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更新和變化。尤其是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和思政教育創新模式的實踐,更是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新媒體技術是一種綜合性的技術體系,涵蓋了多個領域,基于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數字化傳播媒介,可以實現大量信息的快速傳播和高效處理。它的應用范圍廣泛,為現代社會的各個領域和行業提供了技術支持和保障,為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和娛樂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服務。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和普及,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也越來越顯著。文章探討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路徑和實踐案例,從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著手,重點從利用新媒體技術優化思政教育內容和形式、構建思政教育互動交流平臺、發揮新媒體在思政教育中的引領作用等方面進行詳細的分析。在此基礎上,文章對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實踐案例進行闡述,包括微信公眾號、在線課程以及讀書平臺等。然后,對這些創新模式的評價和未來發展進行探討,包括實踐效果、可持續性和未來發展等三方面,指出多元化、技術化和社會化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以期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和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借鑒,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成長提供更加優質和多樣化的教育環境和方式。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實踐案例;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06-0053-04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1年度湖南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農業高職院?!苿铀颊n堂’創新教育研究”成果,項目編號:ZJGB2021150;2021年度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高職院校教師發展路徑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1C1265;2023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鄉村振興背景下高職院校涉農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模式改革研究”成果,項目編號:ND232513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針對大學生思想、政治、道德、文化、法律、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它是在學校教育體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旨在培養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提高他們的思想素質和道德水平,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新媒體擴大了思政教育的受眾范圍
新媒體的普及,使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課堂教育,而是能通過微博、微信、知乎、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將思政教育的內容傳播給更廣泛的大眾。通過新媒體平臺,大學生可以與全國各地的同學進行交流互動,也可以隨時隨地獲取豐富的思政教育資源,這擴大了思政教育的受眾范圍[1]。
(二)新媒體豐富了思政教育的形式和內容
新媒體豐富了思政教育的形式和內容,使得思政教育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例如在線思政課程、微信公眾號、電子書籍等形式都能夠有效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提供了更為豐富、全面、深入的思政教育內容。通過新媒體平臺,大學生可以了解更多的政策措施、社會新聞、學術研究成果等,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思想品質。
(三)新媒體增加了思政教育的難度和挑戰
新媒體的普及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和挑戰,例如信息過載、虛假信息、網絡謠言等,這些都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大學生需要具備篩選信息、辨別真假、維護網絡安全等能力,而這對于思政教育的實施和實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思政教育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利用新媒體的優勢,用更加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大學生的思政水平。
(一)利用新媒體優化思政教育內容和形式
利用新媒體優化思政教育內容和形式,是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創新路徑之一。在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政教育可以融合多種學科、多種形式的教學內容,增加其互動性和趣味性。例如,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短視頻等方式,推送一些生動有趣的案例、故事,結合當前熱點事件和社會問題進行討論和引導。在學習模式上,新媒體環境下可以構建互動式的學習網站,為學生提供學習交流、討論、合作、共享的平臺[2]。例如,可以通過在線論壇、微信群等形式,讓學生進行線上的互動交流,分享學習經驗和思考。基于新媒體技術的支持,思政教育實現了個性化學習,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需求和興趣定制個性化的學習模式和教學資源。例如,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科特長、學習習慣等,推薦相應的學習資源和教學方式。
以思政教育微信公眾號“微思政”為例,該公眾號以互動性、趣味性為主要特點,通過微信平臺推送思政教育內容。通過公眾號平臺,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獲取有趣的思政教育資源,同時也可以參與到互動式的學習活動中。例如,該公眾號會定期開展問答、競賽等活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強化思政教育效果。為擴大教學影響力,公眾號還會邀請專家學者進行在線講座、互動交流等活動,以此來拓寬學生的思想視野和知識面?!拔⑺颊背浞掷眯旅襟w技術,實現了思政教育內容和形式的創新,提高了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二)構建思政教育互動交流平臺
構建思政教育互動交流平臺,是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創新路徑之一。該路徑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和互動平臺,促進思政教育的有效實施。學校可依托于新媒體技術建立線上論壇或微信群,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分享。通過線上平臺,學生可以在自由開放的環境下展開思想交流和碰撞,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3]。與此同時,線上平臺還可以對學生的交流內容進行監督和管理,保證學生交流內容的規范和安全。
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和困擾,學??梢岳眯旅襟w技術為學生提供在線答疑和輔導服務。比如通過在線平臺,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向教師或者輔導員咨詢問題,獲取及時的幫助和支持。在線平臺還可以提供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源和教學輔導材料,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困難和問題。此外,還可以通過應用虛擬現實技術建立虛擬班級,讓學生在虛擬班級中進行線上交流和學習。虛擬班級可以模擬真實的學習環境和互動場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思政強國”平臺是由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旨在為廣大高校學生提供一個交流和學習的場所。該平臺通過微信、APP、網站等多種形式,為學生提供線上課程、學習資源、在線交流等服務。為增強互動性,平臺還開設了“思政社區”板塊,為學生提供一個互動交流的社交平臺,可以進行問答、討論、分享等活動。在日常學習中,平臺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建立了一個虛擬班級,讓學生在虛擬班級中進行線上交流和學習。該平臺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構建了一個集交流、學習、互動于一體的場所,提高了學生的思政教育效果和互動體驗。
