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
〔摘? ? 要〕? 近些年,隨著幼兒教育的持續發展,不斷深入的教育改革讓幼小銜接方面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新時期,幼兒教師需深層次分析幼小銜接教育問題,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本文從幼小銜接教育現狀分析入手,探討幼兒教師如何利用繪本閱讀助力幼小銜接教育,為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 幼小銜接;繪本閱讀;策略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2023)? 10-0088-03
幼兒繪本作為讀物的一種,其畫面豐富、文字簡潔,寓意深刻,在幼兒教學中,通過閱讀繪本可以將積極的思想傳遞給幼兒,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繪本閱讀教學在幼小銜接教育中的應用,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想象力、滿足其認知需求,還契合幼兒心理特點,進入小學階段之后,如果幼兒遇到問題他們可以利用繪本閱讀所學的知識解決。在組織繪本閱讀時,幼兒教師需選取閱讀材料,通過不同閱讀活動的開展向幼小銜接教育延伸,有機融合繪本閱讀與其他教學內容,有效拓展教學內容,促進幼兒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可見,繪本閱讀實際上就是在小學與幼兒園之間為幼兒搭建了一座橋梁,幫助幼兒更加順利地進入小學階段,從而得到更好的發展。
一、幼小銜接的概念
以幼兒園到小學過渡期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為依據,在進行基礎準備性工作時利用有效的途徑和方法,幫助幼兒更好地適應升入小學之后的生活與學習即幼小銜接。可以從廣義、狹義兩方面來理解幼小銜接的對象,大班幼兒是狹義上的幼小銜接對象,而小學教育與整個學前階段的銜接為廣義的幼小銜接。
綜合眾多學者的研究成果,本文研究的幼小銜接屬于廣義層面的幼小銜接,即小學教育與整個學前階段教育的銜接,借助一系列操作在幼兒園階段為幼兒做好準備工作,幫助幼兒在社會交往與適應、學習能力、行為習慣等方面更加適應小學生活,讓升入小學之后的幼兒可以盡快適應小學生活為幼小銜接的核心所在。本文研究如何使用繪本閱讀為幼小銜接提供助力,即以幼兒升入小學之后閱讀能力、閱讀品質為側重點,為其適應小學階段的閱讀學習奠定基礎。
二、幼小銜接教育現狀分析
(一)幼兒園開展幼小銜接教育的主要形式
1.開展主題活動
為了實現幼小銜接,很多幼兒園會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開展一系列幼小銜接主題活動,比如“你好,小學!”“我要畢業了”等,幫助幼兒更加清楚地了解小學環境、教育內容、進入小學自己應做好哪些準備工作、了解小學學習的基本情況等,將幼兒成為小學生的愿望激發出來,提高他們適應小學生活的自信。此外,部分幼兒園會安排幼兒進入小學參加一系列實踐活動,體驗小學的班級活動,體驗自信,感受快樂。
2.開展幼小銜接講座
部分幼兒園會在大班下學期開展關于幼小銜接的講座活動,這些講座活動的對象主要是幼兒家長,讓他們對幼小銜接重要性有更加直觀的了解,了解幼兒園學習生活與小學學習生活的區別,以便幼兒家長可以更好地配合幼兒園、小學校幫助幼兒度過過渡期。一般情況下,幼兒教師會在講座上將幼兒在幼小銜接階段應做好的準備工作告知幼兒家長,主要涉及社會交往能力、任務意識、規則意識、自理能力等,讓幼兒家長對幼小銜接重要性有清楚的認識,為家長在此階段的一系列育兒活動提供指導。
3.開展參觀小學活動
幼小銜接工作要做好,離不開小學、家庭、幼兒園多方面的配合與重視。為了實現小學教育與幼兒教育的有效銜接,幼兒進入小學適應性教育活動應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以便幼兒可以對小學的生活、學習更加適應。一般情況下,幼兒園會組織幼兒參觀小學,讓幼兒對小學學習有所了解,帶領他們體驗小學課堂教學、參觀小學校園、參觀小學操場等,通過與小學生的交流讓他們更加了解小學學習生活,樹立起適應小學教學活動的自信心,為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二)幼小銜接教育存在的問題
1.幼小銜接教育小學化
