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禎
教育行業往往是國家得以立足的基石,開展教育行業的管控工作往往決定了我國未來的發展水平,尤其是我國現階段正處于教育改革的重要階段,立德樹人的理念逐漸成為了教育行業的主要基調,在這一基礎下開展的初中階段體育教學工作應當重視德育相關信息的融入與滲透,給學生們創造良好的環境,幫助學生們提升自身的綜合水平,促進學生們的穩定發展。立德樹人理念的落實需要學生們遵循相關理念,并且給學生們而提供全面發展的培養任務,確保能夠在提升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同時使學生們的思想水平得到更好提升,本文對此展開了討論。
道德是我國教育行業在新時代發展的必然需求之一,在教育行業的不斷發展下,只有秉持著立德樹人的基本理念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改革工作,才能夠滿足我國新時代學生們的學習需求,讓學生們能夠在參與到初中階段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道德思想水平,讓學生們成為傳承正確道德思想的重要部分,并且還應當尊重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作為道德培養目標的這一身份,鍛煉學生們的自我意志,盡可能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實現立德樹人這一任務得到根本落實。初中階段的教師應當利用起課堂時間,為學生們的德育水平提升創造良好環境。
1 立德樹人思想的重要意義
在學生們學習階段中,最為熟悉的場所莫過于學校。學校作為幫助學生們了解信息與知識的重要渠道,自古以來都是國家重點關注并發展的場所。在初中階段中,學生們已經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可以獨自進行學習,本身就對世界有一定的恐懼。再加上初中本身學生們的思想水平發展并不成熟,各種素養與世界觀都處于構建中的狀態,更是導致了學生們本身并沒有過于強大的是非分辨能力,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于學生并不能分辨知識的正確性,若是接觸到了錯誤的發展方向,那么將會影響到學生的一生。體育這門科目能夠讓學生們在課堂中更多地了解與文化課程無關的知識,讓學生們的知識儲備得到擴充,初中階段學生們本來就對世界恐懼并好奇,幾乎可以說對于新知識來者不拒,若是在這期間留下了錯誤觀念就難以調整了。因此,教育工作者就應當在初中階段通過多種方式為學生們構建起正確的邏輯思想,在不同科目中給學生們灌輸正確的道德思想,尤其是在體育課程中開展教育教學,為學生們開展德育教育打下重要基礎,幫助學生們構建科學的世界觀,杜絕劣質思想影響到學生們的教育教學生活。而這就需要德育教育的從旁協助。而在這一過程中應當考慮通過初中階段的體育教育工作與德育教育相結合,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盡可能的掌握好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才能夠為學生們灌輸正確思想,樹立起道德思想的偉大旗幟,立德樹人,利用榜樣效應,讓學生們向榜樣學習。二者交相融合,相輔相成,最終實現幫助學生們進行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
體育實驗教學這門科目的存在就是為了幫助我國的學生進一步提升自身對于體育的理解水平。在我國的發展中,體育這門科目也逐漸本土化,國家逐漸重視起了對于學生們的體育水平的提升工作。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發意識到讓學生們在實驗的過程中體悟體育的重要意義,尤其是初中階段,學生們通常已經具備了充足的體育理論知識,而開展相應的教育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好的將概念應用于時間工作中,提高學生們的動手能力。而在核心素養的視野下開展體育實驗教學課程更是能夠幫助學生們提高自身的德育水平,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并且為學生們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從古至今,我國的教育領域都倡導著以德修身的教育理念,只有培養好學生們的道德素養,才能培養學生自身的價值觀,讓學生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
在這一階段的學生們往往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思考邏輯,想要在這一階段幫助學生們實現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入,就應當根據學生們的接受能力來開展德育教學工作,尤其是需要以新時代課程標準為基礎,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德育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們實現有效的體育教學。
2 將德育思想滲透到體育課程需要重視的基本需求
2.1 構建起適合初中學生們進行學習的德育教育網絡
