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尖銳濕疣患者以電離子與5-氨基酮戊酸(ALA)光動力聯合治療對其免疫功能、炎癥因子的影響研究。方法 遴選濟寧市皮膚病防治院120例尖銳濕疣患者展開回顧性研究,選取時間范圍是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依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將其分成對照組與研究組,且每組收入患者60例,對照組患者以電離子治療,研究組行電離子聯合ALA光動力治療,系統分析兩組的臨床效果、免疫功能指標、炎癥因子、疣體清除率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 治療后,對比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標、炎癥因子改善情況更佳(Plt;0.05);治療后,對比于對照組,研究組的臨床效果顯著較高(Plt;0.05);治療后,對比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的疣體清除率顯著較高(Plt;0.05);治療后,研究組與對照組相對比不良反應率更低(Plt;0.05)。結論 電離子與ALA光動力聯合治療尖銳濕疣其臨床效果較高,積極改善免疫功能指標、炎癥因子,增加疣體清除率,減少不良反應,建議臨床積極學習、應用。
【關鍵詞】電離子;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尖銳濕疣;免疫功能;炎癥因子
中圖分類號:R7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3.20.00.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3.20.020
目前臨床采用多種方式治療尖銳濕疣,例如激光、冷凍及外用藥物等,由于尖銳濕疣皮損中存在肉眼無法識別的亞臨床潛伏感染,采用傳統治療方式不易被清除,使得尖銳濕疣復發率逐年上升[1]。電離子作為治療尖銳濕疣患者的主要方式之一,治療時使用針頭針刺患者的疣體組織,導致針頭與組織之間形成良好的電場,電場作用后將大量的氣體分子及時分離,不斷產生3 000 ℃的等離子體火焰,使得疣體組織逐漸發生氣化、凝固、壞死等現象,從而進一步將疣體消除。5-氨基酮戊酸(ALA)光動力是一種新型化學法,治療原理為將光敏劑外敷,使藥效逐漸滲透到皮損組織,治療避光后照射特定波段可逐漸將疣體組織清除。現如今,臨床多使用電離子、ALA光動力療法進行治療,單獨應用效果一般[2]。本文抽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濟寧市皮膚病防治院治療的120例尖銳濕疣患者分別以不同治療方式方案探究,具體細節如下陳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濟寧市皮膚病防治院收治的120例尖銳濕疣患者,依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將其分成對照組、研究組。研究組(60例),男女例數分別為20例,40例;年齡21~62歲,平均年齡(40.36±8.58)歲;病程范圍1~6個月,平均病程(3.25±1.24)個月。對照組(60例),男女例數分別為21例,39例;年齡22~63歲,平均年齡(41.48±9.33)歲;病程范圍1~5個月,平均病程(2.98±1.19)個月。系統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與病程),提示數據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得到濟寧市皮膚病防治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研究。納入標準:①經各項實驗室檢查,符合《中國尖銳濕疣臨床診療指南(2021完整版)》的診斷標準[3];②治療與護理依從性良好;③完善的病例資料;④無相關器質性病變。排除標準:①嚴重精神異常、認知功能嚴重障礙患者;②重度肝、腎功能障礙患者;③嚴重心肺功能異常患者;④光治療過敏患者;⑤伴有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實施電離子治療,選用電離子儀器進行治療,局部浸潤麻醉后之后將疣體清除。研究組行電離子聯合ALA光動力治療,選用提供的光動力激光治療儀(武漢亞格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型號:TF-6003B)進行治療,波長設置為633 nm。而后,選用提供的ALA(上海復旦張江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0027,規格:118 mg/支),將電離子接通后配制新鮮5-氨基乙酰丙酸溶液(20%)涂抹到疣體殘端和周圍正常皮膚,借助塑料薄膜封包,將光照密度設置為100 J/cm2,光斑直徑設置為1~2 cm,全部覆蓋,設置每一部位照射時間是20~30 min。涂藥封包藥物之前需將大小便排凈,特制激光光纖外套小導管插入尿道,1次/周,持續治療4次。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效果:治愈:治療后,患者的疣體完全脫落, 醋酸白試驗提示為陰性,治療后3個月未見復發;顯效:患者在治療后部分疣體明顯改善,未見新生疣體發生,醋酸白試驗提示為陰性;無效:治療后,患者的疣體未見脫落,醋酸白試驗提示為陽性,治療后3個月有復發現象。