我國幼兒教育領域,小學化是一個屢禁不止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幼兒家長曲解了學前教育本真和教育思想急功近利。對于幼小銜接,部分幼兒家長認為此階段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將幼兒知識儲備量提高。可見,推動幼小銜接教育向小學化方向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家長片面的教育觀念。如果不能夠及時地糾正幼小銜接教育小學化問題,幼兒的求知欲望、興趣就會被扼殺,從而對幼兒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2.家園校未形成有效聯結
在幼小銜接教育階段,如果幼兒園、小學、家庭三方之間能夠保持有效、穩定的聯系,形成教育合力,對幼小銜接階段的幼兒發展非常有利。但就幼小銜接教育實際情況來看,家庭與小學、幼兒園與家庭、小學與幼兒園之間的合作有待改善。很多幼兒教師都認可幼小銜接的實施主體為小學、幼兒園、家庭,但很多幼兒家長卻表示幼小銜接主要是小學、幼兒園的事情,家庭在此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不重要。也正是如此很多幼兒家長無法積極地配合幼兒園開展的一系列幼小銜接教育活動,在幼小銜接教育中家園合作、家校合作較差,對幼兒的整體發展不利。
三、繪本閱讀對幼小銜接的現實意義
(一)幫助幼兒提前適應學習模式的轉變
處于3~6歲之間的幼兒,思維模式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游戲是他們的主要學習模式,不成熟的心智發展讓他們在進入小學階段之后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適應性問題。尤其是小學階段與幼兒教育階段學習模式的差異,很多幼兒的適應難度較大。小學教育階段更關注開發學生的智能,利用標準化檢測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具有豐富內容、形象角色和鮮明色彩的繪本,可以很好地將幼兒學習抽象知識與自身認知特點之間的矛盾解決,讓幼兒更加集中注意力閱讀繪本。在幼小銜接教育中應用繪本閱讀,可以讓幼兒更好地適應從圖畫到文字的學習方式,幫助他們做好準備提前適應小學學習模式。
(二)有助于提升幼兒人際交往能力
幼小銜接教育長期以來都將焦點集中在知識結構方面,很少關注幼兒社會性能力銜接方面,這實際上對于幼兒成長是不利的。小學階段教育規模與幼兒階段教育有較大區別,比如在班級規模方面,小學一個班級里的學生數量是幼兒園一個班級學生數量的兩倍左右。這也就意味著在進入小學之后,幼兒的學習環境、人際交往的變化巨大。要想幫助幼兒順利地向小學教育過渡,就必須提升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避免他們的心理因教師批評、同學拒絕而出現問題。大量行為規范、社會性學習的內容包含在繪本中,通過繪本閱讀幼兒教師將提高幼兒的人際交往認知,潛移默化地對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進行鍛煉,確保他們的社會能力得到提升、健康成長。
(三)有效增強幼兒情緒體驗
幼兒繪本中的主角大多數也都是幼兒,不僅年齡相仿,而且行為特征也比較相似。幼兒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同理心,幼兒教師在進行繪本閱讀教學時可以有側重地選擇繪本,更加注重對幼兒心理的調整。幼兒在閱讀繪本時,實際上就是與繪本中所塑造的角色對話,對人物的情感、情緒更加深入地感受,從而學習對不良情緒的處理方法,對即將進入陌生環境的恐慌心理和緊張感有所準備。整體而言,在幼小銜接教育階段應用繪本閱讀,可以有效增強幼兒的情感體驗,讓他們做好心理準備,以便進入小學之后更好地處理負面情緒。
(四)幫助幼兒領悟科學之美
幼兒的思維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神奇有趣的科學現象對于他們有著天然的吸引力,而科學中抽象的概念、復雜的空間、拗口的專有名詞讓他們難以理解。于是我們可以利用科學繪本,以一個又一個生動的故事和跌宕的情節來吸引幼兒閱讀。如《我的身體我知道》生命教育系列繪本,由專業醫學人員把關,保障內容科學嚴謹的同時,插圖中的小人兒將人體中蘊藏的豐富信息串聯起來,帶領幼兒參觀人類的身體深處,讓嚴謹的知識有了活潑的互動,幽默的插圖也讓每條信息都容易理解;《不可思議的蘑菇》以出門采蘑菇的故事形式,介紹蘑菇的形態、種類、分布區域、生長習性以及趣味小知識等內容,語言活潑生動,易于幼兒理解與接受;《青蛙會喝熱巧克力嗎?——動物取暖的秘密》一書中,列舉了十幾種動物的取暖方式,以一問一答的方式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思考,每一個對頁中,左側頁面是想象中的取暖方式,右側頁面是實際的取暖方式,既傳達了正確、嚴謹的科學知識,又不會枯燥乏味。
四、利用繪本閱讀助力幼小銜接
(一)通過繪本創設教學情境
