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推動學科育人目標的實現 ,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 ,譯林出版社組織編寫了《普通高中拓展創新學程 ·英語》。該拓展創新學程共三冊 ,語篇視角新穎,拓展話題的廣度和深度 ,關注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為進一步闡明拓展創新學程的編寫理念 ,提供拓展創新學程的使用指南 ,策劃本組稿件 ,供教師參考。
———何鋒
摘要:《英語拓展創新學程 (第一冊 )》的編寫注重單元設計的整體性、語篇主題的關聯性、價值取向的育人性、主題拓展的漸進性、學習內容的普適性、思維發展的層次性等。學程的使用要處理好順應與整合、深教與淺教、高考與素養的關系。
關鍵詞 :高中英語 ;拓展創新學程 ;主題關聯 ;思維發展
《普通高中拓展創新學程 ·英語 (第一冊)》(簡稱《英語拓展創新學程 (第一冊 )》)圍繞“人與自然 ”“人與社會 ”的主題語境 ,依托話題豐富、文體多樣的語篇 ,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英語學習空間。本冊學程的編寫意圖和使用建議具體如下 :
一、編寫意圖
(一)整體設計 ,主題關聯
1.單元設計注重整體性
《英語拓展創新學程 (第一冊 )》圍繞主題語境安排了四個學習單元 ,引導學生進行主
題意義的探究。第一單元的話題是 “Ourliv-ingplanet”,第二單元的話題是 “Workingthe land”。這兩個單元圍繞全書主題 “自然 ”展開,聚焦人類居住的星球以及土地的利用和開發。第三單元的話題是 “Onthemove”,第四單元的話題是 “Funwithscience”。這兩個單元呼應全書主題 “社會 ”,關注交通方式的變革以及微生物群和仿生學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四個單元整體設計 ,旨在引導學生樹立關愛自然 ,并與之建立和諧關系的意識 ,深入了解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發展的密切關聯 ,進一步了解科技發展對個體以及人類社會的重要意義和價值。第一單元從宏觀背景出發,詳細介紹地球的基本情況,讓學生對分冊主題有基本的認知;第二單元引導學生聚焦微觀,進一步了解人類在廣袤大地上所從事的生產實踐活動;第三單元將關注點從自然轉到社會,以出行方式的變革為例,引導學生感受社會的發展和變化;第四單元則進一步關注人類個體,聚焦科技發展對人類社會產生的深刻影響。
2.語篇主題體現關聯性
《英語拓展創新學程(第一冊)》不僅在主題設計上體現整體性,還在每個單元的內部,基于不同板塊的功能定位,圍繞單元的主題語境,在多元視角的語篇中復現語言現象,并通過不同層次的活動引導學生逐步深入探究主題意義,同步提升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以第一單元為例,單元主題語境是“人與自然”,話題是“我們棲居的星球”,涉及的語篇類型有視頻、紀錄片文字稿、網站文章、宣傳冊和雜志文章等。這些語篇雖然呈現形式不一,但是語篇主題之間存在內在的邏輯和關聯。Welcometotheunit板塊通過一段視頻,介紹中國、土耳其、澳大利亞的三處不同地貌,幫助學生了解地貌的成因和特點,旨在激發學生探究地質奇觀的興趣,感知單元主題;Reading板塊以紀錄片文字稿的形式,介紹神奇又神秘的海洋世界,重點描述不同深度區域的環境、生物以及地貌,激起學生探究海底未知世界的動力,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單元主題的了解;Grammar andcomposition板塊基于某科學網站的語篇,介紹日長、年長的變化,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豐富其對單元主題的了解;Integrated skils板塊在讀、聽、說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為 “世界氣象日”寫一篇演講稿,啟發學生思考自然現象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從而加深對單元主題意義的理解;Extendedreading板塊由兩篇科學雜志文章組成,分別介紹了鉆孔到地心的好處以及地下不同深度的情況,旨在幫助學生拓寬視野,豐富知識結構,提高思維水平,實現對單元主題意義深度的探尋;?Project板塊要求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制作一組幻燈片,介紹一種自然現象,助力學生實現知識和能力的遷移創新,內化單元主題意義;Asesment板塊引導學生運用元認知策略進行階段性反思和總結,完善對單元主題意義的掌握;Furtherstudy板塊指導學生運用資源策略,通過觀看關于地球奧秘的紀錄片和閱讀關于中國自然奇觀的書籍,自主、深入地探究單元主題意義。
(二)價值引領,著眼育人
1.落實立德樹人
《英語拓展創新學程 (第一冊)》的語篇選材注重思想性,堅持鑄魂育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第一單元圍繞人類所居住的星球創設語境,引導學生感知科學家身上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強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特別是在Integratedskils板塊,語篇介紹了氣候變化的相關知識,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引導學生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關注環境問題、氣候變化等全人類的共同挑戰及應對措施。第四單元圍繞身邊的科學展開,旨在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促使其不斷積累科學知識,樹立遠大的科學志向,堅定科學研究的信心。Extendedreading板塊重點介紹了仿生學及其應用,鼓勵學生向大自然學習,正確對待大自然,養成科學探索、不斷實踐的意識。
