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闡述高職院校基層黨建工作質量提升的意義,分析基層黨建工作質量提升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構建“1+3+N”黨建工作機制以幫助基層黨組織理順基層黨建工作重點,疏通基層黨建工作堵點,激活基層黨組織內在驅動力,切實提升高職院校基層黨建工作的成效,不斷提高高職院校辦學治校水平。
【關鍵詞】高職院校 基層黨建 “1+3+N”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36-0068-03
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是做好黨建工作的基礎。高職院校黨組織是全黨基層黨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抓好高職院校黨建工作尤為重要。高職院校黨建工作是新時代發展對人才培養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改進并加強高職院校黨建,提升黨建質量,關乎高職院校為誰培養人、如何培養人及培養什么人的根本問題,能夠切實提升高職院校的辦學質量,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因此,新時代高職院校如何提高基層黨建質量,非常值得研究。要實現基層黨建質量的提升,關鍵在于把準高職院校基層黨建工作的弱項與短板,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探索構建標準化、規范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基層黨建工作機制。
一、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量的重要性和意義
(一)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量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強國必先強黨,強黨重在質量。當前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提高黨的建設質量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和有機組成部分。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不斷提高組織工作質量,為更好地以黨的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強組織保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立意高遠、內涵豐富、系統全面,是一個由多要素構成的知識體系和實踐機制。提高黨建工作質量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需要,又是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歷史和現實證明,高質量發展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又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路徑選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必須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量。
(二)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量是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內在要求
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明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目標是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黨的二十大報告著眼于實現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對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強調要永葆黨的先進性。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既要提高黨的政治建設質量,把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衡量黨的政治建設質量的根本標準;又要提高黨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質量,要完善體制機制,明確黨委(黨組)在決策、執行、監督各環節的權責和工作方式,正確處理黨委(黨組)和其他多元治理主體的關系,堅持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治理機制,推動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真正把各級班子建設成為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還要提高基層黨建質量,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學習宣傳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戰斗堡壘。
