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分析桂商精神與“五級進階”的內在聯系,論述將桂商精神融入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三個商咖小鎮的路徑,以彌補目前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提升學院創新創業教育的成效,引導學生從“校園人”向“職業人”轉變。
【關鍵詞】桂商精神 商科院校 五級進階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36-0158-04
廣西簡稱“桂”,“桂商”一般指廣西商人,在其發展的歷程中,逐漸形成的經商理念、行商準則和價值導向被稱為“桂商精神”。“桂商”既有商人共有的特點,又有其獨特典型的氣質,逐漸形成“吃苦耐勞、敢闖敢創、樸實親和、開放包容”的桂商精神。作為以培養適應現代商務事業發展需要的國際化應用人才為宗旨的國家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打造獨具特色的“校內小鎮、校外小鎮、云上小鎮”三個商咖小鎮人才培養體系。將桂商精神融入三個商咖小鎮的創新創業教育,有利于提升商科院校教學成效,提高商科院校人才培養質量。以下,以學院為例,闡述桂商精神與商科院校“五級進階”的內在聯系,并提出了將桂商精神融入“三個小鎮”培養體系的途徑。
一、桂商精神與商科院校“五級進階”的內在聯系
曾強著《桂商》一書在第三章“桂商的文化特點”這樣歸納桂商的特點:一是外向型特征,從事跨省和跨國貿易;二是水文化特征,主要從事航運業、貿易與加工業;三是競爭性特征,富有冒險精神,無懼市場競爭;四是群體性特征,具有誘發性,形成商幫。這是桂商精神形成的基礎。經過長期的歷史沉淀,桂商在商業經營和創業實踐中形成了吃苦耐勞、敢闖敢創、樸實親和、開放包容的桂商精神與文化特質。
“五級進階”是學院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學習規律、企業參與度、社會需求等將實踐教學劃分成五個階段,設置“職業認知期(商萌咖),模擬實訓期(商小咖),實戰演練期(商戰咖),頂崗實習期(商大咖),升華錘煉期(商名咖)”,形成“五級進階”式的實踐教學體系(見圖1),開展校企合作、商學結合,使工作過程與職業能力養成過程有機結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在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向縱深發展、持續增強經濟發展韌性和內生動力的今天,桂商精神內涵因其富有蓬勃的生命力和與時俱進的特質再次引起廣泛關注。
(一)桂商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敢闖敢拼的勁頭與“五級進階”的目標高度契合
廣西地貌總體為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直到20世紀30年代末廣西才開始修建鐵路。在交通不便的年代,廣西的邊境貿易大多靠肩背手提,人們要與惡劣的自然地理環境作斗爭,造就了“桂商”吃苦耐勞的品格。比如地處大石山的天等縣人民沒有“等天吃飯”,而是發揚艱苦奮斗精神,鑄就了“天等人民不等天”的性格特征,正是桂商人吃苦耐勞、敢闖敢拼的創業精神的寫照。
創業是一個從無到有的創造過程,其中必須經歷創造的艱辛。商科院校的學生,要開辟一條新路,融入創業浪潮中。不管是返鄉創業還是開展互聯網創業,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這就要求學生不僅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而且要有敢闖敢拼的韌勁。“五級進階”參照“分層次、分階段、立體清晰”的目標體系構建,其中目標依照螺旋式上升的邏輯設計,體現了心理學中的“摘蘋果理論”,即學生可以明確目前所處的階段,以及下一階段要努力的方向以及目標。在完成“五級進階”的過程中,學生吃苦耐勞、敢闖敢拼、“跳起來摘蘋果”的意識品質得到培養,并能以此增強創業心理素質,使他們面對困難挫折時依然勇猛直前,從而提高創新創業的成功率,為社會進步做出更多貢獻。
(二)桂商樸實親和的態度和開放包容的胸襟與“五級進階”培養人才理念不謀而合
