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芳
“單元整體教學”的教育核心并不在于強調何種具體的教學實踐形式抑或是手段方法,而是通過一種思維性及文化性的精神引導,以創造性立場為起點,讓學生能夠在整體情境下實現一種“感知性”的學習過程,自此之后其在全球范圍內也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語言教學思想理念。基于此,在初中英語的教學設計及實施過程中,教師也應充分認識到其教育理論中的思想性,從而改變傳統的“方法論”教育觀念。
一、新課標下的初中英語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首先,初中英語大單元整體性教學實踐的特點在于,通過實用性的教學內容提升初中生對于英語學科知識的整合能力。因此,其最突出的特點便在于綜合性。通過綜合性的教學實踐,逐漸突破初中英語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界限,淡化知識點分割壁壘,最大限度地開闊初中生的眼界,讓初中生能夠在完成課堂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做到綜合運用與靈活應變。其次,初中英語大單元整體性教學的設計特點在于,重視初中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如前文所述,初中英語教育經驗與日常生活之間有一定的緊密聯系。初中英語大單元整體性教學的教育資源能夠不斷在社會中實現擴充。因此,教師在初中英語大單元整體性教學實踐的過程當中,若想著重培養初中生的發展思維與實際能力,則應加強初中英語教學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以課內外實踐活動為切入點,不斷擴大課外知識教學的場域,讓初中生能夠將課內所學到的知識與技巧,在課外場域得到有效地鞏固與應用,從而形成綜合性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技巧,并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感悟到學習的樂趣。最后,初中英語大單元整體性教學實踐的特點在于能夠充分發揮初中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其創造意識。大單元整體性教學不僅是初中英語的學科內容與個體知識整合,還是對教學內容、教學大綱、教學教材的主動創新。因此,在初中英語大單元整體性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讓初中生在自我選擇、自我規劃以及自我探究的過程中,逐漸對更具深層次的問題進行主動思考研究,感受到學習的樂趣與責任感。
二、新課標下的初中英語大單元整體教學實施策略
(一)梳理單元內容,確定教學目標
教材是初中英語課程教學的主要抓手和載體,因此在采用單元教學時需對單元內容進行詳細梳理,確定最終教學目標。以This is me!單元教學為例,教師可借助這一單元的各板塊實施課堂教學,其中每一版塊皆有屬于其特定的教學任務和意義。在實踐教學環節,教師可將教學大綱、相關參考書與教材相結合,這樣有利于更好地遷移和內化該初中英語知識,同時也可進一步降低學習難度。大單元整體教學模式教育理論的核心思想認為:“學生的智能衡量標準是多元化的,其中包括語言能力、邏輯水平、人際關系、自然觀察水平、音樂節奏感、空間定位、身體運動等多種要素。”由此可見,新課標下的初中英語大單元整體教學,不僅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建立自我知識內化體系,還能夠激發其巨大的探索求知欲望,幫助其不斷提升自身的分析能力、辨別能力、協作能力與交流能力,由此實現自身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基于此,教師可設計以下目標:第一,要確保學生能夠深刻理解單元意義,并能夠熟練區別Reading 1以及Reading 2;第二,應對單元基本性質全面了解和掌握;第三,對于大單元與例題關系有清楚認知,并做到靈活互換;第四,引導學生深入參與學習,讓其正確認識到初中英語知識如何形成;第五,要讓初中生通過深入觀察、實操、交流和推理等方式學會綜合運用初中英語知識。
(二)仔細研讀教材,做好學情分析
初中階段的英語教材皆是以單元進行編排的,單元內部的所有知識點都有一定聯系,并且具有一定邏輯性。與此同時,分析教材內容可發現,每一單元內容都是根據初中生主體認知規律以及接受能力,即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進行設計編排的。這種教材設置方式會使初中英語知識點更加清晰,教學目標更容易確定。基于此,為保證單元教學質量,教師要提前研讀教材,把握其整體性特征,最為關鍵的是要對練習題和例題仔細分析,并立足宏觀角度劃分教學內容。實施單元教學時,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分析其學習實情。盡管學生對單元知識有基礎認知,可因其抽象思維薄弱,想要充分理解記憶意義、性質和概念仍有較大難度,所以教師可采用課前提問的方式對學生主體知識記憶程度加以了解,通過以獲取的信息為前提設置針對性的單元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
(三)深入解讀教材,提煉單元核心
在新課標下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深化解讀教材并提煉單元核心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這一過程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并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首先,在深入解讀教材之前,教師需要仔細研讀單元教材,包括課文、閱讀材料、練習題等。通過閱讀教材,教師可以抓住單元主題和重點,了解教材所涉及的語法、詞匯和表達方式等內容。
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分析課文結構和語言特點來深入解讀教材。例如,在My day這個單元中,教師可以注意到該課文以一天的活動為線索,從早上起床到晚上上床睡覺的過程進行描述。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結構,并引導他們注意句子的時態、語態和語氣等語言特點。
