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穎 張振宇
摘要 實現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離不開各類人才的支撐,黨中央和國務院長期以來都對農業農村人才工作高度重視,出臺部署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和工程。為了加強山西省鄉村治理人才隊伍,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研究背景,探討山西省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的必要性,采用現場調研、文獻查閱等方法,結合當前山西省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分析,認為應從樹立科學人才觀念、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完善長效激勵機制三方面來促進山西省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
關鍵詞 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山西省
中圖分類號 D 42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3)07-0244-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7.056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overnance Talent Team—Taking 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FAN Ying,ZHANG Zhen-yu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gu, Shanxi 030801)
Abstract The grand blueprin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cannot be achieved without the support of various talents.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have long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work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talents, and have issued and deployed a series of relevant policies and project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rural governance talent team in Shanxi Province,the necessity of building the rural governance talent team in Shanxi Province under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was discussed, using the methods of field research, literature review and other methods,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analysis of the rural governance talent team in Shanxi Province, it is believe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talent concept, optimize the talent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nd improve the long-term incentive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overnance talent team in Shanxi Province.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Talent team;Construction;Shanxi Province
基金項目 山西農業大學博士科研啟動項目(2021ZBQ07);山西省農科院農業科技創新項目(YGC2019TD09);山西省科協科技創智庫課題(KXKT202216);山西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研究課題(202215);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2022YY040)。
作者簡介 范穎(1983—),女,山西太原人,助理研究員,從事農業經濟管理研究。通信作者,助理研究員,博士,從事農業經濟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22-08-18;修回日期 2022-10-08
在當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研究背景下,為了實現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就要實現鄉村產業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更要實現鄉村人才振興。實現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離不開各類人才的支撐,黨中央和國務院長期以來都對農業農村人才工作高度重視,出臺部署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和工程。該研究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研究背景,探討山西省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的必要性與對策,以期為優化山西省鄉村治理人才隊伍結構和提升山西省鄉村治理效能提供參考。
1 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的必要性與新要求
1.1 鄉村治理人才是實現產業振興有力支撐