在我國的初中階段中,在常規智育教育之外,還會進行一定的體育實踐活動,通過與體育相關的活動來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教育教學的根本目的。而德育教育的教學實踐活動并非是死板的教育手段之一,而是按照學生們的需求進行系統化與生態化教育教學的循環型工程。這項工程的周期很長,不僅需要讓學校中的教育工作者投入大量精力幫助學生們進行德育教學,更要讓家長與社會共同承擔責任,成為幫助學生們成功的紐帶,給德育教育的開展工作提供一定的動力。對于學生們而言,家長是其接觸最多的人,是為學生們提供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很多學生眼中家長的話語權是最大的,家長的言傳身教會影響到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初中學生通常會無意識的模仿家長的言行,因此,家長應當意識到自身作為學生家長的表率作用,重視日常生活中自身的行為規范化,給學生們帶來正面的影響。在這一方面初中學校可以考慮將體育與德育相結合,并且利用家長的力量與學生們共同開展針對性的德育教育工作,讓家長參與到體育課堂中,與學生們互相協作,提升學生們的道德水平。家長對于孩子們的愛是無法否認的,其對于學生們的身體健康也有著一定的需求,鼓勵家長參與到初中階段的體育課堂中能夠讓家長成為鼓勵學生們進行鍛煉的起點,同時還可以考慮在運動會時候邀請家長參與到運動會中,讓其與學生共同協作參與體育運動項目中,以此來拉進學生與家長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們得到充實的鍛煉,讓學生們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這也同樣是維持初中階段學生們德育教育水平的方向之一。
2.2 盡可能找到更多符合立德樹人理念的信息對學生們實施教育
多年以來我國的教育教學方式都是將古代的私塾教學進行修改并直接使用的,當時人們學習是為了科舉,而后來人們學習是為了升學。這種傳統的教育方式的弊端越來越大,成為了只注重知識累積不注重靈活運用的“填鴨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只會讓知識變得死板無趣,很容易讓學生們失去對于學習的興趣,阻礙了后續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就需要教師盡可能的做好德育教育教學活動的展開,利用學生們感興趣的內容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到活動中,為立德樹人思想在德育教育工作的展開奠定基礎。還應當發揮出歷史上的愛國人士自身的榜樣作用,為學生們灌輸熱愛祖國的思想,加強學生們的民族榮譽感,從而提高學生們的思想道德水平。
2.3 聯合其他學科共同開展德育教育工作
德育教育教學的開展應當是融入在集體教學中的。每一個科目中都包含著一定的德育知識,在教學的時候應當利用起不同科目中蘊含的德育知識,利用立德樹人思想進行統一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共贏概念的形成。
3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落實德育教學的根本策略
3.1 重視對新時代多媒體設備進行運用,實現德育知識的滲透
在提到初中階段的體育課程時,很多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最初印象都是在操場上進行的體育鍛煉,而且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也都是落實了這一印象,在操場上進行機械化的運動教學,然而實際上的體育這一科目的表達方式有許多種,但是因為課堂時間較為有限,很難完全展現出不同的教學模式,在教學的過程中很難更加清晰的展現出新穎的教學模式,這也就導致立德樹人的理念無法在體育課程中得到更加穩定的落實。在常規情況下的初中體育教學而言,其開展教學的主要內容多為通過運動幫助學生們鍛煉身體,讓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得到提升等內容,究其根本更傾向于對學生自身的體制開展教學工作,就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而言其自身的學習模式注定了與其他理論性的德育相關教學模式存在著一定的違和。然而,在我國新時代課程改革到來后,這種局面悄然發生了一定的改變,新課改的主要改革內容就是針對學生們的全面培養工作展開了重點管控,預期是重點強調了學生們的核心素養等方面的能力培養,就我國現階段的課程改革情況而言,重視對于核心素養能力方面的培養工作應當得到人們的重視,讓學生們充分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并且進行針對性的控制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重點管控的。為了能夠更好的提升學生們的德育水平,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完善,就應當選擇使用創新性的教學模式,尤其是應當利用起新時代的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們開展室內的體育課程,將體育課程與德育知識相結合給學生們提供一定的指導,讓學生們在初中階段的體育課堂中不僅僅得到身體上的鍛煉,更能夠提高學生們的綜合思想與素養水平,讓學生們對德育相關知識產生強烈的興趣,以此為基礎提升初中階段給學生們開展的德育教學工作的綜合質量。同時教師在利用體育課程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期間應當重視讓學生們在運動中感悟道德這一目標,確保更好地迎合時代發展的需求。