創業需要考量多方面的因素,僅憑一個人的力量往往難以成功,多需要依托團隊的力量,這就要求創業者具有一定的團隊協作能力,既要有樸實謙遜、待人處事溫文爾雅、不頤指氣使、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親和力,又要有開放包容的胸襟,施以“征遠來近、廣納賢才”之謀,廣集人才,善用人才,才能形成合力。學院“五級進階”倡導以禮為核心的商本文化、以仁為核心的商道文化、以信為核心的商魂文化,構建以“三商”為核心的校園文化體系,培養具有職業底色、創業本色、國際特色的商貿人才,這樣的人才培養理念與桂商樸實親和的態度和開放包容的胸襟不謀而合。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商科院校不僅要開展理論知識的教育、重視提高學生的技能以及綜合素養,而且要加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比例,提升學生的社會服務能力。社會服務能力的提升,需要與之相匹配的意識和精神品質。“五級進階”培養模式中的每一階段,都強調樸實親和的學習態度、開放包容的胸襟和海納百川的團隊精神,強調先做人、再做事,在培養理念上兩者不謀而合。因此,桂商精神融入“五級進階”之中,具有價值引領、養成商業智慧、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促進協同合作、強化社會責任擔當等現實意義,能有效指導“三個小鎮”實踐工作的開展。學院作為以培養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商貿人才的主力軍,更應審時度勢,將桂商精神融入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當中,傳承、發揚桂商精神,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二、桂商精神融入“三個小鎮”的路徑
為打通創新創業教育鏈條,匯聚創新創業資源,不斷提升學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學院打造獨具特色的“校內小鎮、校外小鎮、云上小鎮”三個商咖小鎮人才培養體系,其中校內小鎮包括商咖小鎮基地、大師工作室、校內實訓基地,校外小鎮包括校外實習企業、校企合作基地,而“云上小鎮”即云端學習資源、技能訓練平臺、技能競賽平臺。筆者認為,“三個小鎮”是“五級進階”的核心和關鍵以及具體體現,抓住了“五級進階”的著力點,抓住人才培養的關鍵,確立了新時代背景下學院培養人才各項工作的方向、重點,使商學院在推進“五級進階”過程中重點更加突出、方向更加明確、思路更加清晰。為學生創新、創意、創業指明了方向,切實提升學生在校期間創業能力和實踐技能,也為體驗“桂商”搭建了可供實踐的平臺。
(一)將桂商精神融入“校內小鎮”
桂商精神融入學院“三個小鎮”是需要長期堅持的系統工程,因此校園文化的建設與熏陶就尤為重要。學院圍繞“商”字做文章,建設桂商文化園,運用實物展示、多媒體影音教學、現場教學、項目體驗等方式,讓學生通過體驗式學習直觀感受桂商文化,培養學生營商特質;學院立足學校長遠發展和建設總規劃,依托校區地形、地貌,做好校區自然景觀、綠色景觀和人文景觀的整體規劃和建設,打造以桂商文化為主題的景觀名片,將桂商文化融入校園之中;學院以桂商文化為統領,設計學校的文化產品,打造桂商文化長廊,展示桂商的發展史、經營策略、經商之道、成就業績等為主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并積極傳承桂商文化,厚積他們的商業文化底蘊。還可通過校史展館展現從商科院校畢業的新一代桂商的創業事跡,激勵學生創新創業,讓桂商精神成為點燃校園文化新引擎。
在此過程中,學院將桂商精神融入商咖小鎮基地、大師工作室和校內實訓基地,通過實際操作、交流和合作,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和體驗桂商精神,從而培養具備桂商精神的商科人才。
1.商咖小鎮基地