2.堅定文化自信《英語拓展創新學程(第一冊)》的語篇選
擇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 ,有利于 “增強國家認同和家國情懷 ,堅定文化自信 ”[1],凸顯英語學科育人價值。第二單元的話題為 “農業 ”,幫助學生了解科學技術助力下現代化農業的現狀與未來 ,讓學生從農業發展的角度深入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其中 ,Grammarand composition板塊的語篇介紹了我國黃河流域的農業 ,讓學生了解我國悠久的農耕文明及其在世界農業文明史上的特殊地位 ,厚植家國情懷。Extendedreading板塊介紹了中國茶的歷史、文化、傳播、功效以及種植采摘過程 ,引導學生積極認同、主動傳播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 ,增強民族自豪感 ,堅定文化自信。
( 三)延伸拓展 ,兼顧個性
1.主題拓展循序漸進
《英語拓展創新學程 (第一冊 )》在總體思路、主題框架等方面與必修和選擇性必修教材保持相對一致 ,體現出整套教材前后關聯與銜接貫通的特點。但就文本的主題而言 ,本冊學程覆蓋更廣、更深的主題語境 ,并對部分在必修以及選擇性必修階段已出現的主題給予一定程度的復現、拓展和深化。這不僅增加了教材的文化內涵 ,同時體現了英語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第一單元的話題是 “Ourlivingplanet,”主題語境為 “人與自然 ”,必修教材第三冊的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也涉及這一主題 ,單元的話題分別為 “Naturein thebalance”和 “Naturaldisasters”。本冊學程的單元語篇不僅關聯了必修教材相關單元內容 ,還對主題意義進行了深入挖掘 ,追本溯源,聚焦本質 ,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我們所居住的地球 ,拓展了主題的寬度和深度。同時 ,本冊學程的文本內容還體現了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性 ,有助于學生從多個角度理解深化主題。第二單元的 Reading板塊介紹了人類微生物群系及其對人的身體、心理和認知的影響。學生可以從生物學科的角度 ,進行學科融合 ,進一步探究主題。
2.學習內容兼顧個性
《英語拓展創新學程 (第一冊 )》尊重學生在原有基礎、自我發展方向和學習需求等方面的差異 ,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潛能 ,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空間。就語法項目的學習而言 ,教材的語法均為新課標選修課程 (提高類 )所要求學習和掌握的項目,涉及倒裝 (第一單元)、省略 (第二單元)、虛擬語氣 (第三、第四單元)。這些語法項目雖然不屬于高考考查范圍 ,但是對于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擴展學生的知識結構、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都大有幫助。同時 ,與必修、選擇性必修教材相比 ,學程還有一個明顯的變化,即從 Grammarandusage變成 Grammar andcomposition,更加強調語法和情境的結合,讓語法項目的學習服務于語言的情境。第二單元語法板塊的應用實踐部分 ,要求學生利用本單元所學的語法項目 “省略 ”,寫一個介紹長江中下游農業種植的段落。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 ,彈性使用其中的內容 ,為學生的自主選擇提供更好的學習條件 ,創設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四)重視活動 ,關注思維
1.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
英語學習活動觀 “提倡通過整合課程內容,開展指向學科素養發展的綜合性、關聯性的學習實踐 ”。[2]《英語拓展創新學程 (第一冊)》強化英語學習活動觀 ,通過學習理解類、應用實踐類以及遷移創新類活動 ,體現拓展創新學程的融合性。首先 ,以語篇為載體 ,創設學習情境 ,積極引導學生綜合運用聽、讀、看等理解性技能和說、寫等表達性技能 ,實現多項語言技能的同步提升。這一特點在每個單元 Integratedskils板塊體現得尤為突出———既有多種語言技能的綜合,也有主題意義表達的融合。其次,注重中外信息的融合,引導學生在比較中外文化的情境下開展語言學習。如第三單元的 Reading板塊介紹了無人駕駛汽車,Extendreading板塊聚焦我國高速鐵路發展的歷程和所取得的成績,引導學生進行跨文化比較,樹立民族自豪感。
2.發展高階思維
《英語拓展創新學程(第一冊)》在鞏固學生低階思維的同時,側重對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和發展,通過觀察與比較、分析與推斷、歸納與建構、批判與創新等具有思維廣度和深度的活動,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輸出信息的能力,訓練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比如,第一單元 Reading板塊的讀后理解活動 A3部分,設計了一系列具有思維含量的問題。首先,要求學生分析與推斷為什么在提到挑戰者深淵時要提及珠穆朗瑪峰;接著,引導學生進行歸納和構建,思考探索海洋的好處;最后,提出開放性問題:如果請你寫一篇有關海底世界的文章,你還會增加哪些信息?以此激發學生深度思考,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同時,每個單元的 Project板塊重點聚焦學生的創新思維,指引他們基于單元內容,內化知識和技能,并在新的情境中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提升思維的層次。
