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等教育改革工作的開展以及推動,使高等教育的內涵更深,教育結構產生了變化,質量也得到了相應的提升。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明確教學的目的,使用更加先進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鍛煉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學生的語言溝通和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對于問題的見解,讓學生以更加客觀的視角去看待問題并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式教學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實現更好的發展。文章結合實際情況,對體驗式教學方法進行認識,了解這種教學方式在西方經濟學課程中的應用價值,以及具體的應用方法和思路。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 西方經濟學課程高等教育
中圖分類號:F0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5-153-02
作為一種關注人的生命活動以及情感體驗的教學方法,體驗式教學的教學核心是將人的生命體驗作為核心,設置獨特的情境并帶領學生參與到其中,構建獨特的教學體系,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情感,并對所學知識產生正確的認識,達到教學的目的。而將體驗式教學以及西方經濟學的教學內容產生融合,能夠對課程進行有效的安排,激發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欲望,幫助學生對比較抽象的理論知識產生感性的認識和理解,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
一、正確認識體驗式教學方法
體驗式教學是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在這種教學方式的應用過程中,需要教師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以及教學的目的,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在這種環境下自主體驗情境,獲得獨特的感受,并讓學生對問題產生積極的認識,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愉悅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體驗式教學方法是一種尊重學生生命發展規律的教學方式,要明確教學的目的,根據教學的內容來對教學的方法進行合理的安排,體現出對于生命的重視,探討生命的意義,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獲得相對應的一些能力,促進學生綜合水平的提升,幫助學生掌握更加正確的學習方法。
體驗式教學具有獨特的特點,首先是體現出個體性。這種教學方式可以結合學生的特點,從學生的角度去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經歷去看待問題,并且對這些問題給出不一樣的結論。教師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其中獲得體驗,獲得有差異性的心理感受。如果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只能讓學生被動接受教師提前準備好的抽象的內容,進行死板,生硬的理解,這就會導致教學質量比較低。而在這種體驗式教學方式下,學生的個體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他們會結合自己的經歷以及價值取向,將自己放置在教師設置的情境中,產生獨特的感受。其次是體現出整體性,這種教學方式是結合教學目的構建一種獨特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進入到這種情境中,讓學生的思維更加開闊,使學生的想法在其中得到體現,并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互融合,幫助學生吸收并內化知識,最終使學生形成相應的知識體系以及價值觀念,這打破了理論知識以及學生日常生活之間的壁壘和隔閡,讓學生在這種比較真實的情境中快速成長。
二、體驗式教學在西方經濟學課程中的應用價值
1.體驗式教學在西方經濟學課程中的應用更加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在高等教育體系下,體驗式教學方式會和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更加匹配,由于大學階段是青少年向成人轉換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大學生的思維正在形成,觀察力、記憶力及想象力都在全面提升。而大學生對于事物的情感以及體驗就會影響到他們對于事物的看法,通過情感教育來引導大學生的成長,是現如今教學體系中重要的一個方面,也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關鍵環節,只有帶領著學生去認真感悟,才能夠真正幫助學生內化和吸收理論知識,將其外化成自身所掌握的知識技能。體驗式教學本身具有一定的情感性價值,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滿足情感方面的需求,豐富學生的情感活動,充分反映出學生的個性化以及差異性,強調學生的閃光點,尋求學生和知識之間的互動,幫助學生真正走入到這種情境中去,掌握發現問題以及處理問題的有效方式。因此,體驗式教學在西方經濟學課程中的有效應用,能夠更好地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1]。
2.體驗式教學在西方經濟學課程中的應用更符合現代素質教育理念。新時期,我國的教育改革方向基本明確,在教育的過程中需要體現出素質教育的要求,讓學生的各種能力得到全面的培養,而使用體驗式教學法時,使西方經濟學課程中的一些關鍵的問題得到了更順利的解決,這種方法發揮出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可以采取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方式,讓學生更全面地掌握西方經濟學中的一些知識以及技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情感以及對于西方經濟學的認識。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轉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理念,尋找更新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讓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問題分析能力的培養效果更好,使學生在體驗活動以及實踐活動和探索的過程中實現自我的成長,提高學生的整體能力,構建形成更先進和新穎的教學體系[2]。
三、體驗式教學在西方經濟學課程中的應用方法和思路
