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飛



摘 要:當前,在我國大力倡導全民閱讀、努力創建學習型社會的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在社區知識服務延伸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地發揮公共圖書館在社區知識服務延伸體系中的作用,文章以深圳市為例進行調查,通過資料查閱、實地考察及問卷調查等形式,查找出目前深圳市各級公共圖書館在社區知識服務延伸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實踐研究,通過加大政府對公共圖書館的投入力度、發揮各級公共圖書館的分工協同功能、建立多渠道經費籌措機制、建立專業人員與社區志愿者共同管理監督機制,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在社區知識服務延伸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全民閱讀;公共圖書館;社區知識服務;深圳市
中圖分類號:G25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3)03-0034-04
全民閱讀對于學習型社會的建設、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公民文化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國家、民族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關于全民閱讀開展的文件中,提出要建設和完善全民閱讀的設施和體系,根據相關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合理進行規劃和布局,快速建設和完善公共圖書館等全民閱讀設施。公共圖書館是社區知識服務延伸體系的重要途徑,深圳市是我國較早構建社區知識服務延伸體系的城市之一,本研究基于全民閱讀視角,解讀深圳市公共圖書館在社區知識服務延伸體系的構建,并提出相應改進措施,以期為我國其他城市的公共圖書館社區知識服務延伸體系的構建提供參考。
1 深圳市公共圖書館建設現狀概述
自2003年首次提出建設“圖書館之城”思路后,十幾年來該建設思路一直指導著深圳市大力開展公共圖書館建設工作。公共圖書館建設應將保障和滿足廣大深圳市民的基礎文化權益和需求作為工作重點,以公益、均等和便利等原則,使深圳市公共圖書館的面積、數量和服務能力得到極大提高。截至2021年年底,深圳市所有的公共圖書館(室)共有733家,其中市級公共圖書館共有深圳圖書館等3家,區級公共圖書館有龍崗區圖書館等9家,街道及以下基層公共圖書館(室)共有721家;另外還建有306家各類自助圖書館,其中各街區的24小時自助圖書館共有235家,24小時服務的書香亭共有71家。“千館之城”成為深圳市文化事業迅猛發展的一大重要標簽,以公共圖書館統一服務平臺將深圳市及各區總分館相連接的深圳市公共圖書館總分館系統的構建,使深圳市各級公共圖書館能夠進行互相連通,可以實現圖書等資源共享,能夠憑一張借書證在多家公共圖書館通行,而且能夠實現通借通還,使深圳市公共圖書館在建筑總面積、收藏圖書的數量、服務能力等達到我國前茅,為深圳市民提供便利、優質和平等的公共圖書館公益化服務。
1.1 建設公共圖書館總分館系統
2018年,深圳市提出公共圖書館按照總分館系統進行建設,以9個行政區域進行劃分,依照所服務的人口、面積以及群眾的需求對公共圖書館及其基層延伸服務體系進行設計和建設,使總、分館能夠統一進行圖書的購買和分配,統一對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使總分館服務的規范和標準能夠一致,將深圳市整體的圖書資源進行整合和配置,使公共圖書館能夠充分發揮服務功能。
在市公共圖書館總分館系統中,將深圳圖書館作為系統中的總館,根據公眾需求并調動各類資源在各社區、廠區設立圖書館分館,在街區附近設立自助圖書館,形成總館—分館/自助圖書館的服務系統;將深圳少年兒童圖書館作為系統中的總館,將深圳市各中小學的圖書館作為系統中的分館,逐步做到實體書籍能夠在各圖書館借還、信息資源能夠同建同享,形成面向全市的少年兒童圖書服務系統。
在區公共圖書館總分館系統中,以深圳市9個行政區的圖書館作為總館,依照所服務的人口、半徑以及讀者的需求進行統一規劃,以政府和社會共同投資建設的方式建設街區、社區和廠區分館,以社區圖書館、閱覽室為知識服務延伸點,形成總館—分館—社區知識服務延伸點的服務系統。目前,深圳市區級分館共有92家,其中龍崗區有31家區圖書館分館、羅湖區有22家區圖書館分館、坪山區有14家區圖書館分館、寶安區有13家區圖書館分館、鹽田區有5家區圖書館分館、龍華區有3家區圖書館分館、南山區有2家區圖書館分館、福田區和光明區各有1家區圖書館分館。
1.2 建立深圳市公共圖書館統一服務平臺
自2009年開始,深圳市就開始實施建立命名為“圖書館之城”的統一服務平臺,要求全市所有公共圖書館使用統一的標簽和條形碼,設立一致的讀者和書目數據庫,做到對讀者信息、館藏信息和流通信息的統一管理和維護,通過“圖書館之城”服務平臺進行統一的搜索和應用,實現全市共有一個圖書館,為全深圳的群眾提供快速高效的公共圖書館一站式服務。2012年,統一服務平臺正式投入使用,以深圳圖書館為深圳市公共圖書館服務平臺的總館,將市區圖書館按照總分館系統進行鏈接,實現深圳市各公共圖書館之間的聯結和圖書的共享,實行一張借書證在多家圖書館可以使用,能夠在多家圖書館借還書。深圳市其他的專業圖書館、學校圖書館和企事業單位的圖書館也被鼓勵加入該統一服務平臺中,截至2021年年底共有383家公共圖書館(室)和306家自助圖書館(街區自助圖書館235家、24小時書香亭71家)加入深圳市公共圖書館統一服務平臺。
