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青
隨著幼兒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幼兒教育的作用越來越被重視。筆者通過對幼兒的了解發現,其年齡較小,且比較活潑好動,其在行為上具有較強的隨意性特點。而在現階段的幼兒教育中明確提出,要重視幼小銜接策略的實施。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幼小課堂教育中幼小銜接的具體策略。
一、引導幼兒產生時間觀念
在幼兒園中,雖然不管是在活動方面,還是在作息方面,都具有明確的要求和規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部分情況下,或者在遇到特殊事件時,規定會被淡化,不會過多強調時間方面的規定。但是在進入小學階段之后,一般情況下,時間方面的要求比較明確,且也相對應的更為嚴格。其中,在規定的時間之前進入學校,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對于剛入學的學生來說,也具有一定的難度。對此,在幼小銜接過程中,可以對其進行出勤紀錄,使其知道不管是在任何情況下,在面對約定時,都需要具備時間觀念。
二、引導幼兒養成課堂習慣
在幼兒課堂中,通過了解發現,各個環節的課堂安排時間較短。一般情況下, 不會超過20分鐘。但是在進入小學階段后,與以往相比,在課堂中不再過多開展游戲活動,除了整體的時間較長之外,對于紀律有著明確的要求。因此,在幼小銜接中,需要從課堂上的安排入手,按照計劃引導其聽講,使其可以了解更多與小學生活相關的內容,避免出現不能適應的情況。此外,對于其在課堂中比較隨意的行為,也要避免放任不管,要進行合理的引導,使其能夠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三、關注幼兒心理發展
在幼小銜接過程中,在大部分情況下,對于教師而言,其往往比較重視的是課堂時間的調整、作息的調整等等,但是對于幼兒本身的狀態,卻很難關注到。尤其是在他們剛進入小學階段之后,各個方面都已經發生了較大變化,在面對新的環境、生活習慣時,可能有些不適應。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通過對話的形式,定期對其進行訪談活動,了解他們在心理上的變化,解決其疑惑。尤其是對于不善于交流,且內向的幼兒,要對其進行持續性的關注、引導,讓他們能融入班集體中。
綜上所述,幼兒園課堂中幼小銜接的具體策略十分重要。對此,對于幼兒教師而言,在進行幼小銜接時,需要從多個不同的方面入手,通過多種引導方式,強化幼兒各個方面的能力,使其能夠更加順利地進入小學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