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攀
江西省九江市八里湖新區第一小學校長,中小學高級教師,江西省骨干教師,江西省第十六屆運動會火炬手、江西省基礎教育精品課評審專家,九江市教育督導評估專家、九江市教師培訓專家、九江市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九江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理事,獲九江市“師德師風標兵”“優秀輔導員”“最受學生喜歡的老師”、八里湖新區“德藝雙馨教書育人楷模”等榮譽稱號。
多年前,曹攀還在村小工作的時候,每天光在路上的時間就要三個多小時。除了環境艱苦,工作量也非常大,幾乎每位老師都要包一個班的課程。曹攀所帶的班級是當時全校人數最多的,她是班主任,也是語文老師,同時也是英語、體育、音樂、美術老師等等。除了正常的教學任務之外,她還承擔了異常繁重的賽課任務。“現在回想起來,在農村教書的那段經歷最苦卻也是最寶貴的。它鍛煉了我的能力,磨煉了我的意志,讓我懂得感恩,更讓我明白了‘教師’這兩個字的沉重分量。”曹攀表示。后來因為行政區域重新劃分,學校撤并重建、教師分流等原因,她到了現在的八里湖一小。
特色引領,讓教育更有溫度
初到八里湖一小,因為是新建校,各方面都不完善,但曹攀并不氣餒,作為學校黨支部副書記,她告訴自己,“我吃過的苦一定不會讓我的老師們再吃,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他們提供最好的條件、最廣的平臺和最大的支持”。
曹攀介紹,新建的八里湖一小外觀看上去方正大氣,但里面是毛坯,除了墻面刷白了,什么都沒有。曹攀等人一邊籌措資金,一邊完善功能室,不斷提升辦學條件。2022年7月,曹攀正式擔任八里湖一小校長,沿著原先規劃好的路徑,她帶領師生一路邁進。
如今走進八里湖一小,教室的每一面墻壁、每一個角落,詩詞歌賦、名人名言,舉目皆是。窗前讀書廊,屋后朗讀亭,每一處都透出書香。“讓書香浸潤美好童年”的標語更是時刻提醒著學生樂享讀書、樂享童年。
學校的共享書吧從一樓蜿蜒至三樓,都是由教師精心挑選、配備的書目,就在學生上學放學必經的路上,每個班都有自己的閱讀陣地。書就在眼前,在手邊,學生隨時隨地,都能拿起手邊的書,于是在課余時間,總能看見學生或坐、或趴、或站、或仰的讀書身影……沉靜的模樣,專注的眼神,身處書海,怡然自得,樂而忘返。“在這樣的校園里,閱讀是一種方式,一種狀態,無須刻意,一切都在靜悄悄地發生著、潤養著……閱讀是隨時隨地的,也是優雅詩意的。”曹攀表示。
除了共享書吧,各班也都設有自己的“快樂書吧”,學生自己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帶幾本最愛的書籍,置一方獨有的天地,邀三兩好友分享,推全班同學漂流共讀。互推互薦,書香飄逸,構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閱讀風景線。
更令人嘆為觀止的,還有該校的激光射擊館。午后,在激光射擊館里,小小“神槍手們”正大顯身手,只見他們手拿激光槍,先長吸一口氣,再屏住呼吸,集中注意力瞄準靶心,保持平穩,果斷擊發,無不展現八里湖一小特色素質教育的風采。
曹攀介紹,八里湖一小的激光射擊館,是九江市唯一一個專業室內激光射擊館,擁有標準10米激光射擊靶位30個,激光手槍射擊系統、激光步槍射擊系統各20套。2020年5月,該校成立了射擊隊,由專業教練李至春負責組織和指導。2021年、2022年連續兩年參加江西省青少年激光射擊錦標賽,取得了3個第三、1個第四,1個第六、1個第七名的優秀成績。在2022年江西省第十六屆運動會上,該校承辦了跨界跨項比賽中的激光射擊項目比賽,學校運動員陳紫琳以激光手槍、激光步槍、1200米長跑三項第一名的絕對優勢奪得跨界跨項比賽的金牌。“對于開展專業射擊訓練僅兩年的青少年隊員來說,成績非常亮眼,潛力巨大。”曹攀表示。
“雙減”賦能,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年輕的學校,年輕的老師,特別有活力,特別有干勁。”曹攀表示。在八里湖一小,每位老師都全身心撲在學生身上,每個人都想為學校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所以老師對學生的要求特別高,尤其是考試成績,大家都在爭第一。“但是看著被重重的書包壓彎背脊的學生,聽著學生對于作業的諸多抱怨,我們開始了反思:這不是教育應該有的樣子。于是,我們開始了改革。”
