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冰 夏吉祥 聞端
實現學生學習畫像的精準繪制,是推進與實施數字化大學生籃球教學的根本目標和宗旨。為此,在數字化籃球教學工作上,需做到三個突破、四個創新,生成五個切實可行的數字化舉措。高校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實施和表現,一實現“物聯網+體育+評價+潛能激發”一體化發展,二實現大學生籃球教學過程與數據的全方位分析,三實現教學行為與學習行為的相互作用與交互,四實現數字教師的專項化培訓與精準化供給,五實現籃球教學全過程的數智化服務。
數字技術賦能教育教學的現實語境中,作為最高學府的高等院校,應把握好時代變局中的各種變量與底層邏輯。根據學生學習與運動的個性化需求,做好最新教育教學技術與傳統教學模式的融合。瞬息萬變的時代變局中,高校要將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物聯網技術等,科學滲透到籃球教學過程,探索適應當下和契合未來發展要求的智能智慧教學模式。以數字化和智慧化功能為導向,打造現代科技與人和諧交互的教學新場域和新場景。
1 數字化大學生籃球教學的三個突破
1.1 突破單項時間壁壘
物聯網技術和云存儲技術在大學生籃球教學中的融入,使得突破單向單時間壁壘成為可能。教師在組織籃球教學活動時,不再高度依賴課堂時間和傳統封閉場域,可在課前引導學生預習理論知識,依托虛擬網絡空間傳遞與共享知識內容。而數字化的大學生籃球教學,突破了單向時間壁壘,教師與學生可跨時空的信息交流與交互,甚至可將教學資料和學習資源存儲在云端,以數字化的形式進行管理和共享。重要的是,各種教學信息的輸入與輸出不再受時間限制,教師可將制作好的視頻課件上傳到在線教學平臺,學生可根據自身需要從云端下載學習資料。
1.2 突破物理空間壁壘
現代教育工具和信息技術的應用,突破傳統大學生籃球教學的物理空間局限,師生可跨越時空限制的學習與交流。而籃球教學中無論是騰訊會議APP,還是各種學習軟件和終端設備的使用,都促使大學生籃球教學突破物理空間壁壘,這是數字化的成果與結果,對教師與學生的交互成果和質量將產生深遠影響。在網絡信號覆蓋的所有場域,都可成為籃球教學和文化交流場所,師生可依托虛擬課堂完成教學任務,并逐漸形成更具有時代特征與特色的教學形態。
1.3 突破現實空間壁壘
數字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的介入,促使大學生籃球教學突破現實空間壁壘,在極度開放的教學空間下,可開發獨特的虛擬器材和教學場景。無論是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還是基于大數據分析的教學設計與活動安排,都不再被限制在傳統的物理空間中,可利用技術手段,將現實映照在虛擬場景中。教師可擺脫現實空間開展籃球教學,以此增強學生學習與交流的體驗性與沉浸感。
2 數字化大學生籃球教學的四個創新
2.1 創新教學評價
基于數字化的籃球教學,教師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數字化評價,不再單一的終結性評價,由此可進一步增強教學評價的智慧性。基于數字化的大學生籃球教學,將在教學評價維度進行深層次創新,對學生學習成果、學習動機、進步空間等進行多維度的數字化評價。教師需明確創新教學評價的價值與意義,其是診斷教學模式運行問題和學生學習問題的重要工具,是提高籃球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必要條件。而教學評價的創新,不是對傳統指標體系的擴充,需設定更加豐富與多維的指標。傳統的指標體系,主要是圍繞籃球知識與技能習得情況,對學生學習質量和教學成效進行評價。對指標內容進行豐富與擴充時,需在知識與技能習得評價基礎上,注重意志品質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評價,保證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和意識形態。教育工作者要根據上述內容,有針對性的創新教學評價的指標體系,并對各個一級指標下的評價內容進行合理的設定與優化。
2.2 創新教學場域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為籃球教學場域的創新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高效的數字化籃球教學,將依托更加開放的場域,如在虛擬網絡和線下實體空間靈活和多樣的組織教學。而學生與教師的互動也不限制在固定的場所,既可在課堂,也可在智慧場館,甚至可根據實際需要轉移到虛擬實踐場域。具體來說,教育工作者應根據大學生籃球教學的課程內容安排,有內在依據和科學原理的設定網絡課程,組織學生在虛擬和開放實踐場域習得課本之外的知識與文化。而教學場域的創新,絕對不能局限于封閉課堂的重新布置,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無限延伸傳統教學空間。虛擬的互聯網平臺,需成為大學生籃球教學的虛擬實踐場域,打破傳統教學時間與空間限制,促使學生形成更加開放和多元的思維模式。大學生籃球教學的數字化,應從轉移教學陣地和平臺為邏輯起點,對傳統的封閉課堂數字化處理。依托數字技術和新媒體技術,創建具有趣味性和交互性的空中課堂,教師可與學生跨時空的交流。
