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義紅
摘要:在水稻種植的實踐工作中,水稻直播制種的技術手段能夠明顯促進水稻種植的總體產能提升,同時也節約了水稻制種的農業種植資源。通道縣現有的水稻直播制種工藝技術方法目前正在逐步趨向于完善,客觀上展現了水稻直播制種的良好實踐效益。因此,本文探討了通道縣水稻直播制種的目前實施狀況,探究水稻直播制種的模式推廣對策。
關鍵詞:雜交水稻;制種直播技術;應用分析
水稻直播制種的顯著優勢體現在水稻種植的經濟效益提升,降低水稻種植中的人工勞動成本以及時間成本。通道縣水稻的種植品種較為多樣化,當地水稻種植的綜合效益直接取決于水稻種植的模式方法。水稻直播制種的技術模式具有優良的推廣實用價值,能夠有效帶動當地水稻種植的產能效益目標實現。由此可以判斷得出,發展現階段的水稻種植制種工藝技術手段必須要充分依靠于水稻直播制種模式。
1 雜交水稻制種的優勢
通道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每年的溫度17.6~18.6℃,最寒冷的十一月份溫度在5.9~7.4℃,七月是6.5~9.6℃,年平均降雨量100~1900mm,年日照時數1360~1740h,無霜期86~311d,一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濕度較高,有著天然種植水稻的條件。由于山地、盆地交錯分布,可以為雜交水稻生產提供了一種天然的屏障,這里土地肥沃,擁有70 000hm2的稻田,適合種植雜交水稻的面積達30 000hm2。
2 水稻制種效率技術提升的關鍵內容
2.1 改良制種質量
結合當前我國水稻制種的現狀分析,可以看到我國已形成較為完善的水稻產業體系,營造了一定的環境條件支持,但卻面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出現很多類型的種質。水稻制種越發簡單,制種的效率就能提升。但由于制種過程存在一些問題,使得雜交制種優勢降低,再加上制種過程未能充分考慮農業工藝和自交雜交的差異,對水資源和氮資源的利用效率也不高,因此導致水稻制種的質量未能得以提升。由此可見,要讓水稻制種工作更順利開展,就要展現自交系與雜交系的優勢,通過采用循環制種技術來形成更堅固的商業制種技術路線,合理優化水稻制種品質。
2.2 循環制種可為制種產業化的開展提供條件
循環制種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考慮到商業制種主要的應用技術,將其與分子制種、DH制種、雄性不育、突變制種結合進行,可培育性狀優良的品種,形成合理的制種環節,在循環制種方式的應用下,水稻制種管理的工作才更簡單高效和規范化,我國水稻制種的自主創新工作才能更順暢開展。
3 雜交水稻直播制種技術的目前實施狀況
水稻直播制種具有非常顯著的農業種植實踐運用優勢,與傳統的水稻制種工藝運用方式相比,建立在水稻直播制種基礎上的全新農作物種植模式更加有益于降低農業種植投入,關鍵表現在合理節約了水稻作物的制種時間成本、人工勞動成本以及物質資源成本。經過直播制種的水稻作物普遍具有較早的分蘗時間點,以及較低的分蘗節位特征,因此對于水稻整體產量的優化提高能夠予以明顯的促進。直播制種的優質水稻作物具有根系堅固、籽粒飽滿以及外形光滑等特點,因此非常容易受到市場消費者的青睞。
4 雜交水稻制種存在的問題
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社會經濟結構出現了巨大的轉變,大量的年輕人開始向二三產業轉移,導致水稻生產人員老齡化和基地空心化問題日益突出,導致雜交水稻制種要求父本分開播種、育秧、插秧、收獲,再加上噴施2~3次“Y兩優808”、趕花粉等農活,勞動量大,尤其是7月底~8月初的炎熱天氣,他們不愿承擔繁重的生產,也不愿從事生產。在1萬戶農戶中,66%是50歲以上,22.3%是30~49歲,3.5%是20~29歲,8.2%是其他類型。如果按性別分類,34.3%的男生和65.7%的女生,教育方面缺少專業知識占3.1%,小學占14.1%,初中占67.7%,高中占15.1%。