鄉村產業振興不僅可以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還可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一定程度上來說加強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可視為農村人力資本的投入轉化為社會價值的體現,無論是在發展農村經濟方面或者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方面都離不開農村人力資本開發。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可以作為鄉村產業發展的支撐基礎,就目前而言,需要引進和培養有管理經驗、專業技能、高水平的基層管理人才,促進整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1]。山西省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也是為振興農村產業培養管理型人才、筑牢農村產業基礎。
1.2 鄉村治理人才是實現鄉村生態振興的切實依靠
黨的十八大以來,建設美麗鄉村成為通往美麗中國的必由之路,而隨著鄉村振興內涵的不斷豐富,在建設生態宜居的鄉村同時,也推動著農村產業綠色發展。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建設需要鄉村治理人才對政策的絕對把握和政策落實,農村生態振興離不開鄉村治理才隊伍建設[2]。需要注意的是,農村生態振興并不能僅僅止步于鄉村環境的改善,還需要在尊重自然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綜合考量鄉村環境承載能力,堅持生態底線,科學規劃農業科技發展路徑[3]。實現農業農村產業綠色化和可持續發展是最終目的,這同樣需要鄉村治理人才的智力支撐。
1.3 鄉村治理人才是文化振興的關鍵步驟
鄉村振興戰略在發展物質文明的同時,還需要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當前農民綜合文化素養仍較為落后、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仍有待提升。這就要求鄉村治理人才同時兼具農業生產技能、鄉村事務管理能力,并且還要在當地具有一定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在具體鄉村治理實踐中,可以發揮鄉村治理人才中的鄉賢、新型職業農民的示范帶頭作用,促進農村農民移風易俗,積極開展文化活動,提升村民綜合素質。
1.4 鄉村治理人才是組織振興的高效助力
基層組織是聯系基層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基層組織包括基層政權組織、經濟組織、群團組織等,在鄉村治理多元化發展環境里為各群體發聲維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4]。其中,農村基層黨組織、村委會等基層政權組織是聯系政府與農民之間的紐帶,在農村和農業現代化進程和鄉村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5]。治理人才在組織發展中,依據發展大局,落實政策目標,實現組織價值,發揮著領導帶頭作用,推動組織發展振興。完善農村基層組織結構,需要加強農村治理人才培養,以其為基礎助力鄉村組織的振興。
1.5 鄉村振興戰略對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新要求
1.5.1 對治理人才完整政策體系提出新要求。
《山西省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規劃(2018—2022年)》圍繞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要求緊扣工作重點,聚焦產業發展,建設美麗、富足鄉村,推動城鄉協同發展,提出了“著力抓好招才引智”在內的9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部署了多項重大工程、重大行動、重大計劃作為重要載體與抓手推動規劃落實落地。農村基層治理人才作為鄉村產業、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的關鍵,是鄉村振興的偉大目標實現的關鍵。重視人才軟實力,加快人才培養力度和速度,使之成為農業產業支撐和農村振興的基礎。通過制定優惠政策筑巢引鳳吸引人才,并配套好農村軟硬件配套設施留住人才。還需要相關部門傾斜就業優惠政策,提供崗位機會,把所學所能在工作崗位上發光發亮,學有所用,用有所值,鍛造出善于組織推進鄉村振興的服務型管理人才隊伍[6]。鄉村振興戰略對治理人才的完整政策體系提出新要求。
1.5.2 對治理人才的工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山西省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規劃(2018—2022年)》中提出“牢固筑牢組織基礎,促進鄉村治理有效”。基層鄉村治理人才是鄉村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培育增強鄉村治理人才治理水平,可以更好落實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和黨的基本路線。同時,農村基層干部是鄉村治理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黨中央政策方針、實踐黨在農村工作事務的領導者,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助推器。農村基層干部素質關乎對黨的執政根基和農民幸福,影響黨在新時代奮斗目標的實現,需要以提升鄉村治理能力為切入點、基本內涵和評價尺度[7]。增強基層治理人才治理能力是提升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的基本內核,同樣是實現鄉村治理現代化的關鍵。
2 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存在困境
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是一項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的艱巨工作,當前還存在人才的總量不足、人口結構不合理、培養模式待優化等問題。
2.1 人才的總量不足