總有效率=治愈率+無效率。②免疫功能指標(CD4+、CD8+與CD4+/CD8+):治療前后3個月抽取兩組患者5 mL空腹靜脈血靜置,抽取其中2 mL借助流式細胞儀(賽默飛世爾科技生命科學,型號:Attune NxT)對外周血免疫功能指標CD4+、CD8+ 與CD4+/CD8+進行檢測,記錄最終的平均數。③炎癥因子:將檢測免疫功能后剩余的3 mL靜脈血借助離心機(杭州聚同電子有限公司,型號:DT5-3)進行離心,設置轉速為3 000 r/min,設置時間為15 min,取血清后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對炎癥因子指標IL-6、IL-8、TNF-α水平進行檢測,詳細記錄兩組的相關數據。④疣體清除率:清除率=[疣體清除數/60]×100%。⑤不良反應發生率:統計兩組患者治療后出現劇烈疼痛、感染及淺表瘢痕等不良反應,合計總發生率,記錄最終的數據占比即可。
1.4 統計學分析 上述數據結果均選用SPSS 22.0統計學處理軟件進行評價,計數資料用[例(%)]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 對比兩組臨床效果,研究組總有效率(96.67%)顯著高于對照組(8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CD4+較對照組高,CD8+與CD4+/CD8+較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炎癥因子IL-6、IL-8、TNF-α顯著較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疣體清除率比較 對比兩組疣體清除率,研究組(98.33%,59/60)顯著較對照組(83.33%,50/60)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107,P=0.004)。
2.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研究組(2.33%)較對照組(15.00%)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4。
3 討論
尖銳濕疣的主要發生部位為外陰、生殖器及肛周等,發病后會使得上述部位出現突起、尖刺狀丘疹。該病的主要傳播途徑為性接觸,部分患者也會因為污染物被間接傳染。主要病原體為HPV,健康人群與感染者出現性接觸時感染者會將帶有病毒的顆粒脫落上皮侵襲健康人的上皮裂隙,引發感染。當病毒進入人體后會在基底層角質中潛伏,形成大量的細胞,在表皮復制之后直接進入細胞核中[4-5]。若發生細胞分裂,病毒不斷繁殖,進而部位皮膚黏膜部位出現大小不一的疣狀皮損[6-7]。
電離子可進一步將大疣體消除,效果顯著,但是對皮損范圍大、角化分明的尖銳濕疣患者治療效果低下,若臨床治療不徹底疣體會容易出現復發現象[8-9]。ALA是一種內源性生化物質,外敷之后可選擇性吸收ALA,細胞內可利用ALA脫水酶與酶促逐漸轉化成為高度光敏活性原卟啉Ⅸ(PPⅨ),使得疣體發生化學反應,提供大量的光敏劑[10-11]。另外,使用特定波段進行光照,進而產生各種活性氮,抑制過度增生細胞組織,對細胞組織中的生物大分子進行選擇性抑制,導致異常增生活躍細胞發生不可逆破壞,進而使得細胞逐漸凋亡,將去疣體組織徹底清除[12-13]。因此,電離子與ALA光動力療法聯合治療尖銳濕疣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副作用較小、復發率較低等優點,特別是針對疣體較大的尿道口與肛周等處尖銳濕疣,被視為最優的治療方法[14-15]。
本研究數據顯示,對比兩組臨床效果,研究組高于對照組,表明電離子聯合ALA光動力治療尖銳濕疣患者可積極提升患者的臨床效果。治療后,研究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CD4+較對照組高,CD8+與CD4+/CD8+較對照組低,表明電離子聯合ALA光動力治療尖銳濕疣患者可顯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炎癥因子IL-6、IL-8、TNF-α較對照組低,這表明電離子聯合ALA光動力治療尖銳濕疣患者可積極減輕其炎癥反應,進而加速其盡快康復。對比兩組疣體清除率,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研究組低于對照組,這充分表明電離子聯合ALA光動力治療尖銳濕疣患者可進一步清除疣體,治療后積極減少劇烈疼痛、感染及淺表瘢痕等癥狀。潘慧仙等[16]文獻數據與上文數據結果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表明電離子聯合ALA光動力治療尖銳濕疣患者具有顯著的優勢。
總結上述研究數據得出,電離子聯合ALA光動力治療尖銳濕疣患者可顯著提升其臨床效果,積極改善免疫功能指標、炎癥因子水平,增加疣體清除率,減少不良反應,建議臨床積極學習、應用。
參考文獻
侯冰, 馬軍格, 李輝霞. 氟尿嘧啶、干擾素聯合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對尖銳濕疣患者可溶性白介素-2受體、白細胞分化抗原-1a水平的影響[J]. 中國性科學, 2021, 30(12): 137-140.
