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玲 李冕
摘 要:圍繞傳統彝族漆器與現代漆器,用文獻研究法將二者的形態和種類進行歸納整理,比較分析傳統彝族漆器和現代漆器的分類、器型及色彩、紋樣,并對傳統彝族漆器向現代漆器的轉化進行總結并提出思路。將傳統彝族漆器的歷史淵源和審美內涵應用在現代漆器的創新設計中,可為彝族漆器的保護、傳承與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傳統彝族漆器;現代漆器;民族文化
注:本文系青年基金項目廣西民族大學校級科研項目“廣西彝族漆器技藝的傳承與創新發展研究”(2018MDSKQN11)研究成果。
彝族漆器是在有數千年歷史的彝族古餐具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民間手工藝品。彝族漆器髹飾技藝是我國四川省喜德縣、貴州省大方縣地方傳統手工技藝,于2019年11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一、傳統彝族漆器概述
(一)傳統彝族漆器的分類
彝族漆器在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品類和型制,涉及日常生活的多個方面。傳統漆器的種類根據用途可大致分為食器、酒器、兵器、法器等。
(二)傳統彝族漆器的器型
傳統彝族漆器需要經過許多復雜的工藝才能制作完成,其紋飾有著明顯的民族風格和特征,大多呈現出古樸自然的獨特造型。傳統彝族漆器上繪制的動物紋飾一般都兇神惡煞,很有震懾力。彝族人民認為,將酒具打造成動物的角或爪等形式有著吉祥的寓意,無私且豐饒的大自然會贈給他們力量,并為其帶來一次又一次的好運。彝族人民對自然的豐富情感也借由種種造型奇異的傳統彝族漆器展現出來。漆器制作工藝具有特殊性,且工序十分復雜,每一種傳統彝族漆器的造型設計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工序與傳統。同時,每種制作完成的漆器都有其規范的用途,且有些紋樣只能用于特定用途的器具。
(三)傳統彝族漆器的色彩
傳統彝族漆器使用的顏色多為黑、紅、黃。彝族歷來被認為是尚黑的民族,黑色在彝族人民看來象征著高貴和莊重。他們還認為紅色象征勇敢,同時紅色還代表太陽、火焰,象征著熱情。黃色與光明和豐收有關,象征著繁衍和興旺。紅、黃二色在黑色底漆上交錯排布,組成有著獨特意義的紋樣。
(四)傳統彝族漆器的紋樣
一般來說,傳統彝族漆器通體都有紋繪,這些紋飾有繁有簡,相得益彰,濃烈的黑、紅、黃三色對比強烈,一般有很明顯的主次比例分配。這些都是由經驗豐富、技藝成熟的手工藝人繪制的,十分細膩精致。傳統彝族漆器的上色與紋樣繪制也非常講究,通常用質量比較好的麻纖維和動物毛,按照順序先上底色再畫紋樣。一般是反復上黑色底漆,然后是繪制黃色部分,最后繪制紅色部分。
傳統彝族漆器的紋飾大多跟自然有關,彝族人民將自然界中的動物與植物進行抽象與變形,在胎體上再現日升月落、山河樹木、飛禽走獸。除了取材于自然界的紋飾外,也有再現人類在大自然中生產生活場景的紋樣。除此之外,彝族人民還會把自己民族的文字繪制在漆器上,這些獨特的文字造就了傳統彝族漆器極強的民族文化特色。可以說,彝族漆器源于自然,來自生活,將彝族文化集于一身。
二、現代漆器概述
(一)中國現代漆器
1.漆器的分類
相較于傳統漆器,現代漆器更注重器具的審美價值,當前市場上也有仿古的漆器存在,但人們更注重其觀賞性而非實用性?,F代漆器藝術尚在發展,在開放的環境下融合了多種藝術形式,藝術家、漆藝愛好者、漆器手工藝人等都積極參與現代漆器藝術的發展,現代漆器藝術創作也因此愈發多元化。
2.漆器的器型
傳統漆器的裝飾對器具本身來說占從屬地位,而現代漆器在此基礎上,強調表現形式和風格特征,注重創作者表達的情感與審美觀念。
現代漆器的造型深受現代設計構成的影響,在傳統漆器的基礎上兼容其他現代藝術門類工藝,常用解構方式造型。這一方式打破了傳統漆器造型獨立且完整的要求。除此之外,重復、漸變、對比、解體、建構與重構等現代設計常用的造型手段也被廣泛運用在漆器的造型中,選擇不同的技法和材料,運用不同的藝術手段,便塑造出了豐富且個性鮮明的漆器造型。