2.3 創新教學內容
技術要素催化下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的創新,必須要生成多種類型的課程內容,不再高度依賴統一教材和課本知識,可將教學過程中的動態信息與網絡視聽資源有機集成與精華凝練,設計多種類型和樣式的理論課程、實踐課程、活動課程、技能訓練課程。而教學內容的創新設計,需做好教材知識內容與網絡視聽資源的融合。教師應根據我國體育事業發展動態,有針對性的從課本之外獲取教學資源,以此達到拓展學生學習視域和豐富知識層次的效果。教學內容設計的豐富性與先進性,直接決定數字化大學生籃球教學的效果與成效。教育工作者應根據學生知識層次與認知架構,對教材中的知識重點與要點科學的數字化轉化,生成不同類型與形態的學習資料。例如,將籃球技能的講解內容設置成立體和生動的視頻課件,這樣學生可在課堂外碎片化的學習與復習,根據視頻中演示的動作要領,不斷的練習運球技能。相較于傳統的文字敘述與語言授課,基于視頻課件的線上教學,可實現可視化和趣味化的學習與互動。
2.4 創新教學形態
數字技術和物聯網等技術的驅動下,促使大學生籃球教學在時間和空間等維度獲得重大突破,以此需積極和深層次創新教學形態。結合大學生籃球教學目標和核心要點,在虛擬網絡和現實空間,分別生成不同的教學方法和形式,實現多形態和多舉措的開展教學活動。教學形態的創新,主要是借助數字技術和物聯網等技術力量,學校可建設數字化和智慧化的籃球教學和訓練場館,在各個區域安裝攝像與監控設備,對學生學習與訓練的過程進行全方位的質量監測與安全控制。教師可利用VR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對學生進行遠程指導與學習服務支持。這樣可不受疫情防控因素的影響,不間斷和高質量的組織與開展大學生籃球教學活動。
3 大學生籃球教學實現數字化的五個舉措
3.1 實現“物聯網+體育+評價+潛能激發”一體化發展
大學籃球教學的數字化發展,實質上是人工智能技術和物聯網等技術升級的產物與成果。基于數字化的大學生籃球教學,需在現代科技的作用下實現“物聯網+體育+評價+潛能激發”一體化發展。物聯網技術與體育教育和籃球教學過程評價的結合,要能豐富課程內容與教學形式,盡最大可能的挖掘與激發學生的潛能。掌握籃球知識與技巧的同時,要保證大學生形成創新意識和開放性思維。而基于數字化的大學生籃球教學,既要能全面提高學生體能體魄水平,還應充分挖掘個別學生的體育潛能與才能,為國家輸送有天賦和優秀思想品質的籃球運動員,這些目標的實現,將成為大學生籃球教學數字化升級的內在動力。而若想推動大學生籃球教學的數字化發展,可構建與實施“物聯網+體育+評價+潛能激發”教學模式,并能開發先進的籃球運動表現分析系統,動態和全過程監測學生學習與競技狀態,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內容與教學節奏。同時高校可根據大學生籃球教學數字化的程度及水平,開發與運行C2運動影像分析系統,對動態中的學生身體機能和生命數據進行精準和全面監測,用以發現和有效處理學生運動過程中的身體問題。而數字技術和物聯網等技術在大學生籃球教學中的運用,必須要增強教學過程與教學行為的智慧性,務必利用科技手段保障學生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學校可開發多種智能產品,如利用智能籃球技能測評系統,對學生不同階段與時期的籃球技能提升情況進行技術測評,更加理性和科學的優化后續籃球教學方案和課程內容。各種科學技術與智能產品的應用,需對大學生籃球教學提速增效、賦能賦魅,促使大學生高效與快樂運動和學習。
3.2 實現大學生籃球教學過程與數據的全方位分析
大學生在籃球教學過程中的思想動態與行為表現分析,是體現教學智慧性與先進的關鍵所在。基于數字化的大學生籃球教學,必須要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進行教學過程評價及能力測評,以此方能體現數字化教學的優越性與科學性。而高校若想真正實現數字化的大學生籃球教學,必須對教學過程和教育數據全方位分析,即跟蹤學生理論學習與應用過程,明確他們是否真正內化吸收籃球知識和相關技能,在實踐或比賽過程中是否能活學活用。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與實現過程中的具體行為表現,判斷他們學習心理和學習動力,以及對數字化教學的認可度與接受程度。在全面開展數字化的大學生籃球教學活動中,教育工作者必須聚焦學生學習與訓練過程,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數字軌跡的跟蹤與剖析,繼而利用技術手段增強需求分析的精確性,以此為依據,進一步優化與完善數字化籃球教學內容與行動計劃。無論是在線下的現實空間組織籃球教學,還是依托虛擬實踐場域觀摩與觀看實戰比賽,都要在教學過程中采集與整合相關數字資源。通過全方位的教學過程與教育大數據分析,精準定位數字化籃球教學目標與優化方向,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和大數據等技術在籃球教學過程中的優越性。
