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亞龍
摘要:初中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不僅要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數學素養,為其將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文章分析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性,指出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具體策略:營造良好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展合作學習,促進學生思維碰撞;引導邏輯思考,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結合生活實際,拓展學生思維廣度。
關鍵詞:初中數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421;G633.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09-0065-04
數學作為一門對學生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要求較高的學科,在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心理和思維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利用教材內容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1.是提升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
初中生已經有了小學的數學學習經歷,其對數學這門課程并不陌生。但值得注意的是,與小學數學相比,初中數學難度有所提高,對學生個人的學習能力、抽象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均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果學生還沿用小學階段按部就班的方式來學習初中數學,可能會事倍功半。還有些學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熟悉教材內容、背誦數學公式,但在做題的時候卻經常出現無從下手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重點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逐步擺脫按部就班的學習和思考模式,懂得進行逆向思考、舉一反三,進而在數學學習上實現思維創新。當學生掌握了數學課程的正確學習規律和方法以后,其數學學習效率必然會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2.是優化教學氛圍的必由之路
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良好的環境和氛圍都容易讓人感覺到舒適和愉悅,從而極大地激發人的熱情,學習和工作效率也會因此得到大幅度提升。數學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只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降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提高數學教學效率自然也無從談起。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善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從而激發其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但是營造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并非易事,這意味著教師需要將更多的課堂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思考探究、展示自我,這其實也是一個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過程。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優化教學氛圍的必由之路,教師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等對教學方式不斷進行創新,讓學生能夠高度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積極進行思考、討論以及探究等。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而且能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3.是落實生本理念的重要體現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持續推進,生本理念逐漸深入人心,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不能以自我為中心,而應重視和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設計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的過程中,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接受能力出發。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屬于數學教學的目標之一,這就意味著教師在課堂上不能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講課上,而應賦予學生更多展示和表現的機會。從這個角度而言,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過程,其實就是落實生本理念的重要體現。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踴躍發言、提問、討論以及探究,使自身的思維能力得到培養與鍛煉,同時進一步提高自身的課堂參與度。可以看到,創新思維能力與生本理念培養兩者之間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教師采取一系列的教學方式來竭盡全力幫助學生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其實也是在踐行生本理念,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1.營造良好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數學課堂上,教師的面部表情、講話方式以及行為動作可以直接決定課堂氛圍。比如,有的教師上課時表情嚴肅、言語冷漠,學生會感覺到壓抑和害怕,課堂表現欲會有所下降;有的教師上課時表情夸張、語言風趣,學生會感覺到輕松和有趣,課堂表現欲則會有大幅度的提升。由此可見,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參與者,言行舉止直接影響到課堂氛圍。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積極發揮自身的作用去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通過寬松的環境和氛圍來緩解師生之間的緊張關系,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來達到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新課的時候,鑒于學生對新章節的內容和知識還不是特別了解,其對新知識的學習可能會存在陌生感與抵觸感,學習興趣不濃。