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科技成果陸續問世,這些進步都離不開數學這一基礎學科的加持。為了保證教育事業能夠繼續向前邁進,為社會的進步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與動力,初中數學教師要將核心素養貫徹落實到課堂中,促進課堂模式的優化與提升,培養具有數學素養的高素質人才。
一、鍛煉推理思維,提高學生的建模能力
常言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核心素養的理念指導下,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教會學生做一道數學題,不如教會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他們形成正確的解題思維,提升數學核心素養。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要帶領學生一起進行問題的總結,通過類比、對比、歸納等方式發現題目背后蘊含的數學規律,經過長此以往的思維鍛煉,使數學探究成為初中生的一種學習習慣,讓學生充分認識公式推導的過程,掌握由已知條件推理未知的能力。在遇到較為抽象的數學難題時,教師應帶領學生們共同梳理其中的邏輯,將抽象的問題抽絲剝繭,讓學生建立數學模型,使初中數學的教學更具有直觀性,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二、尊重個體差異,開展合理的分層教學
核心素養要求教學應以學生為本,而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是學生主體地位得到保證的首要體現。在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中,學生們由于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學習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會表現出各式各樣的個體差異。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堂學習中,根據學生的情況合理安排小組學習,實現學生個體間的均勻搭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在問題的設置、運算的推演以及學習任務的布置等方面也應逐步實現分層化。當教師發現學生個體的興趣或潛能時,也應抓住良機,以此為切入點,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方案,以學情為基礎,因材施教,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理論聯系實際,組織豐富的教學活動
初中數學知識比較抽象,且內容較多,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如果教師能夠在課堂中以實際生活為參照,采用初中生較為熟悉的事物進行教學,用生活實際來進行理論的推演,能夠適當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此外,組織豐富且有針對性的數學教學活動,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提高。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課堂模式的優化和教學質量的提升,要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教師應該深研教學理論、堅持教學實踐來持續深耕于初中數學課堂的優化,投身于初中數學教育事業中,將核心素養理念貫徹落實到每一節課的教學中。同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帶領學生進行有效的數學知識學習,進而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