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麗霞
立德樹人背景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不僅可以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也能調整教育側重點,提升對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視。在中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改變傳統的管理習慣,積極探索有效的班級管理措施,并加強與思政教育的結合,用思政手段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
良好的班級氣氛能夠助力學生健康成長,而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與領頭者,就需要把更多的心思放到班級的每一項工作中。中學階段,學生的思想觀念逐漸形成,班級作為教學管理的重要場所,應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以此推動各項工作的有效落實。融合思政教育可以調整學生的道德思想,引導其形成的正確的價值觀念。同時,將思政教育引入中學班級管理中有助于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從而促進國家更好的發展。因此,在中學班級管理中,教師應該加強對思政教育的重視,并積極探索思政教育與班級管理融合措施,從而為學生營造和諧的班級環境,保障學生未來發展。
一、班主任管理工作概述
班主任必須加強對本職工作的重視,履行班主任的職責,成為學生共產主義事業的引路人。班級管理中,班主任的主要職責就是對學生、班級物品以及日常活動的管理與安排,積極塑造學生的人格,全面提升學生素質,堅持“依規治班”,創建和諧的班集體。
二、現階段中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
第一,在中學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缺乏相應的技能培訓。現階段,中學班級教學管理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管理模式,但這也會導致班主任缺乏對班級管理工作的創新。部分班主任也缺乏管理班級的經驗,相關管理措施已經不能滿足當代教育的需求。同時,班級人數過多,還會增加班主任的工作壓力,這就導致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會遇到更多的問題,不利于為學生構建和諧的班級氛圍。
第二,考慮到升學率,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會更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將學習成績作為評判學生能力的標準,這就會導致成績較好的學生產生驕縱心理,不利于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第三,初中生正處于身心成長的重要階段,自身個性會在成長的過程中顯現,針對學生出現的逆反心理,如果班主任不能用循循善誘的方式引導學生改正自身的錯誤,就會對學生尚未成熟的心靈造成傷害,導致學生不僅會不服從班主任的管理,還會對班主任產生敵意,從而疏遠教師,不利于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
三、中學階段思政教育對班級管理的重要性
(一)延伸家庭美德教育
在中學教育階段,加強班級管理有助于延伸家庭美德教育。在教育中,家長應該對學生加強引導,明白自身行為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的影響。這就要求家長應該提升自我約束力,努力成為合格的父母,并給予孩子正確引導與關愛。將思想政治與班級管理相結合,有助于延伸家庭美德教育。對此,教師應該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并將提升學生高尚人格作為班級管理的重點。同時,教師應該積極改變傳統以成績評判學生的方式,應加強對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培養。另外,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應注重講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并讓學生養成熱愛勞動、吃苦耐勞的精神,這也有助于幫助學生走出舒適圈。
(二)滿足學生發展需求
中學教育階段,班主任將班級管理與思政教育相結合,有助于滿足學生認知發展的需求。但隨著社會對教育的不斷重視,也增加了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壓力,從而給班主任帶來一些不必要的負擔。大部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比較注重成績好的學生,而容易忽視一些成績差的學生,這就會導致班級管理出現偏差,班級思想出現兩極分化。對此,教師應該多給予學生一些關心與愛護,并為學生的發展指明方向。特別是班主任,應始終貫徹落實思政教育與班級管理的結合,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從而讓學生逐步形成科學合理的三觀。
(三)構建和諧班級氛圍
班主任將思政教育與班級管理相融合有助于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教師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與呵護,努力形成和諧、平等的班級氛圍,這會讓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信心大幅度增強,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構建良好的班級氛圍。因此,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應強化大局意識,提升學生的班級凝聚力,這不僅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也能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四、中學階段班主任管理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措施
(一)加強與學生情感、思想的互動
中學教學階段,班級內學生具有不同的個性特點和思想認知,學生在人生觀與價值觀的表現出現差異化。為了有效發揮思政教育的作用,教師應掌握班級內學生的個性特點,積極挖掘影響學生健康成長的因素,并針對相關因素制定相應的思政教育措施,同時也應該加強與家庭教育相結合,以改變學生存在的不良思想觀念。如果班主任對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與個性特點缺乏關注,與學生的交流僅限課堂教學以及日常的班級管理中,不主動了解班級學生的真實想法,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就會出現障礙,不僅會影響思政教育的效果,還會降低班級管理的水平。