此時,教師就需要充分發揮引導性作用,通過別開生面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逐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回顧以往學習過的知識內容,讓其意識到這個章節的內容其實跟以往學習過的知識之間存在著關聯,學習難度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隨后,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探索,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找到新舊知識之間存在的關聯,從而消除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陌生感,并盡快投入到新一輪的學習中。值得注意的是,在現實教學中,能夠贏得學生喜愛和尊敬的教師不僅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而且大多平易近人、風趣幽默,即便是在教學時也能讓課堂充滿歡聲笑語。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盡量采用輕松、幽默的語氣進行教學。比如,在講課的時候偶爾穿插一些夸張的表情、趣味動作等,教學語言盡量直白、生動。比如,在講課的時候偶爾穿插一些趣味笑話、方言土語等,通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來最大程度消除學生對數學枯燥無趣的印象,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并充分激發其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此外,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必然會存在知識盲區,如回答不出教師所問的問題等。此時,教師不應對學生進行否定或指責,而應善于利用風趣幽默的語言來化解學生的尷尬,并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盡快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向,使得整個課堂始終處于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始終保持高漲的狀態,其創新思維能力才能不斷提升。
2.開展合作學習,促進學生思維碰撞
創新思維能力依賴于獨立思考,換言之,創新思維能力得以生成的前提是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初中生已經不是年幼無知的兒童了,其開始有了獨立的想法,因此數學教師的教學應側重于引導和啟發,而不是將教材中的所有知識進行事無巨細的講解,要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和探究的習慣。值得注意的是,獨立思考與思維碰撞并不是完全相斥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團體的頭腦風暴可以使個體思維完全突破原有的局限與束縛,獲得更廣闊的思路和空間。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除了鼓勵和倡導學生認真思考、獨立探究外,還應建議和要求學生之間開展小組合作,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來促進思維碰撞,進行更多的探索,不斷拓寬創新的領域和思維的邊界,從而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得到同步提高。
例如,教學“軸對稱”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通過分組合作的形式對“軸對稱”的性質和特點進行分析,在合作探究結束以后,每個小組隨機安排一名代表展示本組的討論成果,看哪一個小組的學習任務完成得最好。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適時參與到小組討論活動中,以了解每個學生的小組討論參與情況,確保合作學習能夠達到預期的目的和效果。又如,教學“平行四邊形”這一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對“平行四邊形的判定”進行分析探究,盡可能找出多種不同的平行四邊形判定方法,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實現互通有無、集思廣益,發揮各自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增加學習探究的廣度、深度,從而獲得更好的數學探究效果。當然,教師要充分發揮分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和價值,就要做好分組工作,在分組時除了尊重學生的意愿外,還要盡可能做到科學與合理,確保每個小組的綜合實力相當。教師要讓小組的學優生去帶動普通生和學困生,從而確保小組中的每一位成員都能參與到合作學習中,揚長避短、取長補短,使他們的思維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調動和創新,最終實現共同進步和提高。總體來看,小組合作有利于促使學生產生分享的意愿和熱情,使他們在分享自己的思路過程中,也從他人的分享中獲得更多思考的方向和角度,進而使自身的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完善和提升,并能夠別開生面地提出一些創新思路。
3.引導邏輯思考,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并不是異想天開、天馬行空,而是必須要有嚴密、科學的邏輯作為支撐,沒有邏輯的創新其實跟幻想并沒有什么不同,對現實生產生活沒有指導性意義,甚至可以說沒有任何存在的必要和價值。數學是一門邏輯學科,這一點學生在做題的時候感受十分明顯,尤其是在做應用題的時候,他們需要詳細列出詳細的解題步驟,通過層層推理和計算來得出最終的答案,這個過程其實就很好地體現了數學的邏輯性。鑒于此,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時要注重學生邏輯思維方面的訓練,通過計算、歸納以及比較等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探究,讓其創新思維更具有邏輯性,從而為自身創新思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邏輯基礎。
例如,教學“二次函數的圖像與性質”這一部分的內容時,為了深化學生對該章節內容的認識,增強其對二次函數性質的把握,教師要求學生先在同一個直角坐標系里畫出y=2x2與y=-2x2的圖像,并讓其對這兩個圖像進行詳細觀察,從中總結出二次函數的基本性質。在學生畫圖思考的過程中,教師應建議學生嘗試從所學過的知識內容出發概括二次函數的性質,確保學生的思考和探究具有一定的邏輯性,而不是憑空捏造的結果。又如,教學“中心對稱”這一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著回顧以往學過的“軸對稱”知識,將兩者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其中的異同點,讓學生能夠清楚地看到不同章節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從而避免在做題的過程中出現思維混亂、搞混知識點的情況。這也有助于幫助學生搭建邏輯清晰、層次分明的數學知識結構,從而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更上一層樓。除此之外,教師在布置數學作業的時候,不必按部就班地布置一些知識點具有重復性的數學題目,也不必布置大量的數學題供學生進行知識鞏固,而應布置一些具有多種不同解題方法的數學題供學生課后進行探究,以此引導學生持續進行邏輯思考,使學生逐步懂得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維創新,學會舉一反三、逆向思考,將所學過的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并在做題的時候靈活進行運用。久而久之,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自然會得到增強,其思維創新能力也會在不斷思考和解題過程中得到提高。
