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采用材料分析法、剖析法和邏輯推理法等方法,分析了網絡時代新媒體的基本特征、新媒體創新的必要性和創新的多種途徑,并對新媒體的智能化發展趨勢進行了研究,得出了新媒體編輯人員需要不斷創新,主動探索新的傳播形式和運行策略,不斷開拓新的領域和市場等結論。文章認為,新媒體編輯工作朝著智能化發展已經形成了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并且指出智能化趨勢主要朝著五個方向演進,具體包括:自動化內容生成、智能化推薦系統、數據分析和挖掘、圖像和視頻處理、智能化編輯等。這在研究新媒體編輯工作的領域內,屬于全新的系統性的探討,希望能為今后的相關研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新媒體;編輯工作;創新途徑;智能化;趨勢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06-0104-03
新媒體編輯通常指的是在數字媒體領域中從事編輯工作的職位。隨著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使用在線平臺獲取信息和娛樂資源,而新媒體編輯則需要為這些受眾提供高質量的內容。新媒體編輯工作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主要包括編輯和審查數字媒體的內容,確保其質量能夠達到一定的標準;策劃和編寫在線文章、博客、社交媒體帖子和其他數字媒體內容,以滿足受眾的需求;管理和維護數字媒體平臺,包括網站、博客、社交媒體賬號和電子郵件列表;跟蹤數字媒體趨勢和最佳實踐,確保內容與當前媒體的發展趨勢保持一致[1]。
新媒體編輯人員需要具備較強的寫作、編輯、溝通和管理技能,能夠迅速適應快節奏的數字媒體環境。他們通常需要掌握數字媒體工具和技術,并熟悉各種數字媒體平臺的操作和維護。
(一)新媒體編輯工作的主要內容
1.新媒體的策劃
新媒體編輯人員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信息策劃,為受眾提供有價值的內容,提高用戶留存率和活躍度。其需要考慮受眾的需求和興趣,了解市場和行業的趨勢,制定有吸引力和獨特性的文化產品,以達到最佳的傳播效果。策劃時要考慮到不同數字媒介的特點,例如社交媒體適合推送互動性強的內容,微信公眾號適合推送優質長文等[2]。選擇合適的推廣方式和合作伙伴時,要根據品牌和目標受眾特點進行選擇,避免宣傳效果不佳或合作伙伴與品牌形象不符。發布作品時,要根據受眾需求和使用習慣選擇發布時間、頻率和方式,以達到最佳效果。
2.新媒體的編輯
新媒體編輯人員需要對信息資源進行編輯,包括文章的撰寫、修改和審核等環節[3]。在文章撰寫過程中,需要注意語言的表達和文章結構的完整性,使內容易于理解并能吸引讀者。在修改和審核過程中,需要對內容的準確性、客觀性、可靠性進行核查和評估,確保文章的質量和水平。具體而言,在編輯過程中,新媒體編輯需要檢查文本的語法、拼寫、標點符號和格式等方面,確保其符合標準和規范[4]。同時需要考慮使用不同的格式、風格和語言來呈現內容,以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和關注度。除了文本內容,新媒體編輯人員還需要編輯和管理其他形式的媒體資料,如圖片、視頻和音頻等,需要選擇和編輯最具吸引力和有效性的媒體素材,并確保其符合版權合法性要求。
3.新媒體的數據分析
新媒體的數據分析是指對在新媒體平臺上產生的大量數據進行分析[5],從中獲取有用的信息和資源,以支持客戶或組織做出更好的決策。在新媒體平臺上,用戶的行為和活動都可以被記錄和分析。這些數據可以包括用戶的瀏覽行為、點擊量、點贊和分享數量、評論內容等等。新媒體編輯人員需要進行數據分析,通過對用戶的行為、反饋和趨勢等進行分析和研究,了解受眾的需求和興趣,為內容策劃和編輯提供參考和指導,提高傳播的精準度和用戶滿意度。為了便于操作,新媒體數據分析可以利用各種數據分析工具,包括統計軟件、機器學習工具和人工智能技術等。同時,需要針對不同的新媒體平臺進行不同的分析,比如微信、微博、抖音等。
4.新媒體的社交媒體管理
新媒體編輯人員需要負責社交媒體的管理和運營,包括社交媒體賬號的注冊、內容發布、互動回復等工作。社交媒體管理需要具備一定的營銷策略和技巧,根據用戶的需求和反饋制定相應的營銷方案,提高用戶的參與度和留存率[6]。
(二)新媒體編輯工作的新特點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發展,新媒體編輯工作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此大背景下,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編輯工作具有不同于以往的新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高速度、高頻次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使信息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
作為新聞傳媒領域的一種形式,新媒體編輯工作必須適應這種高速度、高頻次的特點。新媒體編輯人員需要在第一時間內掌握、編輯、發布新聞內容,使其在第一時間送達用戶。因此,新媒體編輯人員還需要具備高效的信息處理能力、快速的編輯能力和迅捷的發布能力。
2.多樣化的傳播形式
