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小愛
摘 要:初中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英語學科也不例外,初中英語教學質量會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造成深遠影響。因此,教師要時刻關注教育發展動向,了解新型教育理念,并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提高教學效率。根據當前的教學發展需要,教師要注重利用實踐活動開展教學,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英語知識,鍛煉英語能力,提升初中英語教學效率。文章從初中英語活動教學現狀出發,對開展英語活動教學的意義、要求進行探究,并總結了提升初中英語活動教學的策略,希望能夠為廣大初中英語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活動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15-0121-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5.040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英語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雖然初中英語教學在教育改革發展中取得了一些成績,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提高,但是英語教學只是停留在校園、課堂中,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很難得到發展。因此,教師要不斷拓展、創新教學方法,利用實踐活動進一步推動英語教學發展。
一、提升初中英語活動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多種能力
受傳統教育思想影響,以往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時,會將重心放在知識點教學上,認為只要學生掌握了英語知識,就可以提高英語能力。但事實并非如此,不僅學生的能力沒有得到提高,還導致英語課堂出現“高分低能”等情況。針對于此,教師必須利用新型教學理念開展教學,改變這一現狀。而利用實踐活動開展英語教學剛好可以滿足教育發展需要。首先,教師可以設計表演活動、實地考察活動等,要求學生用英語交流,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又可以豐富學生的英語單詞儲備。其次,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情境,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知語言文化,體會情感,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有利于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越來越重視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并結合學生的發展需要開展教學。然而,即便如此,傳統教學方法也無法凸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為此,教師開始嘗試利用活動改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活動內容,讓他們通過自主探究學習英語知識,提高自身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活動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推動英語教學發展。
二、提升初中英語活動教學的要求
(一)要引導學生“動”起來
初中英語活動教學之所以無法發揮活動教學的作用,是因為教師忽視了學生對活動教學的影響。只有讓學生動起來,整個活動才能“活”起來。為此,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使學生的思維、身體都“動”起來,充分鍛煉他們的動手、動口以及動腦能力。教師可以從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角度出發,合理設計問題,活躍學生的思維;也可以設計一些語言類活動和探究類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動口、動手。
(二)教師要發揮輔助作用
一般情況下,教師在課堂中占據主導地位,通過引導、布置任務等方式進行教學。但在活動教學中,教師需要調整自己在課堂中的定位,給學生創造自主探究的機會,從而使學生學習英語知識,鍛煉自身能力。在此期間,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把控活動流程,在保證活動教學正常開展的同時,適當為學生提供幫助,最大限度地發揮活動教學的價值。
(三)確保活動教學真實性
英語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會搜集大量與初中英語教學相關的資料,并尋找合適的機會帶領學生外出,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為此,真實的材料以及真實的社會環境會對英語活動教學產生直接影響。教師要注重從生活實際出發,合理設計活動內容,以學生熟悉的內容為主來豐富實踐活動的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保證活動教學高效開展。
三、初中英語活動教學的現狀
(一)活動教學缺乏管理制度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活動教學具有較強的不穩定性,當前大部分教師并沒有認識到活動教學的價值,所以很少主動開展活動教學。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活動教學的應用逐漸增加。在完善的活動教學管理制度下,教師可以定期開展英語活動,借助足夠的教學資源引導和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保證英語教學高質量開展。但因為當前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所以活動教學并不具備持續性,教師只是偶爾借助實踐活動豐富教學內容,改善課堂氛圍。此種方式可以短時間內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卻無法充分發揮英語活動教學的質量,難以推動活動教學發展。
(二)活動教學缺乏理論指導
在開展活動教學時,教師要結合初中生實際情況設計活動內容、活動步驟,把控整個活動教學過程的節奏,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發揮活動的教育價值,讓學生體會到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但在實際開展活動教學時并非如此,由于缺乏理論指導,教師只能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來摸索。大部分情況下,教師都在用口頭語言推進活動流程,學生并沒有完全參與其中,甚至還需要教師耗費大量時間管理紀律。這不僅無法發揮活動教學的作用,還會浪費教師和學生的時間,影響英語教學正常開展。
(三)活動教學缺乏科學操作
科學設計活動流程及活動內容,是保證英語活動教學有效開展的基礎。初中英語教師想要提升活動教學效率,就應該加強對活動教學的了解,提高活動操作的科學性。但事實并非如此,初中英語教師在設計實踐活動期間,過分重視活動教學的目標、過程,導致活動教學的重點仍是知識教學,未能充分發揮活動的作用。另外,教師在利用活動開展英語教學期間,還會出現步驟設計不合理的情況,而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教師在操作過程中會忽視反饋環節,無法給予學生評價,難以充分發揮活動的作用。
(四)活動教學設備不夠完善
教師想要提升英語活動教學效率,就要充分了解學校設備完善情況。一般情況下,初中英語教師會設計制作類活動或者創意類活動,讓學生邊鍛煉動手能力,邊學習英語知識。在活動中,學生的創新能力、英語水平等都可以得到提高。然而,現在仍有部分初中學校的活動設備不完善,如缺少基本的信息化設備,沒有足夠的設備支撐口語訓練活動的開展等,無法保證活動教學的正常開展。教師帶領學生外出進行實地考察時也很難得到社區支持,不利于初中英語活動教學的提升,影響英語教學改革發展。
四、提升初中英語活動教學的策略
(一)明確活動目標,規范管理制度
