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琳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大量英語教師踴躍嘗試、改革創新各種教學方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不少英語教師以讀說法教學理論為指導,使用讀說課堂教學模式,即以反復朗讀為手段,重點培養學生說的能力,在學生能夠順利說出所學語言材料的基礎上,再進行聽力、寫作方面的訓練,以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及技能,同時在課堂上滲透情感、策略及文化意識的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英語教學中,如果只是按字面意思解釋,每堂課讓學生反復朗讀、反復說,長此以往,學生必定會產生厭學情緒。如何靈活設計課堂教學形式?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如何幫助學生樹立并堅定學好英語的信心,以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如果在讀說課堂上能夠解決好這三個問題,學生便能從課堂活動中體驗到更多的樂趣,從樂學到好學,遠離厭學情緒。
一、如何靈活設計課堂教學形式
第一步:舊課復習。復習上節課學習的內容,進一步鞏固學生在上節課養成的目標語言思維習慣,鞏固在上節課說的技能。教師可采取師生問答、學生演講、學生分組問答、分組表演等形式來讓學生鞏固上節課所學知識。任務完成時教師要適時做出評判,讓任務完成的成果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動力。
第二步:讀說訓練。這一階段可讓學生跟讀錄音或教師帶讀;之后讓學生分組熟讀,組內人員互相幫助糾正,看哪組學生最快熟悉語言材料;然后按需要,教師做好語篇分析、語法點撥的教學;再采取師生問答、學生分組問答、學生演講、分組表演等形式進行替換練習,啟發訓練學生用目標語言表達思想,培養說的技能。此階段著重培養學生對所學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學會用所學語言材料做事情。另外,在分組活動中,還可以滲透集體主義、競爭意識、協作精神等方面的教育。
第三步:聽力訓練。采用聽力材料回答問題或判斷正誤,或以做選擇題的形式,讓學生聽有關的語言材料。在選用或編制聽力材料時要盡量使用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有關的內容,以激發學生興趣、降低聽力的難度。聽力材料可用錄音,也可由教師或學生朗讀。
第四步:寫作訓練。要求學生就所學的語言材料編寫類似的對話或人物、事物介紹。同樣要求寫作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有關。若課堂時間不夠,可將其作為家庭作業,并讓學生在下堂課表演或演講寫作內容。這樣,既鍛煉了寫作能力,又進一步復習鞏固了讀說訓練中學得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
第五步:復習。要求學生分組表演上節課的對話,其他同學認真觀看表演,并就學生的表演回答問題。如:What does she/he like? Why does he likekoalas?等。這樣既復習了上節課的內容,又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充滿信心和興趣進入課堂的主環節———讀說訓練。
第六步:讀說訓練。把全班學生分組,每六人一小組,組內成員試讀語言材料。組內成員互相監聽、糾正;教師按需提供幫助。等基本熟悉語言材料后,組內成員進行替換練習,替換不同的人稱、不同的職業。同時,教師向學生講解各職業情況,告訴他們職業不分貴賤,只是社會分工的不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之后,教師看哪組能既快又流利地脫稿進行替換練習,抽查并記分。等半數組通過抽查后進入下一個環節。
第七步:聽力訓練。課前錄制聽力材料:Hello,My name is Tom,I'm a doctor,but I don't like to be adoctor. I want to be a policeman,Jim is my brother. He isa policeman,but he wants to be an actor.讓學生帶著問題聽材料,Q1:What does Tom do?Q2:What does Tomwant to be?Q3:What does Jim want to be?聽完一遍后,小組內討論,再上交答案,教師公布答案并給小組記分,然后再放一遍錄音。這樣既訓練了聽力,又培養了學生判別糾錯的能力。
第八步:寫作訓練。介紹你熟悉的人物的職業及他們想做的職業(最少介紹三個人),寫完后小組內成員交換批改,訂正后再定稿上交(可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若課內時間有限,這一環節可作為家庭作業。下課前公布本堂課各組得分并對得分高的組給予表揚,同時對得分較低的組進行鼓勵或布置適當的提升任務,幫助其進步。
同時,每周或每月將分數累計一次并排名,獎勵前幾名學生,以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及競爭意識。
二、如何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只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是不夠的,還得讓學生有興趣、有熱情參與其中。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語言藝術的作用。教育活動的高度有效性在許多情況下依賴于教師的語言修養,教師對學生個性的影響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語言的豐富性和動人的表現。教師的語言是一種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心靈的工具。在布置任務時,教師要用形象生動、感情飽滿的語言去激發學生完成任務的信心與熱情。另外,教師要根據課堂的情形,不失時機地幫助學生培養積極情感,用自身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得學會把微笑帶進課堂。教師熱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鼓勵的話語,會使學生產生樂觀、自信、向上的心態,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如何幫助學生樹立并堅定學好英語的信心
教師要經常從不同角度給學生介紹學英語的重要性:在課堂活動中經常表揚學生的點滴成績;要經常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成功和進步的喜悅,盡量減少學生的挫敗感等不良情緒的影響。對學生的表現多用贊賞鼓勵的語言加以評價,如:“你今天的表現比昨天更好!”“這么快就背出這段話,太棒了!”“你的發音越來越準確了。”要用不斷變化的語言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不是千篇一律地使用“Good”“Very good”。即便是學生犯錯誤了,在指出其錯誤前,最好先肯定其值得表揚的一面再糾正錯誤,盡量避免使用生硬刻板甚至尖銳的話語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挫敗學生的自信心。比如,學生演講時將read讀成lead,教師可以說:“說得很流利,表現很大方,但注意下次讀read 時把舌頭卷起來就更標準了,試兩遍好嗎?”這樣既糾正了錯誤,又不傷學生的面子。教師要贊賞學生富有個性的理解與表達,培養其創新精神,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探索有效的學習方法,不要過多干預學生在過程中的行為,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自由發展的空間。教師教會學生知識技能不如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教會學生學習方法不如讓學生自己探索獲得學習方法。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更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堅定對成功的信心。
讀說課堂教學是以讀說法教學理念為指導的教學模式。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它適用于對話型及介紹型語言材料的教學。作為新時代的外語教師,我們不應拘泥于某一種教學方法,也不要光是跟著潮流走,現在提倡什么法就用什么法,更應把自身看作一種資源,熟悉各種外語教學法,并對各種教學理論、教學方法辯證地思考,從而掌握一定的教學策略,根據學生狀況、教材內容、自己的教學風格等具體因素,采用適當的方法教學。教師要做到教無定法,取其所長,為我所用,并敢于嘗試、鉆研新的教學方法,以推動外語教學事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