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通過閱讀教學的開展,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文本的魅力,還能夠讓學生在閱讀中形成深刻的體驗和感悟,使閱讀成為學生一生的良伴。本文闡述了初中閱讀“留白”藝術的重要性,并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探索初中閱讀中“留白”藝術的應用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 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留白”
“留白”是指在創作中留下一定的思考和想象空間,通過文字“中斷”來達到作者的寫作目的。在大量的文章中,作者會故意設置“留白”,試圖將讀者的思考和想象深入引向。在初中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重視“留白”的重要價值,促進學生對文本的深入理解,從而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生成和發展。
一、初中閱讀“留白”藝術應用的重要性
1.貫徹教材理念
“留白”藝術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是落實新課改理念與要求的重要體現,它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及語文綜合素養得以提升。將閱讀文本中的“留白”作為理解文本內容的切入點,能讓學生快速準確地把握文本的思想感情,為學生讀深、讀透文本奠定良好的基礎,讓學生掌握正確高效的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創新教學模式
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和探究是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因課堂教學的局限性,學生往往不能對語文知識進行主動且深入的探究。“留白”的合理應用可以讓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營造出濃厚的學習氛圍,以推動學生投入到文本閱讀和問題思考中,從而促進閱讀教學效率的提高。
3.激發閱讀興趣
文本中文筆優美、內涵深刻的內容是吸引學生閱讀,推動學生探究文本的重要動力。“留白”藝術的合理應用,能夠為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文本的內涵創造有利條件,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對文本進行再創造,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從而以積極主動的態度投入到閱讀中來,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
二、初中閱讀“留白”藝術的應用策略
1.情節結構和敘述視角的“留白”
在初中閱讀教學中,如果教師可以將小說體裁類課文從情節結構和敘述視角的“留白”進行精心的整理利用,然后結合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與探究,那么就可以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也能讓學生深刻感受作者寫作構思的精妙所在。
比如,在學習《智取生辰綱》時,小說開頭便埋下了伏筆,“酷熱難行”“天氣未及晌午,一輪紅日當天,沒半點云彩,其日十分大熱。”這樣的環境描寫為后續“眾軍漢去柳蔭樹下歇涼”作了鋪墊。隨著天氣越來越熱,“生辰綱”的押送過程也發生變化,楊志與眾軍漢、虞侯、老都管之間的矛盾也在不斷升級,這都為丟失生辰綱埋下了伏筆。作者從楊志等人的視角講述故事,并將吳用、晁蓋等人的行為放于暗處,這樣就形成明暗兩條線索,帶給人一個又一個的懸念,引發學生思考:酒里面是不是有蒙汗藥?酒里面什么時候被下的藥?人們有沒有喝酒?通過仔細閱讀這樣的情節“留白”,能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促使學生深入文本進行探究。
2.音韻節奏和意象意境的“留白”
大部分詩詞作品都具有短小精悍、言簡意賅的風格特點,以及重結構、重情感、重表達,帶有強烈的節奏感和明顯的音韻感。詩歌是初中閱讀教學內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選入教材的詩歌往往具有優美的音韻節奏,讓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也具有深遠的意境之美,讓學生讀后流連忘返。教師可以深挖詩歌音韻節奏、意象意境的價值,以培養學生的文學審美意識。
在詩歌音韻節奏的挖掘上,比如,《望岳》這首詩每一聯的最后那個字,韻母均為“iao”,聲調均為仄聲,讀起來非常輕快順口,讓人記憶深刻。在意象意境價值的挖掘上,比如,《黃鶴樓》頷聯中“復返”是雙聲詞,“悠悠”是疊音詞;頸聯中“歷歷”“萋萋”皆是疊音詞;尾聯中“江上”是疊韻詞。這些詞表達出非常流暢的氣韻,并且擴大了文章的氣勢,讓學生在抑揚頓挫的閱讀中感受作品的深遠意境。《天凈沙·秋思》中將11個意象融入詞中,從整體上形成由近及遠的空間排序,讓視野層層擴大,通過偏正短語結構呈現意境的凄苦和悲涼,“藤”“樹”“鴉”與“枯”“老”“昏”等詞的結合,凄苦的氛圍油然而出。這些音韻節奏、意境的“留白”都能帶給學生無盡的想象。
3.語言特色和內在情感的“留白”
在初中語文教材編排中,語言特色的“留白”在散文中體現得最為明顯。散文的語言風格獨具特色,看似語言表達散漫而混亂,但是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非常明確,這也讓作者的情感表達非常含蓄且意味深長。對于散文中的“留白”,教師可以從深挖其語言特色和內在情感兩個方面入手。
比如,在朱自清散文《春》中,作者用文筆勾勒出優美的詩情畫意,筆墨清新而細膩,通過使用各種修辭手法生動地描繪出春天的盎然生機,更為重要的是,作者也通過對春天的描寫來明其心志,表達了自己追求向往自由理想的思想境界。因此,教師在“留白”閱讀中,應當引導學生深刻感受作品的內涵。在內在情感的“留白”應用方面,《紫藤蘿瀑布》中作者將盛開的紫藤蘿花比喻為瀑布,借助以動寫靜的寫作手法,將紫藤蘿盛開的場景描寫的生動逼真。同時,作者在文中多處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與留白手法的應用相互輝映,表達生命的生機與活力,飽含對生命的尊重、敬畏之情。教師只有引導學生從內在情感方面對課文的思想含義進行探索和理解,結合“留白”內容進行滲透,才能將作者想要表達的價值觀傳遞給學生,才能讓珍愛生命的思想根植于學生心中。
4.對話語言和矛盾沖突的“留白”
戲劇是感受中華傳統文學之美的寶貴素材,初中語文教材的設計中,選入多篇經典戲劇名篇,并且在教材中單獨設置了“活動·探究”的專項學習板塊,這也為教師的“留白”閱讀教學提供了指導和參考。對于戲劇題材的作品閱讀教學,教師可以從對話語言和矛盾沖突兩個方面來進行“留白”的設計。
比如,《棗兒》這篇戲劇的整個對話場景均圍繞著“棗兒”展開,男孩說道:“迷路了吧”,并非是字面上的迷路,而是棗兒叔叔在人生道路、情感方面的迷失,更是表達了人們在現代化社會中傳統文化和精神價值受到沖擊的迷失。男孩說“爹會帶來巧克力”,巧克力則代表著現代生活方式,而老人則回應道:“你有了巧克力,就不會來了”,則表示對傳統生活受到沖擊的無奈。通過對話語言“留白”的分析和閱讀,才能真正感受到該篇文章透露出的傳統文化和精神家園正在遺失的內涵,才能真正感受文章的寓意。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結合現實生活對戲劇內容進行分析,將戲劇內容的“留白”閱讀與生活感悟結合起來,才能真切理解戲劇的主線和思想內涵的深刻。
“留白”教學是提高閱讀質量的重要途徑,學生只有深刻品味“留白”,才能將課文的思想含義理解通透,從而培養學生的文學審美意識,讓學生的文學素養得以提升,真正實現閱讀教學的目的。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初中閱讀教學中要善于精準抓取“留白”,精心設計“留白”閱讀策略,從情節、音韻、意象、語言、對話等多方面設計“留白”的閱讀方式,這樣才能為達到理想的閱讀教學效果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通聯:江蘇江陰市山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