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隨著建筑行業的高速發展,我國迎來了建材企業的“春天”。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同類型企業興起,建材行業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其在不斷擴大生產經營的同時,自有的固定資產管理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人員認識到優化固定資產管理對企業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圍繞建材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系列應對措施,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建材企業優化內部管理,促進自身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建材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志碼:A
將固定資產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能夠有效延長資產與設備的使用年限,在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運行的前提下,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越長,企業投入的生產成本就越低。由此可見,優化固定資產管理能夠控制企業生產成本投入,提高經濟效益。但根據調查,目前許多建材企業沒有認識到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嚴重阻礙了自身的良性發展。
1 固定資產的基本概述
1.1 固定資產的含義
從廣義上來說,固定資產是指為滿足日常生產經營或者經營管理所需,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并為企業本身持有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如房屋、建筑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固定資產是企業主要的經營手段,更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1]。從會計的角度來看,固定資產一般分為生產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用固定資產、租出固定資產、未使用固定資產、不需用固定資產、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等。
1.2 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國家越來越重視對固定資產的管理。促進企業健康、良性地發展,絕不能忽視固定資產管理的作用。因此,要提高固定資產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就要將企業制定的各項資產管理制度落到實處,實現固定資產的輕松管理。通過對固定資產的優化管理,能夠全面掌握企業的固定資產信息,降低成本支出,提高經營效率,為日后進行資產評估、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避免企業因固定資產管理環節上的紕漏而產生損失。要加強固定資產管理,保證固定資產的使用價值,充分挖掘其潛力,實現固定資產的高效利用,從而提高固定資產使用的經濟效果。優化固定資產管理能夠提高企業產量,增加產品品種,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而且可以節約前期的生產成本投入,減少不必要的費用支出,以有限的建設資金擴大固定資產規模,提高企業經濟效益[2]。
2 當前建材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核算行為不規范,無法反映企業資產情況
目前,許多建材企業對一些其他來源的固定資產,如捐贈、調撥及其他渠道獲得的固定資產并沒有嚴格遵守國家法規對固定資產的規定進行入賬處理,而是形成了大量的賬外資產。與此同時,許多建材企業在處理固定資產時,流程比較復雜,耗時長,需要多個環節逐一審批,這直接延長了固定資產的入賬時間,也會影響一部分固定資產的及時清理與核銷。由于建材企業屬于傳統的生產型企業,其賬面上有大量的固定資產,但由于固定資產的入賬周期長,以及會計人員的核算行為不規范,導致目前許多建材企業都存在資產不實的情況。同時,將一些需要定期更換的輔助配件作為生產的主要設備入賬,甚至將其列入消耗性材料計入生產成本,致使建材企業的固定資產臺賬與實際有較大的出入,無法向企業的投資人與領導者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資產情況。
