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婷 齊蕾 馬桂芬
[摘要]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風是個體成長成才和全面發展的原始場域,是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載體,更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探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家風培育的理論淵源,理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家風培育的內在邏輯,論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家風培育的重大意義,對于推動家風培育深入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具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家風培育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家風培育的理論淵源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倡導”的關聯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倡導”從國家、社會和公民個人層面做出了明確要求,為良好家風建設提供了價值導向和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為國家建設賦形,生動展現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極大增強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力和凝聚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為社會建設定規,清晰描繪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社會,極大豐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持久的精神動力;“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公民道德建設賦值,明確指出我們要培養什么樣的公民,極大調動了人民群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倡導”之間內在契合,相互印證,彼此輝映,清晰描繪了什么樣的國家,才是全體中國人民引以為豪的偉大國家;準確展現了什么樣的社會,才是令全體中國人民向往的美好家園;生動闡釋了什么樣的人生,才能使中國人民獲得內心的安寧和恒久的幸福。[1]因此,家風培育應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不斷增強科學性,更好滿足廣大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家風培育扎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家風蘊含著非常豐富的理論內涵,充分體現了中國儒家倫理的“家國同構”追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主流認同。從微觀意義上,家風既是家族認同和遵守的作風,更是約束和規范家庭成員行為的準則。從宏觀意義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家風是“家國同構”追求的邏輯起點,從人的修德自律內省到家庭倫理關系的構建,最終到社會安定有序發展和國家地位穩固,形成一整套連續統一的完整理論,既體現了家風培育對社會和國家的重要意義,又論證在了“家國同構”追求中國運通達是個人和家庭命運前途的根本保證。[2]在中國人的文化基因中,家庭是個人安身立命的起點和歸宿,家風對于中國人的思想道德觀念形成有著強大的影響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仁愛”“仁、義、禮、智、信”等思想體現了傳統文化的沉淀和中華民族性格,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源泉,也是滋養家風培育的文化土壤。因此,家風培育必須深深扎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家風培育的內在邏輯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家風培育具有文化同源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源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產生、發展和逐步完善是在實踐中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延續和弘揚。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社會層面的價值追求“和諧”,正是傳統文化“尚和合、求大同”的體現,也是對“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描繪的和諧共贏思想的繼承和發展,體現了中華民族寬廣的胸懷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又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追求“誠信”,更是中華文化倡導的君子立身之本。流傳至今的商鞅“立木賞金”推廣變法、季布“一諾千金”贏得贊譽、楊震“不受四金”清廉慎獨等故事,都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言必信、行必果”的誠信堅守。家風的傳承本身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是以文字記錄、口耳相傳等多種形式沉淀的文化印記。家風的培育不僅是家族門風的繼承和發揚,也體現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如“孝老愛親”“勤儉持家”“友善鄰里”等行為,不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導人們的行為規范,而且早已在百姓的生活實踐中成為日用而不知的價值觀??梢姡鐣髁x核心價值觀與家風培育具有文化同源性,都能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找到源頭和根脈。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家風培育具有目標契合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家風培育在目標上相互契合,歸根結底都是對高尚道德品格的探尋和追求,主要體現在二者具有共同的價值認同和目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道德建設的頂層設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引領社會思潮、凝聚最大共識,達成國家、社會和個人發展的理想狀態。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明確了國家層面的發展訴求,具體從經濟發展、社會民主、文化繁榮和社會進步四個方面闡明了國家發展的理想狀態,而這種理想狀態恰恰也是家庭和諧發展的理想狀態。雖然家風的產生是由單個家庭價值取向決定,內容形式各不相同,但中華民族從未將治家與治國割裂,而是在治家的過程中將家風的傳承與社會繁榮、國家穩固緊密聯系在一起,不斷強化“有國才有家”“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的家國同構追求。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家風培育具有目標的契合性。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家風培育具有作用互補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家風培育在培養公民道德意識、提升公民道德情操等方面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二者共同致力于引導和教育人成為品德高尚,有益于他人、社會和國家的人;同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家風培育在培育家國情懷過程中具有功能的互補性。首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平等”“和諧”“愛國”“友善”等價值追求,是對中華民族“家國同構”理想的批判繼承;家風對凈化社會風氣有重要作用,千千萬萬家庭樹立良好的家風,是支撐社會風氣的重要基石。[3]其次,家風培育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是連接個人與社會的基本場域,良好家風的培育決定一個人進入社會生活領域應具備的道德品質和素養;家風培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的生動體現,為全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正能量。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當代家風培育的重要意義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傳統家風的現代轉化提供理論依據