3.3 實現教學行為與學習行為的相互作用與交互
數字技術在大學生籃球教學過程中的強勢介入,需增強教師與學生的交互性,在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間形成良好的相互促進作用。具體表現在,教師可根據學生學習需求與學習過程表現,明確教學設計與實施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整改與優化。學生可根據教師提供的教學方案和計劃,規范和系統的參與到各種教學活動中,且有針對性的虛擬場域空間學習與實踐。而教師作為數字化籃球教學的主導性因素,主要作用是規避學生學習行為的盲目性,若完全以學生為主導,學習與實踐各種籃球知識和技能時,很有可能出現雜亂無序的現象,學習動機和行為也會常常陷入不穩定狀態。為此,需保證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互促進,且能結成和諧的學習共同體。同時,教師的教學思想與學生的學習思想要和諧交互,在數字技術的作用下,增強教學信息的有序流通性,教學主體和客體能相互信任與互為配合,從而有序和有步驟的踐行所有數字化教學行為。
3.4 實現數字教師的專項化培訓與精準化供給
高校大學生籃球教學的數字化發展,需以充足的數字教師為支撐和基礎。基于數字化的大學生籃球教學,應以足量和高質量的數字教師為主導,設計數字化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并能利用現代科技與技術拓展教育教學空間,帶給學生多種與深層的學習及運動體驗。在實際開展籃球教學活動時,不應局限于現實空間中的教學設計與實踐,應根據虛擬空間的運行特點和學生適應情況,生成對應的網絡課程與虛擬實踐課程,為學生線上和線下的靈活交互提供開拓的選擇空間。學校要根據大學生籃球教學數字化發展與運行的實際訴求,專項性孵化對應的數字教師。根據學生數字化學習的個性化需求,匹配以相應的數字教師。而學校所要做的就是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創建開放和優質的學習環境,引領籃球教師深入學習數字技術應用相關的知識,促使他們形成智慧教學能力和信息素養,懂得利用數字技術和物聯網等技術優化教學過程。同時學校要設計科學的籃球教師專業化和現代化發展方案,以此全面提升數字教師的數字化教學水平和能力。未來的大學生籃球教學發展,急需大量優秀的數字教師。為此,學校要協同推進硬件設施建設與軟件建設,打造一個科技感十足的開放學習場域,使籃球教師能全面了解當前的科學技術應用知識和技巧,通過熟練的使用數字技術,增強籃球教學的吸引力與多樣性。基于這樣的一個舉措,促使學校實現數字教師的專項化培訓與精準化供給。
3.5 實現籃球教學全過程的數智化服務
以數字技術和互聯網等技術為手段實現教學時間、物理空間、現實空間的突破后,高校應能為籃球教學提供全過程數字化服務。以極簡科技為主導,增強大學籃球教學的數字化能力,在虛擬與現實靈活切換的交互場域下,需能凸顯教學過程的技術屬性,利用科技要素催化學生學習籃球知識與技能的自主能動性。而大學籃球教學的數字化實現,需做好極簡科技的選擇與應用。根據學生學習與運動的現實狀態,合理的引進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技術,以教育大數據分析為主要依托,個性化和智慧化的組織及開展數字化的大學生籃球教學。高校要與數字化服務商深度合作,將他們定位成服務籃球數字化教學的數字化專家,實現高質量服務數字化教學與數字化管理。而所選擇的極簡科技,需賦能大學生籃球教學過程,依托精準和可靠的教育大數據,明確大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在需求滿足上充分發揮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的作用和價值。高校在實際開展數字化的籃球教學活動時,需實現智能物聯,通過軟硬件一體化發展,生成智慧化的籃球教學理論課程與活動課程。利用極簡科技打造數字化籃球教學課堂,學生可利用VR技術和智能眼鏡進入虛擬場域,學習籃球技能與裁判規則,如此依托新的教學形態,增強籃球教學的多元性與智慧性,大大提高學生參與籃球教學活動的自我效能感。基于數字化的大學生籃球教學,必須通過精準和客觀的教育大數據分析,實現全過程的數字化高質量服務。根據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科學和有針對性的開展數字化教學,并能對各種教學信息進行數字化推送與智能管理。
4 結語
總而言之,基于數字化的大學生籃球教學要充分表現出智慧性與智能性,為學生學習與運動提供良好的體驗和感受。教育工作者要形成良好的信息素養,以優秀的數字教師身份參與到教學設計與實踐活動中。在傳輸知識與技能的整個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和智能產品的作用,促使大學生在籃球技能與知識學習上獲得突破與重大進展,成為具有創新思維和良好身體素質的人才。
(作者單位:海軍航空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