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兵
一直以來,乒乓球運動都是國人喜愛的運動項目。作為一項全世界都普遍流行的運動,它不但可以鍛煉人的快速反應的能力,促進神經協同的發展;同時對于個體視力的發展和改進也是具有重要幫助作用的。此外,作為一種有氧運動,乒乓球運動還能夠促進血液循環,促進人體機能更好地發展。高職院校乒乓球運動的開展,對于促進高職學生運動能力、身體素質的提升等同樣具有重要的價值。乒乓球運動,需要運動員具備較強的技術性,而基本技法作為乒乓球技術訓練中的重要構成,對其進行分析和探究,對于學生乒乓球學習興趣的提升、訓練效果的提高等都具有直接的影響。
乒乓球接發球對運動員的力量、技巧方面有著較高的要求,同時這也是最具價值的擊球方式,是比賽獲取比分的關鍵。由于接發球動作比較復雜,難度較高,難以形成高效動力鏈傳遞,所以接發球質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本文主要分析功能性訓練在優化乒乓球接發球技術的應用,希望可以改進接發球方法,提高接發球技術水平。隨著我國經濟在快速發展,社會在不斷進步,在衡量一個乒乓球運動員專業水平時,最首要的衡量標準便是運動員對接發球技術的處理,一般如果運動員的接發球技術水平比較高,那么其專業水平自然不低。對于乒乓球運動員而言,接發球技術更像是制勝法寶,最關鍵的競爭力,擁有好的接發球技術,可以讓運動員在比賽時更加自如應對,也可以使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心態更加平穩,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甚至會出現超常發揮的情況。
1 乒乓球訓練初級階段的應用
多球訓練法可以貫穿整個乒乓球訓練過程,可以根據運動員自身水平的不同來適當的調整訓練方案以及內容。對于初級水平的運動員來說,這些人員的實戰經驗尚淺,對運動技巧掌握以及自身各方面綜合運動能力上還存在不足,因此在進行實戰時經常會出現緊張、心亂、平衡力不強等問題,這些也是初級運動員常見的心理問題,一旦出現這些問題,那么這些運動員自身的運動水平的發揮就會出現極大的限制,無法充分地發揮出自身的實力。而要想解決這樣的問題,就需要實施多球訓練法來完善初級運動員的個人綜合能力。首先是要通過運用該訓練法來適當的延長運動時間,經過長期的訓練研究顯示,初級運動員在剛開始運動的時候或者是在運動之前會經常出現緊張等情緒,而在運動的中后段,這種情緒會逐漸地降低,運動員們也會逐漸的進入到運動狀態,實力發揮逐漸回歸正常,因此適當的延長訓練時間就是為了能夠讓這部分運動員盡快地克服這種緊張情緒,縮短進入運動狀態的時間,這樣能充分的提高運動員的實戰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延長運動時間也就意味著加大了運動員的運動量,在訓練當中要盡可能的避免讓運動員出現運動超負荷的情況。除此之外,初級水平的運動員對擊球以及接球敏感度、準確度較低,這將會讓其在實戰當中出現較多的失誤,因此教練就需要通過多球訓練法,根據定點、定線、定性的原則來開展訓練,讓運動員對同一個角度的來球進行反復的訓練人,讓其產生肌肉記憶,這樣能夠幫助其快速的掌握到接球與擊球的敏感度,在這個過程當中,教練要把正確的運動動作展示給運動員看,讓其通過模仿的方式來規范自身的運動動作,提高運動水平以及規范性。
2 接發球動作加速期的功能性訓練
在該階段中,下肢充分發揮出力量的作用,其帶動軀干進行旋轉,持拍手臂的軀干作用之下,連續性向上做加速運動。為了保證擊球后,有足夠的加速距離,有較大的力可以傳輸,從而使得球可以快速的獲取能量,速度提升較為明顯。當前研究分析發現,運動水平越高的運動員,其加速時間就會越短。加速的過程中,人身體的軀干部位的肌肉會出現EMG峰值,該值出現后,說明進入到加速階段。加速揮拍的過程中,腰椎管節經過反、正向的旋轉,把扭轉力傳輸到脊柱節段上,為了預防出現背部受損的問題,應該有身體核心力量以抵消這些動作之下造成身體負荷過大的情況。訓練方法:運動員面向墻壁站立,持拍臂向外延展90°,外旋90°,同時還要握住1-2kg藥球,并且持續性進行反彈球的訓練,反復運動得到力量的提升。接發球加速器中,其主要的動作是雙腿蹬伸—軀干背弓、側弓釋放—肩關節屈—肘關節伸—上肢旋內—腕關節屈。