長期以來城鄉發展呈現二元對立的局面,城市不管是在經濟發展、福利待遇還是公共服務等各方面條件都明顯優于農村,更多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源源不斷地流向城市,從此定居城市的人更不在少數,鄉村治理人才的持續外流使農村建設的實用人才更為稀缺。此外,一方面,對農村地方人才缺乏培養,導致農村地方人才素質未能提高,農村青年人才的真正價值得不到充分發揮;另一方面,農村創業支持的缺失也是農村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無法吸引更多的專業創業人才聚焦農村,使鄉村得不到創新型的發展。
2.2 人口結構不合理
農村人口結構分布的不合理,會在農村振興過程中對人才培養的重點和效果造成直接的影響。首先,隨著農村人口的流動,農村人口的年齡分布是不合理的。其次,農業人才的區域分布存在顯著差異,這與山西省區域不平衡的經濟發展密切相關。最后,農業人才生產的分配結構是不合理的。如今,大多數農業人才專注于單一的農業領域,如舊式傳統農業和手工業,而鄉村振興需要的是能夠創新農業產業的人才。
2.3 培養模式待優化 根據目前的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工作的情況來看,培養機制仍不完善,與鄉村振興戰略的需求并不匹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培訓缺乏全面規劃,未能及時完善對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的發展規劃和培訓需求的規劃,導致培訓工作出現目的性缺失的狀況。二是培訓的理念和內容需要重新制定,過去的培訓理念和內容過多地在方針政策上增加篇幅,而缺少農業農村現代化技術和觀念相關的內容。此外,培訓的內容還停留在傳統農業的層面上,關于農業科技、現代化產業經營管理等內容嚴重缺失。三是培訓資源未能達到相互聯結,政府部門的扶持與教育培訓分離,導致大量的教育資源被浪費。
3 山西省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問題成因分析
3.1 人才觀念方面存在偏差
一方面,傳統鄉村政治文化滯后。筆者走訪調研發現,山西省內大部分村民受教育程度低且對自身發展需求低,對新觀念、新知識接受能力差,缺乏團結合作意識。從傳統農村政治文化看宗族政治文化一直深刻影響著基層治理的治理結構和農村基層治理的現代化進程[8]。即使在當下,傳統的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宗族觀念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鄉村治理人才的發展,也阻礙了鄉村治理人才的流入。在選拔鄉村治理干部時往往選擇宗族及其親屬的主要姓氏作為候選人,外籍干部很難直接參與鄉村治理隊伍。這種宗族文化與鄉村政治的緊密結合不僅制約著當代基層鄉村組織的重構,也影響著鄉村治理人才的多元化發展和新型治理組織架構的構建,對鄉村治理產生了負面影響[9]。另一方面,社會對農村管理人才的重視不夠。 雖然鄉村有效治理是鄉村振興進程的保障因素,但通過查閱學術資料可以看出,關于鄉村治理人才的學術討論和社會呼聲都很少,已有研究大多圍繞鄉村誰來治理、如何治理、治理成效等方面展開。推進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目標是完善鄉村治理主體結構,增強鄉村治理內能,進而促進鄉村振興和現代社會區域和諧的全面實現,這就需要全社會重視鄉村治理人才[10]。
3.2 城鄉發展差距依舊存在
近年來鄉村振興戰略為“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帶來了鄉村面貌的改變,有力推動了鄉村現代化建設持續深入發展,但經濟社會發展受到城鄉二元結構體制的影響仍然不可小覷[11]。農業農村發展始終落后于城市、城鄉居民收入不對等現象所導致的本土人才留不住、外來人才引不來等問題嚴重制約著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和治理水平的提高[12]。導致資源分配不均、農村勞動力外流的問題一直存在。一方面,由于城鄉二元發展長期后遺癥工農差距仍然很大,主要表現為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民享受不到與城鎮居民同等社會保障。它抑制了農村人才的積極性,吸引了大量受過教育、素質高、有能力的農村中青年勞動力持續向城鎮流動[13]。另一方面,由于其分割管理體制的影響,在觀念的習慣性作用下鄉村治理人才缺乏建設家鄉的責任感與榮譽感,大多通過讀書離開鄉村,優秀的教育成果最終亦由城市享受,這更加劇了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的困難程度。
3.3 政策落地效果不明顯
近年來農村經濟工作會議針對鄉村治理人才工作做出了部署、相關部委也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和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意見》《“十四五”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發展規劃》等文件,為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政策通道。但在具體執行中由于基層情況復雜導致治理人才隊伍建設成效不夠顯著。一方面,為便于不同地區結合實際情況采取有效舉措,頂層政策多是由中央政府制定,這也導致基層對人才政策的理解和解讀可能存在偏差[14]。主導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的部分培訓機構、智囊團及主要領導沒有領悟透中央政策對于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的戰略性規劃,也沒有實打實著手研究鄉村治理人才的特點和成長環境及規律,會出現信息丟失、失真和弱化情況,導致一定認知偏差和政策偏差,加之個別地方工作常常求無過,容易忽視鄉村協調發展人才隊伍建設要求,影響培養造就鄉村治理人才隊伍現實成效[15]。另一方面,組織實施人才培訓時存在“急于求成”的短視行為。基層對培訓政策的執行不到位,部分政策制定者還停留在傳統農業階段,沒有適應鄉村振興背景下的現代農業轉變,忽視培訓質量的把控。調研發現鄉村治理人才培訓有的僅圍繞“項目”落地而舉行,部分基層存在只管完成任務而不切實聽取群眾實際所需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師資力量薄弱、課程缺乏謀劃、培訓效果不佳等問題的出現。
3.4 人才服務體系不完善
實地調研發現,在研究制定鄉村專業人才發展保障制度、營造專業人才穩定生存環境的政策上,現行服務體系不完善,這也導致鄉村對于人才吸引力不足、發展得不到兜底保障。一方面,農村人力資本投入缺口導致人才流出和流入負增長。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鎮的繁榮與農村的荒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尤其是在人力資本投入方面,農村面臨著工資低、基礎設施差、教育資源匱乏、環境和環境等問題。“農村居民精英移民”也成了司空見慣的現實情況[16]。另一方面,農村人才權益保護和職場前景仍然不明確。現行相關的法律法規多數只是在政策層面管理,沒有任何保護農村人才隊伍權益的具體條款,無法保障農村人才的合法權益得到平等公正的對待。在實踐中正是由于缺乏一個可操作的、具體的、明確的評價體系,農村人才的貢獻因此而不能科學地被判斷,技術水平也不能科學地被確定,更不能根據評價結果實施公平的激勵和支持。