比如說,在進行初中階段的體育課程教學中,為了能夠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理念,給學生們帶來良好的德育教育,就可以考慮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們提供與課堂相關的視頻來讓學生們建立起基礎的道德思想,讓學生們的綜合素質水平得到提升,促進德育教育的滲透。在選擇視頻的時候應當盡可能與學生們所感興趣的內容以及道德相關知識存在一定關聯性的,比如在組織學生們開展籃球投籃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考慮給學生們播放一些較為經典的籃球禮儀,在進行籃球比賽的時候其自身也同樣有著一定的禮儀要求,這是需要每一個籃球運動員重點把控的,比如說如果有選手摔倒,無論是隊友還是對手都應當及時予以扶持,秉持著友誼第一的理念開展籃球比賽,而這就可以成為體育教師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范本,利用視頻讓學生們更加清晰地了解德育相關知識的根本內涵能夠幫助學生們提升自身的綜合思想水平與道德素養,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在日常的教學中有意地融入一定的德育教育內容,促進學生們的綜合能力提升。
3.2 鼓勵團隊協作,引導學生們參與到團隊的活動中
就我國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而言,體育與其他所有學科都有著一定的相似性,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更習慣于采取整體教學,分散講解的模式,教師統一給學生們演示整體的教學目標,再分成詳細點給學生們進行細節方面的解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可以提出自己存在的問題由教師來進行解答,這種模式的授課速度相對較快,能夠充分利用課堂內的時間,然而在這一過程中的弊端也是較為明顯的,學生們在進行學習的時候更習慣于基于自身進行學習,這種模式較為缺乏集體性,學生們的集體意識存在缺失,導致學生們的團隊榮譽感薄弱,整個班級的整體氛圍都相對較為松散,這是不符合我國新時代教育行業的根本需求的。這種班級氛圍不利于學生們樹立正確的育人理念,為了盡可能的提升學生們的道德水平就應當改變這一現狀,而針對這一點,體育教師可以在開展體育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抓緊機會,以小組的形式給學生們開展教學工作,讓組內成員能夠互幫互助,并且在這一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思想水平與團隊責任心,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團隊意識精神,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們的德育知識學習興趣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幫助學生們對團隊精神產生新的理解,利用這種方式實現立德樹人理念的融入與滲透,讓學生們的德育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比如說在開展初中階段的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有關于排球的打法訓練教學,在課堂中進行排球訓練的時候,體育教師就應當讓學生們意識到排球是一種團隊性質較強的運動,對于不同選手之間的配合性要求相對較高,并且以正式比賽為基礎給學生們進行分組,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排球運動的練習,并且在練習的過程中不斷加深與其他成員的配合熟練度,在一段時間的練習后體育教師可以組織排球運動的比賽活動,讓各個小組之間進行比賽,要得出成績最好的小組。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培養學生小組內的合作意識,讓學生知道一個團隊必須要合作,才能取得最好的成績,向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促進初中體育課堂,德育教育的發展。
3.3 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們在實踐過程中實現自身德育水平的提升
在實際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為了更好的開展德育教學,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展,教學老師可以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親身去體會,更好的理解德育知識,從而有效的開展德育教學。比如,我們在初中體育課堂上組織障礙跑相關比賽的時候,教學老師就可以將終點設置為救火現場,讓學生們扮演消防員進行緊急救火。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出學生身體機能方面的潛能,還可以增強學生心理素質,讓學生學會遇到緊急事情需要勇敢果斷的做決定,如果不能及時作出決定這件事情帶給他人的后果,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從而有利于開展德育教育。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新時代教育行業的發展而言,立德樹人理念的落實能夠影響到整個教育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就我國現階段的教育行業發展情況而言應當重視對于新課程改革后的教育教學工作控制,關注學生們在知識水平之外的綜合能力的培養情況,迎合我國新時代發展中對于學生們道德水平的需求,把握好教學的目標,讓學生們能夠在參與到體育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提升其自身的綜合素質與思想水平,為學生們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為此,初中階段學生們開展體育課程時應當盡可能將德育教育融入其中,確保能夠給學生們創造正確的價值觀。
(作者單位:合肥經開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