髖關節在加速擊球時,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雙腿蹬伸中形成的線動量轉化為角動量,另一方面,軀干扭轉釋放的環節,達到髖軸的穩定性,保證擊球方向的正確性。擊球環節,應該通過旋轉方式收縮反應,保證拍面與擊球方向是相同的,同時還要預防發生手腕外翻,確保身體的穩定性,產生較大的擊球速度。訓練方法:正常姿勢接發球,站立在底線一側,應用1-3kg的藥球訓練,使用持拍手托舉要求,并且自過渡的位置,拋球臂開始舉高,身體蓄能提高。但是在藥球選擇環節,必須綜合分析運動員力量,符合身體訓練的需要。在乒乓球運動當中,步法是非常關鍵的,這是戰術進攻得以實施的前提和基礎,為了促進乒乓球技能的提升,在對學生基本技法進行訓練時,一定要重視步法方面的培養。首先,要強化對學生預見意識加以培養,即要引導學生預測乒乓球的運動路線,結合自己的預測,及時地做出反應,避免無法及時到達接球位置而失去反擊的機會。此外,還應該對學生加以指導,使其可以結合自身出球的線路,對球返回的大概方位進行判定。其次,要強化培養學生的動態意識,讓學生不管是在擊球前,抑或是擊球后,切不可在原地不動,球是在運動當中,這就需要其身體也應該對位置進行不斷地變換,只有如此才可以保證運動的連續性。大量的實踐證明,對學生動作以及步法連續性的培養,可以獲得更為良好的擊球效果。
3 接發球動作準備期的功能性訓練
乒乓球接發球是獲得比分的重要方式,對于運動員的要求很高。接發球動作較為復雜,需要身體多個部位同時運動才能完成。如果任何一個關節或者部位的動作不到位,沒有達到協同性標準,極大的影響動力能量的傳輸,進而導致接發球的效果無法保證。運動員接發球時,主要的問題就是力量不足、動力脫節、發力順序不合格等,這與運動員的關節肌肉控制、功能性運動存在直接的關系?;诖?,運動員應優化接發球技術,加強功能性訓練,促進接發球效果的提高。在接發球時,準備站位階段由于不同人的習慣不同,所以站位方式方法不同,個性化差異較為明顯,其動作的目的是高效完成接發球動作,這就需要有足夠穩定的身體作為支撐。通過雙腳側向站立以及前后腳錯位的方式形成穩定的支撐結構,同時還要保持手部動作的合理性。身體肌群完全處于放松的狀態,集中注意力,做好各個細微的動作,保持最為合理的動作節奏,讓全身心的肌肉都保持接發球最佳狀態中?;诖?,在該階段中,平衡穩定的訓練方式是核心。訓練方法:保持全身肌肉放松,雙腳和肩保持相同寬度,將每一只腳都放置在穩定訓練器上;雙手下垂,身體緩慢向前傾,保持平衡的狀態。拋球階段需要在球拍與球分離時開始,雙臂保持相反方向運動,手拿著球拍向上運動,并且保持球拍處于低位的狀態,同時向后側進行延伸,其作用是保證拋球的速度以及位置都符合要求。拋球的環節,應保證肘、腕關節是基本固定的狀態,肩關節稍微上抬手臂,避免關節的活動量過大。為了使得高拋球達到穩定性的要求,應該重視肩屈肌群的控制能力與敏感性,從而提高動作的效果。訓練方法:身體保持側躺的狀態,將泡沫軸放置在身體的下部,使用一條手臂放置在頭頂上部,另外一只手控制泡沫軸,然后移動腳尖,進行身體的拉伸,有效的鍛煉肌肉的力量。過渡階指的是在拋球后逐步過渡到揮拍之前的狀態,和拋球動作是重疊的。握球拍的一只手臂輕微的向上移動,扭動肩部的位置進行擊球,髖關節做出頂髖的動作,同時還會牽拉肩、髖關節動作,這些位置有復雜的肌群變化的情況,所以軀干會形成相對扭矩,扭轉的幅度比較大,存儲的張力也會比較大。同時,持拍一側肩關節與髖關節,應該比球拍一側臂要低,向后傾斜從而使得身體擺動幅度合理,實現接發球速度的提高。過渡時期中,膝關節也會處于動作的階段,身體處于彈性變化的狀態,滿足運行的要求。經過研究發現,過渡段膝關節彎曲程度越大,運動員所產生的力量也會越大,擊球的效率會提高。訓練方法:將懸掛式彈力帶設置在頭頂,身體和墻面有30cm左右的距離,保持站立的狀態,使用拋球手握住彈力帶的末端,并且保持髖關節、手臂的合理運動。膝關節保持屈膝狀態,隨時準備發力擊球。
4 接發球動作隨動期的功能性訓練
