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 蔡悅興 彭蘚惠



摘 ? ?要:針對工程管理專業實習過程信息化建設的不足,文章以工程管理專業學生實習評估過程為研究對象進行系統設計與實現。首先調研分析工程管理專業實習流程及需求,其次進行系統化設計,以及概要和詳細設計,確定規范的實習評估體系,最后進行實現和測試。該系統的設計與實現為工程管理專業實習提供便利,有利于提高專業學生實習質量和管理效率,對工程管理專業信息化和混合式課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專業實習系統;工程管理;ASP. NET;三層架構;系統設計與開發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3)03-0078-03
工程管理專業實習評估過程中普遍采用紙質材料進行過程記錄,使得學生考核工作面臨著紙質材料收集和整理困難、易丟失、統計麻煩等諸多問題,使得教師難以管控學生實習過程及效果,無法對實習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指導,而且,大量的紙質材料導致后期歸檔相對不便,與當前無紙化管理趨勢相背離[1-2]。于是,部分高校開始進行實習管理系統的設計與開發,但大部分系統是面向全校師生開發,不具備專業針對性,未考慮移動界面需要,使得系統難以滿足不同專業發展需要。針對上述問題,文章提出一種基于Bootstrap(前端開發的開源工具包)和ASP.NET(Active Server Page.Net,動態網頁設計)開發的跨終端的工程管理專業實習評估系統,以協助工程管理專業教師對學生實習全過程進行監督和管控,提高工程管理專業實習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線上指導的有效性。
一、系統需求分析
需求是用戶對于信息系統功能、行為、性能等方面的期望。用戶的需求可分為4個層次,分別為業務需求、用戶需求、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需求分析主要分為3步:定義問題范圍、理解需求問題和確認需求。分析需求的方法主要有:用戶訪談、用戶問卷調查、產品需求文檔、當前系統缺陷報告、用戶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分析等。在需求分析中,主要采用文獻分析、交流訪談等形式對業務流程和工作方式進行確認,獲得業務需求,再根據業務需求進一步提煉用戶需求、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在基本確認專業實習流程后,引入原型法,以用戶界面原型為基礎進一步確認用戶需求。
(一)專業實習流程分析
根據文獻調查和師生訪談可知,工程管理專業實習評估系統的使用者主要涉及管理員、教師、學生和企業。其中,管理員是系統的管理者,擁有系統最大權限,可更改用戶的基本信息,并對用戶權限進行管理,同時檢查系統的運行狀況和系統操作日志,保證系統正常運行。學生通過系統查看相關實習需求和任務,并根據個人情況選擇、提交相關實習過程和結果文件,可查看教師和企業的評價結果。教師可以發布實習任務和制定實習評估標準,并定期對學生實習結果進行評價,教師打分占比60%。企業可以發布實習需求,并定期對學生實習表現進行評價,企業打分占比40%。其比例亦可根據專業實踐情況進行調整。現以工程管理專業實習評估教師業務流程圖(圖1)為例進行說明。
(二)用戶的界面需求分析
根據調研結果可知,工程管理專業實習評估系統用戶界面的設計應滿足如下原則。(1)簡潔性原則,用戶功能界面簡潔,常用基本菜單工具應設置在便于查找的位置,操作簡單明了;(2)一致性原則,在人機交互的過程中,具有相同功能的圖標應保持相同的形式;(3)針對性原則,根據不同用戶的需求風格設計出與實際需要相應的選擇界面。該部分主要采用訪談交流、繪圖板和Axure工具幫助用戶確認界面需求。
二、系統架構分析和設計
系統架構分析和設計是在充分認識原信息系統的基礎上,通過問題識別、詳細調查、系統化分析,形成新系統的邏輯方案設計的過程。該部分主要包括系統功能分析、系統架構設計及實現技術分析、系統質量要求。
(一)系統功能分析
根據對實習評估系統的需求分析和對系統的整體框架的設計,從而獲取工程管理實習評估系統的功能業務模塊,見圖2。系統重要功能模塊的功能介紹如下。
1.人員管理:管理員的功能模塊,可對學生、教師、管理員、企業的所有信息進行編輯和管理。包括新用戶賬號的添加、系統基本用戶賬號的注冊和注銷、系統現有用戶的密碼重置和清除。
2.實習信息:用于企業和教師發布實習資料,以及對實習資料的增添、編輯、刪除。學生可在本系統界面中下載實習所需要的資料;教師可在實習任務功能欄發布實習任務,學生則通過此功能接收教師發布的實習任務,同樣在該功能欄下完成并提交實習任務。教師有權限接收所有學生實習任務成果并查看,查看后進行成果評價。學生在實習日志功能模塊提交每日的實習日志,教師接收并檢查學生提交的實習日志。
3.考核信息:在企業管理員頁面顯示企業對學生的實習評估標準,在教師頁面顯示教師對學生的實習評估標準。管理員可進行考核標準的上傳、修改、刪除工作。實習成績功能模塊顯示學生的實習成績,包括企業對學生的考核成績和教師對學生的實習成果打分成績,以及學生實習的總成績。實習評分功能模塊顯示教師管理的所有學生的信息并根據學生的實習結果對學生進行打分。實習評估模塊顯示企業對所有參與實習的學生實習過程記錄,并為其在企業的實習表現進行實習打分并上傳。
4.系統管理。管理員通過該功能模塊對系統運行進行監視,通過日志管理可以調出并查看近期登錄系統的用戶的身份信息、登錄時間及進行的操作。管理員通過權限管理向學生、教師、企業賦予權限。這3個身份的系統管理界面顯示用戶的賬戶信息,并且可修改和上傳自己的ID和密碼,以及添加個人的其他身份信息。
(二)系統架構設計及實現技術分析
為減少用戶使用難度,提高維護便利性,工程管理實習評估系統網絡結構模式采用B/S(瀏覽器/服務器)架構模式。B/S架構利用穩定成熟的WWW瀏覽器技術,結合瀏覽器的JavaScript技術,前端采用Bootstrap技術,使瀏覽器實現在以前需要用復雜專業軟件才能實現的功能,同時可以實現跨平臺應用,不僅可節約軟件開發的成本,同時也提高了功能實現的效率和維護成本[3]。