縱觀我國當前的水稻制種工作,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引起重視。首先是氣候條件的影響給水稻制種工作帶來的不利。實踐證實,氣候對水稻制種產生的不利影響非常大,氣候在改變的情況下可能導致水稻品種無法展現優勢,那么進行品種試驗時將多個雜交組合放在一起對比,則不能發揮最大化的優勢價值。例如一些高產水稻品種在水資源豐富和肥力好的環境下試驗,但卻無法贏得市場上的競爭,使得農民無法發現高產優質的水稻品種。其次是過于干旱的問題,干旱環境下對選擇培育抗病材料的工作非常不利,即便是一些國外引進的優良材料或新研發材料,也很難分析其具有的抗病能力。
再者是制定的制種戰略與市場的發展不適應,開展水稻制種工作需要做好品種試驗,但我國這方面存在的問題主因在于忽略市場現實的需求。比如在進行材料應用中對抗倒性、抗逆性分析時,對比國外的試驗還存在較大差距,研制的品種比較普通,沒有辦法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再比如一些水稻品種生長過程容易發生倒伏或抗性差的問題,這些情況很大程度上說明了我國制種的實力并沒有達到頂尖的水平,再加上市場一些企業和商業制種機構在競爭中被利益驅使,這些都不利于我國更好地在水稻制種的工作上尋求突破與發展。
此外還有水稻新品種在市場上不占優勢,在對培育水稻新品種的研究工作中發現很多新品種都有不同的問題存在,與審定標準不符,難以被市場接受,比如研究的水稻品種株型無法進行通風,莖干較細容易出現倒伏等。最后是對于國外制種資源有很強的依賴性,在水稻制種的研發工作中我國開展較晚,技術創新過程過度依賴國外的制種資源,盡管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卻不利于后續制種的創新。
5 水稻直播制種技術的推廣要點
5.1 科學選育水稻直播品種
水稻直播的農作物品種只有得到了合理的選擇,才能有益于水稻制種的綜合產能效益指標實現。在此前提下,農業種植人員針對優質的水稻直播品種應當進行因地制宜的選取,從而達到了水稻制種綜合效益的優化提高目的。具體在選擇水稻直播的優良品種過程中,基本思路就要體現在選擇抗倒伏以及抗病蟲害性能優良的水稻高產品種,確保水稻具有較好的苗期抗性。
具體針對通道縣當地的水稻種植而言,農業種植人員通常可以考慮選擇110d生育期的優質早熟水稻。技術人員應當運用選育良種以及合理引種的實踐方法來促進水稻的總體產量得到提高,進而培育得到具備較好活力以及較強抗倒伏特征的良種水稻。此外,水稻作物在進入苗期的情況下應當呈現出較快的發育生長速度,可以達到抑制稻田雜草生長的效果。
母本在直播之前,首先對于母本直播區域的土壤應當給予必要的處理。制種的稻田土壤必須要確保達到松軟平整的標準,對于稻田土壤中的雜草進行鏟除。經過全面整治處理后的稻田土壤需要達到透氣性與透水性的良好程度,不需蓋布。種植技術人員針對水稻生長區域的田間土壤溫度以及濕度應當進行準確的監測,適當調整水稻育苗的技術措施。農業種植戶可根據父母本播差期、父母本行比等來確定,優化配置水稻種植中的實踐技術資源。
5.2 引進機械化的水稻直播制種手段
目前現有的機械化水稻制種工藝方法正在日益得到普及,充分展現了水稻機械化制種的明顯實踐優勢。通道縣當地的農業種植戶應當緊密結合水稻種植的土壤氣候條件因素,對于全新的水稻直播模式展開深入的探究嘗試。水稻機械化的直播制種方法能夠擴展現有的制種覆蓋規模,有益于優質水稻達到更大的直播覆蓋面積。深耕細作的水稻機械化制種模式需要得到更大范圍地采納運用,旨在實現現有種植機具設施的整體改良,緊密結合農藝推廣以及水稻高產制種的技術措施。
具體針對母本直播水稻制種方式而言,相比于移栽水稻大體上推遲將近一個月的播種期限。水稻播種期限將會顯著影響到水稻植株性狀、水稻生育期、水稻作物產量等因素。因此直播制種的播差期確定要點應當體現在保證水稻作物的安全成熟、花期相遇、確保水稻籽粒飽滿以及稻穗齊全,盡可能提早完成水稻播種的工作。對于多數的品種而言,直播制種最好能夠控制在5月下旬~6月上旬的播種時段。花期安排在8月底~9月初,以免避開倒秋雨、與中稻其他品種花期相遇的影響。
5.3 構建制種直播示范區
水稻直播制種的示范區應當得到普遍的建立,充分依靠于水稻直播制種的示范區帶動影響效應來激發農戶熱情,指導農業制種人員準確把握水稻直播的關鍵技術流程。因此,當地農業管理部門有必要指派專業技術人員來負責水稻直播制種的示范推廣工作,政府部門對于水稻直播制種的示范區構建工作應當給予更多的財政扶持支撐,夯實水稻直播制種示范區的基礎設施保障。
5.4 水稻防草防蟲