4 山西省實施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對策
近年來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積極推進,取得了部分成效,但隨著振興進程、全面小康步伐的加快,鄉村治理人才隊伍本身的作用發揮及建設工作都與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存在差距,對此提出以下建議。
4.1 樹立科學人才觀念 對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而言,人才建設意識和觀念需要得到高度重視。當前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對鄉村治理人才隊伍認識理解、重視程度、人才自身的思想轉變都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要樹立人才為先的人才觀。必須從領導者觀念、社會大眾支持、人才觀政策導向上下功夫,充分認識到推進鄉村振興“人才經”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構建科學規范識別體系。作為一項新工作,很多人對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概念和內涵知之甚少,因此構建科學規范識別體系尤為重要,要通過統一規范、標準、分類的辦法來更好服務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
4.2 優化人才發展環境
鄉村治理人才建設面對的矛盾和形式復雜,所處環境和條件也比較艱苦且肩負的任務和責任重大,因此要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促進人才作用發揮。一方面打造引才聚才政策環境,從山西實際出發結合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相關文件政策,制定完善一套完整且符合山西特色且涉及鄉村治理人才建設發展、引進培養、激勵保障、評價考核、選拔任用等相關綜合性配套政策。另一方面營造敬才重才社會環境,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等融媒體作用,組織開展自媒體、廣播會等多形式宣傳,強調鄉村治理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地位、突出貢獻,弘揚鄉村治理人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社會發展的精神。
4.3 完善長效激勵機制
實現個人發展規劃的社會激勵機制不健全是造成鄉村振興人才隊伍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制定完善長效社會激勵機制,提高鄉村振興各類人才的社會性待遇,對于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在鄉村振興各項事業發展中起到良好支持促進作用人才予以重用或提拔,以此提高各類人才工作積極性。對典型人才進行表彰獎勵,并進行名譽嘉獎,使其在物質和精神上都能受到鼓舞。同時也要加深群眾對鄉村振興的認知,提高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在社會群眾心中的地位,使其樹立作為鄉村振興人才的自豪感。
參考文獻
[1] 李卓,張森,李軼星,等.“樂業”與“安居”:鄉村人才振興的動力機制研究——基于陜西省元村的個案分析[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8(6):56-68.
[2] 檀學文,譚清香.面向2035年的中國反貧困戰略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21,42(12):126-136.
[3] 錢文榮.鄉村人才振興的關鍵是構建城鄉人口雙向流動與融合的制度保障體系[J].鄉村振興,2021(11):64-65.
[4] 劉穎.鄉村人才振興的新趨勢[J].鄉村振興,2021(11):62-63.
[5] 韓芳,史隴蕓,雷廣云.農村基層黨組織鄉村治理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安徽農業科學,2022,50(10):240-245.
[6] 張新勤.新時代鄉村人才振興的現實困境及破解對策[J].農業經濟,2021(10):98-99.
[7] 薛瑞敏.鄉村振興戰略下人才振興研究[J].鄉村科技,2019(22):12-13.
[8] 曹中秋.打造人才引擎助力鄉村振興[J].人民論壇,2019(23):70-71.
[9] 梁靖婧.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人才資源開發研究:以湖北省為例[D].荊州:長江大學,2019.
[10] 劉曉琴.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研究:以山西省S鎮為例[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19.
[11] 劉純陽,盛晏.完善三大人才機制 實現鄉村人才振興[N].湖南日報,2020-02-17(005).
[12] 陳冀魯.河北省鄉村治理人才隊伍建設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22.
[13] 涂孟梅.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人才隊伍建設研究:以四川省A縣為例[D].南充:西華師范大學,2020.
[14] 王金友.揚州市浦頭鎮鄉村人才振興實施中的問題和對策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21.
[15] 劉嫦娥,謝瑋.鄉村振興戰略下人才“回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8,19(5):73-76.
[16] 郜亮亮,杜志雄.中國農業農村人才:概念界定、政策變遷和實踐探索[J].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2017,10(1):11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