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何 偉
我園以幼兒的學習與發展為本,依托日常的課程審議,引導教師基于教育現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質疑、反思、調整中豐富和完善課程,讓課程更加符合幼兒的發展需要,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本文以“光影游戲”為例,闡述課程審議在我園課程建設中的價值所在。
在深化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追隨幼兒的注意力、興趣點,通過班級層面、級組層面、園內層面,對課程審議研討。在課程審議中,教師能基于兒童立場、聚焦審議重點,多元互動,積極研討,既有核心問題的深入剖析,又有生成問題的熱烈碰撞。
每一次開展小組活動、區域時,我們似乎都感覺沒有價值。在開展“探索光影”游戲時,教師投放漏網材料后,幼兒開始活動?;顒忧?,教師有很多困惑:觀察什么?怎么觀察?何時介入?如何指導?
課程審議時,我們再次觀看視頻和照片。幼兒把不同的漏網材料放在投影機上,他們把墻上的影子當成“蜘蛛”“門”,到墻邊假裝“推門”“被蜘蛛網網住”。投影機邊的幼兒也通過材料的變換、情境的變化,和墻邊的幼兒建立聯系。
在光影區活動中,幼兒不斷發現物體和墻上影子的關系,不斷創造情境,讓游戲進行下去。一開始,我們的觀察只關注了兩點,即物體和影子的關系、幼兒和材料的關系。我們在教研時有了新的收獲,觀察之前可以預設一些研究型問題。我們分析了光影區觀察預設的一些研究型問題,這樣的觀察更有目的性。例如,影子和光是如何激發幼兒講故事的,會發生什么游戲,幼兒如何分配角色,幼兒之間如何溝通,如何建立聯系,怎樣塑造對抗者,等等。面對這么多問題,教師需要觀察什么?我們發現,重點是觀察幼兒和材料的關系、幼兒和幼兒的關系。
在進行二次審議時,我們同樣思考幼兒和幼兒的關系:誰在主導游戲進行?;乜匆曨l時,我們發現了不同的點,對幼兒有了更深的認識。我們把幼兒在視頻里面的話整理出來,進行梳理。在反復研讀視頻的過程中,我們真真切切地看到:兒童是有能力的,很多地方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們能創造好玩的游戲;每個人都能想辦法讓自己參與游戲中;能夠知道在合適的時機加入新的東西,讓游戲更加豐富;能夠放棄自己的主觀融入群體,在群體中展現個體的存在;能夠在游戲中進退自如。
在最后一次審議中,我們羅列了“價值清單”:投影機和墻的聯系,游戲還是故事,影子如何引發故事,通過玩耍建立和恐怖東西的聯系(如蜘蛛),如何在游戲中增加戲劇成分,游戲中如何分配角色,主導幼兒與其他幼兒的關系,語言如何推進游戲進展,各種材料如何引發故事,幼兒加入游戲的方法和策略?!皟r值清單”羅列出來后,我們看到了更多有價值的活動。為此,我們要把研究幼兒作為自身專業發展的大事,時常思考幼兒的發展在哪里,真正支持每個幼兒。
只有反思,才能使原有的教研經驗得到梳理,才能使今后的審議工作更有實效,才能使團隊及其成員超越自我、繼續前行。有效的課程審議,能帶給教師專業自覺、專業自信,讓教師有責任感、成就感。自從課程審議的方式轉變以來,教師的神情從過去的緊張、嚴肅,到如今的輕松、愉悅;從不敢發言,到脫口而出;從觀眾轉變為審議的主人。可見,多種審議研形式的融入,輕松、愉悅的教研環境,深得教師喜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