3.漆器的紋樣及色彩
與傳統漆器相比,現代漆器的紋樣及色彩廣泛地借鑒了不同藝術領域的成果,探索出了寫實風格、裝飾風格以及抽象風格等不同的紋樣及色彩風格。
很多傳統漆器作品其實已經運用了綜合材料,而現代漆器對綜合材料造型、色調、構成、創意的運用則更為廣泛、深入,而且在現代漆器造型中,材料的質地被保留并強化,作為造型要素存在,使肌理成為器型或紋樣及色彩的組成部分,增強了漆器的表現效果。例如:蛋殼材料是漆器制作中較為常用的一種材料,其肌理可以呈現出質樸自然的效果?,F代漆器中常用的材料還有銅絲、鐵絲等,銅絲、鐵絲等可以線條的形式對漆器表面進行劃分,使漆器極具現代審美特征。
(二)東南亞現代漆器
1.漆器的分類
漆器,在緬語中稱作“榮”,原本是泰國清邁附近的一個民族名稱。緬甸的漆器制作起源于12至13世紀的蒲甘,自此之后,蒲甘便成為緬甸乃至東南亞地區的漆器發源地之一。緬甸漆器以竹為材料,與越南木胎漆器的制作技法不同,總體來說,緬甸漆器沒有越南漆器精美。越南的漆器技術最初是從中國引進的,一般用竹子或木頭做胎料,而后受法國漆器藝術的影響,越南漆器的圖案中逐漸融入了西方的技藝。
2.漆器的器型
緬甸漆器以生活用具為主,作為日常用品和饋贈禮品。緬甸人自古就喜歡在一個帶底座的漆器大圓盤中吃飯,以及用漆器水杯喝水。
越南工匠師承中國,并結合本民族傳統漆器工藝,制作出了許多造型簡單、制作精美的手工藝品,如項鏈、手鐲等。同時,還有一些以椰殼為胎料,鑲嵌貝殼或手繪紋樣的肥皂盒。
3.漆器的紋樣及色彩
緬甸漆器表面上通常繪有多種圖案,其大致可分為四種,分別是帶有鍍金花紋的黑色漆器、暗紅色漆器、帶有凸起鍍金圖案的漆器和全部鍍金的漆器。
越南漆器會利用地方特殊材料,比如椰殼,其特有的自然紋理正好可作為漆器的紋樣裝飾。除此之外,越南漆器還吸收了西方技法,將雞蛋殼、動物骨頭、貝殼等鑲嵌進漆層中,組成形態各異的圖形。其他木胎漆器和竹胎漆器等用自然色料繪制紋樣,此類漆器漆料來自當地漆樹的汁液,制作完成后能呈現自然樹脂的棕色和黑色,以及和赤鐵礦發生化學反應所產生的紅色。
三、傳統彝族漆器與現代漆器的對比思考
現代漆器的類型是審美性器具與實用性器具相結合,其中更注重漆器的審美性。器型方面,利用現代技術并結合當地特色,強調個性化風格及當代審美特點。色彩及紋樣方面,注重對綜合材料的運用。
傳統彝族漆器向現代漆器轉化時,應更注重器具的審美性,利用現代技術,在傳統彝族漆器鮮明的民族特色基礎上結合當代審美。同時,應當注重對綜合材料的運用,在傳統彝族漆器相對固定的彝族三色及紋樣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每個國家的現代漆器都有可取之處,比如中國現代漆器強調個性與審美表達,日本現代漆器融入了現代設計,外觀簡潔,而東南亞現代漆器用當地材料制作,并保留了其特殊材料的紋理作為裝飾。
四、傳統彝族漆器發展中存在的
問題及解決思路
(一)傳統彝族漆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歷史的變遷,現代人的生活中很少能看到傳統彝族漆器的影子,傳統彝族漆器中的馬具、兵器等器具,在今天已經不再適應于人們的生活。在現代社會,傳統彝族漆器依舊使用過去的制造技藝,沒有做出型制或工藝的更新,難以融入現代大眾的生活。因此,新型工業產品逐漸取代了傳統彝族漆器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成為部分彝族人的新選擇,導致傳統彝族漆器制造工藝面臨失傳的困境。
傳統彝族漆器文化不易傳播,不僅是因為鮮明的民族特征,更與其制作工藝十分復雜、工期長等特點有關。傳統彝族漆器一般以優質木材、動物皮料等為原料,需要經過多道純手工工序,器型表面的紋飾也要由手工藝人精心繪制。一件漆器需要經過四十多道流程才能制作完成,并且相鄰工序之間的時間間隔很長。按照這種傳統制作方法,每件漆器都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制成。這些復雜的工藝使得其他民族的人民很難真正接觸并了解彝族漆器,甚至年輕一代的彝族人中有一些也并不會制作漆器,甚至沒有使用過漆器。隨著社會變遷和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許多彝族人開始使用更為方便快捷的陶瓷制品,彝族漆器原有的實用價值日漸削弱。