家風培育是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家風培育應堅持對傳統家風的批判繼承,使之更好地回應時代需求,體現時代價值。因此,當前我國家風培育必須解決好傳統家風的現代轉化問題。
首先,解決好傳統家風的現代轉化必須堅持與時俱進原則。家風作為一種社會意識,是由社會存在決定的,我們在批判繼承傳統家風時,要清醒認識到其產生和發展的時代背景和階級基礎。傳統家風以宗族為紐帶,反映地主階級的意志[4],如“男尊女卑”“忠君愛國”等思想,都具有濃烈的封建統治色彩,為地主階級統治服務,在當前家風培育中要予以堅決批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為傳統家風的現代轉化定規,其“平等”“愛國”價值導向則正面回應這些問題。
其次,解決好傳統家風的現代轉化問題要堅持創新性原則。家風培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也就是父母對子女的言傳身教。現代家庭多為“父母—子女”的小家庭模式,傳統家庭中父輩權威性的單向教育形式不適用當代家庭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傳統家風的現代轉化開放,其“和諧”“友善”價值導向充分體現新時代社會風尚,讓家風傳承與當前家庭教育實踐有機結合,實現創新性發展。
(二)家風培育為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提供了現實依據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要增強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家風培育與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所不同,在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方面起到獨特的作用。
首先,家風培育極大增強了人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情感認同。情感認同是民眾內心的認可和信服,家風培育的環境蘊含著血緣親情,這對于情感認同的產生可以說是一種自然生成的場域。家風的培育經由長輩傳遞給晚輩,使這種情感認同因依從感而對個體具有號召力和感染力;長輩在家風培育中對自我的規約也成為一種榜樣的力量,其對晚輩言傳身教和率先垂范的教育形式,更增強了這種情感認同的說服力。
其次,家風培育極大增強了人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性認同。理性認同與情感認同相比,是一種更深層次、更徹底的認同,需要人們在思考比較、體驗分析、判斷感悟的基礎上逐步形成。[5]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培育也反映著社會建設的進步程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科學理論為指導,符合當前我國社會發展實際,可以化解社會實踐中各種沖突和矛盾。如社會層面的“公正”“法治”價值導向,為家庭成員間的理解分歧、溝通障礙甚至是情感上的焦慮、行為上的沖突提供了合理有效的解決途徑,符合人民對自由、平等的訴求,對民主、公正的追尋,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當代家風培育為增強文化自信助力
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家風培育注入了時代精神和新的活力,將家風的培育從微觀意義上的建設和諧美好家庭,拓寬到了宏觀層面上為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助力。首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當代家風培育為增強文化自信筑牢根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家風培育在文化上同根,培育優良家風就是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為增強文化自信凝魂聚氣、強基固本。其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當代家風建設為增強文化自信凝聚共識,培育良好家風不僅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美好向往,更是確保社會和諧、國家穩定的最小單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家風培育反映了人民群眾的真實意愿回應了普通百姓的訴求,使愛家和愛國緊密聯系在一起,為增強文化自信不斷凝聚共識。最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當代家風培育為增強文化自信提升實效,家風培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的重要載體,以其特有的發展場域將核心價值觀傳播到千家萬戶;以其特有的生成方式使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以其特有的傳播規律,體現主流價值觀、弘揚正能量。
家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體現,蘊含著中國人深沉的民族氣質,體現著中國人獨特的精神世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家風培育順應了歷史規律,回應了發展要求,更為家風培育注入了時代話語、融入了時代精神,必將凝聚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磅礴力量。
參考文獻:
[1]劉先春,柳寶軍.家訓家風:培育和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德根基與有效載體[J].思想教育研究,2016(01):30-34.
[2]陸樹程,郁蓓蓓.家風傳承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6(03):14-20.
[3]何良安,尹忻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家風建設:理論邏輯、內在機理及實現路徑[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21(06):29-37.
[4]劉良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當代家風培育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7.
[5]武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閾下好家風培育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9.
基金項目:2022年度滄州市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項目名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當代家風培育研究(項目編號:2022141)
作者簡介:
王曉婷(1985.5-)女,漢族,河北保定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齊蕾(1993.6-)女,漢族,河北滄州人,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馬桂芬(1967.1-),女,漢族,河北滄州人,學士,教授,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