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幼兒園教師應積極探索幼兒園教育創新發展、提質增效之路,積極引進新方法、新資源、新理念。繪本作為深受幼兒喜愛的讀物,具有直觀性、趣味性、創新性、實效性等特征,能有效促進幼兒合作探究、信息積累以及藝術認知等能力的發展。文章以美術、音樂這兩類藝術活動為立足點,分析了將繪本融入幼兒園藝術活動的價值以及具體措施。
關鍵詞:繪本;幼兒園;藝術活動;融合路徑
作者簡介:李燕(1975—),女,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第五幼兒園。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藝術是人類表現美、感受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人表達對周圍世界的情緒態度和認知的載體。在幼兒園藝術活動中,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給幼兒創造機會與條件,利用適宜的環境豐富幼兒對美的體驗與感受,提升他們的創造力、想象力,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去創造美、表現美。作為兼具形象性、色彩性、延伸性特征的兒童讀物,繪本在幼兒園藝術活動中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能夠顯著提升藝術教學實效。
一、繪本與幼兒園美術活動有效融合的具體措施
繪本實際上就是一本圖畫書,五顏六色的圖畫對幼兒來說有很強的吸引力。如今,繪本的質量越來越好,書中的圖畫豐富多彩,十分清晰,能有效滿足幼兒的審美需求,激發他們的美術學習興趣[1]。與一般的圖畫書相比,繪本集文字、圖畫于一體,更具有空間感、立體感,且繪本中人物的形象、表現的風格以及表現的形式等具有很強的創新性,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發散幼兒的思維,讓他們根據人物個性以及故事情節的發展展開想象[2]。因此,將繪本與幼兒園美術活動進行融合對于提升幼兒思維能力有重要意義。
(一)繪畫活動中融入繪本
第一,利用繪本引導幼兒積累繪畫素材。繪本有豐富的圖畫內容,蘊含著多樣化的表現技法,包括油畫、水彩畫、鉛筆畫、顏料拓印畫等,這些都是美術教學的寶貴資源。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繪本引導幼兒積累美術知識,將他們引入豐富多彩的美術世界[3]。以繪本《月亮的味道》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閱讀繪本,使其在閱讀過程中尋找畫中的動物并臨摹這些動物,這樣可以讓幼兒積累很多關于動物造型的繪畫知識與技巧。有了豐富的動物繪畫經驗后,幼兒就能在繪畫活動中創造出更多個性化的圖像。
第二,利用繪本引導幼兒學習造型表現方式。繪本中的插圖具有簡潔、直觀的特點,尤其是線條,簡潔且富有童趣,教師可以結合這一特點引導幼兒學習造型表現方式[4]。例如,在繪本《好餓的小蛇》中,作者使用的線條精煉簡潔,畫出來的小蛇生動形象,而且在小蛇吃完不同的食物后,其肚皮線條會產生不同的變化,十分有趣。教師可以先讓幼兒仔細觀察小蛇造型的變化,然后讓他們發揮想象力去繪畫,思考小蛇吃下茄子后造型如何、吃下青蛙后造型如何、吃下辣椒后造型如何等,這樣既可以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又能培養他們的造型表現能力。
第三,利用繪本引導幼兒學習色彩知識。繪本中的色彩鮮艷豐富,教師可以結合這一特點指導幼兒感知色彩和學習色彩知識[5]。例如,在繪本《小藍和小黃》中,小黃與小藍重疊融合后變成了綠色,這可以讓幼兒直觀地感知兩種原色調和形成間色的過程。又如,繪本《快樂的婚禮》情節豐富而有趣,教師可以利用該繪本指導幼兒認識漸變色、暖色、間隔色等,這有助于增強他們的色彩感。
(二)欣賞活動中融入繪本
欣賞活動是美術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欣賞的對象主要有兩類,一是色彩,二是技法[6]。就色彩來說,其是傳遞情感的重要載體,是美術欣賞活動中重點欣賞的內容。以繪本《十四只老鼠賞月》為例,該繪本將明黃色與湛藍色有機融合,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月亮升起后的情景,教師帶領幼兒欣賞這樣鮮明的色彩變化,可以讓他們深刻感受到色彩的魅力,知道可以用色彩創造美麗的意境。就技法而言,不同類型的繪本表達方式不同,比如撕貼畫、線條畫、水墨畫、水彩畫等,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通過繪本欣賞多樣化的藝術作品,使其深刻地領略不同的繪畫技法。以繪本《小藍和小黃》為例,教師可以結合該繪本引導幼兒欣賞撕貼畫,以有趣的色彩搭配活動,充分滿足幼兒的視覺審美需求,并讓他們深刻體驗到撕貼畫的樂趣。
