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九江市八里湖新區第一小學
創辦于2019年的八里湖新區第一小學(以下簡稱“八里湖一小”),建校初期,各種問題頻現,給老師們的課堂教學、班級管理帶來諸多困擾。為解決這一難題,學校多措并舉,同向發力。最后發現,無論是入學適應教育還是文明禮儀教育,無論是行為規范教育還是思想品德教育,都指向了“正”的教育。該校現任校長曹攀表示,兒童時期養成的習慣就像人的天性一樣難以動搖?!吧頌榻逃ぷ髡叩奈覀儯瑧撛陉P鍵時期以正當、正確、正面的內容和方法教育蒙童?!贝撕?,八里湖一小以“蒙正教育”為核心,通過科學、系統、符合學生成長規律兼顧個性發展需要的教育教學活動,讓學生心正、 言正、 行正,引學生直行正道,育學生純正品質,促學生全面發展。
“正”課堂,彰顯創新本色
“課堂是教書育人的主陣地,教育理念的實現與踐行,歸根結底都不能脫離課堂。”曹攀表示。八里湖一小的“正”課堂,其根本在于用正確的價值觀來統領課堂,給人以“正氣”的熏陶和引導。近年來,該校不斷深入推進課程改革,開設了人文與社會、科技與創新、藝術與欣賞、勞動與生活、體育與健康五大板塊特色課程,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人文素養是一個人思想品質的基礎。八里湖一小開設了硬筆書法、軟筆書法等書法課程,用漢字講解中國文化,展現中國人獨特的思維能力,讓孩子受益;同時開設了課外閱讀、演講與口才課程,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知識,構建起學生正確的世界觀、社會價值觀與人生觀,增強學生對和諧社會和世界和平的意識。
創新放飛夢想,科技賦能未來。圍繞“做中學”“學中樂”“樂中智”的課程理念,該校開設了科學小實驗、少兒編程、航模、機器人等課程,讓學生像接觸好玩的游戲一樣接觸科技。老師化枯燥的說教為有趣的實驗活動,帶領學生在課程中開啟一次又一次神秘的旅行,無形中加深學生對科學知識、自然世界的探索欲望。“在課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同時通過實踐探索,培養了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曹攀說道。
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學生認識周圍世界、表達情緒態度的獨特方式。八里湖一小充分挖掘和利用藝術本身的獨特魅力,開設了古箏、民族舞、街舞、美術等藝術類課程,鼓勵學生進行藝術創作,為他們提供了自由發揮想象力的空間,培養了學生的表現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與此同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勞動,珍惜生活,該校開設了陶藝等課程,培養學生愛勞動、勤動手的能力。同時充分利用節日設置相關課程,例如端午節開展“編蛋兜繩結”活動,在課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另外學校積極引導學生開展體驗式學習,通過參觀博物館、工廠、農場等地,讓學生親身體驗實踐應用和實踐技能,在實踐中學習,培養了問題解決能力和應用知識的能力。
此外,該校引入陽光體育、快樂體育教學思想,確保學生每天在校體育鍛煉時間不少于1小時,除了一周三至四節的體育課,學校每天還設置了大課間,以課程化的形式開展,上午40分鐘,下午20分鐘,重在展現學校少年之 “神氣”“精氣”“靈氣”“正氣”,增強少年之體質。
“正”德育,凝練辦學特色
“蒙正教育”作為一種辦學理念,是對 “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校本詮釋與個性實踐。八里湖一小的“正”德育,根植于中國經典文化和紅色文化,以古往今來的道德模范為價值標桿,主張德育和學科課堂深度融合,聚焦紅、藍、橙、綠、紫“五色”主題,精心組織主題教育,用心謀劃儀式教育,以“信仰紅、科技藍、文明橙、環保綠、青春紫”為主線,打造特色活動品牌,引領廣大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每天午休后,學校的校園廣播里,《紅色故事會》專題節目準時開播。這時,一些原本在校園里嬉戲的學生會安靜下來聽廣播。同時,學校注重將紅色文化引進校園,帶進課堂,注入學生心靈。該校還注重將紅色教育與“少先隊建隊日”等大型主題活動有機融合,少先隊員以合唱等形式,演繹紅色經典,賡續紅色血脈,寓學于演、寓學于畫,讓紅色教育“動起來”“活起來”,成為隊員看得見、摸得著、能感受到的“身邊歷史”,讓紅色精神浸潤整個校園。值得一提的是,該校以“行前思、行中研、行后悟”為課程實施模式,以“紅色傳承”為主題,按照參觀、走訪、實踐三個層面開展“趣研學”,進一步豐富活動形式。
為激發青少年科學興趣,該校在校外以“科技藍”為主題開展“趣研學”課程,引導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科技館、博物館等了解科技的發展歷程,認識基礎科學、應用技術和現代科技,孩子們在動手操作中體驗科技樂趣。