(三)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量是履行好強教育首責的迫切需要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世界強國無一不是教育強國,教育始終是強國興起的關鍵因素。建設教育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是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有力支撐,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有效途徑。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單獨成章進行布局,吹響了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號角。我們要建設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必須以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為根本保證,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根本目標。高等職業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在抓好黨建工作上必須有新作為、新氣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刻分析當前職業院校黨的建設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科學回答了加強和改進職業院校黨的建設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對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職業院校黨建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內涵豐富、立意深遠,是新形勢下做好職業院校黨建工作的行動指南。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先后出臺了《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等黨內法規制度,為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中央組織部、教育部等部門就加強高校各級黨組織黨的政治建設,規范高校黨委、院系黨組織及其行政議事規則等提出具體舉措,有效構建了基層管理長效工作機制。職業院校應以黨建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為抓手,創建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黨建工作標桿院系、黨建工作樣板支部等黨建示范點,引領教師黨員在教學科研等方面創先爭優。選優配強各級黨組織書記,實現“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100%覆蓋,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把提升基層黨建質量成果轉化為引領高質量職業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
二、高職院校基層黨建存在的問題
“職教20條”的落實和11項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重點任務的發布,體現了黨中央對職業教育的重視,也體現了對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長期以來,高職院校積極探索基層黨建工作方法,取得不少成效,但依然存在黨建工作抓不住重點、黨建工作不夠規范、組織生活吸引力不夠等影響基層黨建質量提升的問題。高職院校需要深入分析出現的問題,采取有力措施逐項破解。
(一)工作抓不住重點
高職院校大部分黨務工作者是兼職黨務工作人員,隊伍年輕化、有朝氣但缺乏經驗。除了承擔本崗位業務工作,高職黨務工作者還承擔著黨總支或黨支部的黨建工作。隨著精細化管理的全面鋪開,黨建工作在量和質上的要求較往年都有所提升,黨務工作人員普遍感覺心有余而力不足,由此導致個別黨組織出現理不清全年黨建工作任務、工作抓不住重點、突擊補材料等現象。
(二)黨建工作不夠規范
近年來,高職院校持續開展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但建設重點更多的是放在黨員政治活動室建設上,對黨建工作材料的標準化、規范化要求還未具體明確,效果也尚未達到預期。雖然相關黨建部門每年也會為基層黨組織征訂學習用書,然而不少基層黨組織的上報材料還需要經過反復修改、多次完善才能達到上報要求。無形之中,基層黨組織把很多時間都花在了整理材料上,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一些高職院校基層黨組織的組織生活記錄本外形大小不一,影響整體美觀;有的沒有體現黨建文化元素,不利于對黨員開展“無聲”的教育;有的記錄不規范、元素不齊全,不符合記錄要求。一些高職院校基層黨組織黨建考核材料及歸檔材料不完整,導致查閱往年黨建材料時發現很多缺漏,不利于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的延續。
(三)組織生活吸引力不夠
在高職院校中,結合辦學特色、學科專業特點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的力度還不夠大,組織生活形式單一,缺少吸引力。有的黨支部開展組織生活常以念文件、讀通知為主,填鴨式的教育方式不僅沒能讓黨員入腦入心,還讓黨員覺得組織生活是一種應付式的理論學習,只要聽過就算完成任務,導致部分黨員不了解國家的政治大事,個別黨員在撰寫相關材料時沒能及時將黨的最新的理論寫入其中,沒能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推進工作,有時看待和處理問題的政治站位還不夠高。個別黨支部在考量黨員參加組織生活質量時,更多地把關注點放在是否參加活動、出勤率高不高的層面,而往往忽略了黨員學習的效果和黨員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掌握程度。
三、以“1+3+N”黨建工作機制提升基層黨建質量的具體舉措
近年來,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以基層黨組織為著力點,堅持問題導向和黨建創新,探索形成了“1+3+N”黨建工作機制,促進基層黨建質量進一步提升,為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的高質量發展充電蓄能。本文以此為研究案例,通過闡述具體的實施舉措及成效,探討基層黨建“1+3+N”工作機制的構建路徑,以期為高職院校基層黨建工作提供參考。