相較于傳統媒體,新媒體擁有更加多元化的傳播形式。在新媒體編輯工作中,除了文字、圖片、視頻等傳統的傳播形式外,還包括直播、短視頻、動圖、AR等新的形式[7]。新媒體編輯人員需要靈活應對各種不同的復雜信息,結合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形式傳播信息,提高用戶體驗滿意度。
3.個性化、定制化的用戶需求
隨著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發展,用戶對信息的需求也越來越個性化、定制化。用戶希望得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因此,新媒體編輯人員需要從用戶需求出發,創造性地運用各種手段,精準地提供內容,提高用戶體驗的滿意度和忠誠度[8]。
4.數據驅動的編輯方式
在新媒體編輯工作中,數據驅動的編輯方式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趨勢。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和挖掘,新媒體編輯人員更能把握用戶的興趣和需求,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內容。同時,數據也可以為新媒體編輯提供反饋和指導,有助于不斷改進和優化內容,提高用戶滿意度。
5.多渠道、全平臺的傳播
新媒體編輯的傳播渠道也越來越多樣化,除了傳統的門戶網站和自媒體平臺外,還包括各種社交媒體平臺、移動端應用、智能硬件等多種傳播渠道[9]。
隨著新媒體不斷迭代發展,新媒體編輯工作也需要不斷創新,主動探索新的傳播形式和運行策略,不斷開拓新的領域和市場,這樣才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滿足受眾的需求。下面從多個方面介紹新媒體編輯工作的創新途徑。
(一)對媒體表現形式進行創新
形式的創新是新媒體編輯人員的一項重要工作,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來吸引用戶的注意力。其中,短視頻、直播、互動小游戲等形式備受歡迎[10]。短視頻可以在短時間內讓用戶快速消化內容,并且具有情感化和趣味性的特點;直播可以增強用戶的參與感,增強對用戶的吸引力;互動小游戲可以增強用戶的互動性,提高用戶的參與度。新媒體編輯人員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合適的形式,以吸引用戶的注意力,提高文化產品的傳播效果[11]。
(二)對傳播內容進行個性化的定制
隨著用戶需求的不斷變化,新媒體編輯人員需要提供更加個性化、定制化的內容。在新媒體編輯工作中,通過數據分析和用戶調研,可以了解到用戶的興趣愛好和需求,根據用戶的需求制定針對性的傳播策略,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增強用戶的信任感和忠誠度[12]。
(三)采用數據驅動的編輯方式
數據分析是新媒體編輯的另一項重要工作,通過數據分析可以了解用戶的行為習慣和需求,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運行策略。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不斷優化內容,增強內容的傳播效果,提高用戶的參與度。例如,通過分析用戶的點擊率、閱讀量和轉發量等數據,新媒體編輯人員可以了解到用戶對于內容的反饋情況,并根據反饋的情況及時進行調整和改進。
(四)獲取多元化的信息來源
新媒體編輯人員需要不斷尋找新的信息來源,為用戶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務。除了自身的產品創作,還可以通過合作、引進等方式獲取優質的信息資源,提高產品的質量和品質。例如,可以與行業領軍人物進行合作,引進相關專家的觀點和認識,為用戶提供更加豐富和更加專業的服務[13]。
(五)不斷創新社交媒體的傳播方式
社交媒體是新媒體編輯的重要傳播渠道之一,新媒體編輯人員需要不斷創新社交媒體的傳播方式。例如,可以通過KOL(Key Opinion Leaders,關鍵意見領袖)合作來提高品牌曝光度,也可以通過社交媒體互動、抽獎等方式來提高用戶的參與度和互動性。
(六)注重創新技術的應用
新媒體編輯人員應不斷跟進科技發展,掌握新技術的應用技能,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服務。例如,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內容的自動化生產和推薦,提高工作效率和內容推薦的精準度,可以通過虛擬技術實現互動體驗,提高用戶的參與度和體驗感[14]。
(七)注重品牌價值的提升
新媒體編輯人員需要通過提升媒介傳播的價值,吸引更多用戶和客戶的關注與認可。傳播質量的提高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包括媒體形象的塑造、內容的創新、聲譽的提升等。在媒體架構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始終堅持以用戶為中心,注重用戶的需求和體驗,打造出符合用戶需求的媒體形象和高質量產品[15]。
綜上所述,新媒體編輯工作的創新途徑包括形式創新、個性化定制內容、數據驅動的編輯方式、多元化的信息來源、創新的社交媒體營銷、創新的技術應用以及傳播價值的提升等多個方面。新媒體編輯人員要不斷探索創新的途徑,不斷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提高媒介傳播的影響力。