張蓮, 黃敖, 羅宏. 棒狀光源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聯合微波治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陽性肛管內尖銳濕疣的療效觀察[J]. 中國性科學, 2021, 30(6): 128-131.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 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 中國康復醫學會皮膚性病委員會, 等. 中國尖銳濕疣臨床診療指南(2021完整版)[J].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21, 35(4):16.
李艷嫦, 曾寶婷, 鄭智心, 等. 二氧化碳激光聯合光動力療法對肛周尖銳濕疣患者人乳頭瘤病毒載量的影響[J]. 臨床皮膚科雜志, 2021, 50(3): 143-146.
吳偉棋, 楊娟, 盧秀儀, 等. 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尖銳濕疣患者的療效觀察[J].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20, 20(7): 4-5, 35.
賀迎霞, 張慶田, 王冬梅, 等. 重組人干擾素α-2b凝膠聯合ALA-PDT療法對尖銳濕疣患者血清T細胞亞群、GM-CSF水平變化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性科學, 2019, 28(1): 127-131.
白美玲. 對接受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治療的尖銳濕疣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的效果探究[J]. 當代醫藥論叢, 2019, 17(21): 280-281.
干娜, 王耀斐, 藺兆星, 等. 重組人干擾素α-2b注射液聯合ALA-PDT療法對尖銳濕疣患者外周血CD4+/CD8+水平及預后的影響[J]. 中國性科學, 2019, 28(10): 128-131.
吳洪波. 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與液氮冷凍療法治療尖銳濕疣的臨床效果[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9, 4(25): 63-64.
郭曉蘭, 何家俊, 傅美芹. 二氧化碳激光聯合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肛周尖銳濕疣療效觀察[J]. 皮膚病與性病, 2019, 41(4): 513-515.
王是, 蔡光輝. 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聯合CO2激光治療難治性尖銳濕疣的臨床研究[J]. 中國性科學, 2019, 28(7): 141-144.
顧麗群, 任祺, 朱周, 花卉.CO2激光聯合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難治性尖銳濕疣的臨床研究[J]. 中國性科學, 2019, 28(4): 140-143.
張瑩. 胸腺肽聯合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對尖銳濕疣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的改善作用探討[J]. 中外醫學研究, 2019, 17(6): 21-23.
楊戈, 崔凡, 謝震, 楊建文, 等.5-ALA光動力聯合高頻電治療外陰尖銳濕疣男女患者治療次數和治療周期差異分析[J]. 四川醫學, 2019, 40(3): 249-252.
王晶, 楊曉林, 王張麗, 等. 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聯合咪喹莫特治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合并肛周尖銳濕疣的效果[J]. 中國醫藥導報, 2019, 16(8): 124-127.
潘慧仙, 李軍華, 諸靖宇, 等. 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治療復發性尖銳濕疣的療效觀察[J]. 浙江醫學, 2019, 41(7): 686-687, 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