(一)“1”是指“一頁紙”黨建工作清單,理順“一團麻”
清單以圖表呈現工作目標、工作任務、完成時限、負責人(優先級)。根據學校黨委黨建工作要點,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發展黨員計劃、基層黨組織考核細則等,采用“一頁紙”項目管理法編制黨總支、黨支部年度“一頁紙”黨建工作清單范本,再由各基層黨組織結合實際進行完善,編制所在黨總支、黨支部的年度“一頁紙”黨建工作清單,解決理不清全年黨建工作任務、抓不住工作重點的問題,為扎實推動各項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基層黨組織“一頁紙”黨建工作計劃》等黨建工作責任清單細化分工、責任到人,支部對照清單逐條銷號,確保各項任務全面完成。
(二)“3”是指清單化設計3套“實務范本”,厘清一本“糊涂賬”
一是梳理1套基層黨組織常用的文書模板,內容涉及基層黨組織換屆請示、增補委員請示、談心談話記錄表、民主評議黨員登記表等,并通過學校官網進行“云”分享,為年輕黨務干部開展工作提供了參考借鑒。二是編印1本“合四為一”的《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記錄本》,用于黨總支會議、黨政聯席會議、黨支部組織生活、黨小組組織生活記錄,記錄本包含黨組織基本情況登記表、記錄清單及要求、記錄目錄、記錄內容、應知應會等五個方面,既規范了各類黨建會議記錄,又為黨員提供了學習黨建應知應會的便利。三是整理1份《黨組織“活頁”黨建檔案》,將各類黨建會議記錄以外的黨建材料按“制度文件”“計劃總結”“黨員管理”“榮譽成果”四個模塊,從年初整理收集材料到年底匯總編印,實現閱覽《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記錄本》《黨組織“活頁”黨建檔案》就能了解黨組織情況,化零為整,有效提高了工作質量,解決了黨建工作不夠規范的問題。
(三)“N”是指梳理全年黨日主題清單,激活“一潭死水”
一是結合工作崗位,組織開展承諾踐諾活動,激發黨員立足崗位勇擔當的責任感。二是結合清廉學校建設,以“水”為特色,推出“水育廉花·每月分享一則廉潔小故事”“碧水印初心·讀書分享”活動。三是組織開展“學習強國”答題挑戰賽,營造學習氛圍。四是開展學校“兩優一先”評選表彰活動,挖掘先進典型。五是通過分享入黨心路歷程、贈送合影照片、贈送“政治生日禮物”、贈送“紅色印記·黨員祝福卡”、重溫入黨誓詞的“五個一”儀式為黨員過“政治生日”,堅定黨員的政治信仰。六是以和園“一站式”學生社區為平臺,通過“朗讀者·二十大報告金句誦讀分享”等活動,引領學生聽黨話、跟黨走。七是以紅色教育基地為載體,講授“情景式”黨課,讓娓娓道來的宣講與生動鮮活的實景展相得益彰。八是運用詩朗誦、情景劇、沉浸式體驗等多種形式講好“立體式”黨課,讓黨課既有思想引領力,又有視聽感染力,把“有意義”的事講得“有意思”,讓黨員喜歡聽、聽得進,讓黨的創新理論真正入腦入心。九是常態化開展“領導干部上講堂”“普通黨員講黨課”“聽老黨員講黨課”活動,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增強黨課的吸引力、感染力。十是按照行政部門、教學單位,設置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黨員突擊隊,有效搭建黨組織和黨員創先載體平臺,組織黨員到學校常駐街道社區、鄉村,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
“1+3+N”工作機制高效集成、同向發力,把基層黨組織優勢切實轉化為推動學校改革發展行穩致遠的動能:黨建“領航”水平顯著提升,學校黨委榮獲第二批“廣西高校黨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創建單位,全校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全面達標,黨建材料更加規范,組織生活從單一、灌輸、封閉轉變為多樣、互動、開放,創新了黨建工作、推進了黨務公開、凝聚了支部力量、發揮了黨員作用;組織“護航”能力明顯提升,涌現出6個“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廣西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廣西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等黨建示范點。黨建助推廣西首輪“雙高計劃”建設在國家教學成果獎、教學大賽、職業技能及創新創業大賽、思政示范課程等方面取得300多項國家級標志性成果,超額完成建設任務,成功入選廣西新一輪“雙高計劃”建設A類建設單位;模范“助航”作用明顯增強,涌現出“水利部脫貧攻堅先進個人”“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自治區優秀教師”等多個自治區級先進典型。黨務工作者從當初不愿干、不會干、干不好、“趕鴨子上架”,到如今開展工作得心應手,成為優秀黨務工作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建工作的難點在基層,亮點也在基層”。抓實抓強高職院校基層黨建工作是高質量推動職業教育的內在要求。構建“1+3+N”黨建工作機制是加強黨的建設的實踐需要,是提高基層黨建實效性和創新性的有效探索。將“1+3+N”黨建工作機制運用到高職院校基層黨建工作中,結合辦學特色、專業特點,拓展實施路徑、充實工作內容、創新工作方式,能幫助黨務工作者成長,提高黨員素質,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使基層黨建工作更有溫度和色彩。
參考文獻
[1]于麗麗.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23).
[2]張晉源,王志強.高職院校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標準化管理創新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2(2).
作者簡介:班麗英(1984— ),廣西鳳山人,研究生學歷,理學學士,講師,研究方向為基層黨建、教育管理、行政管理。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