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春英,朱素貞(通信作者)
廈門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廈門市婦幼保健院)(福建 廈門 361001)
剖宮產是臨床用于解決難產及某些產科合并癥的常用方法,有利于保證母嬰安全。但剖宮產手術屬于有創手術,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或損傷產婦機體機能,加之術中失血、術后活動不便等因素,易導致產婦血液處于高凝狀態,增加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嚴重危害身體健康[1]。早期預警護理是基于改良早期預警評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的一種護理方式,通過在術前評估產婦的各項生命體征,并根據評估結果制訂針對性的干預計劃,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護理效果[2]。但該護理模式在改善產婦血液高凝狀態、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方面的效果不顯著。氣壓泵依靠擠壓作用,可幫助產婦肢體運動,促進血液流動,改善凝血功能[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氣壓泵聯合早期預警護理對剖宮產產婦凝血功能及并發癥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廈門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收治的剖宮產產婦80例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 例。觀察組年齡24~36 歲,平均(30.00±3.87)歲;孕周37~41 周,平均(39.02±1.56)周;體質量55~71 kg,平均(62.85±4.46)kg。對照組年齡25~37 歲,平均(31.00±3.89)歲;孕周36~40 周,平均(38.00±1.58)周;體質量56~70 kg,平均(63.06±4.42)kg。兩組產婦年齡、孕周、體質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產婦及其家屬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通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
納入標準:符合《實用產科手術學》(第2 版)[4]中剖宮產手術指征,即存在胎兒過大、胎兒宮內缺氧、子宮收縮乏力、妊娠高血壓疾病等情況;單胎、足月妊娠。排除標準:存在心、肝、腎等器官功能不全;患有惡性腫瘤、內分泌系統疾病;存在精神、溝通障礙。
對照組采用早期預警護理。(1)建立專業評估小組:小組成員由1 名責任護士、3 名產科護士組成,由高年資護士擔任組長,保證各組員分工明確;組織成員參加MEWS 評估知識培訓,熟練掌握MEWS 各項標準及詳細評估方法,確保專業性。(2)劃分MEWS 等級:MEWS 量表內容包括收縮壓、心率、呼吸、體溫、意識狀態5 項,分值均為0~3 分,總分15 分,0 分表示低危級,1~4 分表示中危級,>5 分表示高危級。(3)實施護理:護理措施依危險等級確定;針對低危級產婦,實施產科常規護理,對產婦生命體征進行監測,每隔12 h進行1 次MEWS 評估,在產婦信息卡上用綠色貼紙表明低危級,并注明評分,以明確產婦身體變化情況,產婦若出現異常,及時通知醫師;針對中危級產婦,在產婦信息卡上用黃色貼紙表明中危級,并注明評分,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規律性按摩產婦子宮,幫助產婦子宮收縮,改善出血狀況,手術過程中,協助產婦吸氧,密切關注產婦各項生命體征變化,若有異常,及時通知醫師搶救,產婦回病房后,按照25 min/次、6 次/d 的頻率按摩子宮;針對高危級產婦,在產婦信息卡上用紅色貼紙表明高危級,并注明評分,在中危級基礎上給予護理,由組長負責主要護理內容,由產婦熟悉的護士進行輔助護理,即產婦分娩前,播放舒緩的音樂、視頻,以緩解其緊張情緒;此外,向所有產婦科普母乳喂養視頻、圖片或分享過往成功案例,使產婦了解早吮吸的益處,做好母乳喂養的準備,增強產婦信心。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氣壓泵[柯惠醫療器材制造(上海)有限公司,型號SCD EXPRES]干預:干預前,先評估產婦情況,并向其說明注意事項與使用感受,避免產婦過于緊張、害怕,影響效果;干預時,協助產婦平臥在床上,下肢分別戴上護套,接通電源后,將壓力設置為40 mmHg,對氣壓泵護套進行交替充氣,充氣間隔為20 s;術后24 h 后開始使用氣壓泵,30 min/次,2 次/d。
兩組均持續干預1 周。