在此基礎上,農業種植的技術人員目前還應當不斷嘗試探索高效性的水稻作物病害防控措施,其中關鍵涉及防控水稻鼠害、病蟲害與鳥害等。水稻作物在各個發育生長的階段中都有可能遭遇病害以及蟲害侵襲,那么決定了農業種植人員必須展開實時性的水稻蟲害以及病害監測工作。種植戶對于化學防控水稻病害與蟲害的傳統方法應當給予嚴格的限制使用,積極探索生物防控以及農業防控等全新的水稻種植保護措施。
水稻防草防蟲的綜合措施應當包含農業措施、生物措施、化學措施、物理措施以及植物檢疫等。具體而言,農業防治措施重點體現在水稻輪作換茬、選用抗病蟲的優質水稻品種、適時進行水稻制種;生物防治措施體現在運用抗生素、害蟲天敵以及基因措施來治理水稻蟲草災害。
6 優化雜交水稻制種直播技術的措施
6.1 實行財政對雜交水稻制種的補貼
政府根據種植基地農戶的需求,以通道縣為例2021年針對水稻制種專項補貼150元/667m2,還能繼續享受耕地地力保護補貼。還有些地區還能按照種植面積補貼、補貼金額為種糧直補、良種補貼之和的5~8倍。補助的方式是按每年50kg/hm2 的種植面積和實際播種面積計算,由縣或鄉財政部門將直接發放給生產企業或生產單位,這將大大激發生產基地的農戶的積極性,采取大戶帶動散戶的方式,使我們的雜交水稻生產基地得以恢復和發展,同時也能使農民對雜交水稻生產的熱情得到充分地發揮,也解決了農民因種植辛苦,收入低不愿意種植的難題。
6.2 減少親本倒伏的技術措施
在生產基地要做到土壤肥料的合理配置,做到早期夠、中期控、后期少,并配合施用富 P.K.Si的多元復合肥,采用科學施肥,使親本生長穩定,葉片顏色隨烏、紅、青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從而達到了生物生長的需求。工作人員應結合水稻的特性,合理灌溉,多露田,有利于水稻根系下扎,提高根系活力,以及提高莖稈的韌性和抗倒性。
6.3 實行國家對雜交水稻制種的保險
一些保險公司在生產上也曾進行過嘗試,但大多以失敗告終,因為雜交水稻的價格高,而且在生產中存在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和風險,所以,人們根據“眾人抬一”的原則,如果投保的人數太少,通常會賠錢,無法盈利,因此,當地的保險公司無力承擔。政府為保護種植基地農民和企業的權益,確保明年農民有足夠的資金和積極性種植水稻,只需在上級領導的領導下,通過農業農村部和全國種子協調局的工作,盡快建立雜交水稻制種專用險種,以提高水稻的增值率。
6.4 加大基地建設保護力度
工作人員要完善種子生產基地的投資機制,實行“一次申報、一年實施、資金滾動支持”的經費投資方式,即政府的具體投資,然后讓專門的人員進行監督。中央糧食大省的專項撥款,必須要有一個具體的金額,確保糧食生產基地建設資金的持續、穩定,以培育有實力的種子企業進軍優勢行業,支持私營企業向種子行業投資,促進水稻多元化的發展。基地建設的主體,除了具有較大規模的種子生產企業,還應扶持本土化、專業化的生產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基地,打破條條框框限制,請專業種子生產企業申報種苗,并進一步完善生產設備。
7 結語
經過分析可見,雜交水稻直播制種的種植技術方法表現為良好適用效果,因此值得被普遍運用于現階段的農業種植實踐領域。通道縣具有雜交水稻直播制種的優良自然環境條件,當地雜交水稻種植戶對于直播種植的關鍵技術要點應當進行準確的把握。在此前提下,雜交水稻直播制種的推廣完善路徑應當體現在科學選育水稻良種,引進水稻直播的機械化手段,以及構建更大范圍的水稻直播示范區。
參考文獻
[1] 陳連生.鹽城市雜交水稻制種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種子世界,2021(7):1-2.
[2] 賀道旺,段洪波,劉想平,等.目前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建議[J].種子世界,2022(8):4-6.
[3] 鐘家富.新形勢下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農技推廣,2020,29(S1):126-129.
[4] 鐘祥偉.雜交水稻直播制種技術要點[J].農村新技術,2021(3):10-11.
[5] 韋強.雜交水稻直播制種技術[J].農家之友,2021(1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