1.3 數字圖書館作用顯著
在數字圖書館中,民眾不用支付押金,不用真實身份證,在網上就可申請辦理的形式辦理虛擬借書證,能夠方便地利用公共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尤其是在疫情期間給民眾帶來很大的便利。深圳市各級公共圖書館利用網絡數字化的特點,在線上開展各種講座、直播、閱讀和繪本教學等活動,為廣大群眾提供了豐富的線上體驗,為民眾在家中閱讀提供了便利。
1.4 少兒圖書館及服務區加快建設
2021年,深圳市公共圖書館內少兒專用的閱覽座位達10,000多個,占所有閱覽座位總量的22%以上;收藏的少兒紙質書籍達380萬冊,占圖書館所有紙質書籍收藏量的15%左右;累計注冊的少兒讀者數量達36萬人,占所有注冊讀者數量的12%以上;外借少兒書籍近400萬冊次,占全部外借書籍總量的40%以上。各級公共圖書館加大了對少兒圖書館及服務區的建設力度,計劃2023年建成的深圳第二圖書館規劃有不小于2,500平方米的少兒服務空間,空間包括有玩具區、兒童區和少年區三個部分,共有400個座位用于少兒閱讀,配備少兒書籍不少于10萬冊;深圳市少年兒童圖書館進行了維修改造并計劃建造深圳市第二少年兒童圖書館;龍崗區將原龍崗書城改造成龍崗區少兒圖書館,建筑面積達6,500平方米,劃分親子共讀、經典讀物、繪本借閱、少兒圖書借閱、影音體驗、文創體驗、科創體驗等功能區域,館藏圖書50萬冊以上;正在動工建設的龍崗區少兒圖書館建筑面積為6,000平方米,其他幾個區也有建設區少兒圖書館的計劃。
目前,深圳市公共圖書館社區知識服務延伸體系整體框架已經基本搭建完成,走出了一條正確且堅定的全民閱讀服務道路。但是,各公共圖書館的基礎配套設施和管理水平不盡相同,有些基層公共圖書室存在讀者很少的現象,服務周邊社區居民的功能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導致全民閱讀的服務效果達不到預期目標。
2 深圳市公共圖書館在社區知識服務延伸體系中存在問題的調查分析
2.1 調查問卷的編制和實施
筆者以基于全民閱讀的公共圖書館在社區知識服務延伸體系作用的發揮為視角,編制調查問卷,并在深圳市圖書館、9個行政區圖書館、部分社區圖書館(室)、24小時自助圖書館發放并回收問卷600份,在“線上問卷星”發放并回收問卷400份,共回收有效問卷968份。
2.2 問卷填寫者的構成比例
968份有效問卷填寫者的構成比例見下頁表1。
2.3 調查結果分析
2.3.1 公共圖書館在社區知識服務延伸體系的分布情況。填寫者對街道(鄉鎮)分館、社區圖書館(室)及自助圖書館的使用情況見表2,可知公共圖書館的街道(鄉鎮)分館及社區圖書室的使用和覆蓋率小于自助圖書館。對地鐵、公交站點增設24小時自助圖書館和家附近增設社區圖書室對閱讀次數增加的調查見表3,通過表3可知社區圖書室和24小時自助圖書館的覆蓋率能夠推動全民閱讀。
2.3.2 讀者對圖書需求情況統計。對問卷填寫者的閱讀需求進行統計見圖1。通過統計可知,人們對于休閑性閱讀有最大的需求,各公共圖書館要將服務側重于全民閱讀的休閑性書籍。從調查問卷可知,填寫者對社區圖書室設置陳列標簽有意愿強烈的比例達到94%以上,說明他們要求社區圖書室對陳列的圖書要進行簡明的主題分類標注,以便人們查找所需圖書。
2.3.3 各公共圖書館的硬件配置需求。調查問卷對公共圖書館的硬件配置需求情況進行調查,結果見表4。從調查結果可知,各公共圖書館的硬件配置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2.3.4 公共圖書館的開放時間需求。調查問卷對公共圖書館開放時間的需求進行調查,從調查結果可知,大多數問卷填寫者對周末等節假日及工作日晚上開放的需求較高,而對工作日的開放需求較少,說明公共圖書館的開放時間需要進行調整,尤其是在周末、節假日和工作日晚上要重點進行調整,以滿足人們的需求。
2.3.5 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服務情況調查。在問卷調查中,90%以上的問卷填寫者對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服務質量的滿意程度為比較滿意以上,說明目前公共圖書館的整體服務質量不錯,但還需進一步提升工作質量。
2.3.6 借書證通借通還情況調查。在問卷調查中,只有40%的問卷填寫者的借書證能夠在整個圖書館體系中實現通借通還,有49%的問卷填寫者沒有用過通借通還功能。有94%的問卷填寫者希望鄉鎮(街道)圖書館分館和社區圖書室能夠被納入通借通還范圍,說明深圳市公共圖書館還未完全實現通借通還,但讀者對此有較高的需求。
2.3.7 公共圖書館對推動社區知識服務延伸體系的作用調查。在問卷調查中,95%以上的問卷填寫者認為公共圖書館對推動社區知識服務延伸體系非常有幫助,表明讀者對深圳市公共圖書館對推動社區知識服務延伸體系中發揮的作用給予了高度的贊同。
2.4 存在問題匯總分析