在學校校園里,有一片長得郁郁蔥蔥的菜園,是學生自己開墾種植的。曹攀介紹,學校按照“以勞啟智,以勞樹德,以勞育美,以勞賦能”為主線思想,從日常性勞動、生產性勞動和服務性勞動中的知識、技能與價值觀三方面開展豐富多彩的勞動教育,引導學生開展蔬菜的栽種、除草、采摘等實踐活動,讓學生親歷自己播撒的種子經過精心呵護后慢慢長成豐碩果實的過程,打造“沉浸式”勞動體驗課堂,進而擴展到班級綠植角、家務勞動、社區公益活動等,讓勞動成為紅領巾新時尚。
保護環境,綠色“童行”。該校積極開展創建綠色校園,通過綠色文化教育,深入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垃圾分類、保護河湖、光盤行動,積極保護和建設綠色家園,倡導綠色消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此外,依托地域的古色古韻,該校系統開發“綠色生態”主題“趣研學”課程,走進綠色鄉村,體驗生態文明。在海廬茶博園了解“茶文化”,在廬山西海實踐生態游。通過一系列活動,促進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深度融合,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正”教師,涵養育人底色
在“蒙正”理念的引領下,八里湖一小通過制度化研修、教師品牌打造等形式,構建“雅正”教師發展課程,致力打造一支“師德正、境界遠、言行雅、學識高”的高素質教師團隊,促進學校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
針對教齡三年以內的新教師,該校踐行“一年起好步,二年具雛形,三年出師門”培育方式?!耙荒昶鸷貌健奔赐ㄟ^入職培訓(包括師德師風、信息技術、心理健康、教學常規等)、新教師亮相課、師徒結對聽課、青藍工程賽課等方式,使新聘教師了解基本的職業素養和崗位工作技能要求,盡快適應教學工作崗位;“二年具雛形”即經過“培訓學習、青藍工程二次賽課、參與課題研究”等環節的訓練,能夠獨立開展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三年出師門”即通過“教師基本素養考核、青藍工程三次賽課”等活動,具備扎實的思想政治素養和較為嫻熟的教學基本功,能獨立開展教育科研工作,具有開拓意識、創新精神。
而后,通過“教師素養考核、教育理論學習、教學實踐研究”等方式,促進青年教師從普通教師向專業教師成長?!敖處熕仞B考核”包括八個一考核和一年一度的“蒙正杯”青年教師素養大賽。八個一考核即寫一筆好字(毛筆、鋼筆、粉筆)、說一口標準普通話(英語老師說一口純正英語)、每月讀一本教學理論著作、上一堂公開課、寫一篇高質量論文、參與磨一堂課、參與一個課題研究、獲得一個獎項?!敖逃碚搶W習”包括線上和線下兩種學習方式,主要學習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國內外最經典和最先進的教育學理論,新課標研究性學習等?!敖虒W實踐研究”包括主持課題研究和項目化學習研究。
骨干教師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中堅力量,是推動學校發展的重要動力。該校通過“專家引領、觀摩研討、示范輻射”等方式,促進教師從專業教師向骨干教師成長?!皩<乙I”主要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針對骨干教師專門展開培訓和專題講座,促進骨干教師卓越化發展。“觀摩研討”指搭建展示平臺,通過“同課異構”“專題課型”等課例展示,進一步提升骨干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笆痉遁椛洹敝笇W校搭建交流平臺,骨干教師通過“送教下鄉”“跨區交流”等方式,展示教學成果,擴大教育影響力。
班主任管理課程是教師發展課程的重要內容,在班主任的管理和培養方面,該校堅持“班主任例會、班主任培訓、班主任分享”的培養模式,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提高德育隊伍的育人水平。“班主任例會”包括班主任日常管理、班會晨會開展情況等?!鞍嘀魅闻嘤枴敝饕ㄟ^每月組織一次專題培訓,促進班主任專業成長?!鞍嘀魅畏窒怼敝饕ㄟ^班主任沙龍的形式,組織班主任讀書、工作經驗交流會,為班主任提供交流學習的平臺,達到了相互交流、共享班級管理經驗的目的,促進班級工作的高效管理。
“我校為教師隊伍的成長提供專業化量尺,在教師評價方面不單以教學成績評價,而是從德、能、勤、績、專等多個維度進行評價,引導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統一、言傳與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與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與學術規范相統一?!辈芘时硎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