為了在欣賞活動中充分發揮繪本的價值,教師要注重繪本的選擇,做好把關工作。第一,繪本的藝術風格要能激發幼兒的欣賞興趣以及審美情趣。教師應盡量選擇藝術風格優美的繪本,給幼兒帶來美的視覺體驗,讓他們充分感受多元化的藝術,產生對美的感受,從而提升其對美的感知力與鑒賞能力。如,教師可選擇繪本《團圓》,這是一本蘊含中國文化藝術特色的繪本,呈現的作品具有較高的藝術性。欣賞該繪本中美好與溫馨的畫面有助于幼兒創意空間的進一步拓寬。第二,繪本內容要能夠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藝術是表達情感的語言,幼兒園應通過藝術活動引導幼兒接觸美好事物,從而全面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與感性經歷。因此,教師應盡量選擇感人且美好的繪本,使幼兒進一步感知藝術與情感之間的關系,學會通過美術表達自身情感。以繪本《失落的一角》為例,該繪本作者運用簡約的黑白線條勾勒出了一個又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教師可以結合這些形象生動的故事深化幼兒的情感體驗,使其自主感知與想象具體的畫面。
(三)手工活動中融入繪本
手工活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美術活動的創作環節,對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創新思維等有較高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借助繪本這一載體指導幼兒做手工,以此提升教學實效[7]。以繪本《落葉跳舞》為例,這是一本站在兒童視角展現他們眼中落葉世界的繪本。教師可以結合這一繪本指導幼兒開展手工活動,讓幼兒通過樹葉粘貼畫的方式創作自己想象中的樹葉,賦予其生命力。活動目標主要有三個:①欣賞繪本中的落葉,充分感知落葉之美;②依據落葉的形狀展開想象,通過粘貼的形式制作樹葉粘貼畫;③體驗利用樹葉裝飾與創作的樂趣。明確活動目標之后,教師應準備好相應的材料,包括繪本《落葉跳舞》的課件、不同類型的樹葉、雙面膠、畫筆、白乳膠等。接著,教師可帶領幼兒循序漸進地開展手工活動:第一步,帶領幼兒欣賞繪本圖片中落葉的造型,并提出“你覺得它們在干什么?”等問題,此問題可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并激發他們的表達欲望。第二步,啟發幼兒的想象力,幫助他們遷移經驗。第三步,拿出準備好的樹葉,引導幼兒結合樹葉形狀展開想象,問他們可以將這些樹葉變成哪些造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地給予提示,比如將葉子變成裙子、變成帽子等。第四步,引導幼兒展示作品,欣賞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幼兒激勵性評價,不管他們作品如何,都要表揚他們的動手能力、創新意識等,以此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二、繪本與幼兒園音樂活動有效融合的具體措施
(一)選擇合適的繪本
在音樂活動中應用繪本,教師應做好繪本的篩選工作,為繪本價值在音樂活動中的充分發揮奠定基礎。音樂作品繪本主要有以下兩類。
第一,古典音樂作品繪本。這類繪本主要是介紹不同時期音樂家的故事以及音樂作品,從內容上來說,文字較多,情節較曲折;而從圖畫層面來說,畫面大多數富有美感,色彩鮮艷。常見的古典音樂作品繪本涉及鋼琴套曲、交響詩、小提琴協奏曲、歌劇、芭蕾舞劇等音樂形式。如《胡桃夾子》這一音樂繪本的故事內容源于霍夫曼的文學作品《胡桃夾子與老鼠王》,音樂作品則涉及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夾子》芭蕾舞劇的組曲,組曲中有打擊樂器、管樂器、弦樂器的交織演奏,體現了夢幻的童話世界。教師利用這類音樂繪本創設的音樂情境,可以讓幼兒充分感受不同的氛圍,并讓他們理解、感悟蘊含在繪本中的人生哲理。