2.2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目前,建材企業在制定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時,盲目學習其他企業的管理制度,而忽略了自身的實際需求。由于建材企業的固定資產規模大、種類多,在管理上有一定難度,存在管理制度與實際需求不匹配、執行效率低的問題,相關管理人員在管控固定資產運作流程方面采取過一定措施,但效果并不明顯。許多建材企業在采購、處置固定資產時,管理流程過于松散,缺乏嚴格而有效的管理制度。同時,企業在購置固定資產時,缺乏長遠規劃,存在盲目購置的現象,與企業的經營規劃相悖,甚至在購置時沒有進行詳細的市場調研,導致投入大量資金的新設備入廠后并不能滿足企業的實際使用需求,只能被迫閑置,時間久了,設備價值會大打折扣。在企業購置固定資產后,如果其未能發揮自身最大的使用價值、為公司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就會導致固定資產使用效率低、投資回報率低,這對建材企業的投資人也會產生不小的影響[3]。
2.3 固定資產處理過程不規范
首先,處置不規范。目前,一些建材企業存在擅自處理固定資產的問題。部分公司的設備很多,但提交使用審批的流程過于復雜,時間久了,固定資產的使用審批制度形同虛設,員工隨意調配、挪用固定資產的現象頻發。大部分企業的財務部門與資產管理部門分屬兩個獨立部門,二者工作互不干涉,這導致固定資產的整體管理工作割裂感明顯,一旦兩個部分信息更新不及時,就會發生數據不同、賬實不符的問題。其次,缺少對固定資產的日常維修與養護。建材企業對固定資產一般采用粗放式管理,在實際工作中并不重視固定資產的保養,甚至會用維修來替代保養工作。長期下來,會大大縮短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一旦出現故障,如果沒有進行及時的管理與保修,企業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費用與經濟損失。最后,存在固定資產閑置情況。企業為了維持日常的生產經營,會依照具體需求來購置新的資產,由于設備不斷更新,加上相關人員疏于管理,出現閑置的生產設備、生產物料、被淘汰或替換下來的舊機械設備以及長期未使用的固定資產,這在無形中降低了固定資產的使用價值,增加了固定資產的管理難度。
2.4 固定資產管理意識淡薄
一部分建材企業的管理者固定資產管理意識淡薄,導致企業中缺乏專業的資產管理人員。大多數企業都存在過度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現象。企業的領導者與投資人更關心收入、成本與現金流,缺乏應有的固定資產管理意識。企業管理層在制定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后,并沒有向員工傳達相應的財務知識,導致制度形同虛設,執行力差。同時,一部分建材企業由于自身規模的原因,并沒有設立專門的資產管理部門。在實際工作中,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由財務人員與生產部門的工作人員兼任,在資產管理方面疲于應對,難免有所疏漏,嚴重阻礙了公司固定資產管理的良性發展[4]。
3 建材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應對措施
3.1 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首先,企業需要建立健全資產管理責任制,落實涉及固定資產使用的部門權限,實行崗位責任制。在部門中設立固定資產臺賬,在具體工作過程中,不論是借用、調配、新增或是報廢處理,都要及時、詳盡地登記清楚,并嚴格履行審批手續,交由財務人員進行使用變更,確保盤點時賬物一致。這樣一來,在出現賬實不符情況時,能夠通過崗位責任制找到出現差異的資產使用人。其次,實行固定資產考核機制,在固定資產管理責任制的基礎上,設置相應的考核指標,將考核結果向全公司公布,并針對不同考核結果的人員或部門給予相應的懲處與獎勵,以具體的激勵措施來提高員工對固定資產的管理重視程度。同時,在相關制度的規范下,能夠使建材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更具標準化。此外,根據不同時期的資產盤點情況,對于一些損壞流失等使用價值降低的固定資產,要將責任落實到人,情節嚴重者予以一定處罰。最后,嚴格管控固定資產的采購過程,堅持采購前、采購中、采購后的預測管理與記錄。在采購前,需要對預購置的資產進行預期效益評估,這樣能夠避免盲目采購造成的資金浪費;在采購時,要做到實時監督,安排專門的采購人員與監督人員,可以由財務部門與資產管理部門共同開展相關工作;在采購入庫后,要以賬實一致為目標,定期進行實物盤點,提高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全面性,以完整準確的固定資產數據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提供參考[5]。
3.2 實行智能化管理
加強信息化平臺建設是提高企業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建材企業可以建立專門的固定資產管理信息系統,通過平臺的介入,簡化固定資產的處置流程。在信息化平臺的幫助下,企業能夠對不同類別的固定資產進行統籌規劃,實現統一管理。同時,在平臺建設完成后,一定要在系統中建立企業各項固定資產的完整檔案,以先進的智能化技術代替傳統的手工錄入方式,減少人為導致的工作誤差,實現固定資產的智能化管理。還可以制作固定資產管理二維碼,實現對固定資產的實時監控。相關人員在掃描二維碼之后,能夠在數據平臺上共享企業內部信息,從而在無形中提高固定資產管理的時效性,確保固定資產盤點的準確性,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此外,財務人員與資產管理人員要做好核算與管理工作,進一步確保資產的安全、完整及正常運行,避免資產使用價值降低。