(1)疼痛程度:分別于兩組干預前后,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進行評估,分值0~10 分,由患者根據自身痛感選擇相應的數值,評分越低,表示疼痛程度越輕。(2)凝血指標:分別于兩組干預前后,采集空腹靜脈血3 ml,對血液標本進行抗凝處理后,以3 000 r/min 離心10 min,分離血清,采用美國IL ACL-TOP 全自動血凝儀檢測兩組凝血功能指標[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時間(thrombin time,TT)及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3)術后并發癥:記錄兩組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及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采用SPSS 25.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 表示,組間數據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數據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VAS 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且兩組干預后VAS 評分均低于同組干預前,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VAS 評分比較(分,±s)
注:VAS 為視覺模擬評分法
組別例數干預前干預后tP觀察組406.75±0.68 2.27±0.43 34.927 <0.001對照組406.73±0.71 4.12±0.49 19.093 <0.001 t 0.12917.864 P 0.898<0.001
兩組干預前凝血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APTT、PT、TT 均長于對照組,FIB 水平低于對照組,且兩組干預后凝血指標均優于同組干預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凝血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干預前后凝血指標比較(±s)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aP<0.05;APTT 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PT 為凝血酶原時間;TT 為凝血酶時間;FIB 為纖維蛋白原
組別例數APTT(s)PT(s)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觀察組4029.98±1.14 36.43±1.20a11.25±1.35 12.95±1.78a對照組4030.00±1.15 33.13±1.24a11.29±1.34 12.01±1.55a t 0.09712.0950.1332.519 P 0.923<0.0010.8950.014組別例數TT(s)FIB(g/L)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觀察組4016.06±1.36 17.98±1.07a4.98±0.813.20±0.76a對照組4016.05±1.35 16.74±1.01a4.95±0.744.00±0.19a t 0.03320.4820.171 6.459 P 0.974<0.0010.865<0.001
干預后,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剖宮產是產科臨床用于保障高危妊娠產婦母嬰安全的有效分娩方式。但由于妊娠期產婦血液多呈高凝狀態,在手術時常存在子宮收縮乏力、止血不到位、術后下肢活動少等因素,易引發術后并發癥,影響產后恢復[6]。因此,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十分必要。基于MEWS 的早期預警護理是通過科學全面的預警評分評估產婦早期的身體狀況,并進行分級,從而制訂出針對性護理措施,發揮預防手術風險的作用,并輔助手術順利進行。但該護理模式在改善產婦術后凝血功能及預防并發癥方面的效果不佳。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APTT、PT、TT 均長于對照組,FIB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氣壓泵聯合早期預警干預可促進產婦凝血功能恢復。其原因為,氣壓泵借助充氣氣囊包裹產婦下肢,對其下肢產生環形擠壓作用,在充氣、膨脹、放氣的過程中,將淤積的靜脈血及淋巴向有效血液循環中擠壓,阻礙了具有凝血作用的FIB 因子聚集,同時可延長凝血時間,提高產婦血流速度,進而改善其凝血功能[7]。聯合早期預警護理通過對產婦術前生命體征進行全面監測,明確產婦可能存在的凝血功能障礙,并采取針對性干預措施,可更好地改善產婦凝血功能。
剖宮產后產婦常需臥床休息,加之術后切口疼痛,導致產婦下肢活動減少,血流速變慢,血流量減少,腿部組織供血不足,造成局部缺血缺氧,易引發多種術后并發癥。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氣壓泵聯合早期預警干預可減輕產婦術后疼痛程度,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其原因為,氣壓泵通過擠壓作用刺激和按摩產婦下肢肌肉,可緩解肌肉疲勞;氣壓泵通過不斷對產婦下肢加壓減壓,可推動其血液及淋巴循環,促進供血平衡恢復,從而有助于減輕產婦疼痛,促使產婦早期下床活動,進而可減少相關并發癥發生。
綜上所述,氣壓泵聯合早期預警護理可改善剖宮產產婦的凝血功能,減輕疼痛感,降低并發癥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