(三)發揮新媒體在思政教育中的引領作用
發揮新媒體在思政教育中的引領作用,是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創新路徑之一。學??衫眯旅襟w技術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從而為思政教育注入更多新鮮、有趣的元素。比如利用微信、抖音等平臺,推送一些有趣、生動的思政教育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同時,學??山⑿旅襟w教育平臺,進一步提高思政教育的互動性和參與度?;有缘慕逃脚_能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自由的交流和學習環境,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思政教育中來。例如,建立線上論壇、微信群,讓學生自由地進行討論、交流、分享,同時也可以開展一些在線問答、投票、活動等互動活動,增強學生在思政教育中的參與度和互動性。在實踐教學中,新媒體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提高思政教育的實踐性。例如,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建立虛擬實驗室或虛擬社區,讓學生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實踐、體驗和交流。
例如微信公眾號“思政小店”由某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心打造,旨在通過微信平臺為學生提供一種新穎、有趣的思政教育體驗。該公眾號通過推送微信文章、圖文、短視頻等多種形式的內容,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思政教育資源。同時,該公眾號還建立了一個“思政小店”的線上商城,學生可以通過商城購買各種思政教育類的商品,例如思政教育文化衫、書籍、筆記本等。商城的建設為思政教育帶來了全新的思路和方式,同時也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的優勢和特點,提高了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和實踐性。該案例的成功經驗表明,在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過發揮新媒體的引領作用,來創新思政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提高學生對思政知識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一)“微思政”微信公眾號的實踐
前文中提到的“微思政”微信公眾號是一種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實踐,旨在通過微信平臺為大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引導和激發學生的思想意識和思想能力[4]。該公眾號以互動性、趣味性為主要特點,推送一些生動有趣的案例、故事,結合當前熱點事件和社會問題進行討論和引導,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的優勢,打造了一個具有思想性、趣味性、互動性的思政教育平臺。
具體來說,“微思政”微信公眾號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創新實踐。第一,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公眾號推送了大量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包括文章、圖文、短視頻等,內容覆蓋了思政教育的各個領域。公眾號會推送當前熱點事件的文章,引發廣泛的討論,進而引起學生的共鳴和思考。第二,互動式的學習方式。公眾號通過在線問答、討論、投票等互動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可以通過公眾號與其他學生互動交流,分享學習經驗和思考,提高思政教育的互動性和實效性。第三,個性化的學習模式。公眾號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和興趣,定制個性化的學習模式和教學資源。
(二)在線思政課程的實踐
在線思政課程是一種新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實踐,通過互聯網技術和在線學習平臺,為學生提供了靈活、自由、多元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環境,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質量和效果。在線思政課程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和興趣,定制個性化的學習模式和教學資源,例如開設不同的課程模塊,分別針對不同的專業、學科等進行講解[5]。同時,在線思政課程還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例如短視頻、直播課堂、在線問答等,提高思政課程的趣味性和實效性。
在教學環境營造上,在線思政課程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的優勢,打造多元化的學習環境[6],開設在線課堂、線上討論區、學習資源庫等,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自由地進行線上學習、交流和分享,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針對學習效果的評估,在線思政課程則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表現,建立個性化的學習評價體系。
(三)“大學生讀書會”平臺的實踐
“大學生讀書會”平臺是一種新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實踐,旨在通過讀書會的形式,促進大學生的閱讀和思考,引導和激發學生的思想意識和思想能力。該平臺以互動性、開放性、自主性為主要特點[7],通過新媒體技術和線下交流活動相結合,打造了一個具有思想性、趣味性、互動性的思政教育平臺。
在實踐應用中,“大學生讀書會”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開展了一系列開放式的讀書會活動。這些活動以自主閱讀、小組討論、經驗分享等方式進行,從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學習,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思考能力。為增強互動性,還建立了線上交流平臺和讀書會微信群,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加便捷、高效的交流互動方式[8]。同時,平臺還開設了線上讀書會,通過網絡直播等方式,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參與讀書會活動。為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平臺推出了多元化的思政教育內容,包括經典文獻閱讀、熱點問題討論、人文素質培養等多個方面。通過讀書會的形式,學生能夠深入探討思政教育內容,促進自身思想意識和道德素質的提升。
通過以上創新實踐,“大學生讀書會”平臺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和好評,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種新型實踐方式。該平臺的創新實踐成功將新媒體技術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得以不斷創新和提升。
(一)對創新模式的實踐效果評價
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模式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和實踐,例如利用新媒體技術優化思政教育內容和形式、構建思政教育互動交流平臺、發揮新媒體在思政教育中的引領作用等。這些創新模式不僅豐富了思政教育的形式和內容,而且提高了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對于這些創新模式的實踐效果,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評價[9]。