為提高系統穩定性和后續維護的擴展性,實習評估系統采用三層架構技術,將各功能模塊劃分為UIL層(表示層)、BLL層(業務邏輯層)、DAL層(數據訪問層)。各層之間采用接口相互訪問,通過對象模型的MODEL(實體層)承載數據[4],見圖3。在三層架構的模式下,開發人員可以投入更多時間到系統的業務邏輯分析中,提高系統開發的進度和效率,有利于項目的后期維護和更新。
為滿足系統開發的效率、穩定性和使用安全性,系統開發使用以C#為基礎和ASP.NET為主要的開發語言。ASP.NET具有強大的適應性,開發的Web程序可在各大主流操作系統平臺運行,數據庫和數據接口能在ASP.NET開發的Web應用程序中處理。界面開發,采用Bootstrap進行支持。Bootstrap可以讓前端開發更快速、簡單,并且所有設備都可以適配,可以滿足平板、電腦、手機等跨終端使用需要。在開發過程中,采用Visual Studio 2017作為開發環境,利用SQL Server 2019作為后臺數據庫。如果需要遷移到其他平臺,可以通過.Net Core相關開發技術進行升級。
(三)系統質量要求
此系統開發過程中主要基于以下幾點進行質量控制[5]。(1)程序的正確性,即程序能實現的功能;(2)程序的可靠性,即程序實現不失敗的概率;(3)程序的可維護性,要求程序系統的模塊化和局部化,即某部分出現問題不會影響到其他的部分,即使有影響也應該在顯示控制范圍之內;(4)適應性,即應用環境的不斷變化要求系統有較好的適應性;(5)高效性,即程序的運行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資源,保證程序的高效性,盡量減少程序占用過多的資源。其測試分為3步:首先是模塊功能的測試,其次是子系統調試,如考核管理測試,最后是總體程序的系統測試。
三、系統詳細設計
為避免數據庫中數據類型冗余、儲存空間等問題,需對數據庫進行邏輯設計,特通過E-R模型進行表征,將各實體和各屬性之間的關系關聯起來。根據系統的需求分析,可以得到學生、管理員、教師、企業、考核信息、考核標準、學生成績等數據表,部分樣例見圖4。
四、系統實現與測試
(一)系統程序設計與實現
為實現工程管理實習評估系統的所有功能,需要將所有編程邏輯模型采用編程語言進行實例化。此系統開發的主要流程是:登錄系統、注冊系統、首頁導航、個人資料模塊、人員管理模塊、實習任務發布和下載模塊、討論區模塊、成績評定模塊、系統管理模塊,該部分通過頁面超鏈接進行使用指導。實習評估系統任務發布模塊和核心代碼模塊見圖5。
(二)工程管理實習評估系統的測試
系統測試的目的是保證整個系統開發過程和結果符合高質量標準要求,盡量避免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遇到故障。系統的測試主要分為5個部分,分別是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確認測試、系統測試、驗收測試。其中,單元測試和集成測試均由系統開發人員來完成,保證系統的可行性。確認測試、系統測試和驗收測試,主要由開發人員、工程管理專業教師、企業專家協同完成。一旦各部分測試成功,就可以開展相關系統部署、實施和運行管理工作。
工程管理專業實習評估系統是教師、企業、學生三方共同參與而建設的系統。系統在開發中注重學生和教師的操作體驗,為工程管理實習評估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提供支持。文章從系統需求分析、系統架構設計、系統詳細設計、系統實現與測試等方面對工程管理專業實習評估系統進行分析。通過此系統,可標準化和數字化工程管理專業實習評估過程,使工程管理專業實習管理過程實現無紙化管理。學生專業實習過程得到精細化管控,使得教師、企業、學生的聯系進一步密切,建立統一一致的培養標準,提高管理效率,有利于工程管理專業信息化和混合式課程建設。
參考文獻:
[1] ?侯綱,袁垚垚,孫思雨,等.工程管理專業畢業實習與就業期望調查研究[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20(5):151.
[2] ?陳浩華.高職院校教學質量評估系統設計與實現探討[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72(1/2):34.
[3] ?舒清錄.基于C/S與B/S混合結構的高校智能排考系統設計與實現[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20(4):16.
[4] ?周志鵬.分層技術在計算機軟件開發中的應用[J].數字技術與應用,2021,39(11):158.
[5] ?SOLA MORENA J M, GILLY K, JUIZ?C. Sustainability in Web Server Systems[J].Computers in Industry,2014,65(3):401.
編輯∕丁俊玲
收稿日期:2022-02-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修回日期:2022-04-09
作者簡介:朱林(1987—),男,湖南長沙人,西南石油大學土木工程與測繪學院講師,博士,研究方向:工程管理與大數據挖掘。
基金項目: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自主學習情景下‘項目投資與融資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建設研究”(20210506);西南石油大學啟航計劃“基于文本大數據挖掘的現場工人不安全行為模式分析”(2021QHR003);校級人文專項基金項目“基于城市異質性的軌道交通與BRT對空氣質量的影響”(2021RW041);大學生課外開放實驗教研項目“工程經濟學對話游戲交流系統設計與開發”(2021KSZ08014)、“基于Bootstrap的跨終端工管實習管理系統”(2020KSZ08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