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一詞的熱度不斷增加,藝術類學科也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初中美術作為初中階段重要的藝術類課程之一,在當前教育階段也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教師在新時代的教育過程中,不能夠簡單地沿用一貫的思維方式,應該基于傳統文化教育,合理地在初中美術教學計劃中進行有效滲透與繼承。這不僅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感受美術課程的魅力,還可以促使學生感受美術文化的熏陶,能夠進一步與美術作者產生情感共鳴。但是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仍然沿用傳統的教育觀念,為了有效滲透傳統文化,教師不能僅僅帶領學生進行歌曲欣賞與學習,而是應該合理地向學生滲透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引導學生能夠真切感受美術的意義,進而提升美術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初中美術 傳統文化 滲透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3.048
近年來,隨著中國逐漸走向了國際舞臺,國家更加注重傳統文化對社會公民的影響,并且傳統文化一直是我國引以為傲的精神文明。新課改背景下,人們更加注重傳統文化對初中生的影響。所以在現階段的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基于初中美術的核心內容,有效滲透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并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還能夠提升傳統文化滲透的實際效率,對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與培養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樹立傳統文化的思想,優化課堂教學內容
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傳統文化思想,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將傳統文化合理地穿插進初中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這樣一來,可以更好地在初中美術課堂上引導學生在學習初中美術教材知識的同時,還能夠感受傳統文化與初中美術課程知識的有效融合,更好地感受時代的發展趨勢,也能夠切實提升傳統文化在初中美術教育中的實際作用。例如,在學習“快樂的節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中國作為歷史文明古國,擁有許多的傳統節日。為了有效提高傳統文化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的滲透效率,教師就應該積極樹立正確的傳統文化思想。例如,教師可以適當地為學生羅列我國傳統的節日: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然后結合教材的基本知識內容,合理地給學生滲透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使學生能夠在初中教育階段,既能夠高效率學習美術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又能夠基于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活動,感知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與內涵,從而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滿足新時代的教育需求,也能夠更好地促進傳統文化與初中美術課堂知識的有效融合,有助于我國優秀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更好地促進我國教育行業的改革與優化,對增加學生自身知識儲備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結合生活實際內容,滲透傳統文化內涵
近年來,傳統文化教育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主流,在教育行業也有著重要的地位,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夠簡單地帶領學生學習有關美術的基礎知識,應該根據初中美術教學的核心內容,合理滲透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因為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都與傳統文化相關,結合生活開展教學,更有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體會,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自身的認知。例如,在學習“美麗的紋樣”時,教師可以有效對學生拓展相關的知識,積極滲透傳統文化,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準備一些剪紙的實物或者在網絡上尋找剪紙的視頻,供學生進行觀看與學習,促使學生感受剪紙的魅力,還能夠感受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藝術情操。剪紙作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我國的地位較高,并且受到西方國家的一致好評和稱贊,所以教師在講解相關的知識內容時,可以適當結合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滲透。教師再輔以剪紙的歷史來源與構成進行詳細講解,有效提高傳統文化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滲透效率。
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合理設計傳統文化內容
在初中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不能夠只是簡單帶領學生學習繪畫相關的知識,并布置相應的任務與作業,供學生進行自我學習與提升,教師應當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基于初中美術教學的基本目標,合理滲透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同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內容設計當中,應當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合理將現代教育手段與方法融入實際的教學內容當中,以引導學生更好地感悟相關知識的深刻內涵,使學生在掌握教材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能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同時,教師在選取傳統文化教學素材時,也應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學生相對比較感興趣的內容,以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相應的知識,有效提升傳統文化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實際應用效率。例如,在學習“中國畫”時,教師在傳統背景下,往往只是帶領學生簡單欣賞教材中涉及的中國畫內容,便結束本次課程的講解,這一傳統的教學形式并不能夠滿足新時代的教育需求,教師就可以基于傳統文化教育,從網絡上選取高清的中國畫圖片,以PPT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并向學生介紹每一幅中國畫的歷史背景與相應歷史時期的現狀。這樣一來,學生既能夠通過欣賞中國畫內容,對相關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也能夠在課堂上緊隨教師的授課思路,逐步完成相應的任務與計劃,提升初中美術課堂的整體效率,同時,教師借助中國傳統文化向學生拓展相應的知識與歷史,可以使學生在學習初中美術教材知識的同時,還能更好地感知其他學科的內容,從而實現學科知識的有效串聯,更好地踐行我國現代教育理念的基本目標與要求,也能夠切實提升傳統文化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滲透與繼承效率。
四、基于傳統文化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教學在初中教學過程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但教師在開展美術課程教學時,應該基于學科改革的方向,合理設計模塊化教學內容,以引導學生更好地感知相關知識的深刻內涵,也能夠使學生感悟美術學科的實際魅力。教師應該在生活中尋找相應的案例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例如在學習初中美術教材第五單元“外國美術鑒賞”中第17課《實驗與多元——20世紀以來的西方美術》時,由于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美術文化存在差異,所以各個國家之間應尊重各自的藝術。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開展“正確對待意識,學會欣賞”的相關傳統文化教育,教師可以合理地結合各個國家、民族特有的美術藝術,對學生進行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感知能力,有效提升傳統文化課程教學的效率。通過相應的生活案例,轉變傳統文化背景下的教學思維模式,將教材中抽象的基本知識內容進行合理轉化,有效提高學生在傳統文化課程中的學習與認知,有效促進傳統文化工作的進一步開展,不斷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五、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優化傳統文化課堂內容