接下來,教師可以針對單元主題和重點設計相關的教學活動。例如,在My day這個單元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制訂一天的活動計劃,并要求他們使用所學的時間、頻率和動詞短語等來描述自己的日常活動。教師可以提供一些示范句子,并引導學生先用簡單的句子描述,再逐步增加句子的復雜度和信息量,以提高表達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等多種形式的練習,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和運用。例如,教師可以播放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聽力材料,讓學生通過聽取對話和問題來提高聽力技巧。然后,學生可以進行口語練習,互相交流自己的日常活動并提出問題。接著,學生可以進行閱讀練習,閱讀與課文主題相關的文章,并回答問題或進行寫作練習。
最后,教師應該通過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來檢驗他們對單元核心的掌握程度。可以設計一些形式多樣的評估任務,如填空、問答、作文等,讓學生展示他們對于單元核心內容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根據學生的反饋和評估結果,教師可以調整教學策略,進一步鞏固學生的知識和技能。
深入解讀教材并提煉單元核心是初中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通過仔細研讀教材、分析課文結構和語言特點、設計相關的教學活動、進行多種形式的練習以及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師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并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四)優化單元作業設計,鞏固基礎知識
在新課標下的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中,優化單元作業設計是鞏固學生基礎知識的重要環節。結合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一文(你多久鍛煉一次?)舉例分析。
為了鞏固學生對于頻率副詞的理解和運用,教師可以設計一份填空題作業。以“How often do youexercise?”為基礎,讓學生根據給定的頻率副詞或時間短語填空,完成句子。例如:1.I exercise a week________.2.He goes swimming________.3.We rarely playsports ________.4.They have English class ________. 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能夠鞏固并掌握頻率副詞的用法,提高對于句子中時間狀語的理解和運用。
為了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技能,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小組活動。將學生分組,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互相詢問并回答關于鍛煉頻率的問題。每組學生需要準備一份對話表演,其中包括詢問自己和回答他人的鍛煉頻率。例如:A:Howoften do you exercise?B:I exercise three times a week.How about you?A:I exercise twice a week.通過這個活動,學生不僅能夠運用頻率副詞進行交際,還能夠鍛煉他們的聽說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此外,為了加深學生對于頻率副詞的記憶和理解,教師可以設計一個互動游戲。將課堂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輪流回答教師提出的關于頻率副詞的問題。例如:
Teacher: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Group 1:Sometimes.
Teacher:Good!How often do you go to the movies?
Group 2:Rarely .
Teacher:Excellent! How often do you eat fast?food?
Group 3:Never.
通過這個游戲,學生能夠在游戲中鞏固頻率副詞的記憶,并通過回答問題來提高反應速度和語言表達能力。
為了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學習內容,教師還可以設計綜合練習,如要求學生完成一篇關于自己鍛煉頻率的短文。學生需要用到頻率副詞和時間短語,描述自己的鍛煉習慣以及理由。例如:I exercisethree times a week. On Monday,Wednesday and Friday,I go for a jog in the park. It helps me stay fit andgives me energy. Sometimes...通過完成短文,學生能夠綜合運用頻率副詞和時間短語,展示他們對鍛煉頻率的理解和運用。如此,可以看出在新課標下的初中英語大單元教學中,優化單元作業設計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如:填空題、口語表演、互動游戲和寫作練習等,以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通過這些活動,學生能夠提高對頻率副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同時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技能,提升課堂互動和學習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英語大單元整體教學不僅要充分研究其教學設計的核心內涵,還要對大單元整體教學的理論基礎有更深層的認知。這樣才能在初中英語的教學實踐環節中充分發揮其內在的教育作用與教學內涵,使學生感受到初中英語的內在魅力,提高自身的學科核心素養,同時更能夠實現初中英語現代化教學體系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