目前,深圳市公共圖書館建設還不均衡,有些公共圖書館因投入不足等原因造成書籍無法得到及時補充,這類圖書館對讀者沒有吸引力,他們很少去借閱圖書;有些公共圖書館因缺少專業培訓和配套標準,管理服務能力不強,沒有活力;有些公共圖書館甚至因為缺少經費和工作人員,無法正常運行;各基層圖書館之間缺少聯系,自成系統,沒有實現資源共享,無法滿足人們的閱讀需求。這些問題都需要市區圖書館總館進行統一的規劃和管理,推動深圳市文化資源能夠得到均衡分配,使深圳市文化服務能夠實現一體化發展,減少重復建設,使深圳市文化服務實現效益最大化。各市區公共圖書館要對各基層圖書館進行統一的業務指導,提升各基層圖書館的服務水平,使各基層圖書館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3 基于全民閱讀的公共圖書館在社區知識服務延伸體系方面的實踐與研究
3.1 加大政府對公共圖書館的投入力度
從各級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到全民閱讀的推廣、社區知識服務延伸體系建設,需要各級政府部門共同協調全民閱讀推廣工作,對文化、教育等多部門進行協調統籌,使他們能夠按照責任的劃分進行社區知識服務延伸體系建設的相關工作。公共圖書館圖書的更新和維護、技術設備的支持、工作人員的增加和培訓、圖書館的建設、物流的配送等相關工作都需要政府人財物的投入,同時,政府需拓寬渠道,鼓勵企業、社會組織等通過投資、捐款捐物、提供產品及服務和公益活動等多種形式,參與公共圖書館社區知識服務延伸體系建設。
3.2 發揮各級公共圖書館的分工協同功能
各級公共圖書館的覆蓋率對社區知識服務延伸體系建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國際圖書館聯合會對公共圖書館的設立標準是每約7平方千米內要有一家公共圖書館。基層公共圖書館不僅要提供圖書,還是具有文化教育和休閑娛樂等多重功能的大眾活動場所。因此,公共圖書館分館和基層社區知識服務延伸點的建設應與24小時自助圖書館相結合,協同發展,共同發揮作用。充分發揮鄉鎮(街道)和社區綜合服務機構圖書室的作用,使其不僅能為民眾提供圖書借還服務,還能為他們提供閱覽、比賽、展覽等活動場所,從而更好地開展全民閱讀。
3.3 建立多渠道經費籌措機制
建立以政府撥款為主,鼓勵社會、企業和個人募捐為輔的多渠道公共圖書館經費籌措長效機制,能夠有效改善各級公共圖書館,尤其是基層公共圖書館因缺少資金而不能健康發展的困境。社會、企業和個人的募捐不僅能夠最大限度地將社會上的閑散資金吸納過來,而且能夠激發廣大群眾對公共圖書館建設的參與感和責任感,培養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社會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的使命感,更好地推動全民閱讀,建設社區知識服務延伸體系。
3.4 建立專業人員與社區志愿者共同管理的監督機制
公共圖書館要建設敬業的專業團隊,這是保證公共圖書館能夠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公共圖書館專業管理人員不僅要有良好的圖書情報專業素質,而且要有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圖書館組織的各種講座和活動的人格魅力。公共圖書館還應組織和動員大批社區志愿者參與各級公共圖書館的管理,使志愿者隊伍成為公共圖書館管理隊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圖書館的管理監督檢查制度是使公共圖書館能夠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公共圖書館的管理監督檢查理事會需要吸收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的人員參與其中,并將圖書館管理人員、志愿者作為理事會的骨干,形成責任明確的運行機制,從而建設并完善社區知識服務延伸體系。
參考文獻:
[1] 楊揚.城市書屋:社區圖書館發展的新動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2):82-87.
[2] 陸和建,姜豐偉,王蕾蕾.我國基層公共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創新實證研究:以濱湖世紀社區圖書館社會化運作為例[J].圖書館,2016(8):104-107.
[3] 鄭麗芬,李紅澄.我國社區圖書館發展保障綜述:以相關政策和法規為視角[J].圖書館,2017(2):1-7.
[4] 周萍.我國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建設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5.
[5] 蘇錦姬.文化消費視域下的城市社區圖書館品牌建構:以深圳市羅湖區“悠·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論壇,2020(6):110-116.
[6]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于開展2018年全民閱讀工作的通知(新廣出發(2018)4號)[EB/OL].[2022-01-26].http://www.Nppa.Gov.Cn.
(編校:周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