減速階段是接發球中肌肉激活度最高的階段,很多研究都顯示,這種階段必須要做好減速功能的訓練,重視肌肉力量的訓練,防止在接發球環節出現損傷的問題。在準備與加速期內,左側腹內斜肌比右側腹內斜肌激活性更高。但是在減速的階段,右腹內斜肌激活水平應該超出左側,并且右側豎脊肌達到活躍度的要求。軀干與手臂的減速時期,必須能承載300N以上的制動力,保持身體平衡性,支撐肩部也要降低速度。隨著擊球肱骨減速,背闊肌、前鋸肌、三角肌也會快速的激活,程度會不斷的提高,預防發生關節發生損傷的問題。訓練方法:面向拉力器,身體保持直立的狀態,雙腳分開,保持和肩同款,單手使用拉力計,并且向外90°旋轉,同時還要反復旋轉動作,保持側肩袖能夠達到疲勞狀態。緩沖階段是結束揮拍與恢復站立的過渡時期,接發球之后,落地緩沖生物力學極為重要,軀干、下肢在落地時,會有較大的偏心力矩存在,經過膝、踝關節主動屈曲,身體前傾,從而可以達到緩沖的狀態,身體符合平衡性效果。但是如果軀干扭轉力量過大,極易造成失穩的情況,可以利用左腳著地,右腿后擺,落地式達到平衡的狀態。訓練方法:保持接發球動作站立,雙手持啞鈴,垂直放在身體兩側。通過下蹬動作,模擬接發球動作;伸展臀部和腰部,重新舉起啞鈴,挺胸直立。
5 接發球搶攻訓練方式
關于接發球搶攻的訓練,可以按照不同的限制條件來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如在訓練正反手搶攻時,可通過限定對方接發球的方式和落點來進行,即直接要求對方按照我方的訓練項目來接發球,專項訓練正反手搶攻。再如,可對接發球的落點和具體方式進行限制,二選一,可限制接發球落點,也可限制具體方式。又如,不對接發球的方式和落點進行限制,這便和真正的乒乓球比賽一樣,運動員只能夠根據情況隨機應變,不斷變化自己的搶攻方式,這對于運動員的專業能力要求很高。除此之外,既不限制接發球的落點,也不限制接發球的方式,即開展綜合練習;既不限制接發球種類和落點,也不限制接發球的方式,重在鍛煉和提高運動員的接發球搶攻實戰能力。在進行接發球搶攻技能訓練中,需要對運動員進行意識層面的滲透,要培養運動員不急不躁的心態和意識,如果在接發球之后的第一板錯失搶攻機會或者對方沒有給自己搶攻機會時,切忌盲目搶攻,而應該等待機會,有戰術意識地先控制一板,爭取順利拿下下一板的搶攻。在乒乓球運動項目中,運動員接發球的能力是決定比賽輸贏的關鍵因素,但接發球技術的掌握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在實際訓練中,加強接發球技術訓練力度的同時,也要有足夠的耐心,逐步提升運動員的接發球技能水平,尋找到更具實效性的訓練方式。
6 結論與建議
在每球得分制下,比賽中更多地運用有威脅的接發球已成為當今世界乒乓球技術發展的一個主要特點與趨勢。運動員必須跟上這一發展趨勢,提高比賽中接發球的效率。運動員的心理素質的優劣也是影響其發球效果好壞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想在比賽 中很好地發揮發球技術,穩定地發出攻擊性很強的球,就必須有很強的心理素質??傊?,規則的實施,對乒乓球的訓練和比賽有著極大的影響和推進作用,不論是從技戰術上,還是心理訓練方面都有著不同程度的變化,應從思想上、訓練上、比賽上給予重視,不斷提高乒乓球技戰術水平,促進乒乓球事業蓬勃發展針對每球得分制的特點,加強發球的攻擊性訓練,使對方失誤直接得分或破壞對方一攻,以使本隊有效地組織防守反擊。積極調整心態,不要因為怕失誤,降低發球的攻擊性,這樣,就勢必造成挨打的局面加強發球的攻擊性與穩定性。在比賽中更多地運用有威脅的接發球已成為當今世界乒乓球技術發展的一個主要特點與趨勢。我國乒乓球運動員整體上必須跟上這一發展趨勢,提高 比賽中接發球的運用率。目前,我國乒乓球運動員中能夠運用接發球且具一定威力的隊員還不多。因此,必須努力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提高這一人數。其次。必須加強有針對性的專項力量訓練,提高接發球的力量與球速,使發球具有更大的威脅性。最后,要處理好發球的攻擊性與穩定性之間的關系,只有在盡可能少失誤的前提下,才具有實際的意義。加強運動員的心理因素訓練,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可通過平時的訓練和經常的比賽加以磨煉,在比賽中進行心理狀態的自我調控,所應加強發球的心理訓練,掌握發球的心理調控方法,培養良好的心理調控能力,提高心理素質,適應規則的調整,在比賽中發揮最佳的發球水平。
(作者單位:泰國格樂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