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紅芬
摘 要:本文著眼于中職生善思質疑能力的現狀,闡述了如何在德育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善思質疑的積極性,如何幫助學生找到善思質疑的內容,提高其善思質疑的水平,從而落實德育教學中對學生的質疑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中職德育;質疑能力;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19-064-1
一、調動學生善思質疑的積極性
很多德育教師都有同感:現在的德育課堂還是教師講得多而學生參與的少,特別是在中職德育課堂中學生的善思質疑能力偏低,表現為主動提問的人數較少,提出問題的類型單一等等,多數學生“不敢”、“不愿”和“不善”提問。
針對這些現狀,我們就要有的放矢地調動學生善思質疑的積極性,突破學生的心理障礙,和學生講清善思質疑的重要性,給他們講講身邊善于思考和質疑的榜樣以及善思質疑給他們帶來的益處,同時采取一定的激勵措施,鼓勵學生敢于思考和提出質疑。此外,教師要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使提問成為學生學習時的內在需求。教師更應更新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法,盡量給學生創造問題情境,讓他們有問題可想、可說,同時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使每個人都能在成就感的推動下,積極主動全程參與學習。
二、幫助學生找到善思質疑的內容
1.課前善思質疑,整裝待發。在德育課課前準備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主動去搜集并分析有關的信息和資料,對所要學習的問題提出各種假設;讓他們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能力,通過查閱資料和上網搜索等方式,試著解決一些淺顯的、力所能及的問題。對于自己還不理解或理解得還不夠透徹的內容,帶著問題參與課堂學習,有的放矢,課堂效率會大大提高。課前的善思質疑讓學生給自己一顆有準備的頭腦。
2.課堂善思質疑,攻城掠地。一些德育教師擔心學生課堂討論的問題偏離教學大綱,或者害怕打亂教學思路,往往不敢讓學生在課堂上質疑。一些教師雖然允許學生在課堂上質疑,但往往是教師先讓學生質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教師避而不談,反而按既定方針教學,轉向其它問題;或者教師一味追求解決學生的問題,對教材的講解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在這兩種情況下,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都沒有得到很好的契合。實際上,這個問題可以得到妥善解決:對于關鍵性的問題,教師需要按照教學思路逐步解決;而對于一般性的問題,教師可以發動學生自行解決。教師如果能處理好學生的質疑和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之間的關系,那么學生在課堂上的善思質疑會使學生的學習主次分明,提高學習效率。
3.課后善思質疑,穩扎穩打。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一個將新知識融入已有知識體系,把當前學習內容所反映的事物盡量和自己已經知道的事物相聯系,并對這種聯系加以認真的思考,從而溫故知新,知識體系不斷壯大的過程。因此,單單是課上聽懂是不夠的,德育課的教學更多的是需要學生課后體驗導行,這些都需要善思質疑。正因為如此,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才得以鞏固。學生在課后的質疑是建立在對課堂知識系統整理基礎上的,因此提出的問題一般比較有深度,往往需要查找資料、咨詢和討論交流。學生帶著自己渴求解答的問題去探尋、討論,加上教師的激勵和鼓舞,他們的好奇心、成功欲就得以極大地滿足,被動接受就會變成主動探索;獨立思考加上團隊的合作交流,就能使問題迎刃而解。
4.平時善思質疑,博聞強識。“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善思質疑也是這個道理。學生要能夠提出問題,平時就要多讀書,多看新聞和各種評論,給自己更多的信息輸入。這樣,他們才能在兼容并蓄中,逐漸形成自己的思想,旁征博引,有內容可談,同時又能提高提問的層次和水平。
三、引導學生提高善思質疑的水平
1.注重示范指導,讓學生善于質疑。巴甫洛夫說過:“懷疑,是發現的設想,是探究的動力,是創新的前提。”由此可見,在中職德育課堂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使學生不僅學會“答”,更重要的是學會“問”。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質疑興趣,調動學生進行積極思維,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是學生求知、掌握學習方法的基點。學生敢于質疑,善于質疑,才能促使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方法很多,在中職德育課堂教學中,教師關鍵在于要更新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法,提供多種的觀察、思維及語言表達的機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把教材中的理論知識結合時政和社會熱點問題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感到有問題可想,有問題可提,有問題可議,加強訓練,循序漸進,這樣就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
2.創設民主課堂,讓學生樂于質疑。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教師灌輸、學生機械地接受的那種模式不利于學生善思質疑。贊可夫認為:“課堂上應該創造一種使大家愉快、有強烈求知欲、積極地探求知識的心理氣氛。”在課堂上師生在享受著知識帶來快樂的同時,也在共享著思維心靈的升華。因此,我們的德育課堂可以是充滿快樂的思考、感悟的喜悅、彰顯個性的多元化評價,使課堂呈現出勃勃生機,營造出一份民主和諧而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
在民主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問題。教師應鼓勵學生樂于思考,說錯了重說;說不完整的,自己或同學補充;認為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舉手提問;有不同意見的,可以當堂爭論,自由發表意見,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敢想、敢說、敢問、敢發表自己的意見。
總之,善思質疑是當代學生必備的一種精神,一種品質,更是一種能力。正是這種能力促使人不安于現狀,推動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因此,我們要尤為重視培養學生的善思質疑能力,德育課堂中學生的質疑能力得到了提高,德育教學中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也就落到了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