(二)傳統彝族漆器的發展趨勢
傳統彝族漆器可以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傳承至今的工藝及其器具的型制進行創新,促進非遺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對于傳統彝族漆器的保護、傳承和發展應當是多樣化的,應順應時代發展。
(三)傳統彝族漆器可借鑒的發展思路
第一,通過保護彝族漆器髹飾技藝來提升彝族漆器的社會認知度,使人們普遍認識彝族漆器并了解其價值。第二,通過開設地方特色課程,擴大人們可以接觸彝族漆器的范圍,以此培養更多的彝族漆器手工藝人、藝術家和愛好者,讓彝族漆器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第三,鼓勵彝族漆器手工藝人進行探索與研究,開發漆器的更多性能、技法,或是用機械化手段、結合現代化的設備制作漆器,拓展彝族漆器的應用領域,優化彝族漆器的制作流程。我國雖然也有機械化批量生產漆器的制作工藝,但會破壞漆器耐用的特性,使之難以進入大眾生活。第四,通過彝族漆器與當代設計的融合,使彝族漆器具有現代精神,更符合現代人的生活需要與精神需要,同時通過商業介入刺激彝族漆器的發展,不斷拓展彝族漆器的市場。
五、傳統彝族漆器的創新實踐
(一)傳統彝族漆器的材質創新
當前,部分彝族特色陶瓷餐具就保留了彝族漆器的紋樣、色彩以及型制,整體采用黑、紅、黃三色,裝飾紋樣取自彝族漆器上的傳統紋樣。材質采用陶瓷,更符合現代人追求方便快捷的使用需求,并兼具安全、耐用、環保、性價比高等優點,既保留了彝族傳統漆器的獨特美感,又縮減了彝族漆器復雜工藝導致的漫長的制作周期,制作方便且易于批量生產。
除了新型彝族特色陶瓷餐具、陶瓷酒具、陶瓷茶具之外,系列漆器產品應運而生。系列漆器產品的用色與紋飾可繼續保留鮮明的彝族文化特點,采用彝族三色及傳統彝族紋樣。器型設計提取傳統彝族漆器簡潔大方的特點,在保留傳統審美的基礎上融合現代審美。
新型彝族特色陶瓷餐具沒有用傳統彝族漆器的材料,而是著重提取了傳統彝族漆器的器型、用色以及紋樣,最終呈現的效果依舊如同傳統彝族漆器一般具有很強的民族特色,體現出彝族獨特的文化內涵,有助于推廣彝族文化。
(二)傳統彝族漆器的技法探索
彝族傳統漆器作為地方傳統手工技藝,采用動物皮革和植物纖維、優質木料等做胎,漆料選取當地的優質生漆,設計上著重于欣賞價值。清《乾隆通志》記載:“黔之革器以大定(大方)為最佳?!庇纱?,大方皮胎漆器成為全國特色,并獨創了“隱紋”裝飾技法。大方漆器探索出的新的彝族漆器髹飾技藝使傳統的彝族漆器髹飾技藝有所發展,也為傳統彝族漆器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當下,人們可以靈活運用新的裝飾技法,將彝族漆器髹飾技藝應用到許多其他非傳統的器具上,比如文化創意產品及紀念贈禮上,并將漆繪融入器具,更好地突出漆器的裝飾價值。
綜上所述,傳統彝族漆器歷史悠久,極具特色,然而其也正是由于工藝復雜、普及度低而面臨失傳。在大力倡導保護非遺的今天,傳統彝族漆器制作工藝的傳承和發展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加大力度普及彝族漆器的相關知識,使年輕人有更多的途徑與機會了解彝族文化和彝族漆器的發展歷史,為彝族漆器的傳承奠定人才基礎。彝族漆器的傳承與發展需結合民族特色文化及審美內涵,融入當代設計思路與獨一無二的民族文化符號,并對器具造型進行創新設計,以符合當代人的審美需求。
參考文獻:
[1]曲木爾足.淺析彝族漆器藝術[J].西昌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1):158-160.
[2]葉宏,邱尼姑.涼山彝族漆器色彩與紋飾的文化溯源[J].原生態民族文化月刊,2018(3):95-102.
作者單位:
廣西民族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