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明煥

解題教學屬于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檢測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及運用情況,還能夠讓他們通過解題訓練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使其能夠在后續學習中有針對性的彌補與加強.為進一步提升高中數學解題的質量,教師除了關注學生的解題過程與所求答案是否正確以外,還要安排解題后的反思環節,要求他們在完成解題后,對自己的整個解題流程進行回顧與思考,使其反思各自的不足與優勢,不斷提升解答數學試題的水平.
1 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激起學生反思意識
在高中數學解題教學中,對學生在解題后的反思能力的培養,往往需要在一個特定環境當中展開,讓學生在一個更為輕松的環境之下產生自主反思的意識,激活他們的反思性思維.高中數學教師在解題后的教學中需首先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以平等的身份,采用和藹的語氣和學生交流與溝通,再通過話語有效引導學生的思維,使其主動反思,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例如,在進行“函數的基本性質”教學時,教師可以設置這樣一道有趣的題目:畫出函數y=|x|的圖像,并以本題目為引,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及經驗先展開自主學習與探究,在一定時間內自由完成題目,再在小組內通過討論的方式進行合作,鼓勵學生在思考以后敢于主動說出自己的內心想法,畫出上述函數的圖形,再與其他同學相互借鑒和思考,一起反思并得到的結果.在這樣輕松的數學課堂氛圍中,學生在教師引領下變得更為主動和積極,也更能夠發揮出個人思考能力與思維能力.通過大膽地分享個人內心想法,并與其他同學一起觀察、分析、討論與反思,學生的反思意識變得更為強烈,從而為他們反思能力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2 精心設計反思問題,加以引導學生思維
在以往的高中數學解題后教學中,教師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時,往往沒有過多關注不同試題類型對其思維能力的影響,而且是直接利用部分例題展開教學,導致他們的反思能力很難得到穩固的提升.對此,高中數學教師可圍繞具體解題內容精心設計一些反思性問題,對學生的思考方向進行引導,使其更好的進行反思,讓他們突破以往缺乏主動思考能力且解題單一方式的束縛.
比如,在開展“函數的應用”教學時,教師設置題目:已知函數f(x)=x2+(a+2)x+b滿足f(-1)=-2.如果方程f(x)=2x存在唯一的解,求解實數a,b的值.
這是一道基礎性試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函數基礎知識的掌握及運用能力,十分適合用于對他們反思能力的培養.當學生完成解題后,教師可以設置以下問題:如果將題目中的條件“存在唯一解”換成“存在兩個解”,那么a,b的取是多少?如果沒有解,那么a,b的值是多少?據此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反思題目中給出的信息和條件,驅使他們深入探究,使其通過反思把題目內容同考查的知識點對應起來,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反思能力,還能幫助他們養成在解題后反思的良好習慣.
3 充分借助審題環節,培養學生反思能力
針對高中數學解題而言,審題不僅是第一步,還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對題目中條件的提取與分析將會直接影響到解題的準確度與速度.為有效培養學生解題后的反思能力,高中數學教師需充分借助審題環節,要求他們在完成題目的解答以后對自己在審題環節的表現進行反思,思考是否能快速、精確的提取出關鍵信息,使其驗證審題與解題方向是否正確.
例如,在實施“圓的方程”教學時,教師給出題目:在一個平面直角坐標系之中,有一個圓C的方程是x2+y2-8x+15=0,如果直線y=kx-2上面至少存在一個點,可以使以該點為圓心,半徑為1的圓同圓C之間存在一個公共點,那么犽的取值范圍是______.
在解題過程中,學生一般會根據之前的經驗,結合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及圓的知識來解題,假設直線上的點P是(x,kx-2),結合題目中給出的條件及圓的相切位置關系求出k的取值范圍.當然,教師也需要學生進一步分析題目內容進而進行深層次審題,讓他們找出更為清晰的解題思路,即直線y=kx-2過定點(0,-2),再運用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解題.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學會反思,培養他們的反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