第一,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該重視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中學生處于成長的關鍵階段,需要受到身心呵護。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者與引導者,必須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互動,可以用朋友的方式與學生進行談心,也可以在平日中多與學生互動,以博取學生的信任,從而使學生將一些心里話吐露出來。如果班主任與學生缺乏情感交流,就不能明晰學生心里的想法,不僅會影響班級管理的效果,同時也會缺乏對學生思想的正確引導,從而無法將思政教育引入班級管理。為此,班主任必須認識到情感互動的重要性,基于班級這個載體,引入思政教育,加強對學生的關注,特別是對一些課堂無精打采、平時行為比較惡劣的學生,班主任要進行針對性的情感互動,并結合思政教育幫助學生回歸正軌。第二,除了情感互動外,思想互動也尤為重要。在日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必須了解學生的個性與喜好,精準把握住學生的內心思想,這有助于推進思政教育與教學的融合,以此助力學生健康成長。如果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出現思想的偏差,一定要顧及學生的思想感受,不能盲目推進德育教育的工作,不然會影響德育教育的效果,可能還會引起學生的不良心理狀態,甚至會起到反效果。因此,如果發現與學生的思想出現偏差,班主任應該積極針對其中存在差異的地方進行適當的優化改善,盡可能以學生為主體,制定思政教育的方案,只有這樣才能減少思想差異,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
(二)發揮以身作則的榜樣作用
在中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的思想與行為會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因為學生在班級中接觸最多的教職人員就是班主任,而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與領路人,不僅應該認識到思想教育工作對班級管理的作用,還應該加強思想政治的融入,并提升自身的專業修養與管理水平,從而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班主任出色的班級管理與人格魅力,不僅能夠提升班級管理的水平,也能發揮出人格魅力的作用。由于中學階段的學生容易受人引導,心理存在不穩定性。因此,在中學教育中,班主任應該樹立良好榜樣,從學生角度出發,嚴格要求自身言行,同時,也應該將嚴謹的態度帶入班級管理中,以打造高素質的班集體,并引入思政教育,用思政元素構建班級氛圍,這不僅可以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的進步,還能使越來越多的學生沉浸在良好的品德氛圍中,相互促進共同影響,從而將學生的道德素質提升到新的高度。比如,在學生遲到方面,班主任應以身作則,不僅要堅持早到的習慣,還應該制定出遲到懲處措施,對經常遲到的學生進行一定的懲罰,這種方式可以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從而減少遲到情況的發生。在學校環境保護方面,班主任應該鼓勵學生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將言行轉化為實際行動,約束規范自身行為,積極做好不隨地吐痰、不亂丟雜物、積極撿拾地面上的垃圾和碎物的榜樣示范,通過這種方式有效帶動學生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營造和諧班級氣氛
為了營造良好的班級氣氛,班主任應通過開展班會活動的方式將思政教育與班級管理有效結合。首先,班主任在進行主題設計時,應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相關問題設計教育主題,同時也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將各種不良思想與行為的后果展示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對相關后果有足夠的認識。其次,班主任應積極帶領學生投入到立德樹人的活動中,可以讓學生以志愿者的身份來幫助困難群體,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助人的快樂與滿足,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的。再次,班主任可以將思政教育落實到環境保護中,通過創建社區團隊的活動,將愛護資源、保護環境的理想傳遞給學生,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為保護環境貢獻出自身力量,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為。最后,通過打造優良班風有效推動思政教育的順利開展。比如,班主任可以通過舉行拔河比賽、足球競賽、籃球比賽等競賽活動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力量,這不僅能夠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也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提升班主任素質
中學教育階段,班主任是課程教學的引導者,其專業素養會對班級管理與思政教育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班主任必須提升自身的思政素養,同時也要加強班級管理知識的培訓與學習。第一,學校應該重視班主任思政教育能力以及思政素養的提升,定期開展教研會、交流會,加強思政知識的學習。第二,學校應該加強對班主任的招聘工作,不僅要基于崗位的需求,還應該對人才招聘市場進行一定的了解。同時,相關的招聘方案還應該明確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等方面所需具備的能力。第三,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機制,使考核的指標與具體的教學工作相適應,從而提升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水平。第四,還要完善學校責任制度,將職位的權利與需要承擔的責任畫上等號,這有助于發揮出班主任的責任意識,提升思政教育與班級管理的融合效果。因此,在學校中應該設置并完善相關的責任追究機制,提高教職人員的責任意識,培養責任觀念,使班主任在工作過程中始終把學校的利益放在首位,更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五、結語
總而言之,中學階段學生的思想觀念逐漸形成,班級作為教學管理的重要場所,應提高對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視程度,并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主要角色,應將培養學生正確思想道德與政治核心素養作為班級管理的主要內容,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當下“立德樹人”的教育觀念,助力學生健康成長。首先,班主任應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互動和思想互動;其次,班主任應該發揮以身作則的榜樣作用;再次,應營造和諧的班級氣氛;最后,應提升班主任素質。通過這些措施提升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水平,同時也能將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入班級管理中,構建良好的班級氛圍,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