二、使用建議
(一)順應與整合
目前,有些教師在使用《英語拓展創新學程(第一冊)》時只是忠實地依循學程的內容編排按部就班地教。實際上,我們可以根據學情對學程內容進行重新處理。具體來說,我們要基于課標的教學要求,確立學程內容“為我所用”的原則,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有意識、有目的地篩選、整合、拓展教材文本,實現教學內容的重構。以第二單元為例,單元話題為 “Workingtheland,針”對“農業”主題開展深入學習和探究。我們可以基于主題,吃透學程,理解編寫者的意圖,做到合理開發和創造性地使用。農業的發展一般以時間為線索。基于這樣的邏輯線索,可以對單元的語篇作出如下處理:首先,依托 Grammarandcomposition板塊的語篇,介紹中國黃河流域的農業文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民族自信心;然后,閱讀 Extendedreading板塊有關中國茶的介紹,以具體事例進一步展示中國悠久的農業史及對人類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接下來,聚焦Inte-gratedskils板塊的有機耕作和化學耕作,引導學生關注農業的發展;最后,回到 Reading板塊介紹的精準農業,了解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學程內容的重組,讓其中的知識信息更為集中,有利于學生對單元主題的深入學習和探究。
(二)深教與淺教
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把《英語拓展創新學程(第一冊)》當成必修教材來教,依舊以知識和技能作為教學的中心,尤其是處理 Reading板塊和 Extendedreading板塊的語篇時,往往從語篇結構、段落大意、細節理解、讀后活動、長難句式、核心詞匯等角度完整復制必修部分的教學模式,使得拓展創新學程的功能沒有得到彰顯,導致教學效度不高。還有的教師囿于進度和課時,將拓展創新學程的教學處理成讓學生畫短語、背句式,對文本的教學如蜻蜓點水,一帶而過。教之過深,學生容易失去學習興趣,茫然不知所措;教之過淺,學生如同浮光掠影,收益不大。如何把握好拓展創新學程教學的度?一方面, “淺課 ”可以 “深教 ”。第三單元的 Extended reading板塊以專題文章的形式,介紹了中國高鐵發展的歷程。整個語篇以事實性描述為主,學生讀起來相對容易,我們可以結合學情拓展深教。比如,可以結合本單元 Workbook部分 B1板塊的語篇,引導學生了解倫敦地鐵的發展,并進行縱向比較;可以選取有關國外高鐵建設發展的語篇,指引學生了解高鐵建設的最新動態和發展方向,開闊視野,豐富知識體驗,啟發思維。另一方面,“深課”也可以淺教。第四單元的 Reading板塊聚焦人類微生物群系,文本生詞和專業詞匯較多,學生存在一定的認知困難。基于此,我們可以將語篇分析的重點放在“微生物群是什么”以及 “它對人類有什么影響 ”,不必拘泥于體裁特征、寫作手法、寫作目的等的分析,豐富學生的閱讀面,完善學生的知識背景,助其構建知識體系。
(三)高考與素養
從教學時間來看,拓展創新學程的教學往往和高三年級的復習迎考安排相沖突。基于此,很多教師受到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將教材內容改編成了試題材料的載體,設計四選一閱讀、七選五閱讀等題型,把選修課上成應考的輔導課。這就拔高了選修課的難度與深度,背離了拓展創新學程的初衷,無法確保選修課程教學的質量與效益。解決這一問題,我們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是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己任,進一步認識到開展選修教學的過程,也是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這四大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相互滲透、融合互動、協調發展的過程。以第二單元 Extendedreading板塊為例,首先,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學習,梳理文章脈絡,獲得結構化信息,提升學習能力;然后,要求學生細讀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內容和細節信息,發展語言能力;接著,讓學生歸納和概括文本,加深對中國茶的認識,發展思維水平;最后,啟發學生思考,討論茶與咖啡的異同,進一步了解中國茶文化對世界的影響,發展文化意識,堅定文化自信。
二是以融合高考的有效訓練為突破,拓展創新學程的教學不回避高考考查項目的訓練。實際上,我們應注重在拓展創新學程的教學中體現與高考的關聯性,滿足有升學愿意學生的需求。《英語拓展創新學程 (第一冊)》已經有所體現。比如,第三單元和第四單元 Grammarandcomposition板塊的 B2題,分別涉及七選五閱讀和語法填空,明確指向高考的相關技能訓練。再如,第三單元In-tegratedskils板塊的寫作任務,要求學生為世界交通安全日寫一份演講稿。這與高考應用文寫作格式和要求基本一致。當然,我們還可以充分利用單元其他板塊內容,結合高考相關題型加強對學生的訓練,體現教學與高考的關聯。比如,第一單元 Reading板塊的語篇結構清晰,信息明確,我們可以從文本中抽取和主題意義相關的句子,要求學生還原句子,加強閱讀理解七選五題型的訓練。再如,第四單元 Extendedreading板塊的語篇較為晦澀,我們在概要寫作任務的基礎上,可以挑選與主題意義有關的詞匯,訓練學生語言知識運用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
[2]高洪德.英語學習活動觀的理念與實踐探討 [J].中小學外語教學 (中學篇 ),2018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