由于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不斷進步,未來新媒體編輯工作將會朝著智能化的趨勢發展。所謂智能化,是指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來輔助或優化編輯工作中的一些重復性或煩瑣的任務,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新媒體編輯工作的智能化趨勢,主要朝著五個方向演進:一是自動化內容生成:利用自然語言生成技術,人工智能可以根據特定的規則和語料庫自動生成文章、標題等內容,縮短內容生產周期和降低人工成本。二是智能化推薦系統:根據用戶的歷史行為和興趣,人工智能可以推薦相關的文章、視頻和音頻等內容,提高用戶的參與度和留存率。三是數據分析和挖掘:人工智能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和挖掘來了解用戶的行為和需求,優化內容策略和推廣效果,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檔次。四是圖像和視頻處理: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對圖像和視頻進行自動化處理,包括裁剪、壓縮、轉碼和識別等,提高制作和發布的效率。五是智能化編輯:人工智能可以通過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等技術來輔助編輯工作,包括語法檢查、語言翻譯、內容推薦和編輯指導等,提高編輯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
在新媒體編輯領域呈現智能化趨勢的今天,使用智能化的編輯技術確實能夠做到事半功倍,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編輯人員的勞動強度并能大大提高編輯工作的效率。但需要指出的是,新媒體編輯人員不能對智能化工具和智能化技術產生依賴,而是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充分激發自身智慧和潛能。只有這樣,才能夠興利除弊、取長補短,相得益彰、游刃有余,真正把新媒體的編輯工作做得更好。
新媒體的編輯工作涉及許多方面,除了必須對大量的數字媒體內容進行審查、加工,以及進行數據分析和編輯,以確保新媒體傳播的水平和質量外,還必須不斷探索新媒體的創新途徑。這主要包括:對媒體的表現形式進行創新;對傳播內容進行個性化的定制;采用數據驅動的編輯方式;獲取多元化的信息來源;不斷創新社交媒體的傳播方式;注重創新技術的應用以及品牌價值的提升等。特別是新媒體形成了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后,新媒體的編輯人員必須學會和掌握智能化技術,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這樣才能把新媒體的編輯工作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
[1] 許京芝.新媒體編輯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傳媒科技,2021(6):87-89.
[2] 郭武民,王建國,吉朝陽.新媒體視角下媒體策劃事件的傳播特點[J].記者搖籃,2020(5):151-152.
[3] 張鈳.新媒體編輯應如何做好公益媒體中的把關人[J].西部廣播電視,2021(23):189-191.
[4] 何力揚.新媒體編輯素養的要求與提升[J].戲劇之家,2016(10):144.
[5] 王健.探究大數據時代新媒體新聞編輯的轉型[J].西部廣播電視,2022(5):175-177.
[6] 劉成璐,馮斯毓.論新媒體時代社交媒體用戶主體意識的崛起[J].新聞前哨,2022(13):71-72.
[7] 楊萃潔.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方式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9(2):129-130.
[8] 孫一波.新媒體背景下個性化定制新聞的“溫度”[J].傳播力研究,2020(4):43-44.
[9] 董蓉.淺析網絡新媒體多渠道傳播與社會輿論導向之間的關系[J].科技傳播,2019(10):115-114.
[10] 蘇珊珊.基于新媒體短視頻的“視覺素養”重塑[J].美與時代,2022(11):56-58.
[11] 朱俊波.傳統媒體編輯記者如何借力新媒體創新傳播[J].記者搖籃,2021(1):97-98.
[12] 景東,張大勇.社交媒體環境下用戶信任度評估與傳播影響力研究[J].數據分析與知識發現,2018(7):26-33.
[13] 焦鵬.新媒體時代科學傳播規律性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5(24):22-23.
[14] 劉鐵妍.新媒體時代廣電編輯素質提升與業務創新[J].記者搖籃,2021(8):80-81.
[15] 張汀.新媒體環境下品牌傳播的方式,變革與策略優化[J].哈爾濱學院學報,2022(12):36-38.
作者簡介 陳天驕,一級播音員,研究方向:新媒體、傳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