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反思質疑能力是個體成長為批判性思維者必不可少的能力,也是創新型人才的基本能力。重視對學生反思質疑能力的培養,對社會發展、科技進步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教育目標、教育使命的要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反思質疑能力促其成長為批判性思維者的策略主要有:一題多法,讓學生反思解法優劣;故意錯學生所錯,讓學生敢于質疑權威;開設易錯題專題課,讓學生自糾、互糾;整理、利用錯題本等等。
【關鍵詞】反思能力;質疑能力;批判性思維
【作者簡介】武瑞雪,中小學正高級教師,江蘇省高中數學特級教師,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教科研工作先進個人,徐州市數學學科帶頭人,徐州市武瑞雪高中數學名師工作室主持人。
反思是指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質疑是指提出疑問,既包含提出不會、不懂的問題,又包含因懷疑而去發現、提出新問題的一系列活動。批判性思維是指思維過程中洞察、分析和評估的過程,批判性思維不是否定性思維,它是具有創造性和建設性的一種思維。反思質疑能力是個體成長為批判性思維者的基礎,是創新型人才的必備的能力。
一、學會反思質疑,成長為一個批判性思維者的必要性
1.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的需要
擅于反思質疑,才能“去偽存真”,在“定論”中發現新問題,才能批判性地接受新知識、新技能,開啟創新的大門,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的需要。
2.適應教育目標與使命的要求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簡稱《新課標》,以下同)在“課程目標”中指出“……;樹立敢于質疑、善于思考、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要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敢于質疑、善于思考,理解概念、把握本質,……”。“世界高等教育會議”(巴黎,1998年10月5—9日)發表的《面向二十一世紀高等教育宣言:觀念與行動》,其中第一條的標題是“教育與培訓的使命:培養批判性和獨立的態度”。可見,無論是在中國,還是放眼世界,對教育目標或使命的要求之一就是培養善于獨立思考、敢于質疑的批判性思維者。
二、學會反思質疑成長為一個批判性思維者的策略
1.一題多法,讓學生反思解法優劣
美國數學家G×波利亞(George Polya)在《怎樣解題》一書中指出“沒有任何一道題是可以解決得十全十美的,總剩下些工作要做,經過充分的探討總結,總會有點滴發現,總能改進這個解答,而且在任何情況下,我們總能提高自己對這個解答的理解水平。”這里所說的“剩下些工作”,就是解題后的反思,反思是否出錯,反思是否有更簡捷解法,反思一題多法中各解法的優劣等等。
三、結束語
提升學生反思質疑能力,促其成長為批判性思維者的教學策略還有很多,如,夯實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思想方法的掌握,為會反思質疑奠定堅實基礎;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敢于表達個人見解,勇于質疑教師、教材、教輔書、專業雜志等權威;讓學生養成預習習慣,學會反思、質疑、批判式閱讀,自主參與新知識的建構過程,學會對新概念、定理、法則中的不理解之處獨立思考并提出質疑、批判的能力;在“導學案”中設計一些易引起歧義的問題,讓學生生疑、質疑,然后釋疑;重視變式題教學,讓學生從不同解題情境中發現不變的本質和解題規律;教師以身作則,樹立善于反思質疑的榜樣,并教會學生反思質疑方法等等。
作為一線數學教師,我們有義務思考、探討如何創設以問題為核心的反思、質疑的教育教學環境,讓我們的學生會反思善質疑,讓學生順利成長為批判性思維者。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美)G.波利亞(George Polya).怎樣解題[M].涂泓,馮承天,譯.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8.08.
[3]潘述昌.物理學習中“懂而不會”原因剖析——以摩擦力的學習為例[J].廣西物理,2021,(6):90-93.
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高中數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B-a/2020/02/52)的階段性成果。徐州市武瑞雪高中數學名師工作室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