3.3 規范固定資產管理流程
首先,落實固定資產清查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可以將固定資產的清查與清理作為常態化工作。通常情況下,處理閑置資產對于建材企業來說是一大難題,一是資產價值過高,處理不當容易造成經濟損失;二是設備與技改革新的不斷發展直接影響資產備件管理。因此,企業需要對閑置與廢舊物資金進行科學、系統的價值評估。對于一些還具有使用價值的物資,要注明可用時間與具體用途,并采取必要的保養和維修手段,以確保其在重新投入生產后,能夠充分發揮使用價值,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6]。
3.4 強化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意識
實現固定資產的高效管理,離不開企業從上到下的重視與投入。首先,企業管理層在日常工作中要具備長遠的戰略眼光,提升全體人員的固定資產管理理念,將現代化的管理思維應用于固定資產管理中,認識到固定資產管理對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推動作用。加強各部門的協調配合,促進全體員工共同參與固定資產管理,在公司形成參與資產管理的濃厚氛圍,以實現管理目標。其次,配置專門的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將崗位職責制度化,并在財務部門與監督部門的嚴格管理中按章執行,這樣能夠降低人為因素造成的固定資產使用價值流失。為了減少固定資產不必要的損耗,需要對固定資產管理人員與維修、保養人員定期開展專業技能培訓,可以在每次培訓后設立考核環節,考核不合格者需要重新學習,連續兩次考核不合格者予以相應的懲罰。通過這樣的方式不但能夠實現對資產設備的有力維護,延長其使用周期,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而且能夠有效降低購置新設備的成本投入。
3.5 建立健全內部審計與監察制度
建材企業可以根據自身規模與實際需求設立監察審計部門,針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配備專職的監察審計人員,并依據其工作職責建立內部資產審計制度,在實際工作中對固定資產管理進行全方位的統籌,便于在出現問題時能夠及時發現并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對賬面上的固定資產要進行不定期的抽查盤點,在發現管理漏洞時要及時提出整改意見,使日常資產管理工作更加規范化。此外,為了輔助審計人員的日常工作,需要配有完善的監督機制,對與固定資產相關的資金流向進行嚴格檢查,要做到不論是資金還是資產都要有明確的去向,并落實在報告中。審計人員開展各項工作要符合管理制度的要求。可以鼓勵全體員工互相監督,一旦出現違反企業管理制度的行為一定要予以處罰,并通報全公司。對于提出有益建議的員工要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并鼓勵其他員工積極發言,為科學化、規范化的企業管理添磚加瓦。
4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闡述了建材企業在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在核算行為、管理制度、固定資產處理過程和人員意識方面,深入分析了建材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實行智能化管理、規范固定資產管理流程、強化企業固定資產管理意識、建立健全內部審計與監察制度等措施,希望能夠實現企業固定資產價值最大化,全面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促進建材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逯峰. 國企會計核算中固定資產賬目的核算[J]. 品牌研究,2023(2):273-276.
[2]張宏,陳詩雨,崔松. 城市軌道交通企業固定資產折舊體系優化探析[J]. 財務與會計,2022(21):56-59.
[3]李更生,李曉林,施小燕. 政府會計制度背景下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研究[J]. 教育財會研究,2022,33(2):36-38.
[4]胡婷婷. 淺談企業固定資產的金融資產化管理[J]. 中國商論,2022(13):91-93.
[5]劉局,田溪. 固定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實踐研究[J]. 財會通訊,2022(16):130-134.
[6]湛泳,陳思杰. 加速折舊政策能改變企業投資結構偏向嗎?——基于2014年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的自然實驗[J]. 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45(5):38-43.
[作者簡介]李玉杰,女,山東博興人,博興縣金龍混凝土有限公司,中級會計師,本科,研究方向:財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