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美娟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富有智慧的工作,需要班主任不僅有愛心、細心和責任心,更需要有科學的教育理念。
一、心存善念,凝心聚力
“人之初,性本善。”作為班主任,相信每個學生可以發光,暫時的落后不等于永遠抬不起頭。接手新班,要強化“四個一”。
(一)第一天認識。未見學生之前,我會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學生的興趣、家庭情況、學習狀況、優點以及不足等。第一天見面,我會叫出多數學生名字,這也是拉近學生與班主任距離的策略之一。無論帶哪個班級,第一天我會讓學生牢記:正氣是形象,骨氣是脊梁,朝氣是希望,勇氣是力量。讓學生從班主任見到第一眼就對班級有認同感和信任感。
(二)第一節班會課。第一節班會課我會認真備課,和學生商討班級的長期目標、學期目標和文化建設,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班級公約》《班規》(包括學習、生活、衛生、紀律等獎懲積分規則),形成文字稿,全體簽字。強化規則意識,教育學生做事要守“底線”,以大局為重,心中有方向,腳下有力量。
(三)第一周運行常規。1.打造班委隊伍、明確崗位。細化分工,明確職責。2.抓好常規、落實目標。班委按照各自的崗位內容,例行每天的檢查督導,檢查學生能否做好自己的事情,并及時進行小組與個人的評價。日常中,我會時刻關注班級學生的動態,捕捉細節,逐步培養學生對班主任的信任感,師生之間做到互相了解,彼此信任。
(四)第一個月步入正軌。開學第一個月,發現問題和學生共同商量解決,表揚并獎勵班級的好人好事,強化責任,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認同感。相信班級管理的各方面會逐漸適應學校要求,有序發展。
二、墻壁說話,文化引領
(一)墻壁。張貼班規班歌,促進學生自主管理,落實一日常規;張貼學生自主管理崗位一覽表,強化“自主管理,為班級服務”的意識。
(二)展示欄。張貼學生生活、學習圖片,包括親子活動照片、班級活動圖片、學校比賽圖片、教師節賀卡等。中間區域“成長”園地,每周會根據班級活動評選優勝小組,給學生發放表揚信。這樣讓孩子們在良好的學習及生活習慣養成的同時樹立自律意識,為長期目標奠定基礎,也增強班級榮譽感。
(三)榮譽欄。在榮獲學校流動紅旗時,所有學生合影留念,張貼于此;后門墻壁是優秀個人榮譽欄,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的學生拍照留念。激發學生的自強意識,培養集體榮譽感,以此激勵學生奮發進取。
三、擇善而從,完善自我
(一)班科合力,達成共識。一個班級的發展,不僅僅是靠班主任和學生,還要得到任課教師的支持、認可與配合。利用業余時間,多和任課教師定期召開會議,對于班級發現的問題及時分析,實現學生、教師的同心同力同行。
(二)家校協同,實現共育
1.溝通交流,共促發展。平時與每位學生家長多溝通,利用家長會、家訪、家校微信群等形式,發現問題與家長及時溝通,與家長交流學生的發展狀況,助力學生的成長。班級得到家長支持與理解,有助于實現班級的發展目標。
2.節日相伴,溫暖同在。為增強親子互動,組織學生過節,讓節日活動成為點化教育、潤澤親子、感恩生活的資源。例如利用母親節、父親節,讓學生走近家長,讓家長享受孩子的感恩祝福。利用重陽節,讓學生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并且能為家中的老人送去溫暖,增強其責任心。利用中秋節讓學生和家人一起準備團圓飯,共話家庭。
四、目標引領,潛移默化
(一)以文育心,喚醒心靈。閱讀要成為一個班的常態,這些閱讀的文本來自于以下幾方面。1.教師推薦閱讀。在這類文本的閱讀中,將育人與語文學科相結合;2.學生交流閱讀。同齡人之間的閱讀交流要成為日常,他們之間的影響會更深遠。3.家長分享閱讀。定期推薦給家長教育子女富有啟迪的文章,和諧的家庭環境中培養出來的孩子看問題的角度也會更客觀,更會冷靜地處理問題。相信通過閱讀的引領學生會形成自信、自律和自強。
除了文本閱讀外,還有“開講啦”“朗讀者”“開學第一課”等電視節目引入課堂,豐盈學生的內心世界,從而塑造學生的人格和品質。
(二)傾聽聲音,記錄成長。關注學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很多學生已經形成寫隨筆的習慣,留下了屬于自己的美麗而又獨特的印記,所寫的文章或片段由我或者他們自己發在我們的博客上。在班會課上,我會給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讓學生把自己的心得讀給其他同學聽,這不僅是對學生學習態度的肯定,更是對學生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班級正能量的傳遞。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領頭羊”,學生是班級建設的重要力量。班級建設要靠班主任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它是細致而漫長的,“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借鑒已有的經驗,積極探索未知的領域,進一步做好班級的建設工作,更好地推動學生健康成長。
那些與學生成長有關的日子,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