第二,歌曲類作品繪本。這類音樂繪本通常集合了不同文化的優秀歌曲,能引導幼兒欣賞或演唱不同民族或不同國家的歌謠,從而使其充分體驗不同類型音樂的魅力,感受多元文化帶來的音樂審美享受。幼兒年齡小,思維還不夠成熟,在感受歌謠的同時身體會不自覺地跟隨節奏和韻律搖擺,教師結合繪本開展音樂活動能提升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例如,《兒童音樂之旅:世界上最美的兒童歌曲繪本》收錄了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樂器音色與民間歌謠,配有相應的歌曲背景介紹、音譯歌詞等,不僅便于幼兒理解與跟唱,還保留了歌曲本身的特色。教師在音樂活動中引入這樣的繪本可以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情境,開闊幼兒的文化視野,提升他們的藝術修養。
(二)展開音樂活動
第一,利用繪本引導幼兒感知節奏。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教師應選擇合適的繪本引導幼兒感知節奏,如繪本《圍著大樹》《快樂的小球》等。以繪本《圍著大樹》為例,教師可以先組織幼兒聆聽《圍著大樹》這一曲目,該曲目分為有音樂部分和無音樂部分,在有音樂部分,教師要引導幼兒搖晃身體,而在無音樂部分,則讓幼兒停止搖晃身體。在激發幼兒的興趣并在他們熟悉曲目之后,教師可要求幼兒在聽有音樂部分時嘗試拍打節奏,而在無音樂部分則停止拍打節奏。這種基于繪本開展的音樂活動,既可以提升幼兒聽音辨音的能力,又能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第二,利用繪本指導幼兒感知旋律。旋律是音樂作品的重要內容,要想有效提升幼兒感知旋律的能力,教師就要合理地運用繪本開展音樂活動。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選擇《我把眼睛藏起來》《太陽的一天》等繪本,結合這些繪本的歌曲引導幼兒從體態律動中感知音樂,從而達到提升幼兒旋律感知力的目的。以繪本《太陽的一天》為例,該繪本樂曲旋律分為兩類,分別是高音部分和低音部分。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給幼兒發放絲巾、手帕等,引導幼兒在聽到高音部分時揮動手中的手帕或絲巾,在聽到低音部分時放下,這樣可以有效培養幼兒感知旋律的能力以及聽音能力。這樣的音樂活動既能讓幼兒舒展身體,又能在無形中提升他們的旋律感知力。
三、總結
幼兒正處于想象、審美、創造等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教師要合理地將繪本融入幼兒園藝術活動中,以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教學結果表明,在幼兒園藝術活動中應用繪本可以讓教學活動變得活潑、生動,并激發幼兒參與藝術活動的興趣,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提升其藝術想象能力、創造能力與審美素養。當然,筆者在文中分享的繪本應用策略還遠遠不能展現繪本在藝術活動中的效能,在未來工作中筆者會繼續研究,構建更加合理、科學的繪本應用體系,以提升幼兒園藝術活動質量。
[參考文獻]
[1]蔡艷芳.幼兒園繪本藝術活動的實踐與探索[J].東方娃娃·繪本與教育,2022(合刊1):45-47.
[2]蔡琴.兒童繪本在幼兒園藝術探究場實踐中的應用[J].家長,2022(22):166-168.
[3]趙惠娟.兒童繪本在幼兒園藝術領域教學中的開發與應用研究[J].新課程,2022(14):143.
[4]李垠樹.原創繪本融入幼兒園民間藝術教育的實踐研究:以大班主題活動“蠟染”為例[J].山西教育(幼教),2021(10):8-11.
[5]楊宇航.捕捉創意美術元素,走進繪本藝術空間:淺談兒童繪本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的價值與運用[J].智力,2021(26):185-186.
[6]林美.兒童繪本在幼兒園藝術教學中的開發與應用研究[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3):248-249.
[7]李春燕.兒童繪本在幼兒園藝術領域教學中的開發與應用研究[J].學周刊,2020(19):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