在“雙減”政策出臺前,針對學生作業,八里湖一小便倡導“因人設題”,既有全體學生做的基本題、綜合題,又有選做的開放題,量少而精,避免機械重復的作業。利用課后服務面批面改,對于普遍性錯誤,進行集體講評,對于個別性錯誤,進行單獨輔導,確保作業不出校門。
2021年7月,“雙減”到來,八里湖一小的推行工作可謂水到渠成,也更加順風順水。“但此時,我們也有了更多的思考:自從‘雙減’政策發布以來,每個學校都在按照中央的文件要求對標行動:比如全面減少作業總量、考試次數,同時增加課后服務、體育課時、勞動教育等。但是大家知道,如果要滿足學生多樣化的發展需求,僅僅做簡單的‘加、減’顯然是不夠的。”曹攀說道。
所以,八里湖一小緊緊圍繞“提質減負”這一中心點,通過“智備課”“優課堂”“精作業”“巧評價”“悅課間”“趣課服”“正師風”“合家校”八項舉措,打造出了富有學校特色的“八一”雙減提質工程,確保“雙減”工作有效落實。
所謂“智備課”,指的是學校的“五案”備課模式,即:教師個人確定教學內容,進行教學設計,形成初案;接著學科組共同研討、集思廣益,形成共案;然后教師根據自己對共案的解讀、教學風格和實際情況進行修改,形成個案進行課堂展示;再集中授課教師的反思和聽課教師的建議,形成定案;最后由教研組長和骨干教師審核,確定為精案。
“雙減”之下,如何打造高效優質課堂?八里湖一小倡導課堂“四六”分,即教師的主導活動時間和學生獨立活動時間采用黃金分割。40分鐘的課堂,教師留給學生15分鐘左右的時間來思考、練習、討論等。
正如曹攀所言,“雙減”絕不是簡單對“學習負擔”“量”上的一刀切,而是對作業增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八里湖一小積極探索和創新作業管理體系,通過規范作業批改、開展“特色”作業、限時作業公示模式等方面來實現作業減負增效。此外,評價對學生的發展具有能動作用,而評價標準,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還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八里湖一小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學校“紅領巾獎章”爭章方案,并開展了一系列紅領巾爭章活動,對學生的綜合表現進行評價。
還有學校的“悅課間”,以悅秀(廣播操)、悅動(正氣操、啦啦操)、悅玩(分班活動)、悅舒(放松操)等為主要活動內容,重在展現學校少年之 “神氣”“精氣”“靈氣”“正氣”,增強學生體質。
“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學生才能成長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曹攀表示。為了更好地落實課后服務工作,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八里湖一小采取“基礎模塊+特色社團”服務形式,滿足不同學生的多樣化發展需求。同時,該校堅持把思想作風建設擺在首位,通過廣泛宣傳,讓教師們學習身邊的先進思想和先進事跡,提高師德認識,激發師德情感,建設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有效地促進良好師德的形成。
“雙減”工作的主陣地在學校,但離不開家長和社會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從2019年建校伊始,該校就通過召開家委會、家長會等方式加強與家長之間的交流溝通,并請家長及社區代表走進校園,熟悉學校生活,參與學校管理。“學校、家庭、社會協同教育”模式使得各方教育優勢得到有效整合,令學校與家長及社區間的溝通更加密切。
如今走進八里湖一小,不僅會被它小而精的環境吸引,更會被師生身上散發出的精氣神所感染。這一切,都是曹攀和師生們共同努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