1.明確體驗式教學目標。體驗式教學方法中,教學目標可以對教學內容的選擇以及教學方法的使用產生重要的引導,在體驗式教學方式開展的過程中,學習者需要從體驗的過程中進行學習,并通過體驗來獲得相應的結果,但是這種體驗實際上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由于學生存在主體性的差異,教師會對教學目標的設計更加重視,在明確體驗式教學方式目標的過程中,包括認知性目標、技能性目標以及體驗性目標,將此作為參考的基礎,完成后續教學模式的設計以及選擇。比如說在西方經濟學課程中講解到市場供求理論知識內容時,先要明確教學設計中認知性目標是要讓學生對于需求以及供給的概念和內涵產生充分的了解,認識需求彈性以及供給彈性的相關種類,并且能夠掌握供求的定理。而技能性目標則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關注需求以及供給的實際例子,并且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來提供相應的例子,可以列舉出不同價格彈性的商品對應的實際物體,從而檢驗學生學習的成果[8]。而體驗性的目標則是讓學生自己參與到市場運作的過程中,使學生對于西方經濟學產生更多的關注以及探索求知的欲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具有更高的興趣以及活力還有積極性。這三個層次教學目標的設定,能夠更好地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模式設置的流程,讓西方經濟學的教學效果更加良好,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產生充分的了解[4]。
2.合理設計體驗式教學情境。傳統的教學課程中,可能會更加關注對學生進行的統一管理以及統一教學,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加快速地獲取知識,但是卻阻礙了學生創新能力的進一步提高。通過情境合理性設計可以使學生進入到這種獨特的情境中,產生新鮮感以及趣味性,也能夠在這種環境下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究,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體現,使學生的參與度更高。這種情境設計工作的開展,就需要結合學生的特點,了解學生的認知以及發展規律,讓學生進入到主動學習的狀態,在具體設計過程中,需要保證情境設計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說可以使用一些輔助物品,通過場景布置讓整個操作過程真實可靠,這些教學輔助物的選擇可以是多媒體或者是服裝,甚至也可以將教室進行移動,但是在實際應用教學輔助物的過程中,應當確保這些材料的獲取更加簡單輕松,也便于攜帶和操作,能夠在使用的過程中為學生的理解提供方便[5]。比如說在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自由活動以及交流的市場,讓學生自己參與到這種市場中,獲得參與的體驗,感受到市場價格變化的規律。而如果要開展相關的工作,設置情境時,就可以先將教室的空間進行合理性的規劃,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活動的空間,并且使用多媒體的方式讓學生了解這種活動的規則,使學生更加靈活自如地進入到這種市場交易環境中[6]。
其次是需要保證這種情境設置的有效性。要在情境設計環節,盡量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使設計出的內容生動有趣,對學生產生吸引力,使學生具有更高的興趣,也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以及其他的輔助工具來還原相應的情境,讓實際可操作性更強。教師還可以使用語言表達的方式來將學生帶入到這種情境中,讓學生感受到真實性,比如說在市場價格變化規律的內容講解的過程中,就可以讓學生自行想象,將這個營造的市場認為是一個水果市場,并讓不同的學生去扮演商家和顧客的角色,使學生的參與感更強,大大提高體驗式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3.體驗式教學活動的設計。體驗式教學活動的設計,需要體現出可操作性、開放性以及有序性,同時還需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可操作性是要保證整個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使用的道具可操作性比較強,合理使用這些輔助教學工具引導學生進入到情境中,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開放性則是要體現在教學活動的主題設計環節還有活動的展開形式,比如說場景模擬活動以及交流活動,還有探究式活動,都是可以使用的活動方式,在這些多樣化的活動方式中,安排學生扮演各自的角色進行體驗,保障課堂教學質量。
比如說采取角色扮演活動設計方式時,可以讓學生去模仿另一個角色,進入到這種人物的環境中,主動思考人物的情感以及思想,使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要點產生更多的認識。比如說在西方經濟學中教學拍賣的課程內容時,根據不同的拍賣種類,安排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對拍賣會現場的情況進行模擬,使學生了解“英式拍賣”“荷蘭式拍賣”以及“密封拍賣”等不同的拍賣種類在實際開展過程中體現出的差異性,使學生對西方經濟學產生更濃厚的興趣。而采取交流活動設計方式時,主要是為學生提供一個交流以及溝通的平臺,使學生對獲得的信息以及提出的疑問還有收獲的內容進行交流,讓學生的視野更加開拓,使學生獲得新知,構建和諧平等、自由舒適的課堂教學環境。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堂討論課,讓學生提前在課下搜集新的一些經濟政策內容,并根據自己搜集到的資料和自己所學的知識,對這些新的經濟政策進行理解和分析,發表自己的見解,在這種交流活動討論會上發表自己的意見,并且和其他學生的思維進行碰撞,讓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更深刻。而如果采取探究活動方式,則需要先明確探宄活動的主題,結合學生當前的生活經驗以及學生的認知,為學生提供相應的一些信息資源和內容,使學生對其產生深入的理解。比如說,西方經濟學中講解到市場理論內容時,可以先讓學生了解完全競爭市場,之后為學生提供一些多樣化的資料,幫助學生采取探究式學習的方式來認識完全競爭市場,以及完全壟斷市場,還有壟斷競爭市場、寡頭壟斷市場,對四個不同市場的性質進行對比和分析,獲得相應的經驗和感受。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將體驗式教學方式應用在西方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具有良好的結果,而要保障體驗式教學的成果,就需要教師結合教學的目標,正確認識西方經濟學中的關鍵內容,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學生的情況,合理設置體驗式教學活動,豐富體驗式教學的內容,完善教學的流程,提高教學質量。
【項目名稱:體驗式教學在專業基礎課的應用研究(課題編號202109)。1
參考文獻:
[1]盧素蘭.基于體驗式教學的《微觀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204:101-104
[2]于姍姍.體驗式教學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J].農家參謀,2018,13:164
[3]唐麗君.體驗式教學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J].農家參謀,2018,13:165
[4]劉加林,周衛軍.創新創業教育視角下地方本科院校西方經濟學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8,3503:107-111
[5]陳海東.情景體驗教學法在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教學刊,2018,21:98-100
[6]吳凱.提升高職院校經濟學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探討[J].營銷界,2019,33:262-263.
(作者單位: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作者簡介:肖娜(1982-),女,蒙古族,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人,碩士,講師,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經濟學教育。】
(責編: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