提升初中英語活動教學的質量,需要從多方面出發進行探究。首先要重視活動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師在設計不同形式的實踐活動期間,會根據活動內容預設目標。設計互動性較強的活動,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設計制作類活動,主要是為了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讓學生在動手實踐時帶動思維的發展。為此,教師要注重明確活動目標,為后續活動開展明確努力方向。而且,明確的活動教學目標,還可以為教師提供教學動力,提高整體教學效率。一般情況下,制訂目標時會從三個角度考慮,即社會需要、學生需要以及英語教學需要。以教學目標為導向的實踐活動,可以為教師指明方向,讓學生產生求知欲望。即便如此,教師在教學時也不能單純重視目標的制訂,還要結合初中生的實際情況規范管理制度,合理安排英語活動開展次數,保證活動教學順利、長久開展。
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以知識教學、能力培養、教育發展等內容為目標,不能只顧及當下,要做好長遠規劃。教師要結合初中英語教學發展情況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制訂活動教學計劃。初中英語教師要定期設計開展活動教學,比如一周一次或者一周兩次,保證活動教學的連續性,充分發揮活動教學的價值。
(二)豐富活動形式,注重改革創新
單一的活動形式難以提升初中英語活動教學的價值,教師要從新的教學理念出發,對活動形式進行創新,推動英語教學發展。由于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所以在進行實踐活動教學時,教師要結合某些情境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不必固定活動形式,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及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創新。為此,教師要增加與學生間的溝通,了解學生的實際想法以及當前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活動內容,選擇合適的活動形式進行教學。一般情況下,教師所選的活動形式是以整體為主,班級全體成員都要參與,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活動任務。此種活動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動便是辯論賽,學生參與辯論時,不僅能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促進綜合能力發展。由此可以看出,此種活動教學可以提高英語教學質量,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然而我們要認識到,并不是所有學生都適合參與辯論活動。性格較為內向,不敢開口說英語的學生,就無法在此類活動中自我展現,能力也很難得到提高。對此,教師可以設計小組活動,減輕學生的人際交往壓力。在活動開始前,讓學生自由組隊,這樣學生就能在和自己關系較好的朋友帶動下逐漸敢于開口說英語。之后教師再以小組為單位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用英語進行情境表演。此類活動能改變學生對活動教學的態度,在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充分鍛煉人際交往能力。
(三)創設活動情境,培養學生能力
初中英語活動教學是在具體情境中進行的,所以創設活動情境便成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合理進行情境創設,能增強學生的實踐感悟,調動學習積極性,拉進學生間的關系。對于初中生來說,學習語言的最好途徑便是在合適的情境中運用語言。為此,教師要選擇合適的情境開展活動教學,改善語言環境,充分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這就需要教師挖掘英語教材中的生活元素,發現英語知識與生活間的聯系,創設貼合生活的情境,將學習任務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真正融入其中,在增加情感體驗的同時,學會運用合適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為了進一步發揮情境創設在活動教學中的作用,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比如利用視頻、圖片等內容豐富活動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使他們盡快融入情境當中。
尤其當教師在對生活化的英語知識進行教學時,更應該重視情境的創設。初中階段,教師會鍛煉學生基本口語交際能力,如以Can you come to my party?為主題教學時,在引導學生討論時,很多學生不知道應該如何參與其中。針對于此,教師便可以搜集與party有關的外國影視作品片段,在課堂教學時給學生播放,讓學生融入相應情境當中,在鍛煉口語能力的同時,學習并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文化。由此可以看出,情境創設在活動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培養學生能力,推動學生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完善活動設備,提高教學效率
在正式運用實踐活動進行英語教學之前,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溝通,討論活動教學的具體內容以及在實踐活動中需要的教學資料、教學設備等,以滿足教學期間的設備需要,推動活動教學順利開展。尤其在開展制作類活動或者實踐操作類活動時,要準備足夠的材料。如教師在對animal相關的內容進行教學時,就可以組織學生利用橡皮泥等材料動手制作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并嘗試用英語介紹自己制作的動物。這樣,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會增強,在交流、表達過程中,感受英語學習的價值,改變對英語口語的看法。另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到動物園參觀,用英語為學生講解,并與他們對話,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牢固掌握所學英語知識。教師還可以利用錄音機、多媒體等設備輔助教學,增加口語訓練機會,促進學生口語能力發展。
(五)構建評價體系,實現活動創新
初中英語教師利用實踐活動教學時,不僅要探究活動教學的策略,還要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制訂合理的評價方案,對活動教學過程進行評價,結合評價結果對活動進行創新,尋找更合適的活動教學策略。傳統的評價模式很難發揮評價體系的作用,教師要注重調整,從學生角度出發進行評價。當英語活動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征集學生的意見,了解他們對活動教學的看法,以此為基礎對活動開展方式、活動內容等進行創新。另外,教師還可以設計與活動教學相關的電子檔案,記錄每次活動的開展情況,總結活動教學開展期間出現的問題,并尋找解決方法,以實現初中英語活動教學的完善與創新。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師在利用實踐活動開展教學時,想要提高教學效率,就應該了解當前實踐活動教學現狀,認識到活動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意義。另外,教師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活動情境,引導學生融入其中,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推動活動教學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瑞香.初中英語教學中組織合作學習活動的意義及策略[J].天津教育,2021(20).
[2] 黃淑貞.淺談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活動策略和反思[J].校園英語,2020(9).
[3] 陸紅娟.匠心引領,綻放活動教學魅力——試論初中英語活動教學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7(36).
[4] 魏艷華.優化初中英語活動化課堂教學的策略[J].中學生英語,2017(2).