4.結合生活實際,增加學生思維廣度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生活即教育。”無論是小學數學還是初中數學,數學教材中的知識基本上都是來源于日常生活,這也就決定了數學教師在教學時不能脫離現實生活。但是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部分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模式都脫離了學生最為熟悉的生活實際,導致學生在聽課的時候經常感到不知所云,或者是難以在短時間內理解和消化教師所講的知識,從而耽誤學習的進度。甚至有些學生升到初三以后,才完全理解初中數學教材中的知識內容,更不用說培養和提高其創新思維能力了。因此,為了拓展學生的思維廣度,使得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能夠隨著學習的持續深入而快速提升,教師應當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數學教學,通過展現數學的應用性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學習“二次函數的應用”時,大部分學生在學習本章節內容之前只知道買菜、買房等用到的都是加減乘除之類的數學知識,不知道二次函數在生活中的具體運用方式,對于函數在生活中的運用一無所知,所以學習和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此時,教師便可以將函數知識轉換為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問題,讓學生通過具體的生活問題去感受二次函數的內容和價值。如教師給出一道題:“有一家旅館共有45間客房,每1間客房的價格都是198元/天,而且每天都處于客滿的狀態。老板將旅館進行翻新之后,旅館的檔次提高了不少。老板經過調查分析發現,單間客房的價格每增加1元,客房的入住數就會減少2間,請問旅館將價格定為多少,其單日總收入最高?”該問題屬于典型的生活性問題,學生解題的興趣和熱情頓時提高了,紛紛參與到問題探究中。此時,教師再慢慢引導學生嘗試著從二次函數角度去分析和解決問題,使得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拓展,并迅速找到了解題方向和思路。又如,學習“隨機事件與概率”時,學生可能對于“隨機事件”的概念和定義不是特別了解,教師便可以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來幫助學生理解,如“‘明天會下雨’屬于隨機事件,因為明天有可能是陰天或晴天,所以‘明天會下雨’就屬于隨機事件”。經過簡單的講解后,教師就可以將話語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常見的隨機事件,并讓其嘗試著對這些隨機事件的性質和特點進行概括,甚至嘗試著對這些隨機事件出現的可能性進行量化,也就是分析隨機事件出現的概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需要以教材為教學依據,直接結合生活實際開展教學即可,而且會取得比以往更好的教學效果。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再是被動地學習、傾聽和接受知識,而是直接參與了知識產出的過程,不僅使自身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在生活化教學中得到極大的發揮,而且使自身的創新思維能力得到良好的鍛煉。
綜上所述,現代社會對人才的創新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意味著教育改革應當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為價值取向。對于初中數學教師而言,以成績為中心的教學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應當認識到創新思維能力對于提高教學效率、優化教學氛圍以及落實生本理念的重要意義,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主動通過營造良好氛圍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開展合作學習來促進學生思維碰撞,通過引導邏輯思考來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通過結合生活實際來拓展學生思維。這樣,能在優化教學模式的同時賦予學生豐富的數學學習體驗,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素養得到培養,最終促進其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羅芳蘭.淺談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中學課程輔導,2019(13).
[2]趙國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實踐研究[J].天天愛科學,2019(12).
[3]曹亞萍.發展創新思維,培養核心素養———核心素養下的初中數學創新教學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18).
[4]魏然.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J].中學生數理化,2019(01).
[5]魏振柱.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1).
[6]宋曉慧.讓“創新”點亮數學課堂———淺析初中數學“創新”教學的策略[J].中國教師,2019(12).
[7]丁長欽.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成才之路, 2011(03).
[8]白玉峰.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J].數學大世界,2018(11).
[9]勇繼紅.淺談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語數外學習,2013(06).
Explor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ian Yalong
(Tongwei County Huajialing School,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 Tongwei 743305,China)
Abstract: When carrying out teaching work,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impart mathematical knowledge to students, but als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thus improving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literacy, and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and points out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creating a good atmosphere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carry out cooperative learning to promote students’ thinking collision; guide logical thinking and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reality of life, broaden the breadth of students’ thinking.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mathematics;innovativethinking;abilitytraining;cooperative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