學院在商咖小鎮基地內設立桂商文化體驗中心,展示桂商的歷史、發展和成功案例,讓學生通過參觀和互動了解桂商文化的內涵,同時鼓勵學生在商咖小鎮基地開展桂商特色創業項目,引導學生結合桂商文化開發特色產品或服務;或開展桂商文化交流活動,在商咖小鎮基地舉辦桂商文化主題的講座、展覽、座談會、演出等各類桂商文化活動,讓學生近距離接觸桂商文化的傳承現狀和實際應用,并真實體會桂商精神的獨特魅力;或邀請桂商文化專家、成功企業家等來校舉辦講座,分享桂商文化的精髓和成功經驗,讓學生感受桂商精神的當代魅力,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新思維,提高對桂商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2.大師工作室
學院應邀請桂商企業家和商界精英組成導師團隊,開展大師工作室項目,分享桂商文化和管理經驗,指導學生將桂商精神融入商業實踐。同時在大師工作室開展桂商文化研究項目,通過學術研究和案例分析,深入挖掘桂商精神在商業領域的價值和影響。學院應積極鼓勵大師工作室的導師分享桂商實踐案例,并組織學生參與案例分析和討論,讓學生從實踐中領悟桂商精神的商業智慧。
3.校內實訓基地
學院應緊密結合實際,把桂商精神融入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因此學院在校內實訓基地設置桂商文化創新課程,將這些課程置于學校發展戰略規劃頂層設計,根據社會發展需求以及人才培養的需要,不斷優化專業課程、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將桂商精神融入其中,實現全面覆蓋、層次分明、個性凸顯的創新創業教育,開展具有桂商文化特色的商業模擬實訓,培養學生對桂商精神的應用能力。
學院可將校內實訓基地作為實踐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借助桂商企業的實訓項目,讓學生深入體驗桂商文化的商業實踐。例如,學院積極推進“書香校園”建設,打造“商咖文化”節,做好“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職業教育展”參展、服務及志愿等工作,持續推動“商務禮儀大賽”“中國—東盟電競大賽”“電商文化節”“商咖集市”、百麗運動產品特賣會等商務實踐育人品牌活動。學院還舉辦校園創新創業文化節,通過開展“創業面對面”校友創新創業論壇、“創客大手拉小手”沙龍活動、“零壹書屋”雙創讀書分享會、“零壹創客秀”項目路演等一系列活動,激發大學生的創業熱情,讓學生通過實踐找到屬于自己的創新創業模式,為成功創新創業奠定基礎。
此外,學院還可以將桂商文化融入學校相關活動和教育板塊之中,比如開設桂商文化課程,讓學生系統學習桂商文化的歷史、特點、價值觀等內容,讓學生了解和學習桂商文化,培養對桂商精神的認同感;或組織學生開展桂商文化的實地考察和交流活動,促進學生與桂商企業家的面對面交流,形成互動學習的機會。通過多渠道強化學生對桂商文化的興趣和了解,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能力,為他們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將桂商精神融入“校外小鎮”
1.校外實習企業
在選擇校外實習企業時,學院對企業進行深入調研和了解,了解企業的價值觀、企業文化以及是否具有桂商精神,安排學生前往桂商特質明顯的企業實習,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深入了解和感受桂商文化和企業管理模式。在實習之前,學校還可以組織針對實習學生的培訓,介紹桂商精神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接受和踐行桂商精神,將桂商精神融入到實習項目和任務中。在企業實習期間,學院指派一位有經驗的導師指導學生,與學生定期交流,提供反饋和建議,幫助他們在實踐中體驗和學習桂商精神。在實習結束后,鼓勵學生撰寫實習總結并分享他們在實習期間體驗到的桂商精神、學到的知識與技能。
2.校企合作基地
學院與桂商企業共建桂商文化體驗中心,為學生和企業員工提供了解桂商文化的交流平臺,深入交流桂商企業的發展理念和管理經驗。在校企合作基地,學院舉辦桂商文化主題的座談會、講座、展覽等活動,邀請桂商企業代表和院校學生參與交流,營造溝通互動的文化氛圍。學院制訂桂商精神傳承計劃,鼓勵校企合作基地內的師生與企業內部員工進行定期的文化交流與互動,組織企業文化講座、到企業參觀學習等活動,幫助師生和企業員工深入理解和踐行桂商精神。學院為校企合作基地提供優秀的導師資源,這些導師具備桂商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以定期指導、工作坊、實踐項目等形式,幫助師生和企業員工理解和應用桂商精神。