由于幼兒教育階段與小學教育階段學習模式的差異,在進入小學之后很多幼兒難以長時間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甚至還想在課堂上玩游戲,不僅難以提高他們自己的聽課效率,可能還會擾亂正常的課堂秩序。基于此,在幼小銜接階段幼兒教師可以利用繪本閱讀向幼兒傳輸一些知識,這些知識的傳輸主要是文字為輔、圖畫為主的方式。因此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他們的學習興趣也更容易被激發出來,實現對幼兒專注力培養的目的。此外通過繪本故事中的圖畫,幼兒的想象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豐富,對小學階段學習看圖寫話更加有利。
(二)根據繪本設計具體問題
在進入小學階段,幼兒需要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需要他們掌握一定的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因此,在幼小銜接階段幼兒教師可以通過繪本閱讀,來對幼兒思維能力、觀察能力進行培養,確保他們更加適應未來的學習環境。在帶領幼兒閱讀繪本時,幼兒教師需要注意所提問題的設計,如果問題過于復雜或者過于籠統,都不利于幼兒思考。幼兒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特點,有邏輯地設計問題,一方面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繪本,另一方面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將繪本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繪本通過為幼兒講故事的方式啟迪幼兒,一般會利用人物或動物來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讓幼兒在閱讀繪本時與主人公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將幼兒的內心情感激發出來,有利于幼兒未來適應小學學習環境、與人交往。因此幼兒教師可以將幼兒的實際生活與繪本內容聯系起來,讓幼兒在閱讀繪本時情感體驗更加豐富。比如幼兒比較缺乏時間概念,因此在閱讀繪本時幼兒教師可以通過繪本主題的選擇來加強幼兒的時間觀念。比如筆者帶領幼兒閱讀繪本《國王的時鐘》,讓幼兒初步認識時間之后,以限時畫畫的方式來讓幼兒更加清楚地感受時間,加強其時間觀念,對其之后良好習慣的養成非常有利。
在幼小銜接教育階段,繪本閱讀的應用發揮著積極作用,不僅可以幫助幼兒提前適應學習模式的轉變,還有助于提升幼兒人際交往能力、有效增強幼兒情緒體驗。根據當前我國幼小銜接階段教育現狀,建議幼兒教師在日常教學時,通過繪本創設教學情境、根據繪本設計具體問題、將繪本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等措施來加強幼小銜接教育階段繪本閱讀的應用,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更好地適應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習生活。
參考文獻
[1]蔣莉莉.走近圖畫書?走進圖畫書:幼小銜接中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9(3):82.
[2]付冬梅.關于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幾點思考[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1(6).
[3]包文芳.淺析善用繪本閱讀,助力幼小銜接[J].新課程,2020(50):146.
[4]季云.繪本閱讀,助力幼兒成長[J].家教世界,2019(26).
[5]王澤芳.我要上小學啦!:幼小銜接課程[J].幼兒教育研究,2022(2):1-7.
[6]劉源,張志勇.我國幼小銜接政策的歷史演進與展望[J].教育科學,2021(1):83-89.
[7]王春,王曦.淺析善用繪本閱讀,助力幼小銜接[J].學周刊A版,2020(5):170-171.
[8]陳秀成.幼小銜接閱讀指導策略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2):67.
[9]馬淑蓮.讓幼小銜接在繪本閱讀中起航[J].學周刊,2019(35):178.
[10]嚴潔.巧妙運用繪本教育,幼小銜接如虎添翼[J].學周刊,2019(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