初中傳統文化教育在初中教學過程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傳統背景下,教師只能憑借課本對學生進行授課,無法讓學生看到形象具體的美術作品,因此學生很難理解理解作品所包含的感情和態度。但是由于現在多媒體技術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使得學生能夠更容易獲得學習美術的渠道。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幫學生找到感興趣的作品,與書本上的作品融合講解,讓學生能夠更快速地了解作品背后真正的內涵。教師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時,不能夠僅僅依靠口頭上的闡述與教導,教師應該順應時代發展,借助全新的教育技術與手段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和教育。例如,在學習初中美術教材第三單元“為生活增添情趣”的第3課《漂亮的手工燈飾》時,教師就可以合理開展“勤儉節約,從我做起”的相關傳統文化教育,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比如,教師可以在網絡上尋找一些抓拍環衛工人在垃圾桶撿塑料瓶的畫面、拾荒者撿人們丟棄的未吃完的水果的畫面,然后將照片制作成PPT,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提升學生的感知能力,提升傳統文化教育的效率。然后教師再合理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一些有用的物品,作為手工燈飾的制作材料,既能夠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還能夠有效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同時,通過相應的生活案例,可以轉變傳統背景下的教學思維模式,將教材中抽象的基本知識內容進行合理轉化,有效輔助學生在傳統文化課程中進行學習與認知,有效促進傳統文化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提高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教育實效性。
六、基于傳統文化教育,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是初中階段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對學生各項基本能力的開發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進行,新課改更加注重對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培養,所以,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基于美術課堂教學的基本目標與內涵,合理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勞動,感受父母的辛苦,并在勞動中鍛煉學生的各項能力,有效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材第二單元“春天的暢想”的第一課《色彩的魅力》時,教師需要結合本章節知識的基本內容,合理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將課堂搬到室外,帶領學生進行感受與體會,從而更好地感悟相關知識的深刻內涵,切實提升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效率。然后教師還能夠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中的色彩,感受色彩的魅力,能夠更好地理解與認知教材中的基本內容,對學生進行綜合實踐課程主題活動的引導和教育,使得學生在勞動中提升自我,并受到相應的教育,有效提升美術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的效率,對學生的全面健健康發展也具有促進作用。
七、基于傳統文化教育,引導學生加強實踐探究
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教學在初中教學過程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但教師在開展傳統文化課程教學時,不能夠僅僅依靠口頭上的闡述與教導,教師應該有效結合傳統文化相關的理論知識,不斷加強實踐探究,注重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與成長。傳統文化課程教學的相關理論知識本就體現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教師應該有效結合生活,在生活中尋找相應的案例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例如,在學習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國民間美術”的第3課《我國少數民族的美術文化》時,由于各個民族之間的美術文化存在差異,所以各個民族之間應該尊重彼此的藝術。因此,教師就可以合理結合各個民族特有的美術藝術,對學生進行教育,有效提升學生的感知能力,提升傳統文化課程教學的效率。通過相應的生活案例,可以轉變傳統背景下的教學思維模式,將教材中抽象的基本知識內容進行合理轉化,有效輔助學生在傳統文化課程中進行學習與認知,促進傳統文化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提高初中傳統文化教學實效性。
八、基于生活化情境,合理滲透傳統文化
近年來,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落實,初中美術教學也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夠再簡單沿用傳統的思維方式,帶領學生學習教材的重點知識,將美術課程當作一門不重要的必修課程,并沒有耗費過多的時間與精力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新時代背景下,教師應當重視初中美術課程對學生專長與發展帶來的重要作用,能夠基于生活化情境合理滲透傳統文化內容,教師應當結合教材的基礎知識,并合理選擇傳統文化教學素材,將知識與傳統文化素材進行有效融合,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使得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傳統文化知識,更好地感悟初中美術課程知識的深刻內涵,也能夠切實提升傳統文化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滲透效率。比如,在學習“精美絕倫的傳統工藝”這一內容時,教師往往會帶領學生閱讀教材的基本知識內容,簡單進行口頭介紹與闡述,學生在課堂上也只能夠被動地聽從教師的知識講解,并不能夠切實提升對相關知識的印象,學生也不能夠對美術這門學科產生獨特的認知,所以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教師應當基于生活化情境合理滲透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比如教師可以結合本章的主體,在網絡上選取精美絕倫的傳統工藝作品,例如陶瓷、紡車、手提燈籠等,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相應的圖片與視頻給學生進行展示,供學生進行簡單學習與認知,然后教師還可以引導有興趣的學生對相關的知識進行搜索與學習,更好地體會相關知識的深刻內涵,這樣一來,教師在課堂上既能夠有效提升整體的教學效率,也能夠借助傳統文化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我國傳統的手工藝技術,也能夠發揮傳統文化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的實際作用。
綜上所述,初中美術教學對學生基本素質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響,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合理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引導學生感受初中美術學科的魅力,從美術中學習一些基本的知識內容。另外,教師應該緊隨時代的發展趨勢,滲透現代教育技術與方法,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陳雯雯《淺議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對傳統文化的滲透和繼承》,《大眾文藝(學術版)》2021年第10期。
[2] 明秀蓮《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初中美術課程中滲透途徑的思考》,《科普童話·新課堂》2021年第5期。
[3] 朱艷《淺談初中美術課中民族傳統文化的滲透》,《東西南北(教育)》2020年第18期。
[4] 俞亦純《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元素的策略探析》,《啟迪(教育教學版)》2020年第8期。
[5] 王剛《淺議職業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對傳統文化的滲透和繼承》,《學周刊》2020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