首先,教育質量的提高。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和思政教育創新模式的實踐,可以有效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質量。通過創新模式的引入,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責任意識等方面的培養可以得到優化升級。其次,學習興趣的激發。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和思政教育創新模式的實踐,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學生可以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完成對思政教育內容和知識的吸收[10]。最后,教育資源的優化。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和思政教育創新模式的實踐,可以通過構建思政教育互動交流平臺、在線思政課程等方式,優化思政教育資源的共享和利用,讓更多的學生接觸到高質量的思政教育資源。
(二)對創新模式的可持續性評價
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模式的可持續性是一個重要的關注點。雖然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和思政教育創新模式的實踐可以提高教育質量和效果,但是在長期的實踐中,這些模式是否能夠持續發揮作用是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
首先,要評估機制建設的可持續性。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模式的可持續性需要通過建立有效的機制來保證。例如,構建良好的課程管理、師生互動和評價反饋機制等,保證思政教育創新模式的長期實施和有效運行。其次,要評估資源保障的可持續性[11]。思政教育創新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因此保障資源的可持續性非常重要。學校需要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包括技術、人員和物資等,為思政教育創新模式提供充足的保障。最后,還要評估管理創新的可持續性。進入新媒體時代,思政教育創新模式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移動終端等新媒體技術,實現教育模式的創新。因此,管理創新也是保證可持續性的重要因素。學校需要創新管理機制,推進創新教育的落地和推廣,確保其可持續性[12]。
綜上所述,新媒體環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模式的可持續性需要通過建立機制、保障資源、評估效果和創新管理等多種手段來實現。只有在長期的實踐中不斷地優化和完善創新模式,才能夠實現其可持續性,并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加優質和多樣化的教育方式和環境。
(三)對創新模式的未來發展評價
如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模式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和實踐,這些創新模式不僅豐富了思政教育的形式和內容,而且提高了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在未來,這些創新模式的發展是否擁有較好的前景,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評估[13]。
第一,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模式將會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應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也在不斷地變化和更新。因此,在未來,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模式將會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應用。例如,利用新媒體技術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育方式,開展讀書會、主題討論、個性化學習等多種思政教育形式,將會成為未來思政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14]。
第二,新技術的應用將會進一步推動思政教育的創新和發展。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和應用,如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思政教育將會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在未來,新技術的應用將會進一步推動思政教育的創新和發展,例如通過智能化的教育系統、個性化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等,提高思政教育的質量和效果[15]。
第三,社會參與度將會得到進一步提高。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將會面臨更多的問題和挑戰。思政教育將會更加注重學生社會參與度的提升,例如通過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了解社會、參與社會,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品質。
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創新是一個長期而又復雜的過程,需要學校與教師共同努力,不斷探索和創新。本文針對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路徑和實踐案例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并對其可持續性和未來發展進行了評價和展望,希望能為未來的相關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鑒。
參考文獻:
[1] 譚永紅,何仕珂.新媒體背景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途徑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67-74.
[2] 李玉華.利用新媒體技術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15):49-50.
[3] 張紅.“微思政”微信公眾號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實踐研究[J].大眾傳媒(學術版),2019(2):184-185.
[4] 王峰.利用在線思政課程推進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7(4):140-142.
[5] 陳瑤瑤.大學生讀書會平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實踐研究[J].大眾傳媒(學術版),2021(3):105-106.
[6] 李俊超,陳彩娥.基于新媒體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動交流平臺的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20(1):107-108.
[7] 馬晶晶.創新模式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實踐效果研究[J].理論月刊,2018(10):108-109.
[8] 李璐.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分析[J].中外企業文化,2022(11):211-213.
[9] 李汶珈.新媒體語境下的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析[J].新西部,2023(2):158-160.
[10] 柳偉,郭鵬程.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3,22(2):120-122.
[11] 楊洋.新媒體環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與對策[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2(12):106-108.
[12] 邵敏蘭.新媒體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意蘊與創新研究[J].改革與開放,2022(23):48-54.
[13] 李璐.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分析[J].中外企業文化,2022(11):211-213.
[14] 姜丹丹.新媒體時代“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大學,2022(29):9-12.
[15] 周紅坡,許麗利,李岳姝.新媒體時代“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策略[J].學園,2022,15(28):1-3.
作者簡介 于奕,副教授,組織人事處副處長,研究方向:高校管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