更好地進行作業設計。首先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掌握情況、學生的性格等特點對學生進行組合搭配,例如4個人分為一個小組:其中小組成員A為優秀學生、成員B和成員C為中等生,他們的基礎知識掌握比較扎實的,就可以更好地幫助后進生成員D,這種方式的搭配不僅有利于學生之間更加團結,互幫互助,互相監督,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也實現了差異教學,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師通過分層作業設計,更好地實現綜合教育,讓學生們在學習中也能感受到樂趣。[1]
二、“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作業合理設計的方法
(一)要求作業精簡,提升學習效率
在作業內容與數量的選擇上,教師要注重精簡作業內容,盡量選擇綜合性較強的作業,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就能同時訓練其他方面的能力,以此提升學習效率。
例如,可以選擇一些完形填空的作業,完形填空既有關于語法點的知識,又能提升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還能增加學生詞匯量。真正做到了精簡作業,學生在提高學習效果的同時,能力也能得到鍛煉。[2]
(二)作業具備趣味性,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作業的布置上,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多多思考,創新作業布置的內容與形式,提高作業的趣味性,以此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作業趣味化,吸引學生完成,這樣才能成為高效的作業設計。
例如,為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在一些特殊節日,為學生布置制作賀卡的任務,并將自己所學的英語祝福語寫到賀卡上。在母親節或者父親節時,讓學生以“A letter to my mother(father)”為題,給父母寫一封信,信中的內容可以是表達感恩,也可以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為提高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教師還可以在學生完成后進行一次評選,為制作精美的學生贈送一些小禮物,這種作業形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分層布置作業,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雙減”背景下對初中英語作業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初中英語老師在作業設計上,可以采用分主題、分層次的方式布置作業,以訓練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3]
例如,在布置作業時,section A為聽力題,section B為語法填空題,section C為閱讀題,section D為口語題。當然,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各個部分的內容。運用網絡技術,以錄音或拍視頻的方式來完成作業,這種作業形式比較適合口語作業,通過展示,學生在訓練時能有效提升口語能力。將不同學生各自擅長的技能通過學校的公眾號或網站進行發布,讓全校師生和家長都可以看到,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結束語:“雙減”背景下,通過精簡作業內容與作業形式,提供優質綜合性英語作業,“減負增效”,更好地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初中英語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杜少筠.“雙減”背景下的初中英語作業設計與實施[J].中學生英語,2022(08):16-17.
[2]何則榮.“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作業設計[J].天津教育,2022(23):111-113.
[3]曹曉玉.“雙減”背景下優化初中英語作業設計的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2022(3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