(三)將桂商精神融入“云上小鎮”
學院將桂商精神融入云端學習資源、技能訓練平臺和技能競賽平臺,通過線上學習、實訓和競賽,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不斷踐行桂商精神,體會桂商精神蘊含的價值內涵,讓學生更直接感受桂商精神的現實意義。
1.云端學習資源
學院利用互聯網的便捷,充分發揮“線上創業園”不受時間、空間等限制的優勢,開辟“云上創業園區”。一是開發并提供以桂商文化、商業智慧和商業道德為主題的在線課程資源,讓學生通過云端學習深入了解桂商精神的內涵和意義。二是建立在線桂商學習資料庫,包括桂商企業案例、傳統文化資料、商業經典著作等內容,為學生提供知識獲取的渠道。三是舉辦線上桂商文化體驗活動,比如線上桂商文化展覽、桂商名人講座等,讓學生通過云端平臺參與桂商文化體驗和交流。
2.技能訓練平臺
一是在技能訓練平臺上開發桂商商業模擬實訓項目,讓學生通過模擬桂商企業運營管理、商業決策等活動,培養桂商特有的商業智慧。二是提供線上的桂商文化藝術培訓課程,如桂劇表演、桂商傳統繪畫等,讓學生在技能訓練平臺上學習和傳承桂商文化的藝術技能。三是與具有桂商精神的企業合作,在技能訓練平臺上開展桂商企業實踐項目,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桂商文化的商業魅力。比如依托大學生創客空間、“新學商”校園網上商城,開設“創業精英班”,進行“創業環境、創業操作、創業財務、創業戰略、創業實務”五個模塊培訓,成績合格者,頒發校內結業證,抵扣相應學分,并優先推薦精英班學生項目入駐大學生創業園,組織精英班成員參加全國高校“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等創業比賽,強化和鞏固精英班培訓成果。
3.技能競賽平臺
學院積極主辦或聯辦以桂商精神為主題的技能競賽活動,如商業創新競賽、桂商文化傳承競賽等,鼓勵學生展現商業才華。學院在技能競賽平臺上舉辦桂商文化藝術比賽,如桂商傳統樂器演奏比賽、桂商才藝展示比賽等,激發學生對桂商文化藝術的興趣和熱愛。學院還組織桂商企業案例分析競賽,讓學生通過競賽形式深入研究桂商企業的發展歷程、管理模式和商業策略。
學院根據學生在“三個小鎮”的表現情況,開展“代言桂商”等典型活動評選,每年經過推薦、篩查、網絡投票、專家評審、實地考核和媒體公示等環節,遴選具有桂商精神特質的創業團隊進行獎勵,并給予相應的資金扶持,鼓勵和扶持學生自主創業,為學生創業營造良好的氛圍,并輻射帶動更多學生參與創新創業。
總之,將桂商精神融入學院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學院人才“三個小鎮”培養路徑,有利于彌補目前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短板,提升學院創新創業教育的成效,有助于促進學生從“校園人”向“職業人”轉變。因此,要注重桂商精神與創新創業的融合路徑,將桂商精神注入學生的思想意識中,融入他們的學習、生活與工作,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桂商精神的實質和內涵,并將這一精神力量植入創業的過程中,激發其創新創業的動力、激情和韌性。
參考文獻
[1]張文靜,易永忠.桂商史料的整理及其英譯的思考[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24).
[2]李建平.論桂商精神及其傳承弘揚[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8(6).
[3]杜遠陽.桂商文化融入商學素養培育的探索[J].高教論壇,2017(11).
[4]曾強.桂商[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陸媚(1981— ),廣西桂林龍勝縣人,文學碩士,